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梦古人人民

  • 古人的名字有哪些?

      苏轼 苏辙 苏洵 曹操 曹植 曹丕 王勃 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刘伶 王戎 阮咸 陶渊明 王安石 欧阳修 曾巩 李商隐 李贺 李白 杜甫 王维 孟浩然 陈子昂 高适 岑参 刘禹锡 张志和 白居易 郑谷 韩愈 柳宗元 柳永 陆游 马远 邵康节 周敦颐 张载 狄青 黄庭坚 秦观 李清照 辛弃疾 贺知章 屈原 温庭筠 李煜 范仲淹 关汉卿 马致远 刘伯温 施耐庵 吴承恩 曹雪芹 罗贯中 司马迁 司马光 司马相如 司马昭 司马懿 刘邦 陈平 韩信 张良 项羽 刘秀 王莽 刘备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瑀 应玚 刘桢 岳飞 文天祥 唐伯虎 诸葛亮 董仲舒 班固 班超 程颐 程颢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蔡伦 毕升 郭守敬 孙思邈 华佗 李时珍 张仲景 贾思勰 徐光启 阎立本 吴道子 王羲之 张择端 王冕 徐渭 郑板桥 狄仁杰 包拯 宋慈 张飞 关羽 赵云 黄忠 马超 黄盖 荀彧 许攸 徐庶 庞德 周瑜 鲁肃 孙权 孙坚 许褚 李世民 秦叔宝 尉迟恭 程咬金 罗通 罗成 赵匡胤 朱元璋 朱棣 蔡文姬 钟无艳 卓文君 李清照 朱淑真 谢道韫 班昭 蔡邕 杨广 杨坚 陈叔宝 高洋 海瑞 吴敬梓 张大千 刘墉郭子仪 王昭君 杨玉怀

  • 周公解梦 我梦见古人墓志铭,我又在上写字,何意

      人际关系方面运气上升的可能性很大。你与亲友的交情将更加深厚,有什么困难,都可以与之商量,对方一定可以替你分忧。其实就是向长辈表述你的情感。

  • 梦见自己在古代和古人成婚。求解梦。

      说明你潜意识里渴望得到一份传统而又永久的爱情。而不是那些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式的爱情。得到真爱后又怕被人夺走。这就是你内心里潜意识的想法。所以不要太在意了,相信老天的安排吧。属于你的那份真爱总有一天会来到的。笑对明天吧!!!

  • 关于古人姓名字号。

      1.自称称名,称人称字,也不能一概而论。自称有时不称名,代之一些谦卑的称法,如“臣”“仆”等;称人有时也直称其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称烛之武就直呼其名,《师说》中韩愈称李蟠也直称“李氏子蟠”。2.(1)班固字孟坚,固与坚都是比较顽强的,不受扭曲的。“孟”表示排行第一,“坚”与“固”同义。“固”和“坚”都有“坚定不动摇”之义;(2)曹操字孟德,“孟”表示排行第一,“德”(行)与“操”(守)同义。操和德都是品行,故有德行、操行;(3)韩愈字退之。“愈”为胜过、超出之意,“退”为约束退守之意,名与字相反相成,含警示之意“愈”与“退”意义相反;(4)刘禹锡字梦得。“锡”为“赐”之意,“禹锡”即“大禹所赐”之意,故字为“梦得”;(5)李商隐字义山,商隐,即殷商隐者之意。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饿死,故李商隐以字“义山”与名呼应;(6)秦观字少游,“观”与“游”同义;(7)陆游字务观,据说陆游的母亲梦见秦观而生陆游,所以用秦观的名为字,用秦观的字为名。又取《列子·仲尼》“务外游不如务内观”之意;(8)姜夔字尧章,传说“夔”是上古帝王尧的乐官,“章”即“乐章”之意。3.明代的胡东皋,字汝登: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一语。清代的宋端己,字耻夫:出自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端居耻圣明”一句。清代的张孟词,字腾蛟: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一语。清代的奚疑,字子复: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语。清代的戴殿江,字襟三: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一语。

  • 古人为什么称月老为“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又称“月老”、“月老公”,是传说中专管婚姻的媒神,俗谚:“千里姻缘一线牵,无缘对门不相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月下老人的诞辰,在这天有很多“孤男寡女”都会前往庙里祈求月老赐与好姻缘,许多得愿的信徒也会携带喜饼、喜糖前往还愿,感谢月老的促成。 相传唐朝时候,有一为名叫韦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里。一天夜里遇到一位白发白须的奇异老人,依着一只布袋,坐在月光下看书。 韦固好奇,就走过去问老人说:“借问您在看什么书?”老人回答:“我在核对天下男女婚姻的姻缘簿”。 韦固又问老人那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袋内都是红绳,用来系住夫妇之足。虽仇敌之家,贫富悬殊,天涯海角,吴楚异乡,此绳一系,就定终身”。此亦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出处。 韦固一听,连忙请老人帮他查询未来的妻子。老人翻书一查,告诉他说:未来的妻子是北边一位瞎眼老太太陈氏的女儿。韦固听后就前往查看,见到此女才三岁,鼻涕满面,满身脏垢蓝缕,心中很不高兴,推了小女孩一下,结果女孩跌倒伤了眉心。 十四年后,韦固当了武将,刺吏王泰很欣赏他,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位姑娘秀丽非常,只是眉间有一道疤痕,韦固询问后才知道这位姑娘就是十四年前被他推跌的那个女孩,十四年来由刺吏抚养她,把她当成了亲闺女。韦固这才知天命不可违,而跟这位姑娘结为连理,后来二人所生的儿女都很有出息,子孙满堂,幸福无比。 此事传开后,民间就把执掌男女婚配的媒神,称之为“月下老人”。月下老人成了媒人的代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 古人喜得贵子古诗

      《庆张君俞都尉留後得子》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天上吹箫玉作楼,蟠桃熟後更无忧。   内家报喜车凌晓,太史占祥斗挂秋。   龙得一珠应献佛,虎生三日便吞牛。   鲁元福禄何人似,坐见张敖数子侯。   《王顺之得子寄二绝次韵报之》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宾客能谈少传儿,海中仙果得生迟。   自今一落人间后,奔云老骥敢言衰。   《徐京伯通判晚岁得二子》   年代: 宋 作者: 戴复古   竹隐种竹知几年,千竿万竿长拂天。   群飞不敢下栖止,常有清风凛凛然。   丹穴飞来两雏凤,凤来此竹为之重。   牙签玉轴带芸香,家藏万卷为渠用。   人间豚犬不足多,我来为作徐卿二子歌。   手传竹隐文章印,看取他日官职高嵯峨。   《贺徐提管可大得子》   年代: 宋 作者: 何梦桂   四十生儿得宁馨,试教啼看是真英。   五文凤自云间落,一角麟从天上生。   积善家应长孙子,读书种定作公卿。   他年大耋还推子,谩道同年我是兄。   《贺舍弟新得子》   年代: 宋 作者: 李刘   早来乾鹊鸣檐楹,报我庭阶玉树生。   告白祖宗知积善,喧传奴婢总欢声。   远增阿大中郎喜,足想殊常散骑情。   点校六经留汝读,吾家元不蓄金籯。   《贺彦泽新得子》   年代: 宋 作者: 王子俊   君不见白居易,五十八岁方得嗣。   当时立名曰阿崔,香绷绣襦胎发腻。   又不见元微之,五十八岁方生儿。   当时立名曰道保,可望成家得力时。   西邻有亲曰彦泽,天与明珠堪爱惜。   今年年方四十三,甲庚少似唐元白。   葛仙溪前燕子楼,燕子未老人风流。   一年一度作汤饶,但愿年年逢麦秋。   《贺周子问得子》   年代: 宋 作者: 项安世   旬时织女渡银潢,付与天孙紫锦囊。   又向素娥圆满后,悬知丹桂异时香。   金鱼玉带传家旧,犀果银钱照坐光。   鹤发含饴天下乐,百年重庆侍高堂。   《用东坡韵贺可山得子》   年代: 宋 作者: 叶茵   祥光一夜照乡闾,迟晓邻翁毓凤雏。   举坐已夸沾玉果,传家应不负诗书。   生时恰恰逢秋半,长日骎骎课夜余。   自顾阿戎愚且鲁,提孩敢说巧相如。   《和文文溪庆徐固峰六十得子韵》   年代: 宋 作者: 赵必象   明珠生老蚌,光彩射西湖。   岁晚颖方实,春荣木不枯。   卿儿是麟否,陵母梦云无。   他日浣花老,骑驴索醉扶。

  • 我要古人的名字和表字,越多越好

      刘备字玄德 诸葛亮字孔明 曹操字孟德 孙权字仲谋 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 乐进字文谦 李典字曼成 曹仁字子孝 曹洪字子廉 夏侯惇字元让   夏侯渊字妙才 荀彧字文若 荀攸字公达 郭嘉字奉孝 程昱字仲德 刘晔字子阳   孙乾字公祐 简雍字宪和 糜竺字子仲 满宠字伯宁 吕虔字子恪 毛玠字孝先   于禁字文则 马超字孟起 孙坚字文台 孙策字伯符 程普字德谋 黄盖字公覆   韩当字义公 祖茂字大荣 朱治字君理 吕范字子衡 周瑜字公瑾 张昭字子布   张纮字子纲 太史慈字子义 蒋钦字公奕 周泰字幼平 陈武字子烈 虞翻字仲翔   董袭字元代 许褚字仲康 徐晃字公明 董昭字公仁 张辽字文远 臧霸字宣高   李通字文达 陈登字元龙 鲁肃字子敬 诸葛瑾字子瑜 顾雍字元叹 张郃字隽乂   许攸字子远 贾诩字文和 司马懿字仲达 文聘字仲业 魏延字文长 徐庶字元直   黄忠字汉升 庞统字士元 严畯字曼才 陆绩字公纪 张温字惠恕 骆统字公绪   吾粲字孔休 徐盛字文向 潘璋字文珪 丁奉字承渊 步骘字子山 甘宁字兴霸   吕蒙字子明 陆逊字伯言 凌统字公绩 马良字季常 马谡字幼常 蒋琬字公琰   刘禅字公嗣 廖化字元俭 薛综字敬文 程秉字德枢 朱桓字休穆 蒋干字子翼   王粲字仲宣 陈琳字孔璋 崔琰字季珪 阚泽字德润 陈震字孝起 伊籍字机伯   庞德字令明 张松字永年 杨修字德祖 陈群字长文 法正字孝直 孟达字子庆   关兴字安国 曹休字文烈 孙翊字叔弼 孙匡字季佐 孙朗字早安 孙韶字公礼   孙静字幼台 黄权字公衡 刘巴字子初 彭羕字永言 王平字子均 费祎字文伟   傅巽字公悌 刘馥字元颖 张既字德容 李严字正方 霍峻字仲邈 董和字幼宰   李恢字德昂 秦宓字子敕 谯周字允南 傅干字彦才 曹丕字子桓 曹植字子建   曹彰字子文 管恪字公明 耿纪字季行 左慈字无放 吉邈字文然 吉穆字思然   赵咨字德度 孙桓字叔武 孙皎字叔明 邓芝字伯苗 刘永字公寿 刘理字奉孝   丁仪字正礼 丁廙字敬礼 祢衡字正平 吉太字称平 华佗字元化 王连字文仪   吕凯字寄平 姜维字伯约 曹睿字元仲 夏侯楙字子休 郭淮字伯济 曹真字子丹   郝昭字伯道 全琮字子璜 诸葛恪字元逊 王双字子全 辛毗字佐治 宗预字德艳   司马师字子元 司马昭字子尚 夏侯霸字仲权 夏侯威字季权 夏侯惠字稚权   夏侯和字义权 曹芳字兰卿 何晏字平叔 邓飏字玄茂 李胜字公昭 丁谧字彦静   毕轨字昭先 桓范字元则 钟会字士季 邓艾字士载 诸葛瞻字思远 曹髦字彦士   曹奂字景明 毌丘俭字仲恭 贾充字公闾 孙峻字子远 孙綝字子通 孙休字子烈   孙皓字元宗 诸葛诞字公休 羊祜字叔子 刘协字伯和 董卓字仲颖 吕布字奉先   丁原字建阳 伍孚字德瑜 陈宫字公台 袁绍字本初 袁术字公路 郑玄字康成   孔融字文举 陶谦字恭祖 刘表字景升 蒯越字异度 蒯良字子柔 陈翔字仲麟   范谤字孟博 孔昱字世元 范康字仲真 檀敷字文友 张俭字元节 岑眰字公孝   刘繇字正礼 审配字正南 袁谭字显思 袁熙字显奕 袁尚字显甫 刘璋字季玉   马腾字寿成 司马徽字德操 杨阜字义山 胡邈字敬才 逢纪字元图 张裔字君嗣   庞德公字山民 蔡邕字伯喈 田畴字子泰 韩遂字文约 马钧字德衡 曹爽字昭伯   黄琬字子琰 张鲁字公祺 陈珪字汉瑜 秦朗字元明 刘焉字君郎 刘岱字公山   华歆字子鱼 何进字遂高 卢植字子干 山涛字巨源 王朗字景兴 管宁字幼安   淳于琼字仲简 金祎字德伟刘备字玄德 诸葛亮字孔明 曹操字孟德 孙权字仲谋   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 乐进字文谦 李典字曼成 曹仁字子孝 曹洪字子廉 夏侯惇字元让   夏侯渊字妙才 荀彧字文若 荀攸字公达 郭嘉字奉孝 程昱字仲德 刘晔字子阳   孙乾字公祐 简雍字宪和 糜竺字子仲 满宠字伯宁 吕虔字子恪 毛玠字孝先   于禁字文则 马超字孟起 孙坚字文台 孙策字伯符 程普字德谋 黄盖字公覆   韩当字义公 祖茂字大荣 朱治字君理 吕范字子衡 周瑜字公瑾 张昭字子布   张纮字子纲 太史慈字子义 蒋钦字公奕 周泰字幼平 陈武字子烈 虞翻字仲翔   董袭字元代 许褚字仲康 徐晃字公明 董昭字公仁 张辽字文远 臧霸字宣高   李通字文达 陈登字元龙 鲁肃字子敬 诸葛瑾字子瑜 顾雍字元叹 张郃字隽乂   许攸字子远 贾诩字文和 司马懿字仲达 文聘字仲业 魏延字文长 徐庶字元直   黄忠字汉升 庞统字士元 严畯字曼才 陆绩字公纪 张温字惠恕 骆统字公绪   吾粲字孔休 徐盛字文向 潘璋字文珪 丁奉字承渊 步骘字子山 甘宁字兴霸   吕蒙字子明 陆逊字伯言 凌统字公绩 马良字季常 马谡字幼常 蒋琬字公琰   刘禅字公嗣 廖化字元俭 薛综字敬文 程秉字德枢 朱桓字休穆 蒋干字子翼   王粲字仲宣 陈琳字孔璋 崔琰字季珪 阚泽字德润 陈震字孝起 伊籍字机伯   庞德字令明 张松字永年 杨修字德祖 陈群字长文 法正字孝直 孟达字子庆   关兴字安国 曹休字文烈 孙翊字叔弼 孙匡字季佐 孙朗字早安 孙韶字公礼   孙静字幼台 黄权字公衡 刘巴字子初 彭羕字永言 王平字子均 费祎字文伟   傅巽字公悌 刘馥字元颖 张既字德容 李严字正方 霍峻字仲邈 董和字幼宰   李恢字德昂 秦宓字子敕 谯周字允南 傅干字彦才 曹丕字子桓 曹植字子建   曹彰字子文 管恪字公明 耿纪字季行 左慈字无放 吉邈字文然 吉穆字思然   赵咨字德度 孙桓字叔武 孙皎字叔明 邓芝字伯苗 刘永字公寿 刘理字奉孝   丁仪字正礼 丁廙字敬礼 祢衡字正平 吉太字称平 华佗字元化 王连字文仪   吕凯字寄平 姜维字伯约 曹睿字元仲 夏侯楙字子休 郭淮字伯济 曹真字子丹   郝昭字伯道 全琮字子璜 诸葛恪字元逊 王双字子全 辛毗字佐治 宗预字德艳   司马师字子元 司马昭字子尚 夏侯霸字仲权 夏侯威字季权 夏侯惠字稚权   夏侯和字义权 曹芳字兰卿 何晏字平叔 邓飏字玄茂 李胜字公昭 丁谧字彦静   毕轨字昭先 桓范字元则 钟会字士季 邓艾字士载 诸葛瞻字思远 曹髦字彦士   曹奂字景明 毌丘俭字仲恭 贾充字公闾 孙峻字子远 孙綝字子通 孙休字子烈   孙皓字元宗 诸葛诞字公休 羊祜字叔子 刘协字伯和 董卓字仲颖 吕布字奉先   丁原字建阳 伍孚字德瑜 陈宫字公台 袁绍字本初 袁术字公路 郑玄字康成   孔融字文举 陶谦字恭祖 刘表字景升 蒯越字异度 蒯良字子柔 陈翔字仲麟   范谤字孟博 孔昱字世元 范康字仲真 檀敷字文友 张俭字元节 岑眰字公孝   刘繇字正礼 审配字正南 袁谭字显思 袁熙字显奕 袁尚字显甫 刘璋字季玉   马腾字寿成 司马徽字德操 杨阜字义山 胡邈字敬才 逢纪字元图 张裔字君嗣   庞德公字山民 蔡邕字伯喈 田畴字子泰 韩遂字文约 马钧字德衡 曹爽字昭伯   黄琬字子琰 张鲁字公祺 陈珪字汉瑜 秦朗字元明 刘焉字君郎 刘岱字公山   华歆字子鱼 何进字遂高 卢植字子干 山涛字巨源 王朗字景兴 管宁字幼安   淳于琼字仲简 金祎字德伟

  • 古人如何称六十八岁

      古人称六十八岁   杖乡之年。也就是说,如果去游走他乡,要靠‘拐杖’助力才可以成行的意思。

  • 古人所说的生辰八字指的是什么?

      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讲的不是如何“测八字”,而是如何算八字。   四柱八字排立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排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 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节令含义:   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 炎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以下是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排日柱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排时柱   时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 23点 --凌晨1 丑时: 1 点 --凌晨3   寅时: 3 点 --凌晨5 卯时: 5 点 --凌晨7   辰时: 7 点 --上午9 巳时: 9 点 --上午11   午时: 11点 --上午13 未时: 13点 --上午15   申时: 15点 --上午17 酉时: 17点 --上午19   戌时: 19点 --晚上21 亥时: 21点 --晚上23   日上起时表:   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拿我的一位朋友举例:朋友生于1984年8月27日,此年为甲子年(书中查到);按照立月柱歌诀可知:他的年天干为甲,所以月以丙为首,所以他的立月柱为,癸酉;相应的他的日柱为癸巳(书中查到);而他的时立柱根据时立柱歌诀得知:癸巳为日干时,以壬配子时,所以时柱应为戊辰。这样就排出了他的生辰八字:“甲子 癸酉 癸巳 戊辰”。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希望,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个准确的时间,年月日时,即古人常说的生辰八字,这八个字包含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天体运行的基本状态,也蕴含了一个人今后的命运。   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   推夜子时法(妥否?):   夜子时,与正子时不同,推法亦稍异。查子时之时间,由夜间十一点钟开始,至一点钟为止。在夜十一点至十二点之间生人者,乃是夜子时。是时为今夜之子时,乃属于今日之内。十二点钟后,属明日。所谓夜子时者,乃今日之夜,非明日之早。正子时者,乃明日之早,非今日之夜也。一时有两点钟,前一点钟是夜子,后一点钟是正子。遁干之法,与日上起时法,稍有区别。必须于遁得亥时之后,再加遁一位也。   例:假如丙午年,庚寅月,乙丑日,十一点钟后,十二点钟前,夜子时生。歌诀云:乙庚丙作初。是乙日子时(正子)遁丙子,依次顺数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夜子时须即戊子也。   《克择讲义》:每午后十一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五十九微为夜子,属阴; 就是上四刻,原作现日之额。若超过十二点起至一点内止,则是早子明日,作下四刻,属阳,万年不易。   自古至今甲己日起甲子时,夜子原起甲子相同,加注夜子可也。

  • 古人的读书故事

      牛角挂书   唐代李密听说包恺在缑山,前往拜访。他骑着牛,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在路上见到他,拉着马缰绳从后面跟着他,说:“什么书让你勤奋到这种地步?”李密说是《项羽传》。杨素于是与李密谈论,认为他是奇才(见《新唐书·李密传》)。后来用“牛角挂书”比喻勤奋读书。   囊萤映雪   这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典故。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利用口袋里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在夜间读书。   车胤勤奋读书,手不释卷,博学多才,但其家境贫寒,用不起灯油,夏天就用白布囊盛几十个萤火虫,用它们发出的光照着读书,夜以继日(见《晋书·车胤传》)。   南朝梁孙康家贫,无钱买灯烛,晚上常映着雪光读书。后人常把“囊萤映雪”两个典故作为勤学的典范。   凿壁借光   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载《西京杂记》)。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韦编三绝   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孔子晚年喜欢研究《周易》,编撰《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解说《周易》的《易传》。由于反复阅读《周易》,以致编联简册的绳子多次断开(见《史记·孔子世家》)。后泛用以形容勤奋读书。   刺股悬梁   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到齐国,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学成后去游说秦王,上书十次,不被所用,带去的资金用完了,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搬弄口舌,倒霉活该。苏秦听后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六国的宰相,成为六国的合纵长。后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读。   汉朝孙敬读书困倦时,将头发用绳子拴在梁上,一打盹就能惊醒,终于成为当代大儒。后就用“刺股悬梁”比喻刻苦自学。   目不窥园   此典故是说无暇观看园中景色,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董仲舒讲学授课,三年不出屋,无暇看园中景,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居然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见《汉书·董仲舒传》)。后来用以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   顾炎武自督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北宋宰相赵普   《宋史》云: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