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古尔邦节

  • 回族怎么过古尔邦节周记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   “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   古尔邦节是宗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伊斯兰教使用的历法,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用于农耕,一年365天或者366天,与公历基本相同。太阴历用于教事,一年354天或者355天,跟四季的轮回总相差十来天。先知穆罕默德入主麦地那的第二天(公元622年7月16日)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元旦。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使这些年节有时候是在冬天,有时候却又是夏天。季节不同,节庆的色彩也不同,这就使得年节也异常的多彩。   古尔邦节起源于一个伊斯兰教故事:真主为了考验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诚,在夜里降梦给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在他要用刀子害断亲生儿子伊斯玛仪的喉管时,真主便派使者用一只黑头绵羊替代了伊斯玛仪。因为有此渊源,在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有的还宰牛、骆驼、马(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家里实在太穷的也得宰杀一只鸡。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现在的城市穆斯林只好在市场上购买宰杀好的牛羊肉了。   临近古尔邦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她们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为节日期间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好充足的美食。盛大的节日也是主妇们的手艺与持家德行的大展示和大竞赛。   古尔邦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而客人即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亲朋好友相聚,视歌舞为饭食的新疆各民族人民,就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大聚礼之后,各家各户都要到墓地去祈祷,怀念并祝福死去的亲人。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最著名的有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礼,聚礼之后,乐师们登上艾提尕尔清真大寺的门顶,敲起纳格拉(铁壳鼓),吹起苏奈依(唢呐),大寺前广场上的男子们就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萨满舞。   维族古尔邦节习俗   古尔邦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

  • 2016回族几月几号过古尔邦节

      2016年的古尔邦节是9月13号,已经过去了。

  • 2015年回族的古尔邦节是什么时候

      2015年7月18日

  • 回族明星和名人有哪些?

      在影视界的有李默然,李明启,达式常,王刚,马德华,蔡明,买红妹,洪剑涛,海连池(饰沧娃),韩再峰(饰《林海雪员》杨子荣),何麟(曾主演南昌起义),洪宇宙(三国演义周瑜的扮演者),陈建斌(乔家大院 主演).   在娱乐界的有王静(王刚之妹,女高音歌唱家),蔡国庆,回乐队队员之一 沙沙(全国少数民族模特大赛亚军),赵本山夫人,满江,沙宝亮.   主持界:撒贝宁(《今日说法》),海霞(《现在播报》), 李霞,哆来咪(央视动画城),和晶(实话实说)   相声界:马三立, 李增瑞(国家一级演员),马志明(三立之子), 白英杰(黑龙江籍), 张大礼   戏曲界:马泰(老一代评剧表演艺术家)   马连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代表作《失空斩》《借东风》等)   于魁智(北京京剧二团团长,2001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   饮食界:王守义(十三香)   体育界:小杨阳(速滑名将)   张文广,赵长军(蜚声中外的武术家),   杜峰   政界:丁关根(祖籍是,本人不是),杨静仁   回良玉(原江苏省省委第一书记,十六大以后进中央了,具体职位没查)   石中信(现任哈尔滨市长)   李成玉(河南省省长)   历史名人:郑和,海瑞   朱元璋之母及其原配夫人马皇后,还有他的好多部下如胡大海,常遇春等;   左宝贵,杜文秀   刘宝瑞(东北武师),何玉山(江南镖客),王子平("神力千斤王")   李执(著名思想家)   民国军阀:白崇禧(民国桂系军阀,素有"小诸葛"之称,曾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 国民政府国防部长等职,四星陆军上将衔)   青海军阀:   马海宴(马麒,马麟之父,马步芳之祖父,曾任北洋政府镇守使)   马麒(北洋政府三星陆军上将衔),马麟,马步芳(青海省主席,国民政府三星陆军上将衔)   马步青(青海骑兵第五军军长,陆军上将衔),马仲英(马步芳族侄,人称"尕司令")   马继援(马步芳之子,20岁时就任陆军少将衔),马鸿奎,马鸿宾(宁夏军阀)   马彪("青藏大战"中重创西藏军的青海军前敌指挥官,陆军中将衔)   革命英雄:   马本斋   蔡西平(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原19路军大刀队长,四川隆昌)   刘格平(中国早期的共产党员,参加过五四运动)   马骏(五四运动天津

  • 伊斯兰教古尔邦节早晨能否剃发

      一般在节日礼拜之后可以理发

  • 回族人民过什么节

      开斋节 斋戒,是伊斯兰教的五功(心有念功、身有礼功、性有斋功、财有课功、命有朝功)之一。伊斯兰教的斋戒,重在信念。少数民族语言为“肉孜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迪菲图尔”的意译,“尔迪”就是节日的意思,回族将开斋节视为最大的节日,因此将开斋节称为“大尔迪”,但维吾尔族认为下面介绍的古尔邦节才是最大的节日。因为新疆是维吾尔自治区,所以政府规定古尔邦节为穆斯林放假3天,非穆斯林放假1天;开斋节为穆斯林放假1天,非穆斯林照常上班;其余六大节日均不放假。 2、古尔邦节 亦称“宰牲节”(阿拉伯语“尔迪古尔邦”的意译,“尔迪”就是节日的意思),回族将宰牲节视为小节,因此将宰牲节称为“小尔迪”。古尔邦节在肉孜节后70天举行,即希吉来历12月10日。此节日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 3、圣纪 1998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美国作家迈克尔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名列第一的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圣纪就是纪念这位圣人的诞辰和逝世而举行的群众性活动,起源于埃及的法蒂玛王朝(公元909年-1171年),此后,这种活动逐渐传播开来。如今,是新疆清真寺必过的节日。 希吉来历11年3月12日,即公元632年6月8日为穆罕默德的逝世日,这一天(公元570年的希吉来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的诞生日,因而将生日与忌日合并纪念,故称“圣纪”。 4、白拉提节 “白拉提”,为阿拉伯语,意为赦免。 时间:希吉来历8月1日至15日。 传说凡是8月15日夜晚,诚心悔罪求饶者,均可受到赦免,因为纪录人类善恶的天仙,这一晚将换用新文卷来纪录,因此此夜又称“换文卷夜”。这个机会倍受穆斯林的重视,以至于从8月1日就开始了准备工作 5、盖德尔夜 时间:希吉来历9月27日。 真主在9月的“盖德尔夜”(阿文“命运”之意),将《古兰经》降于邻近的天上。“盖德尔夜”为创立伊斯兰教之开端。 “盖德尔夜”在哪一天,无从考证。据推测和计算,为9月27日。有些地方为9月25日或29日。 《古兰教》说,这一夜,天使和圣灵将降临人间,是万事万物的命运之夜,胜过一千个月,因此穆斯林对此夜十分重视,纷纷前往清真寺守夜念经,甚至彻夜不眠。 6、阿术拉节 时间:希吉来历1月10日。 “阿术拉”,阿拉伯语“10”之意。 7、登霄节 时间:希吉来历7月27日。 传说,希吉来历7月27日夜晚,穆罕默德在大天仙哲

  • 古尔邦节放假

      新疆发布古尔邦节放假通知:9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   2017年9月1日是广大穆斯林群众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按照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174号政府令的规定,现将2017年古尔邦节放假通知如下:   2017年9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9月6日(星期三)上班。

  • 回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回族传统节日介绍

      节期是按伊斯兰太阴历计算出来的,节日在一年的哪一天,按日历计算,年年都有变化。  回族节日主要是是伊斯兰教的三个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开斋节回族穆斯林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回族穆斯林为什么要封斋呢?据《古兰经》载,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安拉开始把《古兰经》的启示给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  斋月里,回族穆斯林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时要丰盛得多。一般都备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  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饭。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穆斯林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  当人们封了一天斋,快到开斋时,斋戒的男子大多数都要到清真寺等候。听见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后,就在寺里吃开斋饭了。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爱吃红枣,所以回民现在也有这种习惯。 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开斋节。  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子巷道,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清真寺,节日里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悬挂起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标语和彩灯。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古尔邦节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忠孝节。大部地区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  回族为什么要宰牲过古尔邦节呢?人类的古代先知之易卜拉欣夜间受到安拉的启示命他宰杀爱子伊斯玛仪献祭,考验他的信仰。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并问他的儿子:儿子啊,爸爸真的不忍心下手啊!你走吧。但是,他的儿子仪斯玛仪说: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爸爸,我们是真主的仆人,来到这个世界只为拜万能至大的主。当伊斯玛仪侧卧后,易卜拉欣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这时,安拉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羚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这就是古尔邦的来历。其中那种对主的忠诚,以及孝敬父母的毅然决然,是后世人要学习的。是全人类学习的楷模 。  古尔邦节,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这就是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会礼外,还要宰牛、羊、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宰牲典礼举行后,家家户户又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有的还要请阿訇到......余下全文>>

  • 回族的风土人情

      人口:8602978,主要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回族人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使用汉文.回族民间歌曲“花儿”在甘、宁 夏和青海一带广为流传,其中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莲花乡每年六月初一至初六的“花儿”盛会规模最大。   习俗:   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客人来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来与客人见面、问好。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有时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丧葬食俗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有的地方办丧事三天不动烟火,由附近的亲戚邻居送食,禁止请客,三天后方进行纪念活动。婚俗结婚筵席一般都要8—12道菜,忌讳单数,象征新婚夫妇永远成双成对。甘肃地区的新婚夫妇生头胎,男方要携带礼物去女方父母家及至亲家报信,10天内岳母要携红糖、米等营养品和小孩穿的衣物来看“小月子”。男方家要设宴款待来客。食俗: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

  • 回族的历史由来

      回族的由来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也有称作“回民”的。“回回”这一名称的由来与回族的族源是两回事。   “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指的是“回鹘”,即维吾尔族。元代的汉文史书中,便把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西亚、中亚的各族穆斯林均统称为“回回”。这时“回回”的涵义是西亚、中亚和新疆的穆斯林了。历史上,蒙古文史料中的Sartqul一词,常用来指中亚一带的穆斯林商人,即指“回回”。明代《回回馆杂字》(汉语、波斯语分类词汇),《高昌馆杂字》(汉语维吾尔语分类词汇)中,“回回”一词都被写作musulman(穆斯林)。迄今,在不同的地区,各民族语中对回族还有各自不同的称呼。如藏族称回族为kace,据说是因西藏的回族中有一部分来自克什米尔而得名。在有的蒙古族地区,蒙古族把回族称作为Hotun,据说那里的部分回族来自新疆和田(Hot定n),Hotan在蒙古口语中因元音和谐的关系读成Hotun了。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把回族称作 Tung'gan-Tung'gen,有人解释为由于新疆的回族来自潼关或“东甘”(甘肃东部)而得名,有的解释为Tung'gan来自turupqalgan(留住下来的)。四川凉山的彝族多称回族为Maja(马家),因回族中马姓多而得名。 云南佤、 傣等少数民族称回族为 Basi, Basi 来自parsi、Farsi(波斯),是因为云南回族中有一部分来自波斯。各民族对回族的不同称呼,多少也反映出了回族的族源、职业及迁徙等情况。   宁夏回族历史渊源流长,最早可上溯唐末。“丝绸之路”从西汉初辟始,就一直是连接欧亚陆路交往的交通大动脉,宁夏正处在这条商路的必经地区。唐代盛世使丝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而当时同样强大且与唐接壤的大食国民、包括当地波斯人及已经改信伊斯兰的中亚各族穆斯林,在这支异常活跃的丝路商业大军中占很大的比重。他们从西域经河西走廊,入凉州(今甘肃武威)、景泰,之后过黄河到靖远,越干盐池、西安州到今海原县城,穿苋麻河到黑城、三营固原城,而后过开城、瓦亭、三关口出宁夏境,又经甘肃东部进入陕西,最后到达唐京长安。其中也有部分人在宁境长期逗留,成为这里最先的一批回族先民。   元朝是西域回回人大量进入中国的时期,也是宁夏有大量回回进入的发轫期。1227年蒙古军灭夏,签发大批“回回军”进驻其地,屯垦牧养,以资守御。   明代对回族所采取的怀柔政策,使回回民族族体稳定发展,人口迅速繁衍。明初,不断有大批“西域回回”归附,被安插到灵州及固原等州县,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比较大的回族聚居点。到明代中后期,史书中已有了回族族体的正式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