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和易经和论语

  • <易经><道德经><论语>这些天书,怎么看?

      道德经是一种境界,其实我觉得没什么好读的,不要执谜。   试问学道德经的人们:你只要身体健康、会赚很多钱、家庭幸福,不懂道德经又怎样,你道德经倒背如流,说自己是个高人,但是我说的你都没有,那又有何用。   论语不是天书哦,很容易读懂的,但是论语主要是用来教化人民的呵呵,要辩证的读。   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反正我看过了,觉得不想深入研究了。我们想要把这些书抬到天上去还不要太容易,反正哲学一部分就是玄学,玄了就可以够人去揣摩的了。   还有金刚经,我觉得讲的比这些书要好,但是中国的佛教早就走偏了(这是与中国的历史环境有关系的),看看现在庙里那些出家的人,你就知道为什么求佛或许是不归路了。   我自己是搞灵修的,呵呵,真正好的灵修比这些书要好。

  • 请问《道德经》、《三字经》、《易经》、《阴阳五行》、《论语》的目录是哪些内容?

      不知道你要这些的目录有什么用处,如果想读一读,推荐先读《易经》。

  • 易经,论语,道德经各在什么年龄段看比较合适

      排个顺序:论语启蒙时读,易经中年见历多了读,道德经老年心累了读。

  • 基督和佛教之前信耶稣基督,后来接触了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和圣经比较起来真是差异太多了

      这个是你的个人自由,我个人认为最好是信基督   之前经朋友介绍去了教会受了洗成为基督徒,感觉教会里的弟兄姊妹都很好,都很热情诚恳友善,我也觉得基督教也很好。但是有次无意识的接触到易经,道德经,里面说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黄帝内经里提到的一年365天对应365穴位,自然有五行,人有五脏,五味,五欲,五德等等(太多了),突然感觉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又早于基督教500年。所以我现在比较犹豫~!如果信基督,主说不要拜偶像,但是那么些伟人,圣人,老祖宗都要舍去吗?求真理,希望大家不要互相攻击,只是讨论而已~!   ====================================================   那些书籍你完全可以当医学,科学书籍看啊,没什么不可以的,这和拜偶像扯不上关系

  • 求易经 佛经 论语 弟子规和其它古籍中让人心平气和的句子。

      你不妨给他讲一讲因果。爱骂人的人,在生与人关系紧张,特别与眷属容易出现吵架的情况。死后还容易堕入拔舌地狱,就是被地狱鬼卒用火夹子把舌头生生地拔出来,其痛苦不可名状,拔掉再长,长了再拔,如此反复不断,直到把骂人的罪业消除干净为止。这是《地藏经》里讲的。他要是信易经,就给他讲,命由前世定,也可今世改。前世命好,今世不好好珍惜,乱做乱行,比如做骂人这样的事,命运也会变得不好。他要是喜欢烧香拜佛,就告诉他,佛菩萨心明眼亮,不接受贿赂,你要是只管燃香磕头,不去行善断恶,一切都是白搭。

  • 易经,金刚经,道德经,这些都是说什么的,教导人什么?_?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澄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被誉为万经之王

  • 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都成书于何时?哪部成书在前?阴阳五行八卦辩证这些思想是谁先首创提出的?

      易经 什么时候成书有争议,周朝,春秋,西汉都有说法,现代比较倾向于不是哪朝哪代某个人独立完成,是长期的累积发展。黄帝内经也是如此,先秦、战国、西汉都有说法。也是长期发展而来的。   道德经比较确定,应当是春秋时代,所以是这三部书里面成书最早的。   所以阴阳五行八卦这些思想谁先提出也不可考。

  • 道德经的主旨是什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哲学理论,这一哲学理论是道德经的主旨思想,也是道家文化的精华所在。   在修道的过程中,圣人给我们开示了道是产生万物与天地人的本体,道是宇宙与大自然的起源。圣人揭示了大道的文化渊源,大道的本质内涵,大道的生化现象,以及道种,道源,道脉,道果的衍生性与生化规律等。这主要是让弟子羽化成圣,勤于悟道,端正德相,善化内心,正大光明地做事与做人,实事求是地服务社会与群众。   老子的思想主要是守中,顺其自然,善于引导。不贪名利,始终如一的保持宁静、淡薄、踏实、沉稳、清净、犀利(思维)。凡事成竹在胸,不做无把握之事。凡事适度,懂得放弃。不为名、利、情所奴役。致虚极,守静笃。养浩然之气,恬然之心,泰然处于世,静观众妙之门,利万物而不争。低调做人,摒弃欲望。虚怀若谷,心处世外,身安人下。宽恕任何人,任何事。以博爱之心去引导万物,顺其自然,不做强迫。善为功而不居功,安于自身所有。时时谨慎,不可大意。做事要以最少的行动达到最佳的效果,不可繁化。

  • 《易经》和《道德经》,哪本厉害?

      两本书都厉害。   因为侧重点不同,无法从同一个角度评判,所以无法说哪本更厉害。   易经更难读懂,而且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理解。

  • 张中行的名字出处于论语的哪里?

      张中行名字出处     《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中行者,中庸之道也;狂者放达,狷者隐逸,各走极端。中庸乃此二者之综合,既狂且狷,但不逾距,跟不狂不狷是有本质区别的,不狂不狷乃是老好人“乡愿”,为孔子所不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