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不师孔子言外之意

  • 周文王,周公,孔子谁对《易经》的贡献最大

      1、古者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   2、文王拘而演周易,周公和文王是父子关系,演绎64卦   3、孔子五十而研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易经》乃成   4、这三人无法说谁的贡献大,因为缺少任何一人,都无法使易经得以流传

  • 孔子说自己已经很少梦见周公了是什么意思?——电影《孔子》

      周公即周公旦,是武王姬发的弟弟。他在武王死后辅佐他的侄子成王,内定社稷外安诸夷制定礼乐。成为像他一样的仁人君子是孔子的理想,但是孔子自学而有成到后来周游列国。虽然具备的成为平天下的才能和仁心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到晚年已经很少梦见周公了说明:其一,孔子对实现自己理想中的那个礼乐和谐的社会。所抱有的信心已大不如前。其二,孔子顶论语中多次提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凤鸟不至,我已矣乎!”   自己已经老了,但是自己的理想却还没有实现。河图不出洛书不见代表太平盛世的凤凰也没有来到,代表贤臣出世的麒麟在鲁王狩猎是被杀死。自己实现理想的信心已大不如前,而代表君子完美人格的周公,自然也不像从前那样频繁的出现在自己的梦中。

  • 对孔子的八字评语“克己复礼,万世师表”是怎么来得?

      经查:你的这些人物评语均出自池永昶写的叫做《沧浪之水》的书中,但每条又多数有自己的出处或典故,现解答如下:   (1)、“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克己复礼”意思是“克制自己,使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礼的要求”,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万世师表”:其意思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称赞孔子是千秋万代人们的表率。到清朝时,康熙皇帝亲自写了隶书的匾额“万世师表”下诏挂在孔庙大成殿梁上,从此,人们便称颂孔子是“万世师表”。   (2)、“舍身取义,信善性善”:均出自《孟子》,是用孟子自己的话来歌颂孟子。“舍身取义”出于《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意思是“生”和“义”都是我的欲望,但如果二者不能兼顾,我宁愿为了“义”而牺牲生命。“信善性善”直译就是“确实说得好啊,(孟子的)性善学说!”“信”,确实,实在。“性善”,孟子的重要学说,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见于《孟子·告子上》等多篇文章。   (3)、“忠而见逐,情何以堪”:意思是“(屈原)对国家忠心耿耿却被楚怀王放逐,他的心情一定是多么难受啊!”屈原的事迹可参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里不多介绍。   (4)、“成一家言,重于泰山”:是赞扬司马迁的,均出自司马迁写的《报任安书》:“成一家言”原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思是他写《史记》十分认真,要把《史记》写成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不朽之作。“重于泰山”原文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这里,司马迁告诉他的朋友任安,自己之所以遭受奇耻大辱的阉割刑罚而不自杀,是要忍辱负重完成他的巨著《史记》。不写完《史记》就这么死了比鸿毛还轻。   (5)、“内不愧心,外不负俗”:见于嵇康《卜疑》:“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于古今,涤情荡欲。”意思是“对自己问心无愧,对别人没违背过世俗的道德要求。”   (6)、“富贵烟云,采菊亦乐”:“富贵烟云”出自见《论语 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大意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权势,对于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采菊亦乐”:出自陶渊明诗《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陶渊明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7)、“笑傲王候,

  • 孔子的名字中“子”的含义 20分

      “子”,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任何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骇,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如“西门子”。孔子、老子就属于前者。

  • 老子与孔子对《周易》的认识比较

      二子是我们之所以有自明性(指对本我自我的身份认同、个人身份等。)的伟大思想家。   老子对《周易》的认识是作为宇宙自然的模型。   孔子对《周易》的认识是作为人生道德的模型。   而二者的哲学修为在孰高孰低间构成我们的民族特性。   讲道而无理不能行,讲理而无道也不能行。   言行一致是谓道理。

  • 十二生肖中<孔子>代表什么

      鸡,孔子属鸡。开平

  • 为什么说 伏羲画八卦 文王演周易 孔子作大传

      这是描述的事实,没有为什么,比如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没有为什么

  • 孔子十翼好吗

      必须好啊。《十翼》即《易传》,是解经《易经》(《周易》)专著,出于孔门之手,共有十篇,因此又称《十翼》。《周易》分为两个部分,《易经》和《易传》。   孔门作《易传》,标着孔子开创了易学。   《易传》有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故称“十翼”。“十翼”之名,现有文献最早见于《易纬·乾坤凿度》(卷下)。记曰:孔子“五十究《易》,作十翼。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史记注》:“正义 曰:夫子作十翼,谓上象、下象、上彖、下彖、上系、下系、文言、序卦、说卦、杂卦也。”   孔颖达《周易正义序》: “若夫龙出于河,则八卦宣其象;麟伤于泽,则《十翼》彰其用。   《童子问易》概括“十翼”(《易传》)的特点是:“舍象立言”、“宗揆驱鬼”、“富于思辨”、“以形判道”、“百虑致一”、“尚简”。大易有“揆”、有“宗”。诸圣所揆为阴阳、三才观。易宗为:乾坤一元,阴阳相倚,终始兴替;三才印心,德道同形,数理比翼。“乾坤一元”是反对“乾元”、“坤元”二元论。“阴阳相倚”是说独阳不生、独阴不存。“终始兴替”是说《易经》不讲循环论,讲的是唯物辩证法。“三才印心”是指天地之心与人心和合,天地之心是“德”心。“德道同形”是指“德”也为一种“道”,即德道。“数理比翼”是说《易经》本质无象数派、易理派之分,象数、易理为大易两翼,不可或缺。

  • 孔子勤奋学习的故事

      形容孔子勤奋好学的成语故事叫“韦编三绝”,这个故事讲的是用牛皮带编串起来的这部竹间《易经》书,,经孔子反复翻阅后把牛皮带都磨断了好几次,传说《易经》是我国古代几位圣人黄帝、文王、周公等相继写成的,虽然难于理解,但孔子非常用心学习,一遍一遍地翻阅,不但认真阅读而且动手写了好多心得,后人把这些心得称为《易传》。   还有: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随后便随母亲迁居曲阜,过上了贫贱的生活,经常受到社会的冷遇。孔子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从小地位贫贱、所以干过很多杂活。但贫贱生活的磨炼并没使孔子萎靡不振,而是更促使他从小就树立了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孔子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他把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当作枕头当作极大的乐趣,而把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当作过眼浮云。他生在文化空气浓厚、历史悠久的鲁国,由于鲁国曾是周公封地,保留着周朝的文化传统,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他聪敏好学,幼年就把小碗小盘之类作为祭器,做练习礼节的游戏,稍大,举几周礼、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当时称“六艺”),也都无所不学。不幸的事接踵而来,十七岁时,孔子的母亲又死了。之后,他开始独立地生活,但仍孜孜不倦地学习,因为他懂得,自己并不是一个生而知之的人,而是通过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才能求得学问的。(《述而》)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意思是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师的人。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看出他的缺点则加以改正。他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学,但也特别注重向别人请教,一遇到不懂的,就问别人,这就是所谓“每事问”(《八佾》)。他一生都提倡多闻多见,认为多闻可以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见可以都记在心里。通过勤奋学习,孔子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培养了自己的积极进取精神。这使他先得以两次做过小官。一次是当“委吏”(负责仓库中的会计工作),一次是当“乘田”(管理牛羊),由于认真负责,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后来在二十多岁时又得以设教于闾里,招收鲁国人曾点、颜无由、秦商、冉耕等弟子授业讲学,从此便开始了办私学的教书生涯。

  • 孔子 和谐思想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子思想核心是 "仁",主张一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要和谐如果,吃的少了穿的差了人们就要争那怎么和谐呢。   如果人的贪心起了也不能和谐所以,孔子当时提出的和谐是为了能够在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将人们的人际关系得到发展。   下面是历代的对孔子核心思想的阐述,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尤其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和”的祈求与向往,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和”的理念,最早孕育于远古的巫术礼仪之中。人类早期的这种原始文化形态逐步分化形成了“乐”与“礼”。“乐”在远古,指的是乐、歌(诗)、舞三位一体,中国古典美学高度重视“乐”中所包含和体现的“和”。先秦美学认为“和”之美不仅在于自然形式的恰到好处的统一,更在于这种统一中所显示的重大伦理道德意义,其思想显然远为丰富和深邃。   “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西周,礼是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的总称,也包括各种礼节仪式。周礼的核心,是奴隶制基础上的宗法等级制度。直观地看,“礼”强调的是“分”、“别”、“异”:“夫礼者,所以别尊卑、异贵贱”(《淮南子》),而进一步看,“礼”强调“分”、“别”、“异”,目的仍在“和”。   “和谐”意义的形成,还与“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五行”的起源很早,而箕子首次将五行表述为“水、火、木、金、土”,实际上就是维持人的生存最基本、最必需、最直接的五种物质。史伯亦将“五行”视为产生“百物”的物质元素,并以“和实生物”的概括突出了“和”在其中的作用。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大命题。自先秦理性精神确立之后,“神人以和”逐步让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董仲舒把儒家的基本理论与战国以来风行的阴阳家的五行宇宙论结合起来,为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论体系基石。   “和”是古典中国哲学在探究“天(自然)—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对此都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各有侧重地发展和丰富了“和”的思想体系。   “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儒家的出发点是个群关系、人我关系,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强调的是现世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并将“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孟子则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一系列旨在实现人际与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以及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而“道”的重要特征即是“和”。道家的出发点是主客关系、物我关系,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则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道家非常重视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   完成对儒、道、释三大和谐论辩证综合的是宋明理学。它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以人我和谐为手段,以自我和谐为基础,将彼此分离、各执一端的三大和谐论,整合为一个体用结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完成了对和谐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宋明理学或从物我和谐推及人我和谐,或从人我和谐推及物我和谐,同时十分看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这是全部人生和谐的现实基础,是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与境界。宋明理学的和谐思想,还集中体现在对“孔颜之乐”的重视与强调上,孔颜所乐,不仅乐在物我一体,而且乐在人我一体,是个人与宇宙万物、人类社会的交融合一、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传统和谐思想汲取“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思想的精华得以形成和发展,经不同哲学体系各有侧重的发挥,逐步深化和不断丰富,最终由宋明理学加以辩证综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传统和谐思想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