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禁忌有哪些

  • 佛教有那些禁忌多?

      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五戒,就是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十善实际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细化,分为身、语、意三业的禁忌,其内容包括,身体行为的善(禁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方面的善(禁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识方面的善(禁忌):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 佛教中的基本禁忌有哪些

      一般来说,佛教中的基本禁忌就是五戒十善。   五戒:杀、淫、盗、妄、酒。   十善: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

  • 汉传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佛教也有很多规矩。僧团有严格的戒律,居士受戒后要遵守相应的戒条,游客去寺庙拜佛也要守规矩。   编者按: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佛教也有很多规矩。僧团有严格的戒律,居士受戒后也要遵守相应的戒条,一般游客去寺庙拜佛烧香也要守规矩。那么,对一般信众及游客来说,佛门有哪些规矩?比如:到寺院吃斋饭要不要交钱?斋饭吃不完怎么办?到寺庙游览可不可以照相?可不可以在寺院吃荤食?女性生理期能不能到寺庙拜佛?孕妇到寺庙拜佛有没有禁忌?2017年2月15日,西安香积寺首座、监院慧超法师做客凤凰佛教原创节目《师父来了》,以下为慧超法师为大家讲述那些你不知道的佛门规矩。   1、到寺院吃斋饭要珍惜,不要浪费。一般寺庙里的斋饭都是对外的,如果斋饭吃不完,可以把它带回去,但是不可以再倒回,或者可以喂小动物做布施,尽量发挥到极致不要浪费。   2、到寺院吃斋饭,个人建议交钱。因为寺庙里的饮食,来自社会上的居士自发地供养,十方来十方去,共结下十方缘,所以方便后来者多少布施一点未尝不可。   3、到寺庙游览,建议不要照相。照相只能说是一种方便,如果一定照相要把佛菩萨的形象全部取在镜头当中,不能把头、身体少半边都不可以。更不可以在佛像前摆出一些奇异的动作,甚至亵渎佛菩萨的动作。   4、不建议在寺庙里吃荤食,到了一个地方要尊重一个地方的文化风俗,特别是到了汉传佛教寺庙,僧人是吃素不吃荤的。   5、女性生理期可以到寺庙里拜佛。但不建议过多拜佛或进行佛事活动。这样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生理期需要在家好好调养,少进行身业活动,多诵经念佛持咒较好。   6、孕妇到寺庙里拜佛没有禁忌,但是自己要做好防护措施。走路、拜佛,要注意特别小心。尤其是临盆将至的时候,从安全性上要考虑,不建议再去。

  • 关于佛教业障

      业障就是前世积累的恶业及今生所造的罪恶,念佛(即南无阿弥陀佛)是最好的消除业障的办法,放生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 佛教以莲花象征什么?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性,象征佛与菩萨超脱红尘,四大皆空;   莲花的花死根不死,来年又发生,象征人死魂不灭,不断轮回中。   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   佛教有宝伞、双鱼、宝瓶、莲花、白螺、如意、宝幢、金轮八种吉祥宝物,   释迦牟尼把莲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   由于莲花在佛教上的神圣意义,佛经中把佛教圣花称为“莲花”,把佛国称为“莲界”,把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蕖华合掌”,甚至把佛祖释迦牟尼称为“莲花王子”。   莲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   象征我佛“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同驻。   其姿挺展,日艳且鲜;其貌熙怡,傲然独立;   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   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   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   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莲花有五色:白、青、红、紫、黄,称为“五种天华”。   其中白、青两色最受青睐。   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生长于佛国阿耨达池中,人世间难以见到,   故又称“希有之华”。   青莲花,梵文音译为优钵罗。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经中称之为“莲眼”,也即观音菩萨的眼睛。   五种莲花,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坐。   东方福智虚空藏,坐青莲花,乘银牛;   南方能满虚空藏,坐赤莲花,乘金象;   西方施顾虚空藏,坐白莲花,乘琉璃马;   北方无垢虚空藏,坐紫莲花,乘狮子;   中央解脱虚空藏,坐黄金莲花,乘水晶龟。   莲华喻菩萨十种善法   一、离诸染污 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比喻莲花出于水而不为污泥所染也。(五浊者,即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   二、不与恶俱 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毫之恶共俱,比喻莲华虽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三、戒香充满 菩萨修行,放诸戒律坚持无犯,以戒能灭身口之恶,犹香能除粪秽之气。故经云:戒香芬馥,广布充满,比喻莲华开敷,妙香广布,遐迩皆闻也。   四、本体清净 菩萨因持戒故,身心清净虽处五浊之中,而能无染无著,比喻莲华生时虽处污泥浊水,而自然洁净无所染也。   五、面相熙怡 熙,和乐貌。怡,喜悦也,菩萨心常禅悦,则面无颦蹙,诸相圆满,见者悉皆欢喜,比喻莲华开时,令诸见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悦也。   六、柔软不涩 柔软则随顺,不涩则无滞,谓菩萨修慈善之行,复于闭法无所滞碍,充于内而形于外,故体常清净,柔软细纱而不粗涩,比喻莲华,体性柔软而复润泽也。   七、见者皆吉 菩萨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见者咸获吉祥,比喻莲华,芬馥美妙,人或眼见及梦见者皆吉祥也。   八、开敷具足 菩萨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严具足,比喻莲华开敷而其华果具足也。   九、成熟清净 菩萨修因既圆,妙果成熟,而慧光发现,能使一切有情见闻之者,咸得六根清净,比喻莲华成熟,若眼睹其色,鼻闻其香,则诸根示得清净也。   十、生已有想 菩萨初生之时,诸天人等咸乐护持,以其必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比喻莲华初生之时,虽未见花,凡诸人众,咸生已有莲华之想也。   参考资料:[

  • 佛教的乐器磬的禁忌

      《辞源》中引述说:“磬:乐器也。以玉或石为之,其形如矩。”——磬又叫做“銈(金圭也)”。   据说“磬”起源于我国古代,在虞舜时期,它便成为很重要的乐器了。当时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那些石料,出产于我国泗水(在今山东省境)两岸的深山之中。它的颜色类似漆树,夹杂少许细白的纹理,看上去好像是玉类一般。也有用太湖石去磨制的,不过,这种质量不如泗水的石料坚实而精致。   根据《文献通考》考证:到了南齐时代才有铁造的“磬”,又到了梁代才有铜造的“磬”初期使用玉料和石料所造的“磬”,是把石块磨成石片,形状如“矩”,中间折曲,两端低垂。有如日本字母的“ヘ”字,也很像我国“注音符号”的“ヘ”字一般。——造即《周礼》之第六篇,亦名《冬官考工记》)。   “磬”的种类很多,有“玉磬、铁磬、铜磬、编磬、笙磬、颂磬、歌磬、特磬”等许多类型。每一种磬,大致都是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铁片组合而成的。它是由于利用石片或铁片的长短厚薄的差异,而发出不同的音律。   例如“编磬”的制作方法:它是用十六枚石片(石磬),按照十二种音律的次序,横列成上下两排而组成的。还有一种叫做“方响”的乐器,它是“磬”的一种代用品。它是用十六枚长方形的铁板排列而成。   到今天还有“编磬、特磬”和“方响”被流传使用着。日本奈良 兴福寺,不久之前还有一只“华原磬”被保存着,据说是一件非常名贵的古物。考其形状,是属于“钲鼓”的一类。   佛教的“僧磬”,和上面所介绍的“乐器磬”大不相同。佛教的“磬”是“钵”形的。据《禅林象器笺》“呗器门”(日僧无着道忠编著)说:“僧磬与乐器磬,其形全别。乐器磬:板样曲折。《考工记》所谓倨勾,一矩有半者。僧磬:如钵形。《祇园图经》云:可受五升。可知天竺磬亦如钵器矣。又《石湖梅谱》,以梅花半含比僧磬,支那(中国)僧磬之制可知焉。”   佛教的“磬”,大致有“圆磬”(即“大磬”)、“匾磬”、“小手磬”(即“引磬”)等三数种。“圆磬”有如钵状,多用铜铁等金属所造。大者径约二、三尺,高不足二、三尺。小者径约半尺,高不足半尺。“匾磬”是石造的,《象器笺》说:“小磬如桃大,底有窍,贯绪,连缚小竹枝为柄,以小铁桴(槌)击之,名为引磬。盖因导引众故名。”现今之引磬,已改用木柄,贯以铜线。   “磬”是“犍槌”中的主脑,在寺僧集体行动时,由“维那”或“悦众”用它指挥大众进退起止,号令赞诵。   在大寺院、大丛林里,“维那”管用“大磬”,“悦众”持用“引磬”。上殿时:“悦众”一人或数人,站在“维那”(一人)身后,“悦众”等于是“维那”的部属。“维那”起腔,“悦众”接腔。“维那”转腔,“悦众”跟腔。他们必须声声响朗、字正腔圆,以防大众高低失准,参差不齐。   “大磬”的敲用,多半是在“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 “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在“问讯、转身、礼拜”以及其它“动作”的场合——如晚课“蒙山施食”时,“行者”的动作等。   “大磬”大抵用于指挥“腔调”,“引磬”则用于指挥“行动”,“大磬”并有振作心神的作用。“引磬”在不敲“铛、铪、铃鼓”时,在必要时配合木鱼作为敲打“板眼”之用。   小寺院道场人数少,“维那”、“悦众”两者往往都由一人兼任。于是“大磬”和“引磬”就得由一个人同时并用了。   “大磬”和“小磬”,除了要在“日常课诵”、或者是各种“法会、庆典、消灾、度亡„„”等场合须要敲击外,还有许多仪节须要敲击它们。——据《佛教仪式须知》(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编著)说:“‘圆磬’念诵所鸣,维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官、施(施主)护(护法)等礼佛,皆鸣三下。‘扁磬’石为之,形似‘云板’,悬‘方 另据《法器章》说:“磬: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大众看诵经咒时,值殿者鸣之。唱衣时,维那鸣之。行者披剃时,作梵阇梨鸣之。”   有一铜磬,可受五升。磬子四边,悉以黄金缕作过去佛弟子。又鼻上,以紫磨金为九龙形。背上立天人像。执玉槌,用击磬,声闻三千世界。音中亦说诸佛教诫弟子法。磬是梵王造之,及佛减度,娑竭罗龙王收入海宫。”

  • 佛教是宿命论吗?

      不是,佛教不是宿命论,相反佛教是把生命握在自己手里的唯一宗教。孔子在读易经时候得出的结论:善者不卜和时也,命也。我们通常算命用四柱八卦是人在出生之时的信息,也就是说此信息是出生之前所积累的业的总合,传达的是今生果的信息,也可以解为凡事自有定数,这才叫宿命论,也是多数人不能幸免的结果,是按照命运的轨迹不作为,遵循命运的按排认为没有办法,处处受阻而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确实想改变命运真的很难,难在于前世的业无法消除,佛祖也不能。   然而从出生到现在我们都做了什么,三种情况:做坏事,不作为,做善事。你应该听说过,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佛教说一念万年,一万年太久我们看不到,只争朝夕是可以的,有现报一说,坚持做善事来还前世的业得今世果报,前题是深信不疑你能做到命运就能改变。所有的易学家都只有一个答案,做善事命运就能改变。

  • 佛教有犯太岁的说法吗

      佛教没有这个说法 只是说过 任何遇到的事情都是一种业报导致的 业有善恶之分 无缘不来 无业不来 不如 安心 多多忏悔 念诵经文 抄经文 礼佛拜忏为好

  • 佛教开光为什么不用朱砂呢?

      准确的说佛教的不叫开光叫做加持。而且佛教对于朱砂的并没有道教和印度教那么崇尚。   只是普通的矿物质在佛教并没有任何稀奇。   开光的词汇是道教的,佛教之比是为了坚定信徒的信才也有了开光这个词,实际上这应该叫做加持。   家吃屎通过历代佛菩萨的传承以及祖师的传承而达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力。这与开光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佛教的所谓开光与道教的根本就不同。

  • 信仰佛教有哪些敬忌

      作者:圣严法师 著   摘自:学佛群疑   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   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   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   ,结果弄成脏乱和容易引起燃烧的危险。   其实,我们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个香炉,   在每天的清晨都必须清理收拾,   经常保持像第一次烧过香的香炉一样清洁。   在家的女信徒,在生理期间,不敢进入寺院礼拜,   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诵经、打坐、念佛,其实这是低级鬼神的禁忌。   因为鬼神怕见血污,所以,容易见血发嗔。   鬼神嗜血食,见血起贪,可是生理的经血,不是鲜血,   因此而有被侮辱和作弄的反应;所以,生理期的女性,   进入神鬼的宗祠、庙宇、殿堂,可能引起不良的后果。   至于佛教的沙弥尼、比丘尼,以及近住优婆夷,都是生活于寺院,   每天与经像、法物为伴的女性修行人,从未由于生理期间,发生所谓冲克的问题而带来灾难的。   在家供佛,设立佛坛,通常都先请人为佛菩萨圣像开光,   同时要选择日期,勘定方位,这也是属于民间信仰或民间风俗的一种。   以入乡随俗的观点而言,这无可厚非;   开光表示慎重,择定日期和方位,表示祈求吉祥。   但是从佛教的观点而言,诸佛菩萨无处不在,无处不应,   一切方位有十方诸佛、十方三宝、护法龙天,   当然没有民间信仰中所想像的那些问题   ,只要自己认为是最尊贵的位子,   以最虔敬的心情和最适当的时间来为佛像安位就好。   有人认为某些经咒,在家人不可念,或者某一时辰不可以念某些经咒。   其实,凡是经咒都要以恭敬心,于清净处来持诵,   最好先洗手、漱口,并在佛前焚香、礼拜;   但没有一定说在家人不可以念什么经或持什么咒,   除了密宗的特定法门之外。   家里有人信佛,但也有人信神,是否可将不同的神佛在同案供奉?   这应该没有问题,佛在中间,菩萨供在两边,   诸神供于菩萨的外侧,做为三宝的外护   ,也让诸神亲近三宝,修学佛法,种成佛因。   如果取得家人的同意,在改信佛教之后,   可对原有的神像焚香、供养、祷告,然后收藏起来,   以免供的偶像太多,形成杂乱。   香灰及损坏的经像、法物,有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处理,甚至于送到寺院。   其实,只要选择清净的空地和焚化的容器,   用火焚化之后,埋入地下即可。   若是金属制品,则收藏起来,过了若干时日,   就可做为古董或破旧物处理。   佛前鲜花、水果、食物、茶水等供品,属于消耗品,必须每日更换;   如果尚是可用可食,应该移作他用,或是家人食用,不得抛弃;   如果腐烂、败坏,则做垃圾处理。   至于供品的单数或双数,没有限制,以对称的美观而言是双数,   如限于物力、财力、位置及场地的关系,单数也没什么不可   。至于品类,质料是以各人的财力可能负担的范围为原则,   不敷衍也不铺张。   在家修行的时间,以早上、晚上为宜,身心清净轻松,才能专注、虔诚;   如果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当然也可以选定不同的时间   。最好卧室不设佛像,床上不要打坐、拜佛、诵经;   如果只有一间房子,最好平常将佛像用布遮盖,   礼拜之时,要把床铺整理整齐、清洁,再揭开佛像;   如果除了床铺没有任何位置,   坐在床上,也可以做为修行场所。   总之,是以恭敬、清净心来做到肃穆、庄严的程度为原则。   皈依三宝之后,对于其他宗教,以及民间信仰的寺庙、道场,不得再受皈依,但仍予以尊敬;若进入教堂、寺庙、神坛,当以鞠躬合掌问讯为礼。不得作为信仰的物件,但还是可以作为友谊的联系;在对于佛法未有确实的认识之前,不可以阅读外道的书刊,否则会造成方向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