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不师孔子中的师是什么意思

  • 做梦见周公和孔子有什么关系?

      “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   周公是西周初期一位政治家,他辅助成王摄政,为周朝立下了重大功勋,后世尊他为先贤。   春秋时期的孔子非常崇尚周公的为政,他从小就学习西周流传下来的六艺知识,掌握了西周的黄章制度,他对西周的政治制度非常尊崇,认为西周社会是尽善尽美的社会,而周公也成为他心目中最向往的人物,以致于常常梦到周公。   后来孔子从政于鲁国,他决心恢复西周的制度,旅行仁政,建立西周式的国家。可是他的主张遭到了当政权贵的竭力反对,最后,他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结果处处碰壁,只好又回到鲁国,此时他已年迈体衰,叹息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 孔子的话什么意思?

      1.孔子没有说过这句话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领导人所领导的事务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都是人道的事,鬼神与人是两路,所以敬而远之,这就是智了;一个领导别人的人,极须要仁爱的心怀,对任何问题不要轻视,先从“难”的方面想,以后才能得到好的结论。先从难的方面,问题多的方面看,都研究完了,最后有一个结论,得到中道的成果,这就是仁的用   2.   孔子对于鬼神的态度,在上论中已经提到过"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这里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并不否认鬼神的存在,而是 认为先把人作好,再研究鬼神的问题。连人都没有作好,连人都不懂,还想进一步去了解鬼神的事,太远了。"天道远,人道迩。"天道当然不是天文学、太空学这个天道。中国过去这个天道,就是代表形而上的,太深远了。我们活着作人,人事是浅近的。但是我们作了一辈子的人,对于人的事还没有研究透澈,何必来谈那么远的天道呢?这等于他消极的承认有鬼神。   而他认为学生们的程度还不够,暂不讨论。所以他答复子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个"事"字是作动词用,对于人事问题还没有作好就不要讨论鬼神的问题。接下来和鬼神连贯的有个大问题了?敢问死?"子路问人怎么死的?大家认为子路的话蛮好笑的,怎么死还要问?但"死"的确是一门科学,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孔子答得很妙,"未知生,焉知死?"你是怎么生的,知不知道?生从哪里来?一般人都知道是妈妈生的。哲学中"人"究竟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很重要。而每个人都有哲学思想,只因环境或智慧的不同,有人向哲学这方面追下去,有人就不追了。像每个人小时候都发生过一个哲学上的疑问:"我是怎样生出来的?"我们小时候问父母,妈妈告诉我们人是从腋下生出来的,我们还感到奇怪。现在教育普及了,都知道怎样生人,但那只是生理上的解说。 生人真有那么简单吗?照生理医学上说是很简单;但在哲学上对于医学界的解说并不满意。医学并没有解决问题。即使是照医学上的解说,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外婆生,外婆是外外婆生,推溯上去,最初最初的那个人怎样来的?还是问题。人的生命究竟哪里来的?这是一个大问题。究竟怎样死的?为什么要死掉?以哲学眼光来看人生,宇宙是玩弄人的,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可作这一面的解释。天地简直在玩弄万物,既然把人生下来,又为什么要让他死掉?这是多遗憾的事!   讲到遗憾,我们又想到哲学上的另一个问题。以我们东方哲学来说,《易经》 看这个世界,始终都是在变化中,而它的变化始终是不圆满的。我们这部《易经》从"乾""坤"两卦开始,最后一卦是"未济"。"未济"也可以说是没有结论的。以《易经》来看世界,任何事都没有结束。人生有结论吗?我们也讨论过"盖棺论定"并不是结论,人死了没有结论。宇宙、历史有没有结论?据科学、宗教、哲学所了解的,宇宙最后还是会毁坏,毁坏了又会新生,也是没有结论。所以人生是一个没有结论的人生,而这个没有结论的人生,永远是缺憾的。佛学里对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翻译成中文就是能忍许多缺憾的世界。本来世界就是缺憾的,而 且不缺憾就不叫做人世界,人世界本来就有缺憾,如果圆满就完了。像男女之间,大家都求圆满,但中国有句老话,吵吵闹闹的夫妻,反而可以白首偕老;两人之间,感情好,一切都好,就会另有缺憾,要不是没有儿女,要不就是其中一个人早死。《浮生六记》中的沈三白和芸娘两人的感情多好!其中就一个早死了。拿小说来讲,言情小说之所以美,只是写两三年当中的事,甚至几个月中间的事情。永远达不到目的的爱情小说才美,假使结了婚,成了柴米夫妻,才不美哩!   再说笑话,太阳出来了,又何必落下去?永远有个太阳,连电灯都不必要去发 明了,岂不好!也有人说笑话,认为上帝造人根本造错了,眉毛不要长在眼睛上面,如果长在指头上,牙刷都不必买了,这些是关于缺憾的笑话。这是个缺憾的世界,在缺憾的世界中,就有缺憾的人生。花开得那么好!为什么要谢了?人生,生活得那么好,又为什么要死了?这些都是哲学的问题。这宇宙的奥秘、神奇,谁是他的主宰呢?有没有人管理它呢?如果有人管,这个管的人大概是用电脑计算的。人同样都有鼻子、嘴巴、眼睛等五官,可是那么多的人,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只看这么一点点,就有那么多的不同。所以人家说人是上帝造的,我说那个制造厂里, 大概有时候抓模型抓错了,所以有的鼻子不好,有的耳朵不好。这到底怎么来的?西方的宗教,有的就告诉我们不要再追问,这是上帝照他的型态造了人。那么上帝的型态又是什么样子?不知道。西方宗教说,到此止步,不能再问了,信就得救,不信不得救;东方的宗教,信的得救,不信的更要救,好人要救,坏人更要救;在东方宗教里,认为人生不是哪一个主宰,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另外定了一个名称:第一因。第一个因子哪里来的?第一个"人身"哪里来的?印度来的佛教、中国的道教,都认为人不是生物进化来的,也不是由一个主宰所创造的,也不是偶然 的,这是一个大问题。   简单地告诉大家,这个生死问题和鬼神问题是连起来的。东方学说认为光靠男性的精虫、女性的卵子两个东西不能够形成一个人。人的形成需要"三元和合",由男性的精虫、女性的卵子,配上灵魂而形成人。现在已有人研究出来试管婴儿,将精虫和卵子放进试管里看到他长大,那是不是三元呢?还是三元。精虫、卵子在玻璃管里或在人体里成长,是一回事。精虫与卵子之能够结合,还是靠一个灵魂的力量来的。人生出后有高、矮、胖、瘦、智、愚之分,不完全是遗传,遗传仅是因 素之一,其中另有因缘。因缘的观念,是来自印度佛家的文化。譬如说,我在这里讲《论语》是因,大家在这里听就是缘,双方就有这个因和这个缘。相反的,大家是因,因为有大家在听,我才有机会在这里讲,我就是缘。因与缘互相连锁的关系,就叫作因缘。那么人生下来,有四种因缘,一种是亲因缘:它是种性,(这些问题讨论起来,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完的,只大概提一下。)包括了灵魂的关系,人的惯性的关系,由过去的生命历程带到了现世,又由现世再带到来世。至于父母的遗传等等,属于疏因缘,又名增上缘。何谓增上?一颗种籽,本身是亲因缘,种下泥土 以后,因地质不同,吸收的养分不同而变,虽然变了,但它的本性不大会变的。所以西方遗传学所讲的,在我们东方哲学说来,那不过是增上缘的一点作用而已,并不是全部作用。有了现在的生命以后,就叫作所缘缘。何谓所缘缘?如苏东坡的诗说"书到今生读已迟",人为了今生读书已经太迟了,今日要赶快读书,以便来生的智慧高一点,这也可以做为所缘缘的说明。第四是等无间缘。因缘的关系是永远连续不断的下去,所以是平等的,没有间歇性,永远是转下去,等于我们的银河系统,是永远在转,连续关系转下去。这里大概介绍一下,这是哲学上一个专门的课 题,也是科学上一个专门的问题,很麻烦,很精细的。我们现在只能约略地讲个大概,这也就是生死的问题。   东方哲学还有一个东西讨论,最初的生命哪里来的?东方哲学有所谓"原人论",原始的那个生命,最初从哪里来的?现在全世界都流行的禅宗--这是中国的特产--其中主要的问题,也是问"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照唯物论的解释"人死如灯灭",这答案行不行?不能满意。事实上证明,人死不如灯灭。如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灵魂学的调查,有很多的事例证明,譬如说有的人没有死,已经有死的征象。不说远的,就说发生在台湾的事,有位老朋友的老太爷,在他死 前三天的早晨,他自己的老太太,就看到她的老伴站在门前往外走。老太太呼唤他不要出去受了凉,但又倏忽不见了。再回到房间一看,老太爷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这时老太太心里知道,老伴快要死了,所谓灵魂先出窍了。果然三天以后老太爷去世了。这种事例倒蛮多的,这许许多多事例,在科学上都还是不可知之数。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我们大家都活到死,死是一个大问题,一个人正常的死到底是怎么死的?   生命的幽默   《庄子》书中有句话妙得很,他说:"不亡以待尽。"这话怎么说呢?意思是我们活在世界上并没有活,是在那里等死。所以庄子又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当一个婴儿出世,我们说生了,但庄子的观念中,那不是生了,而是死亡的开始。自生之时就开始慢慢走向死亡。两岁时,一岁的我过去了;十岁时,九岁的我过去了;四十岁时,三十九岁的我过去了,天天都在生死中新陈代谢,思想也在生了死,死了生。我们一个新的思想生了,前一个思想马上死亡了,流水一样。正如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庄子说看着这生命活着,没有死,是在等最后的一天。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人生,的确是这样。所以有人学哲学,学得不好的,反 而觉得人生没有意思,你说搞了半天有什么结论?没有结论。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缺憾的世界。但是也有人通了的,晓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个缺憾的世界。像曾国藩在晚年,就为他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要求自己有缺憾,不要求圆满。太圆满就完了,作人做事要留一点缺憾。如宋朝的大哲学家,通《易经》而能知道过去未来的邵康节,和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弟兄是表兄弟,和苏东坡也有往来。二程和苏不睦。邵康节病得很重的时候,二程在病塌前照顾,这时外面有人来探病,程氏兄弟问明来的是苏东坡,就吩咐下去,不要让苏东坡进来。邵康节躺在床上已经不能说 话了,就举起一双手来,比成一个缺口的样子。程氏兄弟不懂他作出这个手势来是什么意思,后来邵康节喘过一口气,他说:"把眼前路留宽一点,让后来的人走走。"然后死了。这也就是说世界本来缺憾,又何必不让人一步好走路

  • 请问塔罗牌中的“魔术师”有些什么意思?

      1 魔术师 相关语:创造 这张牌充满了开创性和神奇的力量,变化莫测。一切都在你的手中,成功将获得巨大的收获,失败也是在一念之间,所以有些大悲大喜意味。胜负都很明显,所以在解牌时一定要下点功夫,结合其他的牌共同分析。牌面中魔术师右手持法器指着天,左手指地,成为上天与尘世连接的通道。他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四大元素的圣器,圣器赋予了他四种力量:明确的动机、周详的计划、如泉涌般强烈的热情与脚踏实地的执行。四大元素的圣器,再加上有超出常人的灵感,溶入自己的创造力,挥舞手中的魔杖就能召唤出神奇的法力,成为世界的真正主宰。在旁人看来这是多么的神奇,而对于他来说一切都很平常,因为他的智能是没有穷尽的。他更会充分利用他的智能和四个圣器。但神奇的力量是通过付出比普通人多几倍的努力才拥有的,发挥时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正义的目的,这才是魔术师成功的秘诀。牌面正立时,意味着你在事业上有良好的动机、宽阔的心胸和充足的准备,一切都在你的计划之中,把握住机会向着成功稳步前进。爱情更是游刃有余,外在的环境根本对你没有作用,处于主动地位。牌面倒立时,则意味着你有投机心态,躲在自己的保护层中生怕受到伤害,对事业的态度有了些许偏差,表现出漫无目标和缺乏自律。不肯遵守一些基本准则,不惜*控制对方甚至毁灭对手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所以将带来精神、情感或健康上的种种问题。正位:成功、果断、好的开端、计划完美、发展空间大、智力非凡、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拥有默契的伴侣、出现新恋人逆位:失败、态度消极、做事匆忙、优柔寡断、才能平庸、缺乏技术、没有判断力、没有创造力、爱情没有进展、注意伴侣的行为

  • 设计师在五行中算哪种

      1,成功的设计师应具备以下几点:A,感到强烈的B,发明创造的能力C,对设计理念的表达E D审美能力鉴定工作,具有全面的专业智能现代设计师必须是一个广阔的文化视角,深邃的智慧和财富,应说明的特征当今时代,反映了真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至少你应该明白,优秀的设计师有他们“自己”的方式,清晰的图像,对逻辑上看。   2,设计师必须要自信,坚信自己的个人信仰,经验,眼光,品味。不盲从,不孤芳自赏,不骄,不浮。面对严谨的治学态度,没有个性和人格,不为设计而设计的。作为一个设计师,你必须有一个独特的品质和高超的设计技能,即无论多么复杂的设计问题,可以访问通过认真总结经验,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学会消化同类型的优秀设计的精髓,实现新的创造。

  • 孔子带给我们什么 ?

      孔子是人类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论语》中蕴涵着人类智慧的教育学、智慧的管理学、智慧的策略学、智慧的生命力学、智慧的生命物质学、智慧的语言学、智慧的五行阵法……。任何不同领域的科学规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科学与科学之间相链相牵,彼此共存。人类任何不同的群体人在遵守“仁、义、礼、智、信”的礼度美道德标准时,这个群体就一定会顺理而生的,因为符合了人类的生息规律。人类生存在五行之中,五行之中有相生相克的理存在,这个理是从上贯穿下来的,如果理用反了,会增聚不同方面矛盾的产生,激化矛盾中的矛盾问题再度恶化,使矛盾无法顺理破解更无良性方法解决,甚至于达到矛盾僵化的悬玄遮浮的程度,任何方面的矛盾如果到了这种程度就会直接影响、直接破坏、直接毁灭人类自己了,就象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道德伦理的破坏、人类自己制作的假劣食品对人类身体的破坏、人类中不同的人思想境界的探智区间的有限对人类文化、人类服饰、人类头饰的毁灭性的破坏等等。孔子的理论是按照生命的生息规律,告诉人类做人的身心纯正礼度美的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中融含深刻的表面内涵和深层内涵,其中的智慧非常独到,对于当今任何不同群体人一切方面的健康生息开拓与创新,仍然起到导航的作用,因为圣人的“仁、义、礼、智、信”、“中庸之道”、“克己复礼”其中智能的内涵都遵循了人类生命力学的规律、人类生命物质学的规律、遵循了分子粒子运动规律、遵循了五行之中的“地、火、水、风”的规律。是中华炎黄龙文化的智慧精髓。

  • 梦幻西游烟花占卜师,中过的进!

      购买一个烟花后可以随意输入1-99999999间的任意正整数。 每购买1个烟花需消耗5000两金钱、5点体力; 游戏规则: 数字输入范围为1-99999999之间的所有正整数。

  • 地师犯杀师日后嘴歪了,从风水学中怎样化解 20分

      用釉子叶泡水抹身试试

  • 孔子是如何把握自己命运转机?

      许多人说自己命运多舛:读小学时,大学免费,上大学时,读小学又不用花钱;大学毕业,遇上就业难,考取研究生,又赶上“扩招”;费尽周折在国内读个博士,却又发现“海龟”其实更吃香;熬到博士毕业跨出校门,又变成房奴车奴。至此,人老矣,志衰矣,而朋友同学则不论学位高低,很多都已经有车有房,家有娇娘,于是,一曲《一无所有》就成了许多八?后研究生的最爱。   其实论起命运,我认为没有人比孔子更悲惨。虽然他是殷商后裔,血统高贵,但他的先祖们却饱尝国破家亡的辛酸:一次是武王伐纣,殷人被流放到商丘,成立了宋国,由于地狭人众,没有土地的殷人只有背井离乡,成了贱买贵卖的生意人,“商人”一词由此而生——后来孔子不辞辛苦,周游列国,我想多少也跟“商人”的冒险精神有关吧;另一次是孔子的六世祖、宋国大司马孔父嘉因军事政变被杀,孔子的先祖不得不再次流亡,最终逃难到了鲁国——如果不是这次政变,孔子就要落户河南,山东人引以为傲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恐怕也会因此而大为逊色。在鲁国,失势的“孔家人”继承了孔父嘉的衣钵,做了职业军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是位作战勇敢的将军,在一次战斗中曾于危机关头托起五百斤重的城门而使鲁国军队免遭围歼。由于屡立战功,叔梁纥在鲁国应该有一定的地位和财产,至低也是中产阶级的一员。但这却与孔子无关,因为周代宗法制规定只有嫡子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爵位和财产,而嫡子的确认又讲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论长幼,孔子字“仲尼”,按“伯仲叔季”的排序,孔子该是家里的“次郎”,《论语》里有两处记载也可证明孔子还有位大哥,“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尊卑,孔子地位简直可用低贱形容。《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所谓“野合而生孔子”,说白了就是孔子是叔梁纥和颜氏女的私生子。由于结婚时颜氏女才十六七岁,而叔梁纥已经六七十岁,二者年龄极不相配,再加上“丘生而叔梁纥死”,孔子的身世不免被外人指手划脚,颜氏女因为忌讳此事,连叔梁纥葬在哪里都不告诉孔子。总之,不论长幼尊卑,孔子绝无机会染指叔梁纥的爵位和财产,连孔子自己都承认“吾少也贱”。因此,孔子虽然有贵族世家的背景,但从小就被别人瞧不起,甚至连一般社交活动他也被排斥在外,《孔子世家》记载:“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经历了幼年失怙,孔子老年又饱尝丧子这痛:“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人生三大不幸,在孔子身上就发生两件!虽然史书并未记载孔鲤母亲的生卒年限,孔子是否中年丧妻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论语》记载推断,孔子夫妇之间似乎也是麻烦不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朱熹对此不问原因却妄开药方:“君子之于臣妾,庄以莅之,慈以蓄之,则无二者之患矣。”孰不知,清官难断家务事,果如朱熹所说那样简单,孔子就没有必要口出怨言而让后人妄加揣测了。   在事业上,孔子更是屡遭挫折。和现在一样,他首先遇到了就业难:由于无权继承父业,为养家糊口,孔子“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藩息”,做会计,当羊倌,这就是孔子最初的职业。后来他又到洛阳京师大学堂跟随老子进修,虽然学有所成,但就业形式依旧严峻:在齐国,齐景公以“吾老矣,弗能用也”为借口拒绝提供工作,孔子只有“返乎鲁”;而鲁国就业环境更差,“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好容易在“知天命”的年龄当了大司寇,可位子还没坐热,就因为齐国的离间而被迫离职,跑到卫国;初到卫国,卫灵公慷慨“致粟六万”,但不久就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说孔子坏话,“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于是孔子这次在卫国住不到十个月,又被迫离开。在此后十几年时间里,孔子一直流亡:又两次到过卫国,到过曹国,到过宋国,到过郑国,到过陈国,到过蔡国,到过楚国!虽然孔子教导弟子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可他自己的命运就是背,走遍全国各地,竟然没人愿意提供工作!可见,好工作难找,古今皆然,但别人求职是吃苦,而孔子求职有时却会遇到生命危险:在求职路上,他曾两次分别被匡人和蒲人拘留,更严重的一次是在陈蔡边界被人围困在荒郊野外,“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几乎被活活饿死。当时,有位郑国人曾给求职中的孔子勾勒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画像:“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由这些可见,讲起命运不好,没有人比孔子更有资格抱怨,但除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他一句怨言也没有,反而用一种“不怨天,不尤人”的态度看待自己的遭遇。他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单从字面看,此话阿Q味十足,阿Q被打后不也安慰自己说“总算被儿子打了”吗?其不同仅在于孔子抬高自己成君子,而阿Q则贬低别人为儿子。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因为在《论语》开篇,孔子此话只说一半,还有一半他是这样说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阿Q对这些话自然是望尘莫及,即便西方圣人听了也会自叹弗如,因为基督信奉隐忍哲学,讲求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进而做到别人打我左脸,我索性把右脸也给他打。而孔子要积极向上得多:别人误解、轻视甚至践踏自己,但我依然会像君子一样泰然处之,因为我相信通过努力,凭借本领可以让别人了解并接纳自己。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人还应该学会了解接纳他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正所谓态度决定成败,正是因为有“君子求诸己”和“求为人知”的乐观心态,孔子才能在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里悠哉游哉,甚至在命悬一发时依然能够弦歌不断,陶然自乐。   孔子不抱怨命运不好,但却反省过命运不好的原因。在陈蔡绝粮时,孔子就曾问弟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也?吾何为于此?”子路率先发言:“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子路认为是自己修行不够。孔子对此表示反对:“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贡认为问题根源在于孔子的理想和志向过于高远,燕雀不知鸿鹄之志,故此不容于众,他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对此说法表示部分赞同,但却严厉批语子贡把凤凰变麻雀而求容于世的做法:“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尔志不远矣!”颜渊的意见和子贡相似,但他认为真理总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众人越是反对,才越显得自己正确:“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作为孔门首席得意弟子,颜渊和老师可谓心有灵犀,说话也总能讲到点子上,难怪孔子听后欣然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因此,人有高远的理想和志向才能成就非凡的人生,孔子的理想和志向是使“天下就有道而正焉”,在孔子眼里,“道”永远是第一位,“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因为乐“道”,所以能安贫,“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了“道”,孔子甚至愿意献出生命:“朝闻道,夕死可矣;”因为他坚信“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议也”,所以他特别反感子贡的主意。正是由于孔子对“道”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与坚持,才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圣人的地位。   那伟大的理想从何而来?对这个问题,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在孔子看来,自己并非天生圣人仁人,只不过由于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别人才给自己圣人仁人的称号。虽然如此,正如公西华所言,“正唯弟子不能学也。”那和其他人比较,孔子学习有何高明之处,以至于别人无法效仿?我认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对待学习的态度。孔子对学习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李长之先生解读这句话说:“做一件事,知道非做不可才去做,不如愿意去做的好;更不如做起来觉得有一种乐趣的好。”虽然此话并不单指学习,但用在学习上是多么恰如其分:学习很有用,一般人对此都是“知之”;但学习也是件苦事,绝大多数人不能从中找到乐趣,自然不能“好之”“乐之”,以至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为何常人在学习上总会走上这样一条自相矛盾的道路?孔子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现在人们之所以会对学习产生审美疲劳,是因为他们把学习当成“做秀”,是演给别人看的,并非为了自己道德修养和学问见识的提高:每天戴着假面具学习,不累才怪?孔子的话确实打中了部分“今之学者”的要害,还拿考研说吧:考研,有人为了千钟粟,有人为了颜如玉,还有人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更有人什么也不为,只把考研当流行,因为大家都考所以自己也考??总之,这些人或者对读研寄托了太多,轻车负重,所以感觉读书累,而在学习过程中又往往把最重要的忽略了;或者就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到毕业自然空空如初。因此,在高校大肆扩招的今天,单把一次考试当作改变命运的稻草,其成功率好比双色球的中奖率。   正因为孔子把学习当成“为己不为人”的乐事,所以他能保持终生学习,不管生活上遇到多大困难,他对学习一直乐此不疲:幼儿时,“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年时,“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青年时,不远千里到洛阳跟随老子学习;直到老年,“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不仅如此,在孔子看来,学习还是件随时随地都能做的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即使走在路上听到别人歌曲唱得好,他也要虚心学习:“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如果是个人独处,他认为这又是个“温故而知新”的机会,所以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对学习的态度及他后来取得的成就正应了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总之,命运好坏并不重要,关键要能抓住命运转机:孔子命运不好,但却因为抓住了转机而受当世后人的万分景仰。邻居夸赞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各;”弟子尊敬他说:“仲尼,日月也;”就连当初瞧不起孔子的阳虎,后来为见孔子一面,也只有用送礼走后门的方法,“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去世,鲁哀公更是痛哭流涕,并尊称他是“国老”:“?F天不吊,不赉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毋自律!”后世人更把孔子奉为“至圣先师”,直到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而享受这一切的孔子,当初竟然是个为人不齿的私生子和落魄不堪的丧家狗,看似不可思议,但孔子说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用这个理论考查孔子的一生,他能抓住命运转机的玄机也一目了然了吧。

  • 孔子和老子各属什么生肖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推算之关键在历史纪年法中亦不存在公元0年。比如,1989年,我国隆重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人们就将1989-(-551),当然是2540。然而,由于公元无0年,这个减法就做错了。到1989年,孔子诞辰实际只有2539周年。推算之,2006-(-551)-1=2556=12*213即,-551属相同2006,孔子属狗。

  • 风水杀师地的意思

      杀师地,即风水师之死地。     据说杀师地有多种说法:杀师地葬中龙真穴的才杀师,若葬下的不是龙真穴则不应杀师.杀师地有明杀师与暗杀师之分,明杀师地主地师会暴死,如撞车死,从高处摔下死,被刀剑砍杀等,暗杀师地主地师会病死,得折磨段时日才往地狱或天堂报到.如是杀师之地不请地师自己点行吗?行!那杀的将是你自已,杀师之地做阴宅或是做阳宅都一样杀师.     那么怎样的穴地才会是杀师龙穴?   据风水先贤记载:杀师地一共有以下数种:剑脊龙穴,北辰守水口,龙带刀剑穴地,蜈蚣形穴地,蛇形穴地,龙形穴地,虎形穴地,狮形穴地等,若凡形峦非常逼真形似某动物的穴地都主杀师杀主之穴地,(点葬中真穴方应)。     (1)剑脊龙之杀杀师穴   指来龙过脉之处的腰峡,象卧剑之状,腰峡类同刀剑之刃状也,这种腰峡人在其上行走非常困难.甚至根本无法行走.剑脊龙难以结穴,凡剑脊龙者必然是石,只有石头才能形成锋利剑刃状,剑脊峡只会出现在火星太祖山下脉一二三节上,剑脊状的龙也只配出现在龙脉初始处,此时之龙全是石头,纯阳不化,一片阳刚之煞气,根本不可能结出穴来,其实在这种地方作坟是最傻也是极为罕见,如果在这种地方强行造坟会令主家灭绝,虽然没龙穴但是受形峦杀师,这种地也该把他杀掉!     (2)北辰守水口之杀师龙穴   凡北辰星守水口的穴地都是杀师地,杨公禁星论日:筠松禁星禁何星?余星不禁北辰,至尊之星何须禁?恐君漏泄损君身.北辰有一种说法,甚为奇异,但非常之准验.如北辰守水口之地,内里有结一穴之局,也有结数穴之局,凡数穴之局据说只有葬着正穴才会杀师,葬副手穴则不杀师,如何区分正穴与副穴,那是另一种学问了.为什么北辰主杀师呢?因为北是石,水口边林立刀枪剑戈,短者为刀剑,长者为枪戟,凸现奇异怪石,是一种凶煞气,凡形成煞气就会杀人.     (3)龙带刃剑之杀师龙穴   凡龙带剑,拖枪立戟者,主杀师.龙带刀剑者,多是行龙星辰发出曜气成尖利如刀剑状是也,这种龙煞气极大,凡葬此龙所结之穴必是见有血光之应,故会杀师;穴星发出曜气如刃剑枪状,则不主杀师,因为火星发出曜煞气多是向外杀去,多不会向内杀入.是我拿刀剑枪去杀别人,故不会主杀师之应事,龙带刀剑之地只会荫生杀人之人,如杀人犯,武将,征战之将,黑社会份子等此类人物.凡龙身带剑刀者,可知此条龙只不过是一条分枝龙,护龙,是一条护卫别人奴仆之龙,可以肯定内里必结干龙大地,有不少出到平洋水之尽头处去,再回转护持内里大地,也可知道这种格局决不可能荫生王者,并不是何等大地,不值得冒着生命危险葬此种穴地实在是有点划不来.     (4)蜈公杀师龙穴   蜈蚣之形地有两种,直出蜈蚣形与曲转蜈蚣形,直出蜈蚣形穴地前多有珠形砂,似一个小圆金星,喝形称为蜈蚣吐珠形或蜈蚣守珠形,而曲转蜈蚣形穴地则前多没有小金星珠砂形.蜈蚣地行龙星辰都是金星行龙,由一个个整齐大小差不多的金星联聚而成的,蜈蚣龙脉地形到头结穴必是窝穴,窝中才能达到阴阳化气,才有穴可言,若不现窝则纯阳无结穴.为什么蜈蚣龙穴主杀师呢?有人说是蜈蚣开口要咬吞人故杀师,其实真正原因是在于金星,蜈蚣行龙全身全是金星,没有蜕换化煞,金纯阳乃罡煞之气这才是蜈蚣龙穴杀师之秘诀.凡蜈蚣地前若有珠形则不杀师,杀师的蜈蚣地是那种前没有珠形砂格局,俗语日:蜈蚣地前有珠形砂,那蜈蚣吞珠,守珠,耍珠去了,没空去吃人.其实前之珠形砂乃蜈蚣龙身上发出之曜气,发出珠形砂其身上罡阳煞气己蜕出掉了.故不杀师.     (4)杀师之蛇龙穴地   蛇形地与龙形地极肖似,凡蛇身上无手足者,真蛇形也,如身长有手足者,真龙形也,蛇龙之地为什么会杀师?因蛇龙形地都是文曲星辰行龙,文曲星性流荡气散,难......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