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贝多芬钢琴曲

  • 对于贝多芬钢琴曲命运的理解

      作品 1 no 1 (1795) 钢琴三重奏 No. 1 降 E 大调 作品 2 no 1 (1796) 钢琴奏鸣曲 No. 1 F 小调 作品 3 (1794) 弦乐三重奏 No. 1 降 E 大调 作品 4 (1795) 弦乐五重奏 降 E 大调

  • 贝多芬的钢琴曲命运交响曲听了什么感觉?

      时而慷慨激昂,犹如大海的咆哮;时而低沉舒缓,犹如风暴来临前的平静;时而欢快灵动,犹如欢快的小溪;时而奋发突进,犹如万马奔腾

  • 贝多芬有哪些钢琴曲

      贝多芬:《月光曲》《第一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一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庄严弥撒曲》   交响曲:   贝多芬 C大调第一交响曲   贝多芬 D大调第二交响曲   贝多芬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   贝多芬 降B 大调第四交响曲   贝多芬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贝多芬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贝多芬 A大调第七交响曲   贝多芬 F大调第八交响曲   贝多芬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   协奏曲:   贝多芬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 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序 曲:   贝多芬命运序曲   贝多芬 《科里奥兰》序曲   贝多芬 《莱奥诺拉》序曲   贝多芬 《菲岱里奥》序曲   贝多芬 《爱格蒙特》序曲   其 他:   贝多芬 G大调小提琴浪漫曲   贝多芬 F大调小提琴浪漫曲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悲怆》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热情》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黎明》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田园》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贝多芬 钢琴曲《致爱丽丝》   贝多芬 钢琴曲《月光曲》   贝多芬 管弦乐曲 《土耳其进行曲》   奏鸣及练习曲:   作品49之2(G大调)   之1(g小调)   作品79(G大调)   作品14号之1(E大调)   作品2之1(F小调)   作品14之2(G大调)   作品10之2(F大调)   作品10之1(C小调)   作品10之3(D大调)   作品13号(C小调也叫悲怆)   作品26号(降A大调)   作品27之1(降E大调)   作品28(D大调)   作品22(降B大调)   作品2之2(A大调)   作品2之3(C大调)   作品78(升F大调)   作品90(E小调)   作品7(降E大调)   作品31之3(降E大调)   作品54(F大调)   作品31之2(D小调)   作品27之2(升C小调月光)   作品31之1(G大调)   作品109(E大调)   作品110(降A大调)   作品81a(降E大调告别)   作品53号(C大调,华尔斯坦)   作品57号(F小调热情)   作品101(A大调)   作品111(C小调)   作品106降B大调(锤子钢琴)

  •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听后感

      交响曲中带给人一种波涛起伏的感觉,温柔,渐渐的渐渐的变成强势。浑厚的声音让人感觉身临其境,钢琴声音绵绵缠缠的,好像母亲那温暖的怀抱,也像处于婴儿摇篮那摇晃感觉中的享受。这种美妙的声音中透露着一种带着不甘的感觉,我想贝多芬一定是借琴声表达自己对世人命运的看法。   O(∩_∩)O希望对你有帮助!

  • 贝多芬说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向命运低头。”是什么意思?

      先了解一下背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依然坚持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意思就是:命运再残酷,我也不会屈服,向命运挑战,要坚持到底。   望采纳~

  • 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是那个情节里说的?

      我的体力和智力突飞猛进……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不过才开始。我窥见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标,我每天都迫近它一些……噢!如果我摆脱了这疾病,我将拥抱世界!……一些休息都没有!除了睡眠以外我不知还有什么休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这该多美!”   名人传里引用的贝多芬的话   参考资料:罗曼罗兰《名人传·贝多芬传》

  • 贝多芬的悲怆和命运哪个起伏更大

      [悲怆]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顶峰之作,史科托把这部作品与[罗米欧舆朱丽叶]比较,指出两者间存在共通的[青春哀伤感]第23号钢琴奏鸣曲由于前后两个乐章如暴风雨般有万钧一发之势而为出版商命名为热情,而[华尔斯坦]是在贝多芬制作最辉煌...

  •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的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不禁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   柏辽兹把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   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   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 贝多芬失聪后写过命运和田园吗?

      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晚年失聪;他从1796年26岁时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第三“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从第五交响曲之后的作品基本都是他失聪后做的 虽然耳朵失聪了 但是还是可以用骨传导辨别声音的 贝多芬嘴里叼着一根木棍 木棍另一头抵在钢琴上 这样声音就可以通过木棍传导到贝多芬的大脑里

  • 求关于贝多芬挑战命运的故事!

      天才音乐家贝多芬   早熟的天才,艰苦的童年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   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唱诗班的男高音,是一个经常醇酒的蠢汉。他的母亲是女仆,这是个清贫的家庭。   贝多芬是一个典型的神童音乐家。由于他在音乐上的早慧,十二岁时就被人拿来同名垂青史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相提并论。他愚蠢的父亲急切地想利用这一点来赚取名利,逼迫小贝多芬整天练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在贝多芬的记忆中,他根本就没有享受过父爱。   上天又偏偏赐给贝多芬一副粗陋的外表,外加身材矮小粗壮-即使成年后也不过1.58米,他的外貌使他从小就遭人讥笑,成年后也难于幸免。   清贫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亲,不惹人喜欢的外貌,所有这些构成了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后的反叛性格和强势作风,也造成了他成年后粗俗的言谈举止。贝多芬被许多同时代的人描述成"粗鲁、固执、脾气暴躁,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就随时随地乱吐痰。"   大约在十二岁左右,小贝多芬在波恩遇见了一位相当好的导师-尼弗。正是尼弗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没有厌恶音乐,并奠定了他的最初的音乐风格,使他十三岁就成为管风琴师,并创作了三首奏鸣曲。   1787年,贝多芬动身去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并拜见了莫扎特。当时十七岁的贝多芬默默无闻,而莫扎特早已名满欧洲。可能贝多芬的相貌太一般了,连莫扎特也看走了眼,对这个年经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给了一段音乐让他用钢琴即兴发挥,自己却到隔壁屋子和别人聊天。然而邻屋充满灵感和气势的音乐使得莫扎特不由自主地又跑回钢琴旁-作为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对于音乐的感悟力是非凡的。他从这个年经人的琴声中听到了无穷的创造力和灵感,因此一俟演奏完毕,莫扎特便对屋内的人说:"注意这个年经人!......有朝一日,他会震惊世界!"   接着似乎该是一段"千里马遇伯乐"的传世美谈,然而却什么都没有发生,因为随后传来了贝多芬的母亲辞世的噩耗。这使两位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令人遗憾地分手,从此再未谋面。四年后,一代音乐大师莫扎特以35岁的年龄英年早逝,而此时二十一岁的贝多芬尚在波恩肩负着家庭的重担。   在贝多芬不幸的童年中,母爱可能是他唯一的美好记忆,十七岁丧母对贝多芬的打击非同一般。与此同时,他还要担起这个无人照管的家庭--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和一个不争气的父亲。   在艰辛的日子里,只有在与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