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古尔邦节

  • 古尔邦节要干什么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   古尔邦节的主要内容有:(1)举行会礼,穆斯林们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2)宰牲,一般的穆斯林都在节日之前准备好到时要宰杀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须健康,分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   中国新疆地区的穆斯林称该节日为“大尔德”(大节日)。这一天,穆斯林们都精心打扮,宰杀牲口,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做客,同时还举行各种文艺活动。

  • 古尔邦节简介 回族的古尔邦节是怎样来的

      古尔邦节起源于《古兰经》启示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伊斯兰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夜间梦见安拉命他宰杀爱子伊斯玛仪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虔诚。   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当伊斯玛仪侧卧,父亲把刀架在儿子喉头时。易卜拉欣伤心痛哭,泪如溪流。然而第一刀下去,只在儿子脖子上留下了一道白印,第二刀下去仅刮破一层皮。   伊斯玛仪说:"我的父啊,你把我翻个身,让我匍匐而卧,这样你就能下决心顺从真主的命令了。"   易卜拉欣听儿子的劝言,把他翻了个身,然后解下刀子再使劲宰时,真主受感动,派天仙吉卜依勒送来一只羝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易卜拉欣拿起刀,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下了。从那以后,穆罕默德就把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规定为宰牲节,这就是传说的"古尔邦"的来历。   于是后来过古尔邦节时,穆斯林都要宰杀一只羊以示纪念。   古尔邦为阿拉伯语词汇,意为"牺牲""献牲",因此中国穆斯林学者将其直译为宰牲节,也有受儒家文化影响意译为"忠孝节"的。   现代都市穆斯林没有宰牲的条件,只好在市场上购买宰杀好的牛羊肉代替。节日期间大家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一盘清炖羊肉,客人即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的羊肉,以示尊重。   在边疆牧区,亲朋好友相聚时,歌舞是饭食之外的重要内容,弹琴,唱歌,跳舞,到处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 伊斯兰教古尔邦节回民是否有法定节假日

      宁夏公布"古尔邦"节放假日期安排   宁夏日报讯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昨天发出通知,对2008年“古尔邦”节放攻日期作出安排:12月7日—9日放假,共3天。其中12月9日(星期二)是穆斯林的传统节日,全区放假一天,将12月6日(星期六)调至12月8日(星期一),7日(星期日)为公休日,12月6日(星期六)上班。

  • 为什么伊斯兰教的人死了不下跪

      伊斯兰教只对清高的造物主——真主下跪,除此之外,不向任何东西(包括人、神、鬼怪等等)鞠躬、下跪、磕头。

  • 古尔邦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盯,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 伊斯兰教的内部派别?

    穆罕默德死时,没有指定继承人,也没有遗嘱指示如何推选继承人。于是,伊斯兰教徒在这个问题上意见分歧,产生出诸多教派。其中主要有三派,后来每派又各自分裂出一些独立的派别: (1) 麦地那的辅士。 他们认为辅士应该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他们召开“草棚会议”,讨论继承人问题。辅士这一派在伊斯兰教历史上没有显示出更强有力的影响。 (2) 麦加随穆罕默德来麦地那的迁士。 他们认为迁士最先信仰伊斯兰教,忍受种种迫害,坚定地追随穆罕默德,具有他族所没有的荣誉,故他们最应当成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这一派后来发展为伊斯兰教中的主要派别 —— 逊尼派。(3)阿里派。 他们主张只有穆罕默德的家族成员才有资格做继承人。这一派以后发展成伊斯兰教中的主要对立派别 —— 什叶派。这三派之间的激烈斗争,甚至影响了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的发展方向。 ( 1 )哈瓦立及派 哈瓦立,是阿拉伯文 Khawarij的音译,意为“出走者”,指他们脱离阿里而出走。哈瓦立及派的主张:哈里发应由穆斯林自由选举产生,一经选出,便不能随便让予他人,也不能要求裁判;哈里发的资格不限于古莱西人;推选完毕后,哈里发就是伊斯兰教的领袖,哈里发应绝对服从安拉,否则就应被推翻。这一派还提倡原始的民主与平等,主张在普通士兵中共同分配土地和战利品,故亦称“军事民主派”。哈瓦立及派并不是一个统一的集团,这充分体现了阿拉伯游牧民族的性格。 661 年正统哈里发时期结束。穆阿维叶建立起倭马亚王朝和世袭的哈里发制度。哈瓦立及派继续与倭马亚王朝作勇敢和顽强的斗争,威胁着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到阿拔斯王朝时其势力已渐衰。 ( 2 )逊尼派  逊奈与大众派:承认四个正统哈里发和其他世袭的哈里发,承认《古兰经》与《六大圣训集》。该派在神学方面,由初期的经典派和意见派两派间的争论,后经过艾什尔里( 874 — 935)至安萨里(1059 — 1111)而集大成,形成正统神学体系。( 3 )什叶派  只承认阿里及其后裔有权继承穆罕默德,承认《古兰经》与《四圣书》。什叶派认为阿里家族是穆罕默德的后裔,更有权成为哈里发。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什叶派抬高阿里及其后裔的品格与地位。

  • 印度为什么能抵抗住伊斯兰教

      三点,一个是印度的种族制度把伊斯兰都腐化了,出现了不同种姓穆斯林的这样比清真猪肉更不符合伊斯兰教义的东西,第二个是在印度已经做了伊斯兰的附庸,伊斯兰自身腐败征服速度减慢的过程,印度和伊斯兰迎来共同的主人:西方殖民者;最后,西方殖民者允许印度独立的时候,已经是现代,现代的伊斯兰相对几百年前毫无进步,已经是只能耗子扛枪窝里横,就连印度教徒都进步到战争中打败伊斯兰最有战斗力的巴基斯坦了。

  • 穆斯林古尔邦节礼拜怎么礼

      与开斋节的礼拜一样,只是举意为“真主啊,我为了你,交还宰牲节的两拜乃麻子,跟随伊玛目,安拉乎·艾克拜热。”   操手念完开拜赞词,随着伊玛目低念至大词,并抬三次手(中间要垂手)后,再操手静听伊玛目诵读素热,鞠躬、叩头;   第二拜站起来静听,伊玛目念完素热再跟着抬三次手,第四次念至大词时就要鞠躬,,,出拜后,静听呼图白,然后掌手做都阿,结束。

  • 古尔邦节节日风俗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   “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   古尔邦节是宗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伊斯兰教使用的历法,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用于农耕,一年365天或者366天,与公历基本相同。太阴历用于教事,一年354天或者355天,跟四季的轮回总相差十来天。先知穆罕默德入主麦地那的第二天(公元622年7月16日)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元旦。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使这些年节有时候是在冬天,有时候却又是夏天。季节不同,节庆的色彩也不同,这就使得年节也异常的多彩。   古尔邦节起源于一个伊斯兰教故事:真主为了考验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诚,在夜里降梦给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在他要用刀子害断亲生儿子伊斯玛仪的喉管时,真主便派使者用一只黑头绵羊替代了伊斯玛仪。因为有此渊源,在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有的还宰牛、骆驼、马(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家里实在太穷的也得宰杀一只鸡。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现在的城市穆斯林只好在市场上购买宰杀好的牛羊肉了。   临近古尔邦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她们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为节日期间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好充足的美食。盛大的节日也是主妇们的手艺与持家德行的大展示和大竞赛。   古尔邦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而客人即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亲朋好友相聚,视歌舞为饭食的新疆各民族人民,就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大聚礼之后,各家各户都要到墓地去祈祷,怀念并祝福死去的亲人。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最著名的有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礼,聚礼之后,乐师们登上艾提尕尔清真大寺的门顶,敲起纳格拉(铁壳鼓),吹起苏奈依(唢呐),大寺前广场上的男子们就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萨满舞。   维族古尔邦节

  • 古尔邦节是什么节日

      C 宗教节日     古尔邦节是宗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伊斯兰教使用的历法,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用于农耕,一年365天或者366天,与公历基本相同。太阴历用于教事,一年354天或者355天,跟四季的轮回总相差十来天。先知穆罕默德入主麦地那的第二天(公元622年7月16日)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元旦。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使这些年节有时候是在冬天,有时候却又是夏天。季节不同,节庆的色彩也不同,这就使得年节也异常的多彩。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44029.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