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易经主要内容

  • 国学经典:《易经》智慧,你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

      张成教授认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是一个文化成熟较早的国家。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为我们留下了恢宏的治国之道与管理之道。孔子在《系辞传》中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远古的伏羲氏之“始作八卦”,乃起于观察,普遍观察天、地、人、物以后,归纳所得,制作为八卦的思想符号。这正是哲学思考的程序,由眼前自然现象出发,经观察、综合、比较而得出万物的共性,然后归纳创制出象数以代表此共性。这段文字前句言八卦既为归纳万物之共性而产生,故能“通”万物之德(“德”言德性);后句言以其通万物之性,故能就万物之情实而予以区分种类(指八卦分别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类)。何为《易》?一是变易,世间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天地运行,寒暑交替,人生物死,没有竟时。二是简易,一阴一阳,就囊括了万种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男就有女,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都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三是不易,别看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变,哪样东西不变?规律不变。月盈则亏,日午则偏,物极必反,这便是一切事物的规律。谁能逃得出这规律?除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神仙。《易》经过先民千万年的生存实践总结,蕴涵含着深刻的自然法则和朴素的和谐、辨证思想。

  • 经典国学书籍有哪些?

      像国学经典当是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更可观为学之次第,《论》《孟》不可不读,《中庸》可窥儒学之精微,   今之学,《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论语讲义》《蒙书讲义》李里 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其中《蒙书讲义》中有三字经的讲义,读过便知国学之貌

  • 作文“读易经,学自强”1000字 关于弘扬国学经典的

      自强不息的《易经》智慧   积极的、乐观的、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直接地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总是能从刚健运?的宇宙得到启示,得到鼓舞,从而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执著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这句话同样是几千年来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伟辞名句,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观,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易经》到底是本什么书?《易经》原来确实是占卜算卦的书,那是蒙昧初开,中华文明初露曙光之时,先民的文化创造。在那个时代,先民认为天地万物背后都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命运,《易经》的占卜或者说算卦就是和这种神秘力量打交道,希望通过对它的考察认识来预测人间的吉凶祸福,再进一步通过和它的沟通互动来改善自己?命运。这种神秘力量说到底就是我们常说的鬼神。但必须指出的是,从孔子开始,就已经不把《易经》看成算卦的书,而是专门阐释里面的哲学道理,就是说,伴随着文明的进步,孔子能够与时俱进,不是把《易经》看成和鬼打交道的书,而是把《易经》看成和人打交道的书,这就空前地提高了《易经》的文化品位。荀子也早就讲过“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就是说真正懂得《易经》,善于运用《易经》的人是不拿它来算卦的。   其实,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人提出吉凶由人,不相信算卦能决定吉凶。武王伐纣之前,命令主管算卦的官儿算了一卦?结果是大凶。姜太公却不信邪,扔掉蓍草,踏碎龟甲,说道:“枯骨死草,何知吉凶!”坚决主张出兵,结果大获全胜。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要娶寡妇棠姜为妻,也占了一卦。结果也是凶卦。但是崔杼也像姜太公一样不信邪,他说:“一个寡妇有什么危害!即使真的有危害,她的前夫已经遭受了,与我何干?”最后还是娶了棠姜。北宋大思想家李觏,更坚决地反对对《易经》作神秘主义解释,认为“八卦之道在人”(《易论》),反对拿神秘的天意说事儿。   富于讽刺意味的是,算卦的自己从来算不了自己的命。拿古人来说,西汉有个叫京房的,算卦很有创?性,发明了所谓纳甲法,推算阴阳灾变,名满天下,汉元帝曾经非常赏识他。但也正因为他太能算卦了,最后竟然背上诽谤天子、攻击朝政的大罪,被判了死刑。说起来这个京房懂天文、晓音律,还是很有才的,但是就因为热衷于算卦定吉凶,竟然招致杀身之祸。他的老师焦延寿早就看出了京房乱算卦的危险性,曾经不无忧虑地说:“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果然不幸言中。   讲到《易经》算卦,有两个笑话。一个说,有位书生相信《易经》可以驱鬼,一天他到深山里读书,特意带了一本《易经》放在枕头下,用来驱鬼。夜里听到鬼叫,他就拿出《易经?拼命晃,越晃鬼叫得越响,闹了一夜,这位书生差点吓死。天亮了跑到屋外一看,原来是一条绳子,挂在树上,夜里大风一吹发出声响。你瞧,《易经》连一根绳子都吓不跑,还能吓什么鬼?另一个说,某人迷信《易经》,一天自家的房子塌了,他被压在一堵墙下。家人连忙要将他挖出来。他竟然制止,说:“赶快看看皇历,今天是否不宜动土。”迷信《易经》算卦,结果就是举手抬足都无所适从,还能做什么事?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决不应该再拿《易经》来算卦。街头那些摆摊算卦的是对《易经》的糟蹋,那些开口闭口阴阳八卦,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溜谓易学大师其实都是些江湖术士。 那么《易经》的智慧、《易经》的精神到底是什么?《易经》经过孔子等先哲的创造性阐释,确实具有伟大的哲学意义和文化价值,因此被称为“群经之首”。在我看来,《易经》最可贵的精神有三条,前面都提到了。第一条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鼓舞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积极明朗乐观地开拓生活。第二条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培育了一种呵护天地万物的宇宙情怀。第三条就是讲“天地人”三才,将具有道德性的人类提高到和天地并生的崇高地位。从自然力的角度看,人在自然面前渺小得很。但是如果不从自然力的角度看,而是从人的道德尊严来看,那么,人生天地间就具有一种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精神气魄。   地震可以瞬间夺去数万人的生命,但是我们看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我们看那位年轻的母亲,她用整个身体护住自己襁褓中的孩子,孩子得救了,她被夺去了生命。后来救护人员在包孩子的小被里发现一个手机,上面有一条母亲临难前留给孩子的短信:“孩子,你如果活着,请你记住,你的母亲永远爱你!”读到这则短信,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我只觉得这不是一位母亲留给自己孩子的短信,这是一种圣母般的担荷人类苦难的大爱。还?一位青年教师,用自己的臂膀死死护住两位小学生。两位小学生都得救了,他却不幸遇难。这位青年教师生前最喜欢唱一首歌:“赠给你我的翅膀,供你自由飞翔。”这位青年教师用他的生命实践了他的诺言。他被夺去了无上宝贵的年轻生命,但是他同样留下了无上宝贵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道德。这种伟大人格和崇高道德,任何自然力量也无法摧毁。     有句话叫做“慷慨成仁易,从容赴死难”。历史上很多仁人志士,都用自己清醒的理性选择,超越生物性的求生本能,舍生取义,体现了人类道德选择的无比崇高和神圣。南宋丞相文天祥被俘后,四年间受尽折磨,也历经诱惑,但是始终坚贞不屈,最后以生命殉自己的政治气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铮铮铁骨千古传颂。明初方孝孺,拒绝为篡夺皇位的燕王朱棣服务。朱棣威胁他说:“你就不怕诛九族吗?”方孝孺回答:“你就是诛我十族,我也不会为你这逆贼服务。”专制社会,诛九族已经是最残暴的刑罚,朱棣赌狠,就把方孝孺的学生朋友归笼为一族,凑成十族。方孝孺果然被诛了十族,据说行刑七日方止,死者多达八百多人,他却始终坚贞不屈。清末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本来有逃生的机会,但是他决心谢绝朋友的营救,用自己的生命警醒世人,终于将自己的一腔热血献给了变法事业。他在刑场上从容不迫地留下这几句话:“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墓碑上刻着他生前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正是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的道德抉择,使人成为可以和天地相比并称的三才之一,使人的道德性拥有灿烂星空一般的伟大、崇高和尊严。   当然,《易经》还有丰富的辩证智慧,例如“一阴一阳之谓道”,“无往不复”等,都可以给我们的现代生活提供深刻的启示。今天我们看着那些手指头夹满棍子,掐来算去的“易学大师”装神弄鬼、煞有介事,真的是很荒唐,很滑稽,让我想起胡适先生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描绘:“这遍地的乩坛道院,遍地的仙方鬼照相。”   《易经》拥有伟大的哲学智慧,它是滋养我们的精神资源,但是它和那些装神弄鬼的江湖术士毫无关系。

  • 时下国学热悄然兴起有些地方办起了私塾穿古人的衣服诵读国学经典

      国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体系,它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对现今发展有益的窗体底端   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发扬。今天我们提倡国学,不是所谓的“倒退”和“复古”,而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精神接轨,使之符合当前道德建设的要求。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要我们进行扬弃和更新,它就能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就能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交融,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生活和谐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国学应在年轻人中普及   时下,许多年轻人漠视和疏离祖国传统文化,对传统国学更是缺乏自觉的文化认同,这必将对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事实上,传统国学不仅有着深邃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更蕴含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近来,有识之士们意识到了国学的重要性并号召国人重视国学和传统文化,一时间国学似乎重新成为了显学。然而这种热闹景象是否真正意味着国学的复苏与传统文化的振兴呢?笔者认为,“国学热”不应该仅仅成为一种“现象”,而应该化为切实有效的行动!国学不应该仅仅成为文化学者们的研究课题,也应该在年轻人中间得到普及。只有当年轻一代认同并热爱国学,并能自觉地从中吸取文化养分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国学热”才算是真正热起来了。   国学“热”了更应学国学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每一位华夏儿女都应该从小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终身研读不止。然而当前的“国学热”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炒作成分,有些人甚至把国学当作追逐经济利益的跳板。事实上,在新世纪、新阶段,要想真正地振兴国学,就应该夯实基础。小学、中学都应该重视国学教学,让年轻一代增长关于国学的知识,熟知一些关于国学的文化思想经典,并懂得发挥我们传统文化的优长,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服务。有关部门应建立国学院,编写、出版国学教材和通俗读本,以利国学知识的普及。   (你可以剪裁一下,不用写那么多的)

  • 饼干树的主要内容

      饼干树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小伙子米克尔,他总会给穷苦的人东西吃。有一次,他忍着饥饿把仅有的饼干给了乞讨的一位小女孩,小女孩吃饼时一些饼屑落在地上。第二年,长出了饼干树,让米克尔和邻居有吃不完的饼干。这个故事说明:好人有好报。

  • 学国学有什么好处1000字

      学国学经典除大量识字之外,国学还能给孩子带来些什么?   《易经》——不学易无以为将相、无以成太医   1、《易经》16589字。2、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书易经》的字数是4934字。《易经》就是经典的源头活水,在《易经》的影响下,产生许多著作,比如《道德经》《黄帝内经》,都离不开《易经》的思想,在《易经》的影响下,发展出道家、儒家、医学、甚至于兵法等等,那么,我们就跟在圣贤后面,也去喝源头之水,来读群经之源,万经之首,看到了那些著作对圣人有着深远影响!圣人以不言之教告诉我们该选择什么书读,那么,我们按照圣贤的指引,让孩子从高起点起飞!我们也让孩子读读《易经》!童蒙养正!!   《大学》——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   约2000字,孙中山先生称这本书是“中国独有之宝贝”,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曾国藩选拔人才的标准“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所谓“器宇”即一个人的心量。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读《大学》可以培养孩子敦厚中正之性,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小就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人生格局。   《中庸》——“和谐”人生的指南   约4000字,“中”是指做人做事不偏激,中正平和;“庸”就是“永恒不变”,所以,《中庸》说的就是永恒不变的和谐之道。学了《中庸》,能够开发领导潜能,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成为一个高EQ素养的人才。   《老子》——中国人的智谋奇书   约5000字,是中国人的智谋奇书,众所周知的《孙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就将《老子》的思想运用到科学研究领域;企业家张瑞敏则运用《老子》将海尔打造成世界知名企业;从小熟读《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尔不凡。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约16000字,共498章,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启发,教会一个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千字文》——“天下第一字书”   由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韵文,是最好的童蒙识字教材。词藻华丽,语言优美,且脉络清晰,熔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

  • 国学起名

      小女孩起名:   每个名字均有出处。   芳华 亦作“芳花”。香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芳蕤 盛开而下垂的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陆机 《文赋》:“播芳蕤之馥馥,从青条之森森。”   芳苓 香草名。指莲。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文选·枚乘<七发>》:“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慧艳 聪明美丽。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后生一女,稍长,极慧艳。”   慧语 妙语。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程羽《鸳鸯牒》:“步非烟慧语谁聆,娇花不赏,飘香坠粉,亦复何疑。”   芳蔼 芳香而繁盛。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芳菲 花草香美的样子。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浩丽 壮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司空图 《成均讽》:“江天浩丽,杳春思于龙舟。”   泓浵 水深广。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吕坤《<吾庐放言>序》:“其既放也,泓浵瀇瀁,若千里悬流,四达而不可穷。”   管彤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仅供参考,取舍请便,谢谢。

  • 孩子"国学班"学《易经》到底好不好

      无论选择什么读本,都不应该脱离亲子和游戏的模式,并不建议专业老师指导,“那属于学校教育,是另一条线了,而6岁以前的小孩都应该在游戏中学习”。

  • 弘扬国学复兴中华

      说到复兴中华就不得不提中国国学之根《周易》。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经传。这些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影响持久而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继续发挥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大成之道国学《周易》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研究《周易》成语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国学经典十二生肖歌

      小老鼠打头来   牛把蹄儿抬   老虎回头一声吼   兔儿跳得快   兔儿跳得快   龙和蛇尾巴甩   马羊步儿迈   小猴机灵蹦又跳   鸡唱天下白   鸡唱天下白   狗儿跳,猪儿叫   老鼠又跟来   十二生肖转圈跑   请把顺序排   请把顺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