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易经

  • <易经><道德经><论语>这些天书,怎么看?

      道德经是一种境界,其实我觉得没什么好读的,不要执谜。   试问学道德经的人们:你只要身体健康、会赚很多钱、家庭幸福,不懂道德经又怎样,你道德经倒背如流,说自己是个高人,但是我说的你都没有,那又有何用。   论语不是天书哦,很容易读懂的,但是论语主要是用来教化人民的呵呵,要辩证的读。   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反正我看过了,觉得不想深入研究了。我们想要把这些书抬到天上去还不要太容易,反正哲学一部分就是玄学,玄了就可以够人去揣摩的了。   还有金刚经,我觉得讲的比这些书要好,但是中国的佛教早就走偏了(这是与中国的历史环境有关系的),看看现在庙里那些出家的人,你就知道为什么求佛或许是不归路了。   我自己是搞灵修的,呵呵,真正好的灵修比这些书要好。

  • 为什么要先读易经,才能学好论语,弟子规

      胡说。大概是那位讲《论语》的老师不懂装懂。《易》振恒.凶。儒道之间有点小忌讳。倒不如说先读《庄子》在看《论语》,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必会让那位教《论语》的老师无地自容。有术无学之人,永远不要从事教育行业,不然学生“长大了”会骂老师的。

  • 易经,论语,道德经各在什么年龄段看比较合适

      排个顺序:论语启蒙时读,易经中年见历多了读,道德经老年心累了读。

  • 论语的诗句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 我想问一下,像以前古代《本草纲目》、《黄帝内经》、《论语》、《易经》、《伤寒杂病论》、《道德经》等

      《本草纲目》、《黄帝内经》、《论语》、《易经》、《伤寒杂病论》、《道德经》等等古书中用的是文言,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用的是白话。   我们说的“文言”,就是古人的“白话”,他们理解不费劲。

  • 论语与企业的关系 5分

    《论语》与现代企业管理 来源: 陈彦婷的日志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宋赵普对其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讚誉。上世纪80年代,一批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宣言》中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3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日本近代工业化之父涩泽荣一,一生参与创立或主持过600多家工商企业,到了晚年,他总结成功经验,归纳为:“论语加算盘”。 儒家思想,是形成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石,在中国企业员工当中有深厚的思想基础。把儒家思想经过提炼加工,运用到现代中国企业管理中去,很容易引起企业员工的共鸣和支援,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一、义利价值观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而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而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可见孔子也认为致富脱贫是一种正常的追求,问题是在于手段是否合乎“道”。在今天而言,首先企业发展要合法,其次在合法获取企业利益的同时还要兼顾相应的社会利益。 孔子认为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不义而富与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只顾近期利益,结果削弱了企业缺乏长期发展潜力。对此儒家的义利价值观,对企业如何思考获利不失为良方。一家企业只有真正融入社会,才能获得长期发展的动力。按照荀子的解释,义与利是对立统一的,“义”是代表整体的长远利益,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应“以义克利”(《荀子·大略》)。中国缺乏百年老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长期发展的眼光。 义是利之本,重义而利在其中。相反,若把一己私利放在第一位,无疑是舍本逐末,其结果必然是求富而得贫,求利而得害。企业的终极目的是追逐最大的利润,但从长远来看,不顾他人利益,唯利是图,反而得不到利益。因此,真正有远见的企业家要吸取儒家的“先义后利”,从而使企业获得长远的根本利益。 二、仁爱治企 在《论语》中,我们最常见到的一个词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而人的核心就是“爱人”,就是以人为本,尊敬人、爱护人。《论语》中的“仁”不是从孤立的角度,而是从群体的角度出发理解人的本质,“仁”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人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追求,也是维持人类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伦理价值准则。同样,作为一个企业,也应该有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追求。而一个企业的价值追求与道德追求则取决于企业的管理者。这就要求管理者有人本意识,能够爱护并尊重员工,以爱和敬的感情为纽带,将企业全体人员团结在一起,共同致力于企业的发展。 “爱人”是仁学的灵魂,《论语》中的“爱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很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互爱是人们长期以来追求的价值目标,实现了这个目标,人与人之间就会和谐共处与交往,人际关系良好,企业才会拥有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孔子的角度看,所谓的经营,实际上就是一种掌握人心理的过程,由于被管理者皆是由感情的人,只要“动之以情”常会收到极好的管理效果。“仁”体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是要求管理者以仁爱之心对待员工,以真诚的感情实现与员工心灵上的沟通。让员工信任他们,爱护自己的企业与企业的利益。 要达到“仁”,就要懂得“忠恕之道”,为他人着想是“忠”,对待他人宽厚是“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要拿自己作个比譬,将心比心,希望自己的得到什么,就应该相应的给别人什么;“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想......馀下全文>>

  • 易经说我四十四开始走养运,是啥意思,百度一下

      意思说你以前和现在做的因果,很大报应在这以后岁月,所以谨慎做事

  • 易经是怎么解释阴和阳的,具体说一下。谢谢

      易经是以阴阳为中心的,没有阳就没有阴,阴阳结合的,

  • 易经上讲的男尊女卑是什么意思,知道的说。

      说到“男尊女卑”,现在的人就认为这是主张天生的男人高贵,女人卑贱。这说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其实这是对“男尊女卑”思想的误解。   “男尊女卑”来自易经,《易经·系辞》中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探讨宇宙运行规律的经典,在传统文化中六经之首,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易经中“乾”类像:天、男人、父、君王等属阳的一面;“坤”类像:地、女人、母、后妃等属阴的一面。   女人类坤属阴行事要想合乎坤“道”,就必须象大地一样谦卑、包容,厚德载物,无私无怨。同理男人类乾属阳行事要想合乎乾“道”,必须象天一样,高远正直,自强不息。   天尊地卑,天尊是说天高远,公正无私。不是说天自己尊贵。地卑是说大地踏实亲切,不分高低贵贱。易经中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卑”是使人感到亲切的意思。   男尊女卑的含义是男人应有男人的特质,女人应有女人的特质。这就决定了男女在家庭中社会上分工的不同。男女要恪守其位,家道自然兴隆。“男尊”是男的要做到品格高尚、正直,做到让人尊敬、尊重。女的要做到谦和、包容,使人容易亲近。“卑”在古语中有谦虚,接近,亲近的意思。“男尊女卑”是倡导自然和谐,阴阳各安其位。   所以“男尊女卑”是讲男女在人生与婚姻中应该如何和谐生活的道理,而没有男女不平等的内涵。一个男人品格高尚,女人自然就尊重他,尊敬他,亲近他。男人正直高尚,女人谦和宽容的家庭没有不和谐的道理;在这样的家庭和社会里,女人也自然拥有相应的地位而不会被歧视。试问举案齐眉故事里的梁鸿会歧视他的妻子孟光吗?   孔子学习《易经》 后,写《易经 - 系辞上下传》。里面有这样的描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说明孔子明白明白万事万物各安其位的重要性。所以孔子提出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映的就是“位”的关系,意思是作为君就得像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孩子要像孩子,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同样这里的贵贱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贵贱意义也不同,这里的贵贱指的是人在人生不同阶段中,社会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并不代表能力和身份,更不是思想和地位上的尊卑,这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贵贱平等,天下大同”的主张是一致的。   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很多女子也和男人成了

  • 易经里有说世界上有灵魂吗?

      人是有灵魂的从生物中心论来说:意识创造了宇宙,时间和空间只是人类意识的简单工具,死亡只是人类意识的幻象过程,死亡后意识成量子讯息独立存在,不受空间的束缚随意穿行空间维度,被平行世界吸收进入另一个世界继续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