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离卦辞

  • 元亨利贞的出处,解释以及八卦的卦辞

      《易经》乾卦的卦辞:乾,元亨利贞。   坤卦: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元亨讲的内卦,利贞讲的外卦。乾卦主显,是“显学”,坤卦主隐,是隐学。两卦不可分割,乃是一个整体,是万物运动最本质的过程。乾坤二卦也是六十四卦的纲要,因为乾坤二卦变化的过程当中,包涵了其他所有的卦。乾卦讲的是一个事物从发生到繁荣的过程,即春生--夏长,坤卦则相反,讲的是秋收---冬藏的过程。   读“元、亨、利、贞”,以元为仁,亨为礼,利为义,贞为正,称为“四德”,赋予道德规范的涵义。   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   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   朱熹将此四德解为元亨利贞之“理”,表现为万物从生长到成熟四个阶段,“物生为元,长为亨,成而未全为利,成熟为贞”。四阶段周而复始,被称为“贞下起元”,遂成为哲学家用来表述事物从始到终发展阶段的术语。   “元”:统领着天道自然,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是第一位的。对个人或企业来讲就是根本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和人生目标(终极追求)。缺乏价值观和目标的个人或企业都是可怕的。这个目标还要符合“仁者爱人”,尊敬长辈、诚待平辈,关爱下辈。   “亨”:要使自己的目标(元)通达、顺利(亨),需要“云行雨施”“足以合礼”“嘉之会也”,就是要按一定的礼节,在公司就是要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规则的情况下,阴阳和合,上下交流、主顾沟通,天地云雨,整合资源,这样就能达成目标,万物化成。   “利”:最大的“利”是“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精神和物质都亥到按需分配的满足,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能合乎道义,持盈保泰,维持一种高度的和谐状态,即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利者,义之和也”(在利益面前要考虑到义,符合义的就取,不义之财就坚决不受。   “贞”:正固、坚定、诚信。做一时的“元亨利”是容易的,要长久的“元亨利”就有难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持之以恒,坚定信念,保持诚信才能善始善终,才能过“足以干事”。

  • 八卦中“乾”的卦辞是什么?

      乾指天 坤指地

  • 八卦中的卦辞和爻辞

      自己搜书去吧,一个粘贴复制下来多麻烦

  • 易经的卦辞中:元、亨、利、贞。分别怎么解释

      元者,始也。”“元”就是开始的意思,即从无到有、从有到小、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强到久的过程。领导者应该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创新能力,从没有把它变为有,从有把它变成小,然后变成大、变成强、变成久。如果你能够使这个企业生生不息地发展,那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领导者。所以, “元”就是一个领导者的创造能力,能够开创一个新局面的人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努尔哈赤便是一个开创型的领导者,他的儿子皇太极、多尔衮也是。陈胜、吴广、李自成、李渊这些能够揭竿而起的、能够从没有变成有的领导者,或者开国元勋,都具备了“元”的精神。毛泽东自然也是,并且有很强的“元”的精神。除了开始和创新,“元”还代表我们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提出新的概念、新的思维、新的理想和新的格局。只有这样,一个领导者才能够带领他的整个队伍迈向新的目标。例如,在困难的时候是否能够创造出新产品,是否能够创造出新的经营模式,或者是否可以推陈出新,如果这一切都能够做到的话,那才是有“元”的领导者。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吐故纳新,能够把旧的东西抛弃掉,将新的东西吸纳进来,才是领导者的真本色,才能显示其“元”的开创与变革特色。 案例 我们来比较历史上的两个人物——项羽与刘邦,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领导者。这两个人是否有“元”的精神呢?确切地说都有。项羽在年幼时看到秦始皇出巡,就开始讲“吾可取而代之”的话,当天下大乱的时候,便打着楚国的旗号讨伐秦军,有很强的“元”的精神。同样,刘邦在沛县揭竿起义,成长为后来的汉太祖,这就是刘邦“元”的精神。所以,从“元”的素质来讲,刘邦与项羽打了一个平手。 ◎亨 “亨”是什么意思呢?《易经》解释道:“亨者,通也。”所谓“亨”,就是亨通之意。也就是说一个领导是否有通达性,是否能够将“元”的精神加以落实,或者是否具有一种执行控制与组织筹划的能力。我们能否打通所有的障碍,能否组织资源、强化专长,碰到问题之时,是否可以拿捏轻重、掌握急缓,这都是亨 通的表现。 案例 再来比较刘邦与项羽,谁的执行与控制能力比较好呢?应该是刘邦。刘邦在登上皇位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很好的决策。 首先,他在沛县起义,势力不足,只能屈膝投靠项羽,寄人篱下。然后便找机会与项羽亲近,并和他结拜为兄弟。项羽当然很高兴,就分兵几千给他,于是刘邦有了自己的一路人马,从而有了驰骋疆场、建立基业的基础。其后,项羽与刘邦相约,如果谁能够打到咸阳城,占领阿房宫,谁就是汉中王。结果阿房宫先被刘邦收复,但听到项羽马上要来时,便退出咸阳城,将其拱手让给项羽。为什么要相让呢?因为刘邦自认为实力不足,如果坚持要做汉中王,肯定会被楚霸王除掉,所以,还不如先将整个咸阳城交给项羽。但项羽仍不信任他,便有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邀请刘邦参加。刘邦自然是去了,而且在宴会上面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情景,仍然保持低调,忍辱负重,最后找个机会逃之夭夭。后来,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令他去巴蜀,刘邦二话不说就接受了,而且走之前还把父亲和妻子留下来做人质。去巴蜀的路很难走,不得不修栈道才能通过,但是等军队过去之后,刘邦又下令将所有的栈道都销毁,这就告诉楚霸王项羽,我刘邦是一去不再来了,从而消除了项羽对他的各种顾虑。 因此,刘邦在亨通方面,绝对是要比楚霸王强得多,二人现在是二比一了。 ◎利 “利”是什么呢?“利者,和也。”在古代,“利”不是利益,而是和的意思,或者是和谐之意。“利”不是个人私利,而是凝聚人心的一种能力。你是否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呢?这就是凝聚人心的力量,“利”就是让领导带领群体和下属走向目标的能力。在一个团队中,需要人人都能够发挥作用,人人都应该觉得自己有存在的价值,否则他会另外选择战场。 西方管理大师豪斯认为,领导者就是要让其下属能够自我实现,否则下属决不会跟从他。所以,在一个企业中,“和”的精神很重要。因为有“和”的精神,我们才会有超越个人利害的共同理想,才会提出更高的目标,并且为这个更高的目标而奋斗。 案例 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就决定要为刘备鞠躬尽瘁。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首要原因是刘备非常懂得礼贤下士。中国有一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如果有人欣赏我们,我们会“涌泉相报”,所以,诸葛亮非常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第二个原因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隆中对话之时,诸葛亮把地图展开,北方已有曹操,南方已有孙策,我们只能往西走,才能够开创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不但没有反对,还说“甚好、甚好”。可见他们在基本目标上达成了共识。第三个原因在于拜相之后,刘备对诸葛亮充分授权,十分信任他。因此,诸葛亮做起事来很是得心应手,非常有满足感,所以才甘愿为刘备鞠躬尽瘁。这一点最为关键,五六年前我读到一本书,是摩托罗拉的总裁写的。有记者问他:“你的父亲给你很大的压力吧?”他说:“是啊,父亲给我压力很大,因为摩托罗拉还是一个家族型企业。”记者又问道:“他都给你什么压力呢?”这个总裁说:“其实父亲给我的压力就是因为他太信任我,因为太过信任,所以我会感到压力很大。”诸葛亮同样如此,因为上司的信任,使你产生强烈的使命感,为了把工作做好,只能鞠躬尽瘁了。因此,诸葛亮对刘备的鞠躬尽瘁是有道理的。 除此之外,还有赵云的肝脑涂地。因为赵云也是被刘备赏识的。他本身是一员优秀的大将,比起张飞和关羽来都要好,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处事冷静、沉着。所以,自从赵云跟随刘备之后,每次都肩负最重要的任务,因此他感觉到,只有出色完成任务,才能回报刘备、诸葛亮对他的知遇之恩。 案例 再来比较刘邦与项羽。说实话,刘邦本身的能力一般,但是他能够重用人才。刘邦在家乡沛县曾说道:“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吾不如张子房(张良);治理国家吾不如萧何;带兵打仗吾不如韩信;此三人人杰也,为我所用,故我得天下也。”刘邦就是能够重用比他能力强的人,所以成就了一番事业。项羽自身虽强, “力拔山兮气盖世”,但他的手下没有强过他的,所以项羽的天下打得非常累。而且他的脾气不好,到最后很多人都离他而去,陈平走了,英布也走了,就连最可靠的亚父范增,也被项羽赶走了。最后项羽的身边只剩下一些拼命三郎式的人物,结果决策一错,便导致全军覆没。因此,从“和”的角度来分析,刘邦又强过项羽太多。“元、亨、利、贞”,刘邦已得三分,项羽只有一分,项羽败相已露。 ◎贞 “贞者,正也”,就是对理想的坚持与忠诚。不论你的理想为何,只要你敢于坚持,敢于顽强拼搏、矢志不渝,无论理想实现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挫折都不回头,那么你就会少走弯路,更不会顾此失彼,或因为其他事情而耽误了自己心中的目标。从这一点来看,项羽又不是刘邦的对手。因为刘邦的目的很明确,我就是要做皇帝,而项羽则不是,一直是在左顾右盼、左摇右摆,最后只落得个悲壮的历史情结。 案例 刘邦揭竿起义之后的第一天就誓言要做皇帝,但项羽一直在左右摇摆,一会要做汉中王,一会又自封西楚霸王,还要与刘邦划分楚河汉界,他对理想的忠诚度一直在变化。中国有一句古话:“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对志向的立定便能看出君子与小人的差别。项羽的恒立志与刘邦立恒志相较而言,便能看出刘邦的坚持度强过项羽。 其实,“贞”也是对大是大非判断能力的一种表现。楚汉对峙,项羽军队较强,楚军军师范增将刘邦的父亲拉到阵前,以此要挟刘邦投降,否则当即处死。碰到如此情景,刘邦只能够做两件事:要么投降,要么不投降。不投降的话,就落得个不孝子孙的骂名;如果投降,他的理想又全部化作泡影。这便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与选择,刘邦非常快地做出决定,他对项羽讲:其实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想把我们的父亲杀了,那就杀吧,杀完之后请分我一杯羹。 此时的刘邦,显然摆出不降的姿态,致使项羽无计可施。其实,从理性来考虑,刘邦不投降也是对的,如果投降也肯定是自身难保,而且如果投降,虽是对得起他的父亲,但是却对不起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弟兄。兄弟与父亲面前如何选择,所谓忠孝两难全,刘邦终于选择了他所要的东西。很多人对是非的判断过于纠缠,始终不敢做决定,但刘邦却能够果断行事,原因何在?那便是缘于刘邦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楚汉相争,刘邦败多胜少,项羽是胜多败少,甚至只败过一场——垓下之围,但也正是这一场败仗使项羽一蹶不振,自刎于乌江。项羽其实有机会逃跑,但是他不愿意,他自语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可见,项羽不敢面对失败,宁可率领二十八旗战死乌江,最终落得个悲壮的下场。其实他渡过乌江,卷土重来也是可能的,但他无法面对失败,只好一死了之。这可以理解为很勇敢,也可以理解为很窝囊。总之,项羽在“贞”这一方面是无法与刘邦相比的。除此之外,“贞”还能考验一个领导者的四种行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权势不能欺。如果能够做到这几点,那你同样会有坚贞的力量。 “元、亨、利、贞”四个字,刘邦四个方面都很强,项羽只占其一,四比一,最后项羽败得合情合理,刘邦也赢得理所当然。不过,很多文学家很喜欢把刘邦写成地痞流氓或不讲信义的小人,而把项羽描摹美化成一个悲壮的英雄。但从领导学的角度来看,项羽确实比刘邦差了很多。

  • 升卦的卦辞解释

      升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十六卦。地风升(升卦)柔顺谦虚上上卦象曰:士人来占必得名,生意买卖也兴隆,匠艺逢之交易好,农间庄稼亦收成。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巽上坤)。坤为地、为顺;巽为木、为逊。大地生长树木,逐步的成长,日渐高大成材,喻事业步步高升,前程远大,故名“升”。《升》卦谈的是上升之卦,亦犹其爻辞所说的“升阶”之义。但是, 从此卦卦辞的“南征吉”和爻辞的“升虚邑”以及其它爻辞的用语来看,此卦仍属用兵侵伐之卦。也即是说,此卦谈的是在兼并时期侵伐其它邦国时所应该注意到的一些问题。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慎德,积小以成高大。

  • 易经里面,就只有64卦的卦辞,爻辞之类的,真的有别人说的,包括了宇宙什么的?悟性太低了?

      里面的系辞、卦象本身在文字上就很费解,《易经》里孔子的解释是最简单的,是“象曰”的部分。如果你看纯算命的解释的话,你就会发现,其实易经更加简单。所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倒不是悟性的问题。现代人看起来复杂,看不懂,其实也有对文言文的不熟悉在里面。   你可以读读南怀瑾的书,他对易经的解释还是挺直观的,也有学习易经的方法在里面。   其实,我个人认为,易经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它一直讲究个变的过程,道家的观点和它很像,道家拿这种变的过程来作为宇宙万物的起源,恐怕这就是你说的“宇宙什么的”的来源,事实上也没错。。。看你怎么理解。   顺便说一下。。八卦本来就是用来借指天道运行、家庭关系的。。。

  • 周易八卦的占断法则(貌似有什么七种情况)以及如何寻找卦辞爻辞。

      六爻不变,以本卦卦辞断;   一爻变,以本卦变爻爻辞断;   两爻变,以本卦两个爻辞断,但以上者为主;   三爻变,以本卦与变卦卦辞断;本卦为贞(体),变卦为悔(用);   四爻变,以变卦之两不变爻爻辞断,但以下者为主;   五爻变,以变卦之不变爻爻辞断;   六爻变,以变卦之卦辞断,乾坤两卦则以「用」辞断。

  • 天火同人的卦辞爻辞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解释 初九:聚集大众于王门,将行大事,没有灾祸。《象辞》说:君王走出王门与国人打成一片,谁又会遭受灾祸呢?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解释 六二:聚同族于宗庙,卜祷凶吉,因为面临艰难。《象辞》说:仅仅聚同族于宗庙,这是狭隘的宗法原则。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解释 九三:将军队隐蔽在深山密林,并且占领了制高点,但长时期不能取胜。《象辞》说:将军队隐蔽在深山密林,因为敌人太强大。长时期不能取胜,怎能有所作为呢?九四。乘其墉(yong,城墙)。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解释 九四:爬上了敌人的城墙,城还没有攻下来,继续攻打才能获胜。《象辞》说:爬上了敌人的城墙,从道义上讲应该停士攻城。之所以继续攻打为吉利,因为困守之敌可能逞其狡诈。九五。同人先号啕(tao,啕)而后笑。大师(军)克(克敌)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解释 九五:聚集起来的大众先哭号后欢笑,因为大军及时增援,大获胜仗。《象辞》说:聚集起来的大众之所以先哭后笑(战斗转败为胜),因为筮遇此爻,九五居上卦之中位,像人得贞正之道,势必化凶为吉。大军会师,是说我军压倒了敌人。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解释 上九:聚众于郊外,致祭于神灵祝贺胜利,自然没有悔咎。《象辞》说:聚众于郊外,援助不广,尚不得行其志。 总之,同人在《易》中本意是指“志同道合的人”,或“尚同,统一思想认识”。

  • “八卦”是哪“八卦”?

      经常听人骂人说XX八卦,这里的“八卦”指人多嘴的意思。兴趣来了,也想了解真正“八卦”到底是啥?于是上网查了一下。   “八卦”来源于《易经》,据《周易·系辞传》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我们祖先对宇宙万物的高度概括和认识。    八卦代表自然界的事物,生生息息,死而复生,周而复始。乾、坤、震、巽、坎、离、 艮、 兑。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     太极八卦图分为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由古代用来测卜吉凶和推算气候的工具,容于五行定人祸福!虽是迷信也有其科学根据!当中奥妙千变万化,根据人对其不同理解而奥妙无穷。    八卦是以日月影象定卦,按着先阳后阴,日月自然运转而排列。正是一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排列的八卦太极。    “乾”为天,纯阳,居位为上,天体运行,由此起卦    “震”为雷,天空霞光一闪——闪为电,电为雷,东方渐明,晨曦已显    “离”为火,旭日升空,阳光渐烈,正午之时 “艮”为山,天临傍晚,夕阳夕照,日落西山,经此“艮”(山)位,进入阴卦    “坤”为地,为纯阴,为地为黑,阳卦已转,阴卦之始    “兑“为泽,退隐泽(兑)地,万物静息    “巽“为风,位临坎位,阴中之阴,午夜正浓    “坎“为水,位临“巽“位,微风渐起,时近黎明,进入乾卦    一个顺其自然的排列,一个阴阳交替,日月自然运转的定位。

  • 周易。卦象 和卦辞。有没有关系。古人是不是结合 卦象和卦辞。来判断事情的吉凶?

      137****6302 :你好。   《系辞上传》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卦,专指上下因重之两体,由圣人而画。故叫【设】。既有【卦】,则有【象】,故观其【象】,则可据之为辞。既然有了【辞】,就可以用来占。所以就能断其吉凶。这样,占——观象——必须有象——设卦——画——圣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称为圣人)。   这就是卦——卦象——系辞——占——而明吉凶的关系。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