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动物禁忌

  • 汉族习俗有哪些禁忌

      汉族群众忌用筷子敲击锅、盆、碗、碟,忌用有裂缝的碗碟、茶具;给客人盛饭菜或沏茶时忌用单手给长辈端送接东西。不能反手和左手舀饭、添菜、夹菜,不能口叼香烟端饭菜,添茶水;忌在客人面前走路;忌和客人谈话、打喷嚏、打呵欠,在客人、亲戚面前打骂孩子。对水源十分爱护,讲究清洁,不能在井、泉边洗脏物。蒸酥盘、酿造和油炸食品时,忌讳生人撞入厨房。长辈或上级面前不能虎担腿(翘二郎腿)、仰趟而坐,妇女坐时须两腿并拢。同桌就餐,不能迫不及待地抢吃、抢喝,坐在上席的长辈不动筷子,下席忌先动筷子;不能把桌子的剩余的肉食、面食带走。忌讳年青人对长辈和庄院的前辈不问话,否则将会惹人笑话,或是笑话父母对儿女教养不够,或没有教养。信件、电话或电报中报喜不报忧。   不能从劳动工具、衣帽和人身上跨过去。短裤凉晒不能挂在人的迎面处。上炕必须脱鞋,不能在灶门口烤鞋袜等物。一些地方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比较浓厚,妇女不与男客同席,妻子不与丈夫同宗长辈同桌吃饭。妇女一般情况下不祭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忌讳从窗户递碗筷。   忌把筷子插在米饭上,因为这是祀鬼神的方式。一双筷子不能长短不齐。忌用筷子掏牙齿。忌别人夹菜时,伸过去夹另一盘菜或夹菜时自己的筷子翻来覆去、挑食或大口贪吃。   忌讳与客人谈话时随意打断或插话。吃饭时忌讳脱鞋、摸脚趾、伸懒腰,忌暴食暴饮。宴席中有隔席不说话、不问酒和不迟到的讲究。忌在卧室和厨房里吐痰、擤鼻涕。饮酒时不与长辈猜拳,若征得长辈的同意,向长辈敬酒两杯后方可猜拳行令,猜拳时拇指和食指、无名指和小拇指不能同时出数,忌讳掌心向下、或上下抬的幅度过大等习俗。

  • 汉族的禁忌是什么?

      1: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三,忌踢门槛、扫地、抹灰、倒垃圾、挑水、劈柴、动用刀斧锄、动土和打骂人等;   2:“白露”节令时,忌人体各部位沾水;   3:每天早间忌说梦、鼠、虎、鬼怪等;   4:农历无立春节气为“哑年”,忌结婚、做屋、砌灶、迁居、发蒙等。   禁忌本是古代人敬畏超自然力量或因为迷信观念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曾经起着法律一样的规范与制约作用。

  • 汉族习俗 汉族都有哪些禁忌

      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 。这里仅选其中的一部分,以显示其层次关系。     第一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长二辈)     第二层: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父、婶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长一辈)     第三层:(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内兄、妻妹、襟兄(同辈)     第四层:儿子、女儿、侄儿、外甥、内侄、侄婿(晚一辈)     第五层: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侄孙、侄孙女、孙媳、外孙媳(晚二辈)     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几岁,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几岁,几代之后,大门的后代与小门的后代相比,同辈人可能差上几十岁,并不因此而影响辈分关系,常常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所以,汉族常“大门转小辈”之说。     亲属称呼也用于社会上邻里之间或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例如:邻里间同龄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称,年轻人称父辈同龄人为大伯(大爷)、叔叔、大妈(大娘)、婶婶、姑姑、姨等,称祖父辈的同龄人为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等。一般地说,注意层次,掌握角度,在称谓的运用中十分重要,年龄层次不同,称谓也不同,特别是信封上的称谓。如儿子给爸爸、妈妈写信,信内应称“父母亲大人”或“爸爸妈妈”,而在信封上的称谓则有角度问题了。称Ⅹ先生或职务为宜。     生活中,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层次的特殊现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长者,家里晚辈称之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等,街坊邻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称其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不过称谓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有时在称谓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婶、他姥姥、她李二哥等。类似的称呼,在今天还广泛使用。   婚姻     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     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 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丧葬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人死了,要先沐浴,然后入殓。“殓”的仪式分为小殓和大殓。小殓是给尸体裹上衣衾,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要尽量做得好,有的富贵人家是用珍贵的木料(如楠木)做棺材,还要油漆彩画。办丧事要隆重,举行数日甚至十几日的吊唁祭奠活动,还要请和尚道士念经,为的是让死者的灵魂早日升天。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余下全文>>

  • 汉族饮食民俗的特点

      只要牙齿咬的动,能消化的,除了极少数的,其它来者不拒,不管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

  • 藏历新年汉族放假么?

    又不是汉族人的节日,汉族人就插不上脚了,很多汉族人都不知道还有藏历新年这个节日,知道有藏历新年的也不知道在哪一个月的哪一天。当然如果你上班的单位藏族同胞多,领导重视,也许你们会跟着沾光也说不定。

  • 汉族的民风民俗的资料

      宗教习俗   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以为熟则顺,生则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有不动刀剪之。   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     饮食习惯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   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民族服饰   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连属两种基本的形制,大襟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不同的特点。秦代男子穿袍式三重衣,腰束   革带,带端缀有带钩,下穿裤或腿裹"行膝"。妇女穿袍式三重衣,衣前下摆为围裙式大衫。唐朝的男服综合以往历代及西北、南方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袍衫多为圆领、窄袖,下摆长至膝或足。女子服装上小下大,上穿窄半袖短襦,下穿长裙,裙头带高至乳上,肩上加披帛。

  • 汉人,汉族的由来?

      西汉帝国的强大,使中原人不再被称为“秦人”,而通称 “汉人”、“汉族”了。

  • 汉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 节 旧时称为元旦,俗称过年,时间从初一至十五日。初一零时起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辞旧迎新。天刚破晓,乡间妇女到井(河)边“抢新水”。这一天,一般不走亲访友,不杀生,有的人吃斋。城乡都有贴春联、贴门神的习惯。人们出门相遇,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从年初一开始,城内就开展舞龙舞狮活动。舞龙的标名“祥龙”;舞狮的叫“瑞狮”。龙狮出发前就给各商号、大店送帖,通知有龙狮队来拜年。龙狮队一到门前,店主先在旁边放一串鞭炮,待大狮靠后,小狮子上前时,便燃放鞭炮向小狮子掷去,俗称“烧狮”。烧完狮后,武术队上前表演武术,接着户主在高楼窗口伸出一条竹杆,挂着一个大“利是”连同一棵生菜,让舞狮的人边舞边爬着自带的大竹篙,或叠成人梯,到顶上由狮子衔取,俗称“抢青”。取下“利是”,又燃放一串鞭炮,以示送行。也有入屋舞狮的,名曰“扫荡”,意为把污晦邪气扫掉。每年舞狮舞龙活动持续到元宵节。乡村中的青年男女多结伴到外游玩,观看舞春牛和其他娱乐活动。年初二,各家各户清早起来杀鸡热粽供神,叫做接财神,乡间称为祭,即“开年”。亲戚朋友互相来往拜年。一般是晚辈携带礼品到长辈家里拜年。出嫁的女子也在这天偕丈夫和孩子一起回娘家贺年,所携带的礼品须有大阉鸡。外家也备粽子、年糕、米花糖、油糍粑等食品回送,名曰“送年茶”。如果女儿未生小孩,娘家须送慈菇,并且祝贺说:“今年添个慈菇蒂”(即生男孩)。如果是新娘回来,还要加上两条甘蔗,意为祝他们夫妇生活从头甜到尾。初七是人日,老人说这是众人的生日。这天早上,各家各户煎年糕、炒粉利、热粽子吃;晚上还杀鸡饮宴。乡间在十二日、十三日这两天,欢聚在庙里观看演春傩和师公戏。十五日元宵节,乡间杀鸡备肉祭祖先,合家饮宴。城里闹花灯。白天有“偷青”之俗,即到别家的菜园里偷摘青菜,特别喜偷葱、蒜或芹菜,认为吃了会聪明伶俐和勤恳。据说如果偷青时被人发现叫骂,那么身上的晦气就转到那骂人的身上了,所以园主就是看见了也不吱声。   土地诞节 二月初二,乡间汉族杀鸡杀鸭去祭田头和到福德祠(即土地庙)拜土地爷。上尧一带汉人在这一天,把土地公神位安立于村前溪水出口处拜祭,以保佑村中财气不外流。城市里一般都在自家门前脚下用红纸写上“门官土地之神位”,作为土地爷来供奉。   清明节 清明前后几天,各家各户做五色糯饭,备上祭品去拜山(即扫墓),以祭祀先人。现在人们还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扫墓,缅怀革命烈士的光辉业绩。   糍粑节 四月初八,邕州官话有句民谚:四月八,吃“腊萨”(即垃圾)。相传此日又为神农药王诞期,神农氏尝百药,治百病。所以一些妇女在这一天到近郊采摘臭藤、白头翁、野艾之类的植物,以糖及大米粉制油糍粑,名曰吃“腊萨”,说是可以治百病。   端午节 五月初五,亦称“端阳”、“端午”、“端五”。这一天,各家用苇叶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又名凉粽或三角粽。人们还用艾绒制成猴状或三角符状的香囊,挂在小孩胸前以防病;有的用红绒丝织成的小网兜装着一颗臭珠(即臭丸);有的则用雄黄、臭黄、朱砂等中药包在一只小布袋里,袋里用红绿绒绣以各种动物图案和吉祥字样,称为香包。小孩胸前挂着香包,由长者带去河边观看龙舟竞赛。所以南宁有童谣:“团团转,菊花园,阿妈背我睇(看)龙船……”晚饭后,各户就用当天从街上买回来的香蒲草、艾叶枝、酒饼果叶、路边青等草药来煮水洗澡,说是可以治皮肤病及去邪气,还饮雄黄酒,说是可以解毒;或以朱砂粉点于小孩额中,说是可以防生疮痱。   六月六 六月初六,乡间各家各户用新米煮饭吃,称“食新节”。初六这一天,还杀鸡煮肉,到田头祭祀田祖,祈求晚造丰收。人们还把家......余下全文>>

  • 汉族过年的风俗

    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祭灶,扫尘等 从腊月初八开始,腊八粥的香味,最先使过年的气氛在家家户户呈现出来。腊八粥的配制特别丰富:红枣、栗子、薏仁米、花生、芝麻、核桃仁、松子、杏仁、杂豆瓣及五颜六色的各样果脯,远远不止八种。亲朋好友之间,还有互相馈赠腊八粥的习俗。另外,祖国南北在腊八粥的内容中也有一些差异。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家家户户都郑重其事地举行祭灶仪式。据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供玉皇据以赏罚,于是,百姓们供上红烛、糖瓜,企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据说七天以后大年三十晚上,他还要与众神同来人间过年,届时各家则举行“接神”、“接灶”仪式。 腊月二十四,为“扫房日”,此后家家户户焕然一新,各店铺、百姓人家,新贴的春联鲜豔夺目,显示着家富人宁,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 除夕这天,祭祖、接神、接灶、好不热闹。大家已不再劳作,游子们千里迢迢,也要赶回来,合家欢聚一堂。北方人包水饺,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取其吉祥如意的好征兆。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尽情娱乐。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四面八方鞭炮齐鸣,欢庆活动进入高潮。初一一大早,热热闹闹的拜年便拉开了序幕。

  • 汉族春节习俗有哪些?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餈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 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如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馀”;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馀”,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除夕的家宴菜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冷盘,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 “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 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种或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含义。比如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则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馀,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胆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财进宝。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圆,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等。据传说,古时有年兽专于年夜侵扰人间,人们为了驱赶年兽,年夜守岁,将“赐福镇宅圣君”锺馗真神、郁磊、秦琼、敬德神像贴于门上辟邪,放鞭炮、挂红灯吓跑年兽。 春节我国的广大地区自唐朝以来就有请真锺馗进家门的习俗,春节期间锺馗是门神、护福、镇宅、驱年兽的神,“赐福镇宅,唯真锺馗”,“拜请锺馗,中榜得魁”,“锺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在春节期间大家还举行闹钟馗、跳锺馗、耍社火、扭秧歌、敲锣鼓等民俗活动。 经西安锺馗文化艺术研究所专家考证,自晋代以来请真锺馗、跳锺馗、闹钟馗,就是春节和端午节的......馀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