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姓的由来

  • 百家姓中吕姓的由来?

      来源有三   1、出自姜姓,以国为氏,其始祖为吕侯即吕尚,又称姜子牙。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后来姜姓羌人发展出四支胞族既"四岳",吕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该部落的首领在夏时被封为吕侯,建姜姓诸侯国吕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古时,在今河南新蔡,又有一吕国,史称东吕,实为南阳吕国分出的一支。春秋时,东吕为宋所灭,其后裔也以国为氏,称吕氏。   2、出自魏氏。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二、迁徙分布   吕姓播迁频繁,分布比较广泛。南阳吕国灭亡后,部分遗民被迁至今湖北蕲春。新蔡吕国亡国后,遗民主要分布于今河南南部及安徽北部。齐国吕氏在康公失国前已散居韩、魏、齐、鲁之间,其后子孙有在陕西、甘肃发展繁衍的。两汉时期,吕氏还分布于今河北、山西、内蒙古的一些地方。东汉末年,西阳人吕范,避乱移居寿春(今安徽寿县),三国时,蜀汉不韦人吕凯、魏任城人吕虔均有后裔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西南)。南北朝时,今浙江、江苏的不少地方均有吕姓居民。北宋初,吕氏有一支徙居福建,分布于泉、漳二州,后有部分移居广东等地。自清代顺治康熙年间开始,闽、粤吕氏有多支移居浙江平阳和台湾,进而又有一些人远徙海外,分布于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文莱、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堂号】1、"渭滨堂":商朝末年,吕尚(姜子牙)在渭水滨钓鱼隐居。周文王访贤聘他为宰相。他帮助周文王、周武王打下了周朝八百多年基业的基础。2、 "东莱堂":南宋吕祖谦,官著作郎兼国史馆编修,著《东莱博议》,对春秋三传有独到的见解。【郡望】   1、河东郡:秦时置郡。此支吕氏,为春秋晋国大夫吕锜之后。   2、淮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此支吕氏以寿县吕氏著称,其开基始祖为吕谦。   3、东平郡:汉时置郡。此支吕氏以寿张(今谷阳)吕氏著称,大概为吕尚19世孙康公吕贷之后。(有一支在东平县吕家庙)   4、金华县:东汉设长山县,隋改金华县。此支吕氏为淮南寿县吕氏分支。   5、晋江县:唐时置郡。   6,浙江新昌县。共尊唐吕延之为始祖。   四、家乘谱牒江苏:   塘洋吕氏族谱十卷、白沙圩吕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毗陵吕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浙江:余姚新河吕氏家乘十二卷附录一卷、余姚吕氏宗谱八卷首一卷、贵门吕氏宗谱十卷、东阳象冈吕氏宗谱二十二卷。广东:岭南吕氏家谱一卷、潮州吕氏族谱一卷。四川:吕氏世谱、吕氏族谱不分卷、吕氏宗谱一卷南渡吕氏族谱十二卷、河东吕氏谱、吕氏族谱、河东吕氏支谱二卷、吕氏重修族谱二卷。   五、历史名人吕留良:明末清初人,号晚村。与黄宗羲、高斗魁等结识。雍正十年因曾静案,被剖棺戮尸,著述焚毁。学宗程朱,特别表扬朱熹的种族思想。吕 布:东汉末年名将,善弓马,力大无穷,时称"飞将",封温侯,割据徐州,为一代枭雄。吕洞宾:号纯阳子,唐代八仙之一,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被道教全真教尊为北五祖之一。吕 光:十六国时后凉(建都今甘肃武威)的建立者,在位13年。吕不韦:战国时秦丞相,被封为文信侯,称为"仲父"。门下曾有宾客三千,并让他们编著有《吕氏春秋》。吕 雉:汉高祖皇后,人称吕后。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余下全文>>

  • 于姓是怎样由来的

      于姓起源   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叔被封在?国,即今河南省沁阳县北部西万镇?邰村,后来,?叔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史称于姓正宗。据《路史》所载,东海(大致相当今山东东南及江苏苏北以东地带)有于公裔孙,本为汉人,随拓拔?迁徙至代北(大致相当今山西代县、繁峙、五台、原平一带),为万忸于氏(鲜卑复姓),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时,恢复为于姓。为唐淳于氏避讳改姓。据《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所载,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纯”“淳”同音),复姓淳于氏改为于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

  • 吕姓氏的由来?

      姓氏:吕   祖宗:大岳   分类:以国为氏   姓氏起源:   1、出自姜姓,以国为氏,其始祖为吕侯即吕尚,又称姜子牙。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后来姜姓羌人发展出四支胞族既"四岳",吕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该部落的首领在夏时被封为吕侯,建姜姓诸侯国吕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古时,在今河南新蔡,又有一吕国,史称东吕,实为南阳吕国分出的一支。春秋时,东吕为宋所灭,其后裔也以国为氏,称吕氏。   2、出自魏氏。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郡望:   1、河东郡:秦时置郡。此支吕氏,为春秋晋国大夫吕锜之后。   2、淮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此支吕氏以寿县吕氏著称,其开基始祖为吕谦。   3、东平郡:汉时置郡。此支吕氏以寿张(今谷阳)吕氏著称,大概为吕尚19世孙康公吕贷之后。   4、金华县:东汉设长山县,隋改金华县。此支吕氏为淮南寿县吕氏分支。   5、晋江县:唐时置郡。   堂号:   "渭滨堂":商朝末年,吕尚(姜子牙)在渭水滨钓鱼隐居。周文王访贤聘他为宰相。他帮助周文王、周武王打下了周朝八百多年   基业的基础。   "东莱堂":南宋吕祖谦,官著作郎兼国史馆编修,著《东莱博议》,对春秋三传有独到的见解。   迁徙分布   吕姓播迁频繁,分布比较广泛。南阳吕国灭亡后,部分遗民被迁至今湖北蕲春。新蔡吕国亡国后,遗民主要分布于今河南南部及安徽北部。齐国吕氏在康公失国前已散居韩、魏、齐、鲁之间,其后子孙有在陕西、甘肃发展繁衍的。两汉时期,吕氏还分布于今河北、山西、内蒙古的一些地方。东汉末年,西阳人吕范,避乱移居寿春(今安徽寿县),   三国时,蜀汉不韦人吕凯、魏任城人吕虔均有后裔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西南)。南北朝时,今浙江、江苏的不少地方均有吕姓居民。北宋初,吕氏有一支徙居福建,分布于泉、漳二州,后有部分移居广东。自清代康熙年间开始,闽、粤吕氏有多支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一些人远徙海外,分布于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文莱、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 吕姓男孩起名

      诗意一点的就吕箫,老土一点的就吕富贵,搞笑一点的就吕洞宾

  • 唐这个姓的由来?

      唐姓,是一个起源中国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4位。唐姓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地区均有分布。韩国唐姓主要分布在江原道,京畿道以及忠清南道。唐姓在日本主要分布在九州,本州一带。唐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五。唐姓足迹攻布中国大地。今日唐姓尤以四川、湖南、贵州、山东、安徽、广西等省区居多,上述六省唐姓约占全国汉族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姓氏简介   《说文》:“唐,大言也。” 构成汉族唐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祁姓、姬姓。第一支出自祁姓,有4000多年的历史。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这包括汉朝的南蛮,三国时的羌人,元朝西域人的唐姓,清朝满洲八旗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等氏族。当代唐姓的人口已达780余万,为全国第二十五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2%。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二省,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35%。唐姓的郡望主要有晋阳、鲁国、北海、晋昌等。唐的堂号除了与郡望名相同外,重要的堂号有禅让。   唐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5.6%,A型占29.6%,B型占26.7%,AB型占8.1%。   《说文》:“唐,大言也。”指言语夸诞不实之意。帝尧号陶唐氏,应是以烧陶为业的部落之首领。而“唐”的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铭文中的字形,好像在陶之上有一个枝条编织的盖子,为了在内煮物时,不会因汤沸而翻滚出外。汤沸时,声响大,故唐与汤音义可通。而后人在字典中所解释的唐字,已经失去了唐的本义,而引申“声响大”为“说大话”之意了。但是,唐作为地名和姓氏,它仍旧保留了本义。唐氏族与陶唐氏有关,唐即以陶器煮汤之意,说明这个氏族已经用熟食代替了野蛮的生食,是文明的进步,也即原始社会所称的陶唐孝。陶唐氏族是以制烧陶器的职业作为氏族名和族徽的,进而发展深化出陶、唐、汤、荡等相应氏族和新的族徽。唐氏族所在的地就称唐,建成的城堡称为唐邑,最终形成唐国和姓氏。[1]     唐姓由来   1、出自祁姓和姬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姓伊祁,名放郧,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尧做了100年天子后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河北省唐县)侯。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就姓了唐。同时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还有复姓唐山姓、北唐姓改为唐姓。以上这5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   2、据《后汉书·南蛮传》所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   3、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今属甘肃)羌族中有唐姓。   4、据《元史·唐仁祖传》所载,元代西域畏兀人唐仁祖,其子孙以唐为姓。   5、另外,满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土族拉什唐氏及瑶族、苗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姓。

  • 从姓的由来及族谱?

      出自姬姓,后稷之后也,始祖姬从和,以人名为氏,始居兖州曲阜之太山一带。有关从姓乃枞姓更改而来没有任何根据,网上盛传之汉将军从公之后版本,汉将军从公乃从和第三十世孙,因此,从姓的历史比之更早,安徽繁昌县大元至治元年辛酉三月春,任青阳县教谕英山县方守忠撰从氏家谱旧序:“予观从氏之先,本姬姓,后稷之后也,其后有从和公散漫于湘江之旁,而自乐于渔钓,筑室于兖州曲阜之太山,人皆曰从和,其子遂变姬而从姓为”,此为汉族从姓也,繁衍至今已有2700年历史。

  • 姓吕的男孩名字。

      远航(好男儿,就放他去远航吧)   旭尧 (旭:旭日 尧: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子轩 (轩:气度不凡 )

  • 吕姓的来历

      吕姓,的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姓氏,从一开始,便表现不同凡响——《辞海》对于吕字的解释,便是引用吕姓始祖大岳的典故,这个典故,是《说文》吕部上所说的:“昔大岳为禹心吕之臣,故封吕侯。”   吕侯大岳,是后世所公认的吕姓的始祖,他是圣君大舜的“心吕之臣”,后来就被封为吕侯,子孙也自此以吕为姓,历代繁衍下来。这位吕侯大岳,根据《姓纂》的记载,是炎帝姜姓之后。     吕姓出自姜姓,是根据国号而来的姓氏,他的始祖是伯夷,在历史上属于炎帝的后代。相传,炎帝的裔孙伯夷在帝尧时负责制订礼法,管理四方诸侯,号称“太岳”。至大禹时,他又以帮助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在今河南南阳县西部一带建立吕国。经夏、商、周三代,吕国都是诸侯国之一,直到春秋时期才被楚国灭掉,吕国贵族也从此姓吕。周代还有一个吕国,在今天河南新蔡,是南阳吕国分出的一支,历史上称为东吕,春秋初期被宋国吞并。在文献上记载最早的吕姓人物中吕尚就是姜子牙,号太公望,后来因为辅佐周武王灭商,被封在齐国,作为齐国的始祖。以后世代相传,在公元前391年被田和迁到海上。南阳吕国、新蔡吕国在春秋初灭亡后,子孙都以国为姓,和齐国吕尚的后代共同形成吕姓的三大主流。吕姓迁移频繁,所以分布比较广泛。南阳吕国被消灭以后,一部分的遗民迁到现在的湖北蕲春,新蔡吕国亡国以后,遗民主要分布在现在的河南南部和安徽北部。齐国吕姓散居在韩、魏、齐、鲁之间,他的子孙主要在现在的陕西、甘肃一带发展繁衍。两汉时期,吕氏还分布在现在的河北、山西、内蒙古的一些地方。南北朝时,现在的浙江、江苏的不少地方都有吕姓居民。北宋初,吕氏有一支迁往福建,分布在泉、漳二州,后来又有一部分移居广东。此外,春秋时晋国大夫魏武子,史称吕錡琦,他的后代也以吕为姓。北魏时,有鲜卑人姓叱吕氏,在魏孝文帝时被改姓吕。数年后,北周时期的少数民族俟吕陵氏也被改姓吕。尽管上述三支吕姓后来的发展不及三大主流吕姓,但也都是天下吕姓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发展   吕姓得姓以后,很早就从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林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影响重大的姓氏。特别 是商朝末年,出自吕侯伯夷之后的吕尚(又称姜尚、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中兴,于西周初年受封于齐,建齐国,使吕姓历史进入一个辉煌时期。后来,吕尚的子孙在齐国十九传至齐康公吕贷,国家被田和篡夺,族人迁居东平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后来便在当地发展成为一大望族。汉初,吕青佐汉高祖开国有功,封阳信侯,其后世居河东,被称为吕姓“河东”望。至于“东莱”、“著存”,一为郡望,一为堂号,在吕姓中同样有广泛影响。吕姓人所创造的文化也极具特色,值得一提。如战国时吕不韦“一字千金”,三国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以及与唐代吕纯阳有关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著名故事和俗谚,无一不由吕姓人而来。

  • 姓氏———“产”姓的由来

      产,为我国众多姓氏中较为生僻的一个,读作sà(ㄙㄚˋ)或shàn(ㄕㄢˋ)。一般认为,其起源分两支:一支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诸侯国郑候萨,属于避难减笔改姓为氏;另一支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政治改革家公孙侨,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今安徽省的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腊树镇居多,重庆市的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天津市,上海市,陕西省,江西省、四川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地,均有产氏族人分布。     产[产,读音作sà(ㄙㄚˋ),亦可读作shàn(ㄕㄢˋ),但如今产氏后人都读作chǎn(ㄔㄢˇ)]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诸侯国郑候萨,属于避难减笔改姓为氏。   相传,夏王朝时期郑候姓萨,从小就有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做了郑侯以后,勤政亲民,做了很多好事,很得百姓爱戴。   有一次,郑侯萨随夏王启外出打猎,启因为追逐一只受伤的天鸡而踩坏了很多农民的庄稼,为此,郑侯萨就与夏王启争执了起来,从此,就和夏王启结下了怨恨。   在后来的治理国家大事的过程中,郑侯萨常受到夏王启的阻挠而不被重用,于是郑侯萨心怀不满,纠集了一班臣子密谋造反,谁知谋反之事还没有开始,消息就已经走漏了。但在夏王启责问此事的时候,郑侯萨他们抵死都没有承认。   鉴于这班臣子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当时的情况,夏王启没有杀掉他们,只是对刑司大夫说:“去顶割耳!”   在夏王朝,去顶、割耳是一种非常羞辱人的刑法,“去顶”就是削去犯人的头发,“割耳”就是割掉犯人的耳朵,使犯人受刑后再也难以见人。   刑司的大夫原来是郑侯萨一手提拔的,于是,他很圆滑地处理好了这件事——刑司大夫告诉郑侯萨:“老人家,我要执行‘去顶割耳’之刑了,就是把您的萨氏笔画中除掉一个‘艸’(艹)顶,再除掉左边的‘阜’(阝)耳,您就改姓产吧!”如此,便完成了“去顶割耳”的“刑法”。   古人万分崇敬父母所赐之姓名,因此历来都“行不更名”即不管走到哪里也不改变自己的名字、“坐不改姓”即犯事坐牢也不改变自己的姓、“万死不变氏”即世代也不改变自己的氏!   但郑侯萨为了“留得青山在”,只好万分委屈地接受了老部下的意见。之后,郑侯萨携带族人皆改为产氏,远走他乡,从黄河流域迁徙到长江流域繁衍生息,由此启肇了“改氏”的开端。   今“产”字简化为“产”字,产氏亦改为产氏,但读音仍为sà(ㄙㄚˋ),是姓氏字拆减笔画后读音不改的特例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政治改革家公孙侨,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家谱文献《姓苑》记载:“产,姓,彭城人也,郑子产之后。”   公孙侨,公元前?~前522年,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穆公姬兰的孙子,是春秋时期郑国人(今河南新郑),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郑僖公姬恽五年(公元前566年),郑穆公之子姬騑(子驷)为郑国宰相,子驷谋杀了郑僖公姬恽,立其子姬嘉即位,是为郑简公。当时郑国诸公子皆欲诛杀宰相姬騑,结果姬騑先下手为强,尽除诸公子。郑国由姬騑执政,郑简公成了摆设。后晋国伐郑国,姬騑赶紧与晋国结盟;由此惹恼了楚国,出兵伐之,姬騑又赶紧与楚国结盟。到了郑简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诛杀了姬騑,任公孙侨为上卿,在公孙侨的政治举措下,郑国赖以存。公孙侨在上卿位三十六年。   郑简公元年(公元前565年),公孙侨的父亲公子姬发率军攻打蔡国,大胜,当时郑国人皆喜。公孙侨却指出此举将导致楚国来攻和晋国反击,反而使夹在中间的郑国饱受战祸。两年后,公子发在贵族内讧导致的政变中被杀,郑简公亦被劫持到北宫。公孙侨沉着机智,部署周密后开始率家兵攻打北宫,并在国人的支援下平息了变乱。   当时姬騑与晋、楚两国签订盟书,强调维护个人特权,结果引起郑国诸多贵族大臣的反对。当......余下全文>>

  • 苟姓的由来

      苟(Gǒu)姓源出有六:1、出自黄帝(姬姓)、舜帝(姚姓)的后人均有苟氏。据《国语》云:“本自黄帝之子。汉有苟参。古厚切。”又《元和姓纂·苟姓》亦云:“《国语》黄帝之后。”按拘、苟并从句得声。传说黄帝有后人居于河内(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以北的地区的),因其地多生长苟杞,因以之为姓,称为苟氏。2、出自芈姓,以封邑名为氏。楚国有苟邑(今址不详),有公族大夫食采于苟邑,其后人以邑名苟为姓,称为苟氏。3、出自姬姓,为晋国公族荀氏所改。春秋时,晋国有公族大夫荀氏,因避难改姓称为苟氏。4、出自敬姓,后晋时为避帝讳所简改。后晋时,敬姓为了避讳后晋高祖石敬瑭,将敬姓一拆为二,成了苟姓和文姓,所以此支苟姓、文姓和敬姓是一个祖先。5、出自勾姓,为避帝讳所改。据《路史》载,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之讳,勾氏改为句氏,有的加草头为苟姓,遂又形成了另一支苟氏。6、出自北魏时他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若干氏,后改为苟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若干氏,入中原后,从汉俗改为苟氏。现存的“芶(句、勾)[芶、句、苟、钩]”是同一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