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分析及其成因

  • 从林黛玉的性格,怎样看出她的悲剧命运

      答题了阿   首先,林黛玉具有了一种悲观和叛逆的性格,简单说,由于悲观,所以导致他身体更不好,有叛逆,所以被人排挤,又因为被排挤,所以更悲观更傲慢更自卑,恶性循环,悲剧命运就形成了,这是我想到得最简单快捷的解释,以后可以慢慢给你展开深入

  • 林黛玉命运分析

      《红楼梦》是一部主要描写多位行止见识不一般的女子的悲剧作品,其中以十二钗的命运悲剧构思最深最精最细最详尽,英豪阔大的湘云终至“湘江水逝楚云飞”,文采英华的探春不免“千里东风一梦遥”,如兰美质的妙玉却是“终陷淖泥中”,妩媚丰美的宝钗也逃不脱“金簪雪里埋”的结局…… 而在这之中,居十二钗之首的林黛玉“玉带林中挂”的悲惨命运更为世人叹息不止。那么,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个人的一生会呈现怎样的局面,是由她本人的性格、所处的时代,她的情感发展变化,她的理想追求,以及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本篇试图从林黛玉的成长历程剖析其悲剧命运。   一、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一个儿童如果没有细心关怀的父母来抚育,反遭到忽视,抛弃甚至敌视而造成心理矛盾冲突,他们长大后就会不信任别人和周围的环境,尤其是不信任自己,从而就会感受到持续不断的焦虑。所以,孩子的心灵是否受到创伤,最关键的是孩子是否得到细心关怀和抚育,没有遭到忽视、抛弃。[1](P134) 林黛玉孤苦无依的身世及生存环境触发了她内心深处的焦虑情绪,由消除这种情绪导致了她的个性独特性。   林黛玉的家族虽已衰微,但年幼时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呵护备至。但六岁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相继而亡,她被迫寄人篱下。这种失去至亲的悲苦,人生由南而北的地域变化,环境的陌生,给她一种不踏实、不安稳的感觉。她在新的环境中,已经朦胧地感受大到环境的变化以及别人对她的态度,而这个时候,身边没有人可以与她沟通,或者作为她的依靠,她带来的王嬷嬷和丫头雪雁,都不能很好的保护她,生活中任何困难的出现都不能指望亲近的人的帮助。这对于曾被视如掌珠怀璧的黛玉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所以她在大观园内总是孤标傲世、目无下尘的样子,这其中一半是她的真才华之傲,一半是假装的,她惟恐被人笑话,女孩子的自尊心不容许别人轻视自己,她要保护自己。   林黛玉一无所有,却对爱情渴求强烈。她在陌生的环境里,虽心里不很踏实但贾母的宠爱使她能有一些安慰,而一块长大的贾宝玉,则是她心灵的依赖。因为有宝玉,使她的心在陌生的环境里有了些许安宁。可是这种安稳的日子时间不长就被打破了。薛宝钗,一个有貌有德的对手出现了,自此,林黛玉又被一种新的焦虑因素缠绕住了。而这次的焦虑比以前身处陌生环境的焦虑更强烈。如果说以前的焦虑是因为被抛入到了陌生的环境里,这次却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要被夺走的焦虑感。   林黛玉被“金玉之言”压得喘不过气来。她的精神始终处于紧张、敏感的状态。因为父母早逝,封建礼教对她的影响很少,在她的心中时刻思虑着自己的未来,这种焦虑情绪使她对自己的关注超过了她本来就不相信的周围环境以及人物,因此,她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无所顾忌。她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中孤独、命运不能自主呈现了一种不确定性。存在主义认为,不确定性作为存在的恐惧和焦虑的特殊形式,总是会被人尽力转化为确定性。[2](P138)   当她遭遇到一些不确定因素和深感威胁时,她往往选择内敛的、自我封闭的方式来体验和咀嚼,反复思考自己的身世和自己既往行为中的过错。她素日的情状是: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泪眼,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什么,常常的便自泪自叹的。先时还有人解劝,或怕他思父母,想家乡,受了委屈,只得用话宽慰解劝。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常常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了,都不理论了。   “自泪自叹”是林黛玉焦虑的呈现方式,也是她焦虑的消除方式,别人不能进入,也无法分担。   流泪哭泣是她排遣忧郁、烦扰与愁绪,消除焦虑的一条途径,而另一条途径便是诗。她把自己对生活感触都一一地写进了诗里,诗......余下全文>>

  • 林黛玉和薛宝钗造成命运悲剧的原因从内在和外在分析原因的话应该怎么写?

      内容提要 20世纪红学界对林黛玉形象的研究异彩纷呈,纵观上个世纪, 林黛玉评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现实的道德伦理评判;2、文学的典型评论;3、文化与美学探索。这个时期,对黛玉的原型和曹雪芹佚稿中的黛玉之死也作了深入探讨。虽然评论的视角、评论的方法几经变化, 但至今仍无定论, 其原因在于这一典型形象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模糊性及其永恒魅力。 关键词 世纪 红楼梦 林黛玉研究 《红楼梦》自诞生至今已近两个半世纪, 人们对林黛玉的评论也进行了二百多年, 但林黛玉形象的本质特点至今仍无一致意见。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世纪林黛玉研究的专论就有三百多篇, 还不包括对这一形象有所涉及的著作。本文旨在对这些研究成果择其要者进行综述, 以期对林黛玉评论流变的主脉作一个大致的梳理。 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史的一般流程为现实的道德伦理评判、文学的典型评论和文化与美学探索三个阶段。20世纪林黛玉评论亦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时间上相应地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 50年代至70年代, 80年代初至20世纪末。 现实的道德伦理评判 20世纪前半期的林黛玉研究 20世纪的前五十年论者大都将林黛玉放到道德文章天平上衡估, 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论断。 1904年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光绪三十年)问世, 这是20世纪《红楼梦》研究的发端之作。其中对林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悲剧进行了论述:“ 兹就宝玉、黛玉之事言之:贾母爱宝钗之婉嫕而惩黛玉之孤僻, 又信金玉之邪说而思压宝玉之病;王夫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 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袭人惩尤二姐、香菱之事, 闻黛玉‘ 不是东风压西风, 就是西风压东风’之语(第八十一回), 惧祸之及而自同于凤姐, 亦自然之势也。宝玉之于黛玉, 信誓旦旦, 而不能言之于最爱之祖母, 则普遍之道德使然, 况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种种原因, 而金玉以之合, 木石以之离, 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 在王国维看来, 林黛玉的性格、出身及当时道德因素注定她的悲剧是无可避免的。 民国初年,《红楼梦》研究中形成了一个势力颇大的派别-索隐派。其代表人物有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邓狂言等。他们的目的在于寻求小说所“ 隐去” 的“ 本事” 或“ 微义” , 而实质是穿凿附会地去求索《红楼梦》所影射的某些历史人物。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1916年出版)认为《红楼梦》全书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 林黛玉即董鄂妃董小宛。1917年出版的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认为“ 林黛玉, 影朱竹垞也, ” “ 绛珠影其氏也, 居潇湘馆,影其竹垞之号也。竹生于秀水, 故绛珠草生于灵河岸上。”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1919年出版)赞成林黛玉即董小宛的说法。他说“ 书中之宝玉, 黛玉,皇帝与后妃也。”( 《释真》二十二回)但他又说林黛玉写的是乾隆的皇后富察氏。“ 曹氏之林黛玉非他, 乾隆之原配嫡后, 由正福晋进位, 后谥孝贤皇后富察氏也。” 《释真》二回紧接着又自相矛盾, 说林黛玉不是别人, 是方苞。“ 林黛玉之以朝臣混之, 混之以方苞。苞也, 灵皋也;绛珠, 仙草也甘露也, 泪也。一而二, 二而一也。” (《释真》二回)林黛玉一下子变成了董小宛、孝贤皇后富察氏、方苞三个人。综观索隐派对林黛玉的研究, 不仅是牵强附会的, 而且本身往往是矛盾的。 俞平伯的《红楼梦辨》于1923年刊行, 他在《作者底态度》一文中, 通过对原作的比勘, 提出了“ 书中钗黛每每并提, 若两峰对峙, 双水分流, 各极其妙莫能相下, 必......余下全文>>

  • 选祥子的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哪些

      一,社会因素。这个因素是导致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祥子的正直善良和能干,在当时那个社会显得那样得格格不入。   二,婚姻因素。与虎妞的结合完全不是出于爱情,而是被算计。虎妞的陷阱与欲擒故纵,让祥子无处可逃,同时她也成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促成人物。在虎妞怀孕后,祥子因为一种做父亲的情感而对生活产生希望,但却随着虎妞难产死去而灰飞烟灭。   三,爱情因素。在虎妞死后,小福子一度成为了祥子生活的希望。可是,随着这唯一的支柱的死亡,祥子彻底走进了生命的死胡同。   四,个人因素。祥子的个人性格是促成其悲剧的根本原因。

  • 4.谈谈你对萧红《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悲剧命运的认识。

      emmmm...

  • 请分析《红楼梦》中晴雯的艺术形象及悲剧命运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红楼梦》晴雯艺术形象及悲剧命运分析摘 要:晴雯风流灵巧,心比天高,出身低贱却渴望着自由平等,但在这个充满奴役的黑暗封建社会,这种想法只能是“空中楼阁”,华丽而又不切合实际。本文试从晴雯的身世、性格以及与红楼其他人物的对比中,分析晴雯的艺术形象及她的悲剧命运。晴雯的美和叛逆性格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黑暗的封建制度则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关键词:纯洁美丽、风流灵巧、大胆叛逆、反奴性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①这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给作品中贾宝玉的大丫环晴雯的判词。“霁”意为雨、雪停止,天放晴;“雯”意为成花纹的云彩。“晴雯”这个名字由此提炼而成,就像那芙蓉本是出污泥而不染之物,自是高贵不凡,用来比喻晴雯最是恰当不过了。在《红楼梦》400多位人物当中,有爱博而心劳的贾宝玉,有博雅多思的林黛玉和儒雅时尚的薛宝钗,有看似慈爱宽容、内心冷酷无情的封建卫道士的贾母和王夫人,还有隐忍顺从、遵守封建道德的袭人等等,人物千姿百态,而又性格迥异。在《红楼梦》中,晴雯自第8回出场到第77回病亡,作者用极富精炼的文字把一位独具风采和个性魅力的小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她美丽纯洁、热情率真、大胆叛逆,虽然只是一个卑微的奴婢,却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敢于反抗封建统治阶级。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出身背景,连亲身父母是谁都不知道的丫环,作者却让她位居“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由此可见曹雪芹对她的评价之高,对她的喜爱之极。一、晴雯的身世以及基本人物形象晴雯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她的身世可怜,临死也是含恨而亡。在判词中,作者曹雪芹就已经提到了“身为下贱”这样的字眼。晴雯十岁时被贾府的奴仆赖大买来,变成了奴隶下的奴隶,因为“贾母见了喜欢”,就被做为一件小玩艺儿“孝敬了贾母”。后来因为晴雯长得乖巧,手工又好,被贾母派到怡红院服待贾宝玉。直到第77回被诬陷被逐,病亡时的年纪也不过是二十出头。她除了个叫吴贵的姑舅哥哥外,就再也没有了亲人,她甚至连自己原来的姓名和父母的样子都记不清了,所以她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品尝过所谓父母之爱和天伦之乐的孤儿。所以说,晴雯的命运是十分悲惨的,令人扼腕叹息!谈到晴雯的基本形象,首先可以肯定一点的是,晴雯是怡红院中相貌极其出众的一位。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虽然没有正面描述晴雯的美丽,但作者却用铺垫渲染的手法,让我们从间接的描写中就可以看出她的光彩夺目。例如,贾宝玉就曾说晴雯“是一盆才透出嫩箭的兰花”,王夫人也曾说晴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②。大观园中美女如云、群芳荟萃,就连丫环们也是俏丽甜美、光彩照人。在丫环里,袭人也是美丽的,但她都是绫罗绸缎、珠光宝气和浓妆艳抹包装出来的美丽,例如第51回描写袭人“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倒华丽,又看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而作者对晴雯的描写则截然不同,几乎没有什么关于她头上的饰物和身上华丽衣服的突出描写,如第74回晴雯见王夫人时,只是“钗、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已。这也就是晴雯的美与众多丫环的不同之处:与生俱来、不经刻意雕琢、并非庸脂俗粉的美。晴雯不但在丫环里出类拔萃,即使与小姐们纵向比较,她的美也毫不逊色。林黛玉的美是一种病态的美,“是个美人儿灯,风吹吹就坏了”。晴雯虽然模样像她,但却是一种健康的美,泼泼辣辣,富有生气的。薛宝钗是个天生的冷美人,“任是无情也动人”,“不关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青春活泼热情的晴雯,则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晴雯的美丽,倘若说只是外表,那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味,她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她的生气,没有任何的顾忌,可以说是漂亮到惊天动地。二、晴雯的人物性格分析晴雯的性格是十分丰富、复杂且又鲜明的。作者曹雪芹没有把她刻画成一个完美的女子,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亮点与缺点并存的丰满人物。她既有天真纯洁、高傲自尊、风流灵巧等积极正面的性格,又有性格张扬、泼辣苛刻、脾气暴烈的较为负面的性格,总的来说,主要是纯洁热情、高傲自尊、心灵手巧、疾恶如仇、具有反抗精神,这些在当时的社会、当时的环境是极为难得,极为可贵的。最能表现其鲜明个性及生活轨迹的故事情节主要有三个:即第31回的“跌扇撕扇”、第52回的“补孔雀裘”和第74回的“反抄检”。(一)天真纯洁、疾恶如仇。晴雯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个天真无邪、朴实无华的怡红女儿形象。《红楼梦》中对她有过这样的描写:她“也不披衣服,只穿着小袄”,大寒冷天深更半夜跑到门外唬麝月一玩笑,又跑到宝玉被子里来渥渥(第51回);与芳官等“在那里抓子儿赢瓜子儿”玩笑(第64回),以及清晨早起,“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笔者注:芳官)身上”,又“和宝玉

  • 看过一篇小说,大概就是红楼梦改写,但林黛玉的命运变了 主角是雪雁,她是穿越的,有空间可收纳东西

      小丫头空间升级记

  • 鲁迅笔下的妇女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鲁迅写了许多封建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作品,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作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生活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   鲁迅在1918年发表的《我的节烈观》一文中,就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一文中,他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这表现出鲁迅对妇女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二、鲁迅作品中妇女形象的分析   与鲁迅的思想行为一致的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同样充满着对封建宗法制度罪恶行径的愤怒批判。《明天》的主人公单四嫂“是一个粗笨女人”,是一个悲苦的守节妇女。她勤劳善良,丧失丈夫后,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不敢改嫁。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惟一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然而,厄运却向她袭来。宝儿生病,求签、许愿、吃单方,宝儿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她只好把希望押在庸医小仙身上。社会的冷漠使她连小宝的性命也没有保住。小宝死后,这个寡妇的最后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她的精神世界一片空虚,在她面前,那无尽无休的明天将意味着什么呢?在她周围除了想趁机揩油的人以外,她得不到一点同情,那人情的淡薄,真令人不寒而栗。   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养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她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打击和不幸,只是通过所寄托的如梦幻般的“明天”,依旧是永远无法兑现的梦。   《祝福》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残酷。本文中的祥林嫂,这位勤劳善良的普通村妇,也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弱小者。封建社会的买卖婚姻使祥林嫂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男人,丈夫死后,其婆婆又将她像牲畜般地卖给山坳中的贺老六。但第二次婚姻更不幸,夫亡子丧,大伯收房,将她赶出贺家。当走投无路的她再次到鲁四爷家作佣工时,她已被封建礼教判定有罪:寡妇再嫁,伤风败俗;克夫克子,更是不祥之物。封建卫道者鲁四老爷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祭祀时沾手。鲁镇的人们也以“又冷又尖”的态度对待她。祥林嫂精神上受到歧视、压迫;柳妈又告诉她死后要被阎罗王锯成两半给两个男人,使她极端痛苦,灵魂得不到一点安宁。为赎罪名,祥林嫂用光她的工钱,到土地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当作自己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然而,不管她怎么为自己的命运竭力挣扎,她的种种努力始终得不到封建势力的承认和原宥。捐门槛赎罪后,四婶一声“你放着吧,祥林嫂”,给予她精神上的最后致命一击。她在鲁镇的祝福之夜,倒毙街头。   可以说,祥林嫂是被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条绳索活活勒死的。封建卫道士鲁四爷,他不但对祥林嫂这个廉价劳动者进行残酷的剥削,从身体上对她进行摧残,还从精神上进行无情打击,指责她“不干不净”、“败坏风俗”。最后将她踢出门外,使她沦为乞丐,最终倒毙街头。族权的代表者婆婆和大伯,一个将守寡的她当牲口出卖,一个又将夫亡子丧的她赶出家门。这一出卖一驱赶,充分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也使祥林嫂身心受到了打击。之后,社会无处不在的神权思想,又继续给她精神上的重创。柳妈对她宣传阎王对寡妇再嫁惩罚的因果报应,这使从肉体到精神都受着双重奴役的祥林嫂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尽管柳妈这种并非恶意的恫吓带着封建迷信色彩,但愚昧麻木的祥林嫂却深信不疑。祥林嫂最终被封建制度这座大山压碎了。她的死,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鲁迅在揭示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这种反抗意识是朦胧的。长期以来,由于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因此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鲁镇打工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种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最后,她临死时发出究竟有没有魂灵地狱的诘头,虽然表明她对封建神权思想有所怀疑,但她的思想依旧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祥林嫂这一系列的挣扎和反抗,是不自觉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她最终还是被根深蒂固的封建大网络所捕杀。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本原因还是吃人的封建制度。   相对祥林嫂来说,《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她在众人面前怒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这种大胆、泼辣、不屈不挠的性格,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这条不安分的鱼,只能在水池中掀起几点水花,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她想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时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那只能是妄想。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的。爱姑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只能自吞失败的苦果。在潜意识里,爱姑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在封建社会里,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而休妻是当时社会被人们尤其是妇女认为最耻辱的事情,被休之人,其地位是连寡妇也不如的。为此,爱姑才反抗,想讨回一个“说法”。爱姑表现出来的行为,说明她灵魂深处还是被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从一而终”的观念牢牢地统治着。从这一角度看,尽管她的反抗激烈,但其意义是有限的。   祥林嫂、爱姑这些封建社会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在数千年漫长而黑暗的艰难历程中,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更深,背负着更为沉重的精神重压,灵魂深处被奴化、被扭曲更为严重。鲁迅对她们表现出更大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也表现出无限的悲哀和忧愤。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鲁迅,在关注妇女问题时,不但把眼光放在农村妇女身上,也把焦点放在城市的新型女性身上。《伤逝》是鲁迅以城市知识女性作为主人公的作品。子君是另一种类型的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但是,胜利的喜悦却是悲剧的起点,悲剧和社会根源是封建势力的压迫。封建势力视青年自由恋爱为伤风败俗,局长一纸解职令导致涓生失业,经济的重压加速了涓生与子君感情的分裂。但主人公信奉的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性,也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子君追求的只是恋爱婚姻自由。奋斗的目标实现,就把狭窄的小天地当作整个世界,把小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意义。正如鲁迅在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中说的,社会制度没有变革,也没有经济权,即使像娜拉似的因个性觉醒而走到社会上去了,恐怕也只有堕落或回来两条路。子君走出封建家庭,走进了小家庭,在旧势力压迫下,又回到封建家庭,在无爱的人间抑郁而死。个性解放思想和“未褪尽旧思想”是子君悲剧主观方面的原因。   子君虽然成为追求个性解放的牺牲品,然而,她毕竟从封建桎梏中冲出来了。她与封建道德礼教毅然决裂的呼声将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她那凄丽的悲剧形象将使封建压迫下的中国妇女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   三、小结   本着“为人生”的启蒙主义精神,怀着对受压迫妇女的痛惜之情,鲁迅以悲愤的现实主义笔调去揭露病态社会的魂灵,以期引起疗救。作者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通过她们在封建社会及其道德礼教迫害下的悲苦人生命运,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暗和愚民政策所造成的罪恶。这是鲁迅塑造这些妇女形象的目的之一。   半个世纪前鲁迅塑造的妇女形象,她们的反抗与挣扎,虽然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她们的这种抗争精神及不屈性格,却启示和鼓舞了无数妇女,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鲁迅作品所塑造的这些妇女形象,其结果是悲惨的,但意义却是深远的。

  • 描写林黛玉命运的现代诗

      风轻拂   杨柳的影子   香消玉殒   如昨日黄花   都已绽成落红     梨花带雨的香袖   打湿了通灵宝玉   一声悠远的钟声   和着如丝的泣声   畅   残梅花飞满天   散开一地的酸涩   倚栏的弦琴   独自弄音   醉倒一边的卷书   任风翻过     依稀望见片片梅花   摇曳在素色罗裙   点点的晶莹   落在花锄     半方黄土   沾着青涩   淌着血色的泪痕   风里   只剩凋零的老枝     葬花的树下   酒已注满樽

  •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命运观???

      西方戏剧史发展的三座高峰是:古希腊的“命运悲剧”、文艺复兴时期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性格悲剧”以及二十世纪的欧美荒诞派戏剧。鲁迅曾说过:“悲剧是把人性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相对而言,悲剧比喜剧更具有震撼力和思考性。   拉伊俄斯年轻时曾经劫走国王佩洛普斯的儿子克律西波斯,因此遭到诅咒,他的儿子俄狄浦斯出生时,神谕表示他会被儿子所杀死,为了逃避命运,拉伊奥斯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并将他丢弃在野外等死。然而奉命执行的牧人心生怜悯,偷偷将婴儿转送给科林斯的国王波吕波斯,由他们当作亲生儿子般地扶养长大。   俄狄浦斯长大后,得到神谕暗示,他会弑父娶母,不知道科林斯国王与王后并非自己亲生父母的俄狄浦斯,为避免神谕成真,便离开科斯林并发誓永不再回来。俄狄浦斯流浪到忒拜附近时,在一个岔路上与一群陌生人发生冲突,失手杀了人,其中正包括了他的亲生父亲。当时的忒拜城被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所困,因为他会抓住每个路过的人,如果对方无法解答他出的谜题,便将对方撕裂吞食。忒拜为了脱困,便宣布谁能解开谜题,从斯芬克斯口中拯救城邦的话,便可获得王位并娶国王的遗孀约卡斯塔为妻。后来正是由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题,解救了忒拜。他也继承了王位,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妻,生了两女:分别是安提戈涅及伊斯墨涅;两个儿子:埃忒奥克洛斯及波吕涅克斯。   后来,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国王因此向神只请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奥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震惊不已的约卡斯塔羞愧地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俄狄浦斯的悲剧就是在不知情的状态下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俄狄浦斯想极力逃脱命运的安排,但最终在逃脱中中了命运的圈套。无论俄狄浦斯怎样的努力,最终难逃命运的掌控。   俄狄浦斯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的主人公,其悲剧就是恋母情结,杀父娶母。当然,此情结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曾有过经典论述。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根据弗洛伊德的解释,是“也许 们所有的人都命中注定要把 们的第一个性冲动指向母亲,而把 们第一个仇恨和屠杀的愿望指向父亲。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的故事表明了男性婴儿的恋母情结,即在一定的时期内,一种占有母亲而排斥父亲的心理。在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