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传统

  • 中国传统文化对十二生肖的说法

      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猫就错过日期,从此猫见老鼠就寻仇。原本推牛为首,结果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机,鼠排第一,牛为第二。虎和龙不服气,被封为山神和海神,排在鼠和牛的后面。这下兔子又不服,要和龙赛跑,兔子又跑到龙前面。狗又不乐意,一气之下咬伤兔子,被罚到了倒数第一。蛇、马、羊、猴、鸡之间还经过一番较量,到最后,猪又跑来,狗又成倒数第二了。   上述传说还解释生肖为何无猫。其实,远古中国并没有猫,家猫的故乡在非洲苏丹,后来传入埃及,由埃及传到中国,其时生肖早已形成。   这个传说故事,远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反映了人们解释十二生肖的愿望。

  • 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什么也是中国的传统

      剪纸,古建筑。神话传说。

  • 十二生肖肖中畜牲是指哪些?民俗传统

      畜牲一般指人类饲养的较大型哺乳动物,所以是:牛,马,羊,狗,猪。不过也有把羊、狗排除在外的。

  • 民俗传统解生肖

      岁月的舞台一年一启一落幕。子鼠值岁,丑牛接班,寅虎继任,卯兔候补……此生肖,彼属相,十二年一登台,十二岁一循环。十二生肖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直接的关系。当今,在我国方兴未艾的收藏热中,十二生肖更是成了一些收藏爱好者特别喜欢的专题。   民俗中的生肖文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人们对这些动物熟知能详,所以不管是年画、剪纸还是雕刻、刺绣都能把它们刻画得栩栩如生、亲切可爱。   民间的十二生肖剪纸,很多是代代传承,变化不大。在构图形式上有“全家福”式的,有单幅的,也有两种生肖双双入图的,最常见的是“蛇盘兔”,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蛇盘兔自然富”。剪个“蛇盘兔”贴在窗棂或门上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而在一些地方,婚礼上剪个“骑鸡娃娃”则是祝福新婚夫妇生活和谐,早生贵子。   在年画中,十二生肖也是传统题材。河北武强清代年画《莲生贵子图》,便绘有许多孩童与十二生肖的形象。寓意“连生贵子”的图案与十二生肖图案齐备,以祈多儿多女。   十二生肖鼠为首,在传统的民间美术中,这些其貌不扬的老鼠竟然成为人们喜闻乐见、寓意吉祥的形象,广泛存在于年画、剪纸、雕刻、刺绣之中。其中年画、剪纸中的“老鼠嫁女”,那吹吹打打的热闹场面,更是脍炙人口。十二生肖中最勤劳最憨厚的就要数牛了。在以农耕闻名于世的古代,牛的地位更是不可小觑。在民间,立春之时农家都要奉春牛,山西新绛县木版年画《春牛图》就是其中一种。   民间工艺品里的生肖艺术   北京民间工艺品“兔儿爷”在清代《燕京岁时记》中就有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团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骑马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则尺余。”对于骑虎兔儿爷,人们说是卯兔驭寅虎。成语“寅吃卯粮”形容入不敷出的窘境。而骑虎兔儿爷,让卯兔驭寅虎为坐骑,寓含卯吃寅粮、生活绰绰有余的意思。此后,兔儿爷的形象也是丰富多彩,有生活型、时装化的兔儿爷,亦为长耳兔面,实已人化,俱作时装,体态神情酷肖生活,如卖油的、卖菜的、剃头的、算命的……社会群相应有尽有。   山东高密聂家庄的泥塑,独具一格。清朝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由静态发展到会动、会叫、会逗趣的活玩意儿。这期间出现了叫虎、叫鸡、叫猴等。   在民间,小孩过周岁生日时要穿虎头鞋戴虎头帽枕虎头枕,那是在祝小孩长得虎虎有生气。老人做寿送上个“猴子捧桃”自是

  • 日本传统节日

      这么多分,很想挣,但是不知道你问的到底是什么。你提问的题目和你实际的问题好像不是一回事。     日本倒是有成年式,每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还有其他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放假一天。     元日   1月1日     成人の日   1月第2月曜日     建国记念の日   2月11日     春分の日   *3月21日     昭和の日   4月29日     宪法记念日   5月3日     みどりの日   5月4日     こどもの日 儿童节   5月5日     海の日   7月第3月曜日     敬老の日   9月の第3月曜日     国民の休日   9月22日     秋分の日   9月23日     体育の日   10月第2月曜日     文化の日   11月3日     勤労感谢の日   11月23日     天皇诞生日   12月23日     还有皇太子结婚,全国大丧这类的要放假一天。一般遇不到。     日本很多传统都保留下来,各地的风俗不一样,传统也不一样。   有些地方是泼水,有些地方是点火,用火把打仗。很危险,但很传统。     前些天刚过了裸祭,忘了是哪个县了、成千上万的人只穿个日本传统的裤头(主要是男的),满街游行。

  • 中国的传统礼仪有哪些?

      动作,比如—拱手,拜,称谓,敬酒,送礼

  • 粤曲的传统曲目

      粤曲传统曲目有八大名曲:《百里奚会妻》、《辨才释妖》、《黛玉葬花》、《六郎罪子》、《弃楚归汉》、《鲁智深出家》、《附荐何文秀》、《雪中贤》。唐涤生名剧《帝女花》、《紫钗记》、《牡丹亭惊梦》、《蝶影红梨记》、《三笑姻缘》、《花田八喜》徐子郎编剧的《凤阁恩仇未了情》和《无情宝剑有情天》源于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书》

  • 春节传统美食

      腊八粥   “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南北朝时,农历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为“腊八节”,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月初八这天,中国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元宵   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龚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春饼   立......余下全文>>

  • 印度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元旦 公历1月1日。这是世界性节日,因而印度也不例外。新年伊始,各家各户都要喜庆一番。只是印度人在形式上似乎又加上了一点本国特色,那就是在相互拜年时,要在亲朋好友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点,以示吉祥。 国庆节 公历1月26日。1929年,印度历史最悠久的政党国大党在其年会上通过决定,规定1930年1月26日为独立节。此后,这一节日每年都过。1947年8月15日,印度正式宣布独立后,1月26 日被正式定为国庆节。 1950年1月26日,印度颁布了共和国宪法,1月26日具有了更为重大的意义。每年1月26日,印度政府都要在总统府前的广场上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 甘地纪念日 公历1月30日。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的伟大领袖、当代印度国父甘地遇刺身亡。此后,这一天便成了人们参拜甘地陵墓、纪念他伟大人格的日子。 萨拉斯瓦蒂节 一般在公历1月到2月间,是印度教节日。在此期间,印度教徒要纪念知识女神萨拉斯瓦蒂。 洒红节 公历2、3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的大节日。此节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细节下面另述。 开斋节 公历2月前后,是穆斯林节日。这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穆斯林开斋节没什么两样,开斋节前,穆斯林要封斋一月,白天不得进食,到了开斋节,穆斯林们到清真寺礼拜,尔后宰牲摆宴,欢欣庆祝。 丰收节 也叫“庞格尔节”,在公历3月中左右,盛行于南印度。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要打扫清除,人们要穿戴一新,烧做甜牛奶米粥敬奉太阳神,尔后全家分食。出嫁的女儿要回孃家团聚。人们还要举行敬牛仪式,给牛洗澡,染牛角,好食以待牛,牵牛游行或举办赛牛会等。 复活节 公历3月2重日至4月25日间,是基督教节日。基督教徒要到教堂做礼拜,庆祝耶稣复活。 大雄诞辰 公历3、4月间,是耆那教节日。耆那教徒要举行集会,到耆那教庙敬香,祭拜大雄。 佛陀日 也叫“吠舍节”,在公历4、5月间的月·圆日,是佛教节日。南传佛教认为,佛陀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盘都在这一日,因而定为佛陀日。这一天,佛教信徒要举行法会,到佛庙敬香拜佛。 宰牲节 公历4月左右,是伊斯兰教节日。这一天,穆斯林要沐浴盛装,到清真寺做礼拜,互相拜会,宰杀牛羊。 除十节 公历5、6月间,是印度教节日。该节源于古代对河川女神的祭祀。印度教徒认为,节日期间到恒河等圣河沐浴,可消除身、口、意三方面的十种罪恶。 扎格纳特乘车节 公历6、7月间,是印度教节日。扎格纳特意为“世界主宰”,即克里希纳神,是印度教大神毗溼奴的化身。节日期间,印度各地凡有扎格纳特庙宇的地方都要举行沐浴节。沐浴节后15天,将扎格纳特等神像安放在礼车之上,放上供品,送到附近的寺庙中去,信徒们会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格外热闹。 克里希纳神诞辰 公历8、9月,是印度教节日。这天,印度教教徒会斋戒、沐浴,唱颂诗,祭拜克里希纳神。 佩镯节 也叫“拉克夏·本坦”节,一般在公历7、8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二相传在古代,因陀罗神在决战之前,其妻在他的手腕上系了一个绸带做的护符,叫“拉克夏”。因陀罗神戴着它最后大获全胜。所以,每逢过节,姐妹要给兄弟戴上“拉克夏”,以求天神保佑他们一生平安。不过,这种“拉克夏”现在变成了绸带、红线或是手镯。做兄弟的当然也不能只受惠,不出力,他们也会向姐妹们保证,他们将终生保护她们。 独立节 公历8月15日。纪念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正式宣布国家独立。 十胜节 公历9、10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大节日。该节源于......馀下全文>>

  • 藏族的传统节日

      雪顿节   大佛瞻仰节   祈祷节   藏族节日繁多,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节日。藏历元月,是节日最多也最隆重的月份,在这个月里,几乎天天都在过节。藏族节日是藏族文化最主要的表现。藏传佛教在中国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成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的节日由于受其深刻影响,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已演化成纯粹的宗教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