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

  • 为什么说俄狄浦斯王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人类自身命运的悲剧

      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日渐觉醒,人既感到了自然之主人和社会之主人的骄傲,同时又感受到除自然异己力量之外的社会异己力量的束缚。因而英雄们总是因“命运”之重负而深感行动的艰难,但又从不放弃行动,敢于反抗“命运”的捉弄。在《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强烈的行动意识表明了人的主体性上升到了一个自觉意识的高度。尽管他的结局说明,反抗“命运”的过程正是走向命运圈套的过程,这种悖谬现象隐喻了人类抗争的悲剧性命运。但是,正是这种困兽犹斗的抗争意识,体现了个体生命的无穷追求与“命运”的不断惩罚之间的矛盾构成的希腊式悲剧精神,其中高扬着人的主体意识和自由意志。   俄狄浦斯悲剧根源的真正原因—-命运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俄狄浦斯的悲剧呢?为什么这样一位具有理性精神与顽强自由意志的人,一个无罪的人却最终也无法冲破命运的罗网。他的智慧,他的求知求真,他的诚实勇敢,他的责任感,所有的一切,不仅没有使他逃脱命运的魔掌,相反使他陷入到命运的怪圈中。正当防卫成了凶手, 荣誉带来的婚姻是乱伦,主持正义的人是凶手, 明察秋毫的人是瞎子, 解救城邦的人成了污染源。 解开谜的人,却解不开自己。为什么崇高变成了丑陋,智慧变成了愚蠢,无辜变成了有罪?这到底是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命运,他的悲剧是命中注定的。

  • 结合悲剧理论谈谈对《俄狄浦斯王》的理解?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传说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受到神谕警告:如果他让自己的新生儿子长大,他的王位与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于是他让仆人把儿子带走并杀死。但仆人动了恻隐之心,只将婴儿丢弃在荒野里。丢弃的婴儿被一个路人发现并送给他人养大。多年以后,拉伊俄斯去朝圣,路遇一个青年并发生争执,他被青年杀死。这位青年就是俄底浦斯。底比斯国家遭到了怪兽斯芬克斯的困扰,俄底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挽救了国人。被底比斯人民推举为王,并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后来底比斯发生瘟疫和饥荒,人们请教了神谕,才知道俄底浦斯犯了杀父娶母的罪行。明白真相的俄底浦斯用金钩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底比斯,跛着脚四处漂流而去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取材于传说和史诗,主人公是具有高贵血统的王公贵族。俄狄浦斯尚未出世时,阿波罗的神谕便昭示他命中注定将会“弑父娶母”。于是,他的父亲── 忒拜城的国王便在他出世后上把他抛在喀泰戎山上,想让他死去。后来科任托斯的国王收养了他,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俄狄浦斯长大后得知了这个神谕,为了反抗他的命运,他离开了科任托斯外出流浪和历险。在流浪途中,他与一位老人发生了争执并杀死了老人。后来他来到忒拜城,解决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拯救了忒拜城,并因此娶到了刚丧夫的皇后伊俄卡斯特,并和她养育了儿女。可是多年之后,忒拜再次遭到了瘟疫和旱灾,根据神示,这是因为杀害先王的凶手还没有受到惩罚。正直的俄狄浦斯决心捕捉元凶,但最后却发现真凶就是自己,同时也揭开了他的身世之迷,他的确“弑父娶母”。他与命运所进行的一切抗争都落了空,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极大而且恶劣的玩笑。为了消除城邦的灾难和赎罪,他自毁双目,自我流放。   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就是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 命运是一种无法逃脱的神秘而可怕的力量,在强大的命运面前,人是渺小无力的,人是无法战胜命运的。俄狄浦斯是一个英雄,是一个不甘于命运捉弄和摆布的反抗者。最初,他似乎摆脱了注定的命运,甚至嘲笑着那“弑父娶母”的神谕。但最后,当一切真相大白之时,他才发现,原来一直被命运嘲笑的正是他自己。这正如朱光潜所说: “从整个古希腊悲剧看来,我们可以说它们反映了一种相当阴郁的人生观,生来孱弱的人类注定了要永远进行战斗,而战斗中的对手不仅有严酷的众神,而且有无情而变化莫测的命运……既没有力量抗拒这种状态, 也没智慧理解它, 他们的头脑中无疑常常会思索恶的根源和正义的观念等, 但是却很难相信自己能够反抗神的意志, 或者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整个古希腊神话体系中,不管是对神还是对人,都充满了这种神秘的“命运观”。第二代神乌剌诺斯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将被子女中的某一个更强大者推翻,于是他将自己的子女全部吞入腹中,但惟有幼子宙斯在母亲的保护下得以幸免。而正是这个死里逃生的幼子,长大后推翻了乌剌诺斯,成为新的最高统治神。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出生时,他的父母就得到神谕说这个婴儿将来会给特洛伊带来毁灭之灾。于是,他的父母命人将他处死。但是好心的牧羊人救了他。最终,帕里斯得以重回王宫,并且在出使希腊时拐走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由此点燃了特洛伊与希腊诸城邦之间的战火,爆发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最终,特洛伊战败,被付之一炬。阿喀琉斯是希腊城邦中最英勇的战士,但神谕昭示说他命中注定将会被射中脚后跟而死。在与特洛伊的战争中,尽管他神勇无比,但最后仍应了神谕,被帕里斯一箭射中了脚后跟。   类似这种具有“命定色彩”的故事在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比比皆是,而几乎在古希腊的每部悲剧中都存在着一种在劫难逃的气氛。那些“命中注定”的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想逃避命定的不幸。但是他们越是逃避,却越是更深地陷入悲剧命运的罗网,他们的逃避与抗争最终只能成为一次次悲剧性的努力,将他们进一步推向他们的命运。古希腊人敬神,但是也崇尚英雄,通过展示英雄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可以表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展示人的价值。但是最终英雄仍然无法战胜命运,神仍然主宰着人类。   俄狄浦斯的独立意志和高尚品质是应该肯定的,然而命运却注定这样一个优秀人物成为罪人,那么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就值得怀疑。这样的思想在古代是相当可贵的。

  • 《俄狄浦斯王》反映了亚里士多德怎样的悲剧观

      《俄狄浦斯王》作者是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处理的主题是伟大人物的悲剧命运,他一方面哀叹人类的命运多舛,一方面又感叹人类的可怕力量,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时常充满着特殊情感的张力。剧作取材于神话和传说,多描写理想化的英雄人物与命运的冲突,但终究不能挣脱命运的摆布而走向毁灭的悲剧结局

  • 俄狄浦斯的性格特征

      俄狄浦斯的性格特征:   1、在《俄狄浦斯王》中,索福克勒斯刻画了俄狄浦斯这一理想的英雄形象。他体察下情,关心人民疾苦,对臣民有着高度负责的精神;   2、他正直、诚实,有着坚毅的力量和积极行动的精神;他遵循高尚的道德原则,有独立的意志和不屈服于命运的反抗精神,力图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3、他敢于承担责任,尽管已意识到自己落入了命运的罗网,仍然对凶手一查到底,最后实践诺言,自我惩罚,真诚地为城邦消灾造福。   基本介绍:   俄狄浦斯(Oedipus或 Odipus,有时拼为 Oidipous),外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国王拉伊俄斯(Laius)和王后约卡斯塔(Jocasta)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戏剧艺术的荷马”、“命运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在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中丰富了其命运悲剧。

  • 渔家傲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   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 由于人的性格特点造成的悲剧是什么悲剧

      由于人的性格特点造成的悲剧是性格悲剧。   悲剧一般可以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   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命运悲剧指得是一个人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却无法逃脱命运的掌心,比如韦尔斯时间机器,男主人公就算回到过去一百次一万次,也无法救活他的女友,因为这是命运,他的女友只有可能出现一百次一万次不同的死法。   命运这个词,就是说一个人冥冥中被注定的一生的路线,要发生的事情,包括要经历的灾难、要经历的成功,要遇到的人等等,本来是一个比较玄妙虚无的概念,但是一般人都会相信命运的存在,另外延伸出的范畴还有缘分等,都是目前科学无法解释但是不能否定其存在的非物质性存在。   性格悲剧: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是性格悲剧,因为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决的性格导致复仇延宕的悲剧。也就是说,因为主人公的性格导致的悲剧叫做性格悲剧。   社会悲剧:社会悲剧与以上两种悲剧由内部原因造成有所不同,是由外部社会原因历史原因政治原因等等造成的,在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等文学风格的创作中有很大比重,被称为社会问题剧。

  •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的窦娥冤

      作者:(元)关汉卿简介:《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据统计,我国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剧情介绍:《窦娥冤》 元●关汉卿作。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此剧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壬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关汉卿戏曲的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极富性格,评论家以“本色”二字概括其特色。

  •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代表作体现了古希腊人什么样的命运观念?

      1.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古希腊中的命运观念。答:在古希腊悲剧中,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常见的主题。按古希腊人的观念,命运是不可知的,是不可抗拒的,是冥冥中的一种巨大的力量。而人的行为与意志,常常处于与命运的悲剧性冲突之中。三位悲剧作家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这一冲突。在埃斯库罗斯的剧作中,《俄瑞斯特斯》三部曲中的人物都被复仇神所控制,一环扣一环地将自己投放在血腥的家庭谋杀之中。这里的命运似乎是神的力量,因为复仇的最初原由是阿伽门农为了出征而杀女的事件,于是引起一系列的家庭悲剧。《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对普罗米修斯来说,命运就是宙斯,由于他盗火给人类,又拒绝说出宙斯的秘密,因此受到宙斯的严酷惩罚,最终牺牲了自己。对宙斯来说,命运却是一个他不知道的秘密,这个秘密是冥冥中注定他被推翻的下场。从这两部剧来看,埃斯库罗斯的命运观具有两个因素,即神和某种神秘力量,它们支配着人和神的生命以及行为。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俄底浦斯王》,被认为是希腊悲剧的典范。剧中,命运是一种超乎人类和神之上的抽象观念,是一种不可知但绝对邪恶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将正直、善良、勇敢的俄底浦斯投入杀父娶母的深渊。欧里庇得斯则将社会因素与人的因素放进命运的观念中。《美狄亚》中,造成美狄亚悲惨下场的是伊阿宋的忘恩负义与男性文化对女人的蔑视,这种可见的男性社会力量,形成了作为女人的美狄亚的悲剧。尽管三位悲剧家的命运观念不尽相同,但他们对命运的抗争却是一致的:悲剧主人公用不同的方式,面对落到头上的不公的命运,意志坚定、竭尽所能的进行了英勇的反抗,而在这种激烈的冲突中,显示了人的不甘屈服的精神,产生一种令人震撼的悲剧效果。2。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常见的主题。按古希腊人的观念,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知的。其实,人与命运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与外界环境的冲突,它是人类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的情况下受自然摆布而产生的命运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命运观也在发生变化。三位悲剧诗人在命运观上的差异就表明了这一点。包括支配神;在索福克勒斯心目中,命运虽是不可抗拒的,其正义性、合理性却是可以怀疑的;欧里庀德斯却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行为。3。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答:①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剧作题材都取之于神话,悲剧风格却各有

  •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7篇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的论述,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达到不能相容的地步,造成了消灭资本主义的客观条件.同时,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的恶劣处境迫使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造成了消灭资本主义的主观条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就像资本主义代替封建社会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做出这一预言距今已有将近一个半世纪,一百多年过去了,两种社会制度依然并存.不仅如此,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随着西方资本在全球的不断扩张,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最终形成.究竟应当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践,从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发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涵盖电子、新材料、生物、光通信、激光、新能源、空间、海洋等领域的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一,大量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增长.第二,科技革命引发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建立,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就业结构的改变.第三,科学技术进步促使生产专业化,企业、地区、国家之间分工协作的关系日益密切.第四,科技革命导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股份公司出现股权日益分散化、多元化、持股法人化、股东权力弱化、经营者支配公司等特征,私人企业间的网络关系也开始建立.第五,受科技革命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与战前相比得到了明显改善,工人名义工资战后增长较快,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工人实际工资也有明显增长.第六,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劳资合作”的新阶段,职工持股制和吸收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管理民主化”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劳资矛盾的作用.第七,科技革命使无产阶级的部门结构、职业结构和技能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资产阶级的外部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内部构成也变得更为复杂了.第八,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认识到垄断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助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各国都在倡导国家竞争优势的增强.第九,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职能注入了新的内容.第十,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对科学技术的应

  • 透过悲剧看中西方女性与命运的抗争--《美狄亚》与《窦娥冤》比较赏析 速求,不胜感激

      中西两弃妇 反抗各不同   ——美狄亚与刘兰芝悲剧形象比较   提要:《孔雀东南飞》与《美狄亚》是中西方文学史上描写弃妇形象的典型作品,它们细致刻画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不自由、不平等的地位,谴责了封建家长制和夫权统治对女性的凌辱,塑造了善良忠贞、刚毅反抗的妇女形象。在艺术表现上,二者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美狄亚与刘兰芝在地域上远隔千里,在时间上相距六百多年,是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肤色,不同性格,不同语言,却有着相同悲剧命运的艺术形象。   美狄亚是古希腊(奴隶社会)的妇女,刘兰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妇女,她们同样地位地下,命运有男子决定,一样要遵从“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而且,处于从属地位的妇女,生育男性后代是他们婚姻的目的和基础。这一点在二人思想中一样根深蒂固。刘兰芝因为没有孩子被驱遣,美狄亚虽然生了两个儿子却被丈夫抛弃,因为跟愤怒、委屈。此外,美狄亚和刘兰芝都具有一种抗争精神,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即使最后的命运很悲惨,但她们抗争、争取过了。   虽然美狄亚和刘兰芝有很多相似点,但基于不同的文化影响,不同的审美意识,二者也有不同点。   首先,被抛弃的理由不同。美狄亚是由于丈夫伊阿宋为了获得王位继承权,另接新欢,与科任托斯国王的女而结婚。也就是说,美狄亚成为弃妇的原因是丈夫的变心。而刘兰芝则不同。刘兰芝被驱谴的原因主要在于焦母,她和仲卿还是相爱的。总的来说,刘兰芝被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兰芝骨子里有一股倔劲,为焦母所不容,说她“无礼节,自专由”;二是焦刘两家贵贱悬殊,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赶走兰芝;三是焦母丈夫早逝,有恋子情节,不能理解也无法容忍仲卿与兰芝间真挚的爱情;四是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文中始终称兰芝为“新妇”,可见其无子。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能生育是焦母驱谴兰芝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因为在古时候,妇女被遣有七个理由,即“七出”:指已婚女子无子、淫逸、不侍公婆、口舌、盗窃、嫉妒、恶疾,既然不能生育,兰芝当然酒药被驱谴了。   其次,二者对于被抛弃的命运的抗争也不同。   美狄亚把自己炽热的感情全部倾注在伊阿宋的身上,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贞操、亲人和祖国等等。为了爱情她失去的太多,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论是身体、道德还是心理。而当她发现这一切付出都毫无意义,希望被粉碎时,她就变成一头狂怒的狮子,发生心理的极端变态,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报复行动。首先,她用“道歉”的方式迷惑伊阿宋,然后让两个孩子给公主送去涂抹有毒药的礼服,导致公主和国王都被烧死。最后,她还亲手杀死了两个儿子,以达到报复丈夫的目的——断后在当时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打击是最大的。美狄亚的报复行动是疯狂的,甚至是残酷的,她这种以恶抗恶的方式受到了世人的谴责,这和我们的俗语“虎毒不食子”简直是违背的。其实,美狄亚之所以杀死自己的儿子,不仅仅是对丈夫的报复,她也怕孩子受到她敌人的侮辱,死在更残忍的手里,也许这也是复仇与母爱的冲突吧。从另一方面说,美狄亚的残忍狂暴与破坏欲都是在不公正的社会压迫写爆发出来的一种过激行为,是在别无选择的两难中疯狂而绝望的行为,她擎起的一面“逼上梁山的旗帜”。   刘兰芝作为中国传统的女性,知书达理,温柔善良,肯定不会采取美狄亚那样极端的做法。被焦母驱谴以后,兰芝就回家,单被兄长逼婚时,一心还爱着仲卿的兰芝心里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因为她和仲卿约定“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眼看自己对丈夫的承诺无法实现时,她就选择了中国妇女最传统的反抗方式——自杀,以死求全。虽然生不能在一起,希望来世能与仲卿再接连理。这种做法似乎太懦弱,但在封建家长制的压制下,无法主导自己婚姻的兰芝与仲卿。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对不公平的命运做出抗争。   再次,人物性格也不同。   美狄亚不是俯首听命的弱女子,而是具有聪明才智,懂得巫术,拥有力量,集邮太阳的热情、活力,又有着太阳的残忍与毒辣的刚烈女子。她的才智使她能杀死破坏她婚姻幸福的公主并累及其父;她的残忍使她下决心杀死自己的儿子,使负心人受良心的煎熬,最终达到复仇的目的。如此看来,美狄亚简直是一个恐怖分子,让人毛骨悚然,应该说她的身上沉淀着西方文化中“以恶抗恶”的“刚性”精神。但是,作为一个母亲,美狄亚也有慈爱的一面,剧中相当细致的展示了美狄亚在杀自己儿子前后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巨大的心灵痛苦。在第五场中,美狄亚已决定杀死两个儿子,但当她的目光和孩子的目光相遇时,她的心马上就软了:   “唉,唉!我的孩子,你们为什么拿这样的眼光望着我?为什么向我最后一笑?哎呀!我怎么办呢?朋友们,我如今看到他们这样明亮的眼睛,我的心就软了!我决不能够!我得打消我先前的计划,我得把我的孩子带出去。为什么要叫他们的父亲受罪,弄得我反受这双倍的痛苦呢?这一定不行,我得打消我的计划。”   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