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钢琴贝多芬

  • 贝多芬的钢琴曲命运交响曲听了什么感觉?

      时而慷慨激昂,犹如大海的咆哮;时而低沉舒缓,犹如风暴来临前的平静;时而欢快灵动,犹如欢快的小溪;时而奋发突进,犹如万马奔腾

  • 钢琴要学几年才可以弹出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汗。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交响乐,不是钢琴曲。。。这首交响乐里面也没有钢琴部分。   你说的这个,应该是理查德克莱德曼改编贝多芬的《命运》,这个属于流行钢琴音乐,但是也要和乐队合奏,不然很难听。   就问题来回答。。如果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版的,正常学习钢琴(一天练习2小时以上,还有好的老师),正常人(非天才非傻子),5年左右(我指初学开始)能弹出个味道来,能不能和乐队合上,还是个问题。其实也不是曲子的技术有多难,主要是你得弹出来个样子。对于初学钢琴的来说,5年能爬下来也算可以了。   如果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我现在钢琴研究生都快毕业了,都很难理解整个总谱。而且贝多芬原版的《命运》跟钢琴没有关系的啦。

  • 贝多芬有多少首钢琴曲

      第一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1 Op.15 1796 C大调   第二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2 Op.19 1794-1795 降B大调   第三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3 Op.37 1800 C小调   第四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4 Op.58 1805-1806 G大调   第五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5 Op.78 降E大调   第六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in D Op.61 1807   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in E flat WoO.4 1784   钢琴与乐队的降B大调回旋曲 Rondo for Pinao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WoO.6 1795   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变奏曲 Variationens for Cello and Piano   第1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 Op.2.1 1795 F小调   第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 Op.2.2 1795 A大调   第3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3 Op.2.3 1795 C小调   第4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4 Op.7 1796-1797 E大调   第5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5 Op.10.1 1796-1798 C小调   第6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6 Op.10.2 F大调   第7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7 Op.10.3 D大调   第8号钢琴奏鸣曲(悲怆) Piano Sonata No.8 Op.13 1798-1799 C小调   第9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9 Op.14.1 1798-1799 E大调   第10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0 Op.14.2 G大调   第11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1 Op.22 1800 降B大调   第1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2 Op.26 1800-1801 降A大调   第13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3 Op.27.1 1800-1801 降E大调   第14号钢琴奏鸣曲(月光) Piano Sonata No.14 Op.27.2 1801 升C小调   第15号钢琴奏鸣曲(田园) Piano Sonata No.15 Op.28 1801 D大调   第16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6 Op.31.1 1801-1802 G大调   第17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Piano Sonata No.17 Op.31.2 D小调   第18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8 Op.31.3 降E大调   第19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9 Op.49.1 1805 G大调   第20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0 Op.49.2 G大调   第21号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 Piano Sonata No.21 Op.53 1803-1804 C大调   第2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2 Op.54 1804 F大调   第23号钢琴奏鸣曲(热情) Piano Sonata No.23 Op.57 1804-1806 F小调   第24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4 Op.78 1809 升F大调   第25号钢琴奏鸣曲(杜鹃) Piano Sonata No.25 Op.79 1809 G大调   第26号钢琴奏鸣曲(告别) Piano Sonata No.26 Op.81a 1809 降E大调   第27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7 Op.90 1814 E小调   第28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8 Op.101 1815-1816 A大调   第29号钢琴奏鸣曲(钢琴) Piano Sonata No.29 Op.106 1818-1819 降B大调   第30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30 Op.109 1818 E大调   第31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31 Op.110 1821 降A大调   第3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32 Op.111 1819-1822 E小调

  • 求关于贝多芬挑战命运的故事!

      天才音乐家贝多芬   早熟的天才,艰苦的童年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   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唱诗班的男高音,是一个经常醇酒的蠢汉。他的母亲是女仆,这是个清贫的家庭。   贝多芬是一个典型的神童音乐家。由于他在音乐上的早慧,十二岁时就被人拿来同名垂青史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相提并论。他愚蠢的父亲急切地想利用这一点来赚取名利,逼迫小贝多芬整天练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在贝多芬的记忆中,他根本就没有享受过父爱。   上天又偏偏赐给贝多芬一副粗陋的外表,外加身材矮小粗壮-即使成年后也不过1.58米,他的外貌使他从小就遭人讥笑,成年后也难于幸免。   清贫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亲,不惹人喜欢的外貌,所有这些构成了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后的反叛性格和强势作风,也造成了他成年后粗俗的言谈举止。贝多芬被许多同时代的人描述成"粗鲁、固执、脾气暴躁,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就随时随地乱吐痰。"   大约在十二岁左右,小贝多芬在波恩遇见了一位相当好的导师-尼弗。正是尼弗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没有厌恶音乐,并奠定了他的最初的音乐风格,使他十三岁就成为管风琴师,并创作了三首奏鸣曲。   1787年,贝多芬动身去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并拜见了莫扎特。当时十七岁的贝多芬默默无闻,而莫扎特早已名满欧洲。可能贝多芬的相貌太一般了,连莫扎特也看走了眼,对这个年经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给了一段音乐让他用钢琴即兴发挥,自己却到隔壁屋子和别人聊天。然而邻屋充满灵感和气势的音乐使得莫扎特不由自主地又跑回钢琴旁-作为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对于音乐的感悟力是非凡的。他从这个年经人的琴声中听到了无穷的创造力和灵感,因此一俟演奏完毕,莫扎特便对屋内的人说:"注意这个年经人!......有朝一日,他会震惊世界!"   接着似乎该是一段"千里马遇伯乐"的传世美谈,然而却什么都没有发生,因为随后传来了贝多芬的母亲辞世的噩耗。这使两位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令人遗憾地分手,从此再未谋面。四年后,一代音乐大师莫扎特以35岁的年龄英年早逝,而此时二十一岁的贝多芬尚在波恩肩负着家庭的重担。   在贝多芬不幸的童年中,母爱可能是他唯一的美好记忆,十七岁丧母对贝多芬的打击非同一般。与此同时,他还要担起这个无人照管的家庭--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和一个不争气的父亲。   在艰辛的日子里,只有在与布

  • 贝多芬艰难的命运故事

      贝多芬相关资料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维也纳拜见当时的大音乐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扬,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钢琴身手,连被誉称神童的莫札特亦为之惊叹。立即向在场的朋友说:“此年青人必为乐坛掀起狂澜。” 莫札特的预言不到十年立即应验,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贝多芬。   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于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   ~惨遭鞭笞的童年声声疼~   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 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后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不如。   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为了实现理想,贝多芬于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维也纳。此次华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为了报答,贝多芬日后写出了钢琴奏鸣曲作品五十三献给了华德斯坦。   到了维也纳,贝多芬受教于海顿门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求教,尤其是后者,他学了有十年之久。   ~挣脱束缚 追求自由~

  • 我喜欢贝多芬命运的原因

      《命运》交响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戏剧   性的紧张冲突和斗争性的严酷惨烈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程度。贝多芬内心尖锐的、无以调和的矛盾和多种多样的对立情绪波表达的淋漓尽致。艺术成就上达到了思想更统一、主题更集中,形式更严谨的新的高度,成为古典主义的典范之作而名垂乐史。   《命运》交响曲由4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开门见山的“命运敲门”动机作为呈示主部主题的核心音型,以庞大的乐队全奏的音响轰鸣着倾泄下来,邪恶而不可一世。但正加贝多芬斯呐喊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主客观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副部主题由圆号的号角音响引出,旋律抒情而温暖,慰藉而清新,这就是人们为之浴血奋战,付聘切的理想。命运主题渐渐地又居于主导地位,展开部开始了。展开部两军对垒,双方拼杀的天昏地暗。在现部主部主题中,双簧管好似战马哀鸣的、悲戚的华彩乐句后,英雄又从血泊中站了起来,在副部主题“理想与信念”的支持下,新的战斗又开始了。在规模宏大的结束部中,贝多芬博大的音乐思维得以继续展开。第一乐章在热烈、亢奋的尾声中结束。在第一乐章里,有时凶恶的命运占了上风,有时英雄的声音威严而凛然。胜利的道路还很漫长,艰苦的斗争还将继续。   第二乐章最辉煌的抒情诗照,表现了主观感情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深沉的情感、光辉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构成了第一主题宽广、沉稳的特征和第二主题颂歌般的进行曲风格的旋律,两个主题最终发展成为一首英雄精神力量的赞歌。   第三乐章是英雄战胜命运的最后一次搏斗。第一主题是英雄内心世界的又一次深邃的刻划与写照,神秘的柔婉叹息、动荡不安、犹豫甚至顺从与激情的急邃冲动交织在一起。第二主题是命运动机的变形,具有威慑和挑衅的意味。一个民间舞蹈般的、强烈而激越的主题给音乐带来了根本性的转折,预示了英雄最后的胜利。   音乐不间断地直接进入第四乐章,在不安定的微弱气氛中,太阳突然冲破乌云,喷薄而出。这是一首宏大壮丽的凯旋进行曲,胜利狂欢的情绪贯穿整个乐章。黑暗必将被战胜,光明和胜利是不可抗拒的。   望设为好评 谢谢

  • 请问 理查德克莱德曼 在钢琴史上算什么地位?可以跟 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这些人比吗

      理查德·克莱德曼永远也不会跟莫扎特、贝多芬等人比肩。原因就是理查德是钢琴家,几乎从不作曲。并且不演奏纯古典音乐。属于跨界中的新浪漫音乐。   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现在谁也无法听到他们的演奏,但是现在的人永远可以听到他们创作的曲子。一个是钢琴家,一些是钢琴家、作曲家。这怎么可能相比呢。并且音乐风格截然不同。   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人是那个时期的标榜性人物,并不是说那个时期作曲的只有他们,他们更为出色。同样,理查德·克莱德曼时期,也有无数的钢琴家,在克莱德曼演奏的这种新浪漫音乐类型领域中,无人出其右。如果说电音跨界等这种钢琴家,仍然还有出色的角色。但是理查德克莱德曼不属于那个领域罢了。   即便不区分什么音乐领域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演奏特点仍然是非常值得品评的。他演奏乐曲时,对于任何一个乐句都是精心处理的。尤其对触键的力度要求苛刻。这就是为什么和他演奏同样的乐曲,只有他能获得最大共鸣的原因。有人说,克莱德曼没有难曲子,这不用问,是100%错的。现在有一些人很喜欢出来冒尖,觉得自己听了个差不多就出来得瑟一番,殊不知他们自己才是井底之娃,整天抱几张D版碟和盗载的音乐就觉得自己拥有全世界。   克莱德曼演奏的音乐是法国一支很有音乐造诣与他共同合作出来的,尤其是曲目巨大,原创曲目数量非常多,这是很难得,并且原创曲目风格独特。改编的乐曲也有自己的触键特点,在钢琴界唱片销量如此巨大,而获得数个金氏(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也只有他了。

  •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歌词

      命运交响曲 是交响乐,哪来歌词啊?

  • 谁能告诉我贝多芬的命运钢琴谱完整版的

      命运是贝多芬的一首交响曲,贝多芬创作的时候里面是没有钢琴这样乐器的,后来出现了一位叫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人,把这首交响乐的主题改成了钢琴的作品,并且只有这么一个版本,一般人家一提命运就是指的交响乐。而非要说成命运的钢琴谱就显得很业余,缺乏音乐常识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您的疑惑,如非要找钢琴谱,也不放搜索理查德克莱德曼《命运》,搜贝多芬是搜不到的。

  •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贝多芬)>初三作文,急!!!

      与命运抗争的贝多芬   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 ——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这个最屈辱的仰仗外人鼻息的时期,正好是文学和哲学的光辉灿烂的发展时期,是以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的繁荣的时期。”   ——恩格斯   “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奇妙的东西,那末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