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周易思想中的中华民族精神

  • 周易注的思想

      《周易注》本费直之古文《易》,廓清汉人繁琐的象数之学和谶纬迷信,不讲互体、卦变、卦气、纳甲等,以简略易懂的文字,揭示《易》中所包含的根本义理。《周易注》还援《老》解《易》,注入玄学思想,阐述了贵无的本体论和“得意忘象”的认识论,使《周易》成为玄学理论的基本思想资料之一。 王弼为义理派《易》学大家。自幼聪慧过人,十余岁就博览群书,能言善辩,并对老庄之学极感兴趣。长而好谈论儒道,尚玄谈,辞才辨逸。官至尚书郎,年二十四卒。著作有《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周易穷微论》、《易辨》、《周易大衍论》,后三种已佚。《周易》虽初为卜筮之书,但其中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孔子“赞《易》”,作“十翼”,对其哲学内蕴有所阐述,但并未完全消除《周易》一书的迷信色彩。“及秦禁书,《易》以卜筮之书独不禁”(《汉书·儒林传》)就说明了这一点。汉代,象数学派兴起,著名经学家京房、郑玄、马融、虞翻等创卦气、纳甲、爻辰诸说,又引灾异纬候解说《周易》,离孔子之学越来越远,完全背离《周易》的哲学思想,使《易》学发展误入迷信岐途。王弼力排诸儒之议,重倡义理之学,使《易》学研究风气为之一变。《经义考》卷十引黄宗炎说:“辅嗣生当汉后,见象占之牵强拘泥,有乖于圣教,始一切扫除,畅以义理,天下之耳目焕然一新,圣道为之复睹。”王弼《周易注》包括《经》的部分,即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及《传》的《文言》、《彖辞》、《象辞》等。晋韩康伯继承王弼思想续注《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唐修《五经正义》时以韩注合于王注刊行。王弼《周易注》版本很多,通行的有《四部丛刊》影印宋本、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楼宇烈《王弼集校释》收有《周易注》并作了校勘简释。 归纳起来,王弼对《易》学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对象数学的穿凿附会给予彻底批判。《周易略例·明象》说:“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而或者定马于乾,案文责卦,有马无乾,则伪说滋漫,难可纪矣。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喻弥甚。”第二,王弼对孔子《易》学有所发展。明确提出“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周易略例·明卦适变通爻》)等著名论断,丰富、完善了义理派《易》学的理论体系。但总的说来,王弼重兴义理派《易》学,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功不可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评价至为公允:“平心而论,阐明义理,使《易》不杂于术数者,弼与康伯深为有功;祖尚虚无,使《易》竟入于《老》、《庄》,弼与康伯亦不能无过。瑕瑜不掩,是其定评。” 韩康伯少聪慧,留心文艺。举秀才,征佐著作郎,皆不就。简文帝居藩,引为谈客,后曾为豫章太守、吏部尚书、领军将军等职。年四十九卒。韩康伯在王弼《周易注》、《周易略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排斥象数学,从义理角度说《易》,对《易》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其不足之处,即《经义考》卷六十九引王禕说:“疏略而无据”,但终究瑕不掩瑜。《新唐书·艺文志》、《旧唐书·经籍志》皆著录王弼《周易注》七卷,是合六卷《周易注》与《周易略例》一卷。王俭《七志》称王弼《周易注》为十卷,盖并王、韩之书合为一书计。孔颖达合王、韩之注作《周易正义》,该书大行,诸家皆废。有明赵藩味经堂刊本,明闽刊本,明葛鼐《十三经古注》本,清武英殿仿宋相台岳氏本,万青选稽古楼十三经注本。收入中华书局1980年版《王弼集校释》。②六卷。清李士轸撰。李士轸字嗣香,天津人。光绪庚辰(1880)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此书仅注上下经文,不及十翼。可能是佚书。书中依经立注,明白晓畅,所引多宋人之说,后附自己所得,皆成一家之言。书未刊行,仅见于周馥《周易汇参》中。有家藏抄本。

  • 中华周易研究会是不是骗人的

      不必纠结这问题,可以当这些什么研究会不存在

  • 周易的核心思想?

      人世间的道理,可以告诉你事情的原委,事情的发展为什么会这样,你怎样做会有好的结果。

  • 中华万年历,风水罗盘怎么用?

      看你图就知道你是用的手机软件的风水罗盘,友情提示手机里的罗盘不能用来看风水,度数会有偏颇,介意你用专业的电子风水罗盘,有专门校正磁场的功能,保证罗盘度数准确。

  • 从《论语》《老子》《周易》三部经典中任选其一,对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某一方面做出阐述和分析

      这三部经典成就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核心。   周易,成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科学辩证的思维,其中,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成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性格。   老子,讲的是厚积而薄发,成就了中华民族踏实、朴实、扎实的作风,中国人稳重的性格,得益于老子的尊重自然的思想。   论语,讲的是中庸中正,是中华民族做事处世的基本思想,而其中以天下为重的思想,成就许多仁人志士,成就了许多民族英雄。

  • 刘奎声是谁,是国际周易研究院副院长吗?是中国国际易学联盟副主席吗?是中华周易研究院副院长吗?

      刘清勤先生易名刘奎声:中国国际易学联盟副主席,国际周易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易学起名协会常务副会长. 中华周易研究院副院长. 当代十大杰出命名策划名师. 中国十大杰出易学名师. 全球起名权威专家. 当代杰出易学名人.   河南郑州市人1952年出生,先生数年拜读易学典籍,潜心研究易学,姓名学,预测学.风水学.三十多年,汲汲以求,追根溯源,致力于周易预测应用研究,把易学用科学的态度、唯物的观点、辨证的思维集象、数、理于一体,其理论体系与思维框架,别具特色。结合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集各家之所长,将易学各门类的成果做系统总结与应用传播。   先生 起名三十多年,推八字,查命运,按五行取名学,五格剖象五行相生取名,认真分析八字的补益,调整以达八字平衡。以德为本 诚信起名 真诚服务,起名数计万千。   姓名学渊源于我国古代诸多先贤的哲学思想是我国的国粹。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苏东坡说:“世间唯名实不可欺”。诸先贤都讲出了姓名对人的重要性。   精擅八字,八字命理、玄空风水、六爻八卦、姓名改运.认为通过八字命理风水体系,研究《周易》的目的,就是趋吉避凶,把我们的五行气场调到最佳状态,而为我们服务,使我们的人生少走弯路,多纳吉祥。   先生尽心学习研易,为人谦逊,性格恬淡,起名,姓名改运、解灾等…..,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名刹古庙,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心存慈念……。     百度出来的,我也不知道。所以我对此及对此产生的后果不负任何责任。。。

  • 思想的四字成语

      朝思暮想、   沈思默想、   冥思苦想、   苦思冥想、   行思坐想、   奇思妙想、   遐思迩想、   眼想心思、   眠思梦想、   静思默想、   霞思云想、   昼思夜想、   穷思极想、   千思万想、   沉思默想、   左思右想、   痴思妄想、   暮想朝思、   朝思夕想、   瑶想琼思、   霞思天想、   胡思乱想、   思前想后、   瞑思苦想、   游思妄想、   前思后想、   思念存想、   玉想琼思

  • 《周易》为什么会对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 、 华夏文明 ,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 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易经》,开百经之始。为中华文化之源。所以对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宋代大儒张载(1020~1078)对《易经》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中华人文始祖都有谁?

      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忠圣女娲   “太昊”:“太”就是太阳和太阴的意思,太阳就是天上的太阳,太阴是古人赞美月亮的称谓。“昊”指苍穹,也指日月光辉。“太昊”一词就是赞美伏羲象太阳一样光芒四射,象月亮一样皎洁明亮,照耀着天地万物,称颂伏羲的智慧,就像茫茫黑夜中的指路明灯。   伏羲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包犠,《史记》称伏牺。伏羲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伏羲据天地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来模拟万事万物运行规律。《易经》系辞记载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伏羲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徙治陈仓,都于陈宛丘(今河南淮阳)。   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风姓名昊,字伏羲,又称羲皇,华夏始祖之一,与娲皇并称中华始祖,是中国上古时期的第一位先王(文化学的上古先王,历史学的中古帝王)。 距今9700多年(公元前7774年—公元前7706年)左右生于成纪。相传太昊伏羲立都陈州城,建立了伏羲朝,又名太昊伏羲朝(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纪元为罗奉元年,以青龙为图腾,立朝78位君主传世2716年。太昊伏羲于罗奉元年(丁丑,西元前7724年)成为羲皇,颁布了《易经》,被尊为至圣先王。其妻风希(又名凤希)字女娲(公元前7759年—公元前7653年),于女皇元年(乙未,西元前7706年)继位成为了娲皇,被尊为圣母。伏羲女娲的后代太昊,于公元前7569年继任伏羲朝第五任帝,将伏羲朝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是为太昊伏羲朝。太昊伏羲朝一共有78位君主,每位君主都以《易经》作为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先王圣教由此开始进入三皇五帝的兴盛时期。   太昊伏羲最先发明了饲养牲畜和栽培牧草的技术,把原始的农业实施于华北的黄土高原。创造圭表八卦太阳历,观察天象,掌握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开天文学之先。建寅为正,颁行上元太初历,开历法之先。发明琴瑟,用琴、瑟演奏音乐,开礼乐之先。创造文字,以文记事,开典史之先。首创牧草栽培,引种野生莱麦,开农业之先。发明鱼网,教人结网打鱼,开渔业之先。驯化和饲养家畜,开牧业之先。捕兽猎禽,格杀虎豹,开武术之先。发明测试风雨的石晷,开气象预测之先。发明用树皮编织蓑衣,开雨具制作之先。首创人工养蚕,化茧抽丝织布,开丝织业之先,第一次诞生了蚕丝为材料的丝织古典华服。女皇十年(甲

  • 如何看《周易》

      首先我要来介绍《周易》这本书,要介绍《周易》这本书我们就必须要回过去来讲中国传统的一些经典问题。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其实每个悠久的民族文化里面都有自己的经典性的著作,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同样有着经典性的著作。就中国文化来说,中国的文化有三教形成了它的基本思想构成,儒家、道教、佛教。其中儒家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主流,漫长历史时期当中的主流,在儒家文化里面有一些重要的经典,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四书是在宋代以后确立起来的经典,是在五经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在宋代学者看来,四书可以用来人们理解五经思想的一个台阶,因为五经离我们太远,不是说离我们,离宋代人就已经比较远了,所以说宋代人离五经就感到比较累,所以宋代人就编了一个四书,把四书上升为经典,通过四书来理解五经,五经中间有一本经就叫做《易经》。其实《易经》本身无所谓是经,它本来就是《易》或者是《周易》,之所以成为经是因为在汉代,随着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正统,所以儒家传统的这几本书就上升到经典的地位,所以才被称之为易经,它本来的名称应当叫做周易。在传统儒家的著作当中,本来有六本书,《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乐》遗失了,只剩下五本,《周易》这部经典在这五本经书里头有它独特的地位和它的意义。差不多是什么样呢,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的话,其他的几本经实际上涉及到的是我们公共和私人生活的一些具体层面,可是《周易》这部书提供的是所有这些公共和个人生活知识的基本层面的一个背后的总的知识的支撑。大家有没有听懂我的意思?就好比说在经典物理学时代,虽然有很多的技术、很多的工程、很多的知识,构成所有这些应用性知识背后的知识是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今天我们有新的很多的知识,然而在这些知识背后的那个支撑,我们可能把它理解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它是构成了一个时代知识最基础的东西。《周易》这部书其实就有一点这样的性质,它对于中国其他的经书当中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系统,这本书就构成了它的一个支撑的支撑。正因为如此,所以《周易》这本书又可以被成为众经之经。《周易》这本书由于这样的性质,所以它影响中国人就非常的深远,以至于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说过,阴阳五行,五行是另外一个系统,指阴阳而言的,它是《周易》这本书里面的基本思想方法。阴阳五行构成了我们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定律,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