周易比较好的版本

  • 《周易》是不是还有一个版本?

      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 鲁昭公二年。即公元前540年,韩宣子作为晋国新执政的大臣,代表晋侯来祝贺鲁昭公新继位,修盟通好(当时晋为盟主国)。在鲁国,韩宣子受到了特殊的礼遇,节目之一就是请他观览秘府所藏的重要典籍《易象》与《鲁春秋》。韩宣子看完《易象》与《鲁春秋》以后,大吃一惊:我终于明白了周公之德以及周能有天下的原因了。   那么,《易象》与《鲁春秋》中到底记载了什么,能让韩宣子大吃一惊?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是这样解释的:大史之官职掌书籍,必有藏书之处,若今之秘阁也。观书于大史氏者,氏犹家也,就其所司之处,观其书也。见《易象》,《易象》鲁无增改,故不言鲁易象。其《春秋》用周公之法,书鲁国之事,故言《鲁春秋》也。鲁国宝文王之书,遵周公之典,故云周礼尽在鲁矣。文王、周公,能制此典,因见此书,而追叹周德:吾乃于今日始知周公之德,以周公制《春秋》之法故也;与周之所以得王天下之由,由文王以圣德,能作《易象》故也。   如此看来,《易象》本来就是周王室的东西,并不专于鲁国,所以不能称之为鲁易象。但其《春秋》却是用周公之法,书鲁国之事,所以可以称之为《鲁春秋》。这里传达了两个信息给我们:一、韩宣子之所以看到了周公之德,是因为他在《鲁春秋》中看到了周公之法;二、周之所以能有天下,是因为文王的盛德,作出了《易象》。可见,我们平常所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大概是说:羑为殷地,文王被囚于羑,自然会了解到殷人的占卜之术,文王对之加以损益改造,其用心并不在于把它当作打发寂寞无聊的玩艺儿,而是为日后以周代殷作一种思想理论的准备,因而作《易象》。由此,我们也许可以理解《易纬·乾凿度》所说的演德者文了。如此看来,文王演《周易》,并不是沿袭殷人的做法通过卦象的形式来占卜,而是演德,并将其看作为天地之大经的治国之宝。如果真是这样,自然藏之秘府而不传了。   照上面的思路,世间所说的《周易》,此乎存在两个版本:一个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易经》,另外一个则是密而不传的《易象》。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仅仅是《易经》,而《易象》好像已经流失了,重见天日。如果《左传》中文王以圣德,能作《易象》故也这个理由能够成立,而且《易经》和《易象》不是一个版本,那么,著作权应该归于周文王的,应该是《易象》,而不是《易经》。如果真是这样,《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又是谁推演的呢?   有人认为,把伏羲的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的就是周文王,支撑的史料是《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太史公在《史记》中有两处记载:第一处是在《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第二处是《周本纪》: 西伯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顺承了司马迁的这种说法: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   当然,也有人对此表示了怀疑。早在司马迁之前,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要略》就说:八卦可以识吉凶,知祸福矣,然而伏羲为之六十四变。这说明,把八卦推演为六十卦的其实是伏羲本人,而不是文王。后来,东汉的郑玄又提出了神农氏重卦的观点,东晋的孙盛提出了夏禹重卦的观点。这些人虽然在具体观点上存在分歧,但他们一致相信:夏之《连山》、殷之《归藏》都已经是六十四卦的形式了。因此,这个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卦的人,应该在夏、商、周三代之前,至少不能晚于三代,但肯定不是周文王。   如此说来,周文王把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确实是值得怀疑的。而我们看《史记》中的两处记载,太史公在前面都用了一个盖字,表明他本人对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也没有十分的把握。正如唐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所说的:太史公言‘盖’者,乃疑辞也。很可能的结果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仅仅是原来有的传说,司马迁不知其详,做了一个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的错误猜测。而班固坐实了此说,可能更是以讹传讹,错上加错了。而且,《汉书·艺文志》说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这里,所谓上、下篇即是上、下经,亦即《易经》的卦、爻辞部分。但《易经》爻辞里记载的某些事情是发生在文王之后的,根本解释不通。于是,后来的马融、陆绩等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认为文王只写成卦辞,而爻辞部分是周公完成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推测,我们只能保持者高度的怀疑精神,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如果今天我们看到的《易经》并非周文王所作,那么,文王拘而演《周易》的传说又如何解释?如果《易经》真的是文王所作,那么,夏之《连山》、殷之《归藏》中已经出现六十四卦的现象如何解释?《易经》爻辞里记载的某些事情是发生在文王之后又如何解释?这些矛盾,很容易让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还存在另外一个版本的《周易》,就是《易象》。今天我们见到的《易经》是继夏之《连山》、殷之《归藏》之后的六十四卦形式,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仍然是用来占卜的,与周文王无关。而著作权归于周文王的应该是《易象》,周文王正是在殷人的占卜之术中发现了德,才找到了推翻商朝的法宝的。因此,《易象》作为周朝的治国之宝,一直藏于秘府之中,旁人不得而知。《史记》中记载,周文王在西岐阴修道德,才不断壮大,推翻商朝的。而德即是得,德不仅是一种品质和个人修养,而且还是君人南面之术。有德才有得,无德即无得。否则的话,修德何必偷偷摸摸(阴)呢?由此可见,《易象》是文王、周公用以教导周贵族如何王天下的统治方略,是君人南面之术,向来藏之秘府,并不传布于民间,一般人极难见到。当初,周公受封于鲁,因其辅相成王,使世子伯禽代就封于鲁。伯禽就封国时,备物典策(《春秋左传·定公四年》),韩宣子所见《易象》很可能是当时周室典藏的副本。而周室所典藏的书籍在骊戎之难已失,所以韩宣子说:周礼尽在鲁矣!   那么,《易象》一书是否在今天全部遗佚了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说是,是因为《易象》的文本确实失传了,从《左传》得记载以后,后人已经无法知晓。但是,微言大义的思维方式却没有失传。秦始皇虽然把各国的史书都烧了,但为什么没有烧掉文明的传承?原因很简单,中国人的文明何文化已经隐藏在了各种书籍和器物中。医书中有,占卜的书中也有,一旦碰见象文王和周公这样的火眼金睛,这些东西就会别开生面,虎虎生风。而且,我们所说的《易经》和《易象》也不是一点关系没有,因为它们总归都是从殷的占卜之术中来的,只不过是文王对其作了另类的发挥罢了。有学者推测,《易象》的内容可能与今本《周易》的大象部分有着内在的联系。杜预就这么认为:《易象》,上、下经之象辞。也就是说,《易象》指的就是《易经》中上、下经的象辞部分,即大象。   现代的饶宗颐先生也持这种观点。他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周易》六十四卦象辞(大象)中直接提到德字的有十四卦,如《坤》象云:以厚德载物。《蒙》象云:以果行育德。《小畜》象云:以懿文德。《否》象云:以俭德避难。《豫》象云:以作乐崇德。《蛊》象云:以振民育德。《大畜》象云: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坎》象云:以常德行习教事。《晋》象云:以自昭明德。《蹇》象云:以反身修德。《夬》象云: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升》象云: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渐》象云:以居贤德善俗。《节》象云:以制数度议德行。 至于其他数十卦如《乾》象云:君子以自强不息。《屯》象云:君子以经纶。《讼》象云:君子以作事谋始。《师》象云:君子以容民畜众。等等,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德字,但也无疑在教导君子应具备某种德行。   如此看来,《周易》大象既讲《易》象的,也在于演德。如果《周易》真的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易象》,很可能和《周易》大象很相近。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易象》主要在于演德。不仅内容上,形式上也是如此。据姜光辉先生考究,今本《周易》大象部分不似《尚书·周书》那样佶屈聱牙,而较通俗易懂,这可能由孔子及其后学在《易象》的传述过程中加以修饰和润色过。今本《周易》大象的结构由卦画、卦象、卦名、卦义所构成,本身即是一完整意义的‘周易’。只是用于‘演德’,不用于筮占而已。   据此,我们似乎有理由相信:《易象》作为《周易》的另一个版本是存在的,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与《易经》中的大象部分很相似,更为确切地说,大象部分是《易象》的浓缩版。

  • 我想开始学周易,请问那个出版社的或者说版本比较好?我要原文

      那个跟出版社无关,只要是原文就行。而且原文不难找。

  • 哪个版本的《周易》比较好?

      阮元校勘的《十三经注疏》本《周易正义》,李道平的《周易集解纂疏》,武英殿仿宋吴革刊本《周易本义》,当是各种流派的佼佼者。如果你只是想自己随便看一下的话建议中华书局的那本。

  • 我想学习周易预测学,应该从哪方面开始入门,开始的时候看哪些书比较好,

      我的见解和楼上不太一样,记得入门的时候不能看直接易经的,因为里面的卦象都存在关系,比如,乘,承等关系,要先了解这些关系,才能读懂易经,读易经就好像算数学题一样,如果题意不明白,就没有办法算出正确答案。建议买定些入门的书籍,主要是那些术数学基础的,要了解五行生克原理,还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二中的联系,区别都要整清楚,还有天干地支一系列的术数基础。如果你学易经是为了预测的话,那么,这些都是必学的,如果想学义理派的,就没太多必要了解八卦图和天干地支了,摸清楚重卦之间的,爻和爻之间的那几种关系,就可以读了。

  • 我本沉默版本的传奇命运之书有什么用

      命运之书现在就是一个奖券,抽奖用的,随机抽出奖品,无疣传奇 可以去商铺花一个元宝买一本,然后去土城领奖使者那里去凭这本命运之书换相应的奖品。

  • 为何有两个版本的齐白石十二生肖金玉佩

      其实齐白石、徐悲鸿、黄泽金、黄永玉、韩美林十二生肖金玉佩版本不只两个版本。

  • 周易算命用什么软件比较好

      我 用帮帮测的闪 测算 过 ,算的 确 实 很 准 啊 ,而 且这 是 大 师 真 人回 复 的, 比工具预测靠 谱 多 了 。

  • 兄弟双子传说不管哪个版本都是黑白的

      兄弟:双子传说调整画面亮度小技巧: 有不少小朋友想知道兄弟:双子传说要怎么调整画面亮度,好吧,关于兄弟:双子传说的调整画面亮度的小技巧,只需要按住ALT键再按上下左右键就可调画面亮度了,其实还是很方便的。

  • 《三字经》分别有哪些版本?

      三 字 经   传宋版(1056字)   没有被篡改过的宋版正统{三字经},真正的宋版{三字经}   注解:在台湾省的中华民国现在使用的仍是此版本三字经。正体汉字全文如下:   人 之 初,性 本 善。性 相 近,习 相 远。   苟 不 教,性 乃 迁。教 之 道,贵 以 专。   昔 孟 母,择 邻 处。子 不 学,断 机 杼。   窦 燕 山,有 义 方,教 五 子,名 俱 扬。   养 不 教,父 之 过;教 不 严,师 之 惰。   子 不 学,非 所 宜。幼 不 学,老 何 为?   玉 不 琢,不 成 器;人 不 学,不 知 义。   为 人 子,方 少 时,亲 师 友,习 礼 仪。   香 九 龄,能 温 席。孝 於 亲,所 当 执。   融 四 岁,能 让 梨。弟 於 长,宜 先 知。   首 孝 弟,次 见 闻。知 某 数,识 某 文。   一 而 十,十 而 百,百 而 千,千 而 万。   三 才 者,天 地 人。三 光 者,日 月 星。   三 纲 者,君 臣 义,父 子 亲,夫 妇 顺。   曰 春 夏,曰 秋 冬,此 四 时,运 不 穷。   曰 南 北,曰 西 东,此 四 方,应 乎 中。   曰 水 火,木 金 土,此 五 行,本 乎 数。   曰 仁 义,礼 智 信,此 五 常,不 容 紊。   稻 梁 菽,麦 黍 稷,此 六 谷,人 所 食。   马 牛 羊,鸡 犬 豕,此 六 畜,人 所 饲。   曰 喜 怒,曰 哀 惧,爱 恶 欲,七 情 具。   匏 土 革,木 石 金,与 丝 竹,乃 八 音。   高 曾 祖,父 而 身,身 而 子,子 而 孙。   自 子 孙,至 玄 曾,乃 九 族,人 之 伦。   父 子 恩,夫 妇 从;兄 则 友,弟 则 恭;   长 幼 序,友 与 朋;君 则 敬,臣 则 忠。   此 十 义,人 所 同。   凡 训 蒙,须 讲 究。详 训 诂,明 句 读。   为 学 者,必 有 初。小 学 终,至 四 书。   论 语 者,二 十 篇;群 弟 子,记 善 言。   孟 子 者,七 篇 止;讲 道 德,说 仁 义。   作 中 庸,子 思 笔;自 修 齐,至 平 治。*   孝 经 通,四 书 熟,如 六 经,始 可 读。   诗 书 易,礼 春 秋,号 六 经,当 讲 求。   有 连 山,有 归 藏,有 周 易,三 易 详。   有 典 谟,有 训 诰,有 誓 命,书 之 奥。   我 周 公,作 周 礼,著 六 官,存 治 体。   大 小 戴,注 礼 记,述 圣 言,礼 乐 备。   曰 国 风,曰 雅 颂,号 四 诗,当 讽 咏。   诗 既 亡,春 秋 作,寓 褒 眨,别 善 恶。   三 传 者,有 公 羊,有 左 氏,有 榖 梁。   经 既 明,方 读 子。撮 其 要,记 其 事。   五 子 者,有 荀 扬,文 中 子,及 老 庄。   经 子 通,读 诸 史,考 世 系,知 终 始。   自 羲 农,至 黄 帝,号 三 皇,居 上 世。   唐 有 虞,号 二 帝,相 揖 逊,称 盛 世。   夏 有 禹,商 有 汤,周 文 武,称 三 王。   夏 传 子,家 天 下,四 百 载,迁 夏 社。   汤 伐 夏,国 号 商,六 百 载,至 纣 亡。   周 武 王,始 诛 纣,八 百 载,最 长 久。   周 辙 东,王 纲 坠,逞 干 戈,尚 游 说。   始 春 秋,终 战 国,五 霸 强,七 雄 出。   嬴 秦 氏,始 兼 并,传 二 世,楚 汉 争。   高 祖 兴,汉 业 建,至 孝 平,王 莽 篡。   光 武 兴,为 东 汉,四 百 年,终 於 献。   蜀 魏 吴,分 汉 鼎,号 三 国,迄 两 晋。   宋 齐 继,梁 陈 承,为 南 朝,都 金 陵。   北 元 魏,分 东 西,宇 文 周,与 高 齐。   迨 至 隋,一 土 宇,不 再 传,失 统 绪。   唐 高 祖,起 义 师,除 隋 乱,创 国 基。   二 十 传,三 百 载,梁 灭 之,国 乃 改。   梁 唐 晋,及 汉 周,称 五 代,皆 有 由。   炎 宋 兴,受 周 襌,十 八 传,南 北 混。   十 七 史,全 在 兹。载 治 乱,知 兴 衰。   读 史 者,考 实 录。通 古 今,若 亲 目。   口 而 诵,心 而 惟。朝 於 斯,夕 於 斯。   昔 仲 尼,师 项 橐,古 圣 贤,尚 勤 学。   赵 中 令,读 鲁 论,彼 既 仕,学 且 勤。   披 蒲 编,削 竹 简,彼 无 书,且 知 勉。   头 悬 梁,锥 刺 股,彼 不 教,自 勤 苦。   如 囊 萤,如 映 雪,家 虽 贫,学 不 辍。   如 负 薪,如 挂 角,身 虽 劳,犹 苦 卓。   苏 老 泉,二 十 七,始 发 愤,读 书 籍。   彼 既 老,犹 悔 迟;尔 小 生,宜 早 思。   若 梁 灏,八 十 二,对 大 廷,魁 多 士。   彼 既 成,众 称 异;尔 小 生,宜 立 志。   莹 八 岁,能 咏 诗;泌 七 岁,能 赋 碁。   彼 颖 悟,人 称 奇;尔 幼 学,当 效 之。   蔡 文 姬,能 辨 琴;谢 道 韫,能 咏 吟。   彼 女 子,且 聪 敏;尔 男 子,当 自 警。   唐 刘 晏,方 七 岁,举 神 童,作 正 字,   彼 虽 幼,身 已 仕;尔 幼 学,勉 而 致。   有 为 者,亦 若 是。   犬 守 夜,鸡 司 晨。苟 不 学,曷 为 人?   蚕 吐 丝,蜂 酿 蜜。人 不 学,不 如 物。   幼 而 学,壮 而 行。上 致 君,下 泽 民。   扬 名 声,显 父 母。光 於 前,裕 於 后。   人 遗 子,金 满 籯;我 教 子,惟 一 经。   勤 有 功,戏 无 益。戒 之 哉,宜 勉 力。   * 少“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句,鄙认为有尚好些。   另:《三字经》有很多版本,因为每一朝结束以后,后一朝代都会把前朝的历史编写进去。

  • 周易入门谁讲的比较好,求视频,入门到初通

      记得以前看过一段时间的曾仕强讲的。不过貌似想看看视频就能未卜先知的话就有些难了。入门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