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火把节资料

  • 彝族火把节的资料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紮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夥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骏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夥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 关于苗族的火把节资料

      苗族没有火把节.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

  • 有关火把节的简介资料?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四川省凉山州是我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凉山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交、射箭的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 老鼠的资料

      【动物简介】   老鼠(rat)是一种啮齿动物,体形有大有小。种类多,有450多种,数量大,有几十亿只,而且繁殖很快,生命力很强,几乎什么都吃,什么地方都能住。老鼠会打洞、上树,会爬山、涉水,对人类危害极大。除了天敌捕鼠鼠外,人们还利用器械(老鼠夹子、老鼠笼子、电子捕鼠器等)、药物方法灭鼠。   编辑本段【种类介绍】   世界约有1700多种鼠类…在我国,有鼠类约170多种,我国南方主要鼠种有32种,老鼠有家栖和野栖两类。广东地区常见的家栖鼠主要有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三种;野鼠主要是黄毛鼠,又称罗赛鼠、田鼠。   1、大家鼠(褐家鼠):毛色灰,喜欢在墙根、墙角打洞,一般体重300g左右,大的有900g重。   2、小家鼠(小耗子):毛色灰,个体较小,除墙根做窝外,经常与人作伴,重大约20—30g。   3、还有屋顶鼠、大仓鼠、黄毛鼠等。   4、黄胸鼠:体形比褐家鼠小,—般体重100-250克,尾长耳大,尾长超过体长。   此外,还有—种食虫小兽,叫臭鼩鼱,俗称臭鼠。它不属鼠类,对人类危害很少,需与鼠类区别。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老鼠的特点】   1、夜出昼伏凭嗅觉就知道里有什么食物,吃饱后三三两两打闹、追逐,饿了或发现有新的美味食物,再结伴聚餐。   2、非常灵活且狡猾,怕人,活动鬼鬼祟祟 出洞时两只前爪在洞边一爬,左瞧右看,确感安全方才出洞,它喜欢在窝—食物—水源之间建立固定路线,以避免危险。   3、视力敏捷 老鼠大多数在夜间活动、觅食,夜间活动的老鼠在很暗光线下能察觉出移动的物体,白天活动的老鼠视力更好。   4、钻洞本领高 家鼠鼠洞很明显,常在墙旮旯里、牲囗圈、仓库伙房处。   5、很强的记忆性和拒食性 在熟悉的环境中改变一部分,立即会引起它的警觉,不敢向前,经反复熟悉后方敢向前。如处受过袭击,它会长时间回避此地。   【老鼠的食物】   老鼠的食性很杂,爱吃的东西很多,几乎人们吃的东西它都吃,酸、甜、苦、辣全不怕,但最爱吃的是粮食、瓜子、花生和油榨食品。 一只老鼠一年大约可吃掉9kg粮食。   【生活环境】   除了人类以外,老鼠是哺乳类中繁殖最迅速且最成功的。以经常在人类生活地区活动的一种家鼠月鼠为例,每年可怀胎多达八次,每胎可诞幼鼠四至七只。除了消耗或污染食物外,老鼠性喜磨牙,故因老鼠咬而遭破坏的包装材料或建筑设备颇为可观,据统计美国有四分之一原因不明的火灾,可能是由老鼠咬

  • 火把节抹黑脸的意思

      “抹黑脸”是彝族村民在火把节上的一种传统习俗,一般表示祝福、友谊、喜欢和乐意。大家在祭山神时都要黑脸 如果在这一天没有被黑的人,来年会很不快乐。当然“抹黑脸”也是彝族特有的迎客方式,把锅底灰抹在对方脸上,谁抹的越黑,预示着在你身上的好运越多!我注意到,皮肤越白的人越容易被抹黑,当然也越开心。

  • 彝族七月火把节故事

      请问这是几百字的

  • 火把节是每年农历的什么时候举行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的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云南白族、彝族一般在每年6月24日前后。贵州的彝族则多在6月初6。

  • 2016西昌火把节演唱会有哪些明星

      邓超、李晨、郑恺、Angelababy、陈赫、王祖蓝、鹿晗、范冰冰、孙俪、黄渤、郭采洁、陈乔恩、林心如、萧亚轩、宋佳、吴莫愁、筷子兄弟、夏雨、周杰伦、庾澄庆、那英、汪峰、谢霆锋、羽泉、陈伟霆、马苏、吴亦凡、林更新、大鹏、陈汉典

  • 独特的哈尼族饮食文化阅读答案那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哈尼族的特独特饮食文化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的广大山区,以梯田陆地农耕经济为主,是极为典型的山居农业社会。哈尼村寨往往位于大山中间即海拔1800米左右的半山腰上,这里年降水量大概1500毫米,空气湿度大,茫茫大山和良好的气候给哈尼族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使哈尼人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传统饮品   哈尼族的饮料主要是酒和茶,酒包括哈尼闷锅酒、苞谷酒、荞子酒以及各种泡酒。闷锅酒、苞谷酒也就是“烧酒”、“白酒”,度数一般50度上下,哈尼人基本上很少喝啤酒,大概是觉得不过瘾的缘故。大凡哈尼男子,没有一个不喝酒的,且认为能喝酒才能干事,才是有能力之人。每逢节日,哈尼族村民喝酒敬酒,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间,不觉时光已逝。更有甚者,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还未歇杯。哈尼人又惯以热情好客出名,远方的客人来到哈尼村寨,往往以酒相迎,当客人将大碗的苞谷酒一口而尽之时,哈尼人也就从内心深处真正把你当作交心的朋友了。   哈尼人种茶历史悠久,有的学者认为哈尼人是最先种茶的民族之一,茶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煨酽茶、土锅茶、普洱茶、云针茶、南糯白毫、玛玉银毫、绿玉银毫、云雾茶、松林茶、香条茶等等。从地域上来划分的话,西双版纳境内聚居的哈尼人饮用的多是享誉世界的各种普洱茶系列,而红河地区聚居的哈尼人饮用的则多是各种各样的绿茶。众多茶中,煨酽茶极具特色,有其独特的煮茶方法,将茶叶放入土质陶罐于火上烘烤,闻见清香之时舀入山泉水,在火塘边持续煨煮,根据个人口味浓淡来决定煨煮时间,以煨煮至陶罐中水位将近一半时为最佳,煨酽茶水呈深黄色,味苦涩并有轻微烟味。这是哈尼人最古老的一种饮茶方式,一些地方的哈尼人生活中有“不可一日没有酽茶”之说。   特色美食   哈尼族菜肴口味丰富,其中哈尼豆豉远近有名。哈尼豆鼓是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上锅蒸熟后,放进密闭容器内发酵再晒制而成。俗话说:“没有豆豉,不成蘸水”、“宁可三日不吃油,豆豉顿顿不能少”、“不吃豆豉,不会唱山歌”,可见哈尼人对豆豉的钟爱。   哈尼人吃饭时必须要配有一个盐碟,里面有盐巴、花椒粉、辣子,据说哈尼族男人吃饭不能少了这个盐碟。哈尼蘸水是富有民族特色的调味品,由盐巴、辣子、苤菜、芫荽、薄荷、花椒、小米辣、香柳、姜、葱、蒜、豆豉等本地佐料配制而成,少则几味,多则几十味,有的拌有鸡汤、鸡肝、鸡肠、鸡血。   在烹饪方式上,食物则以水煮、炒和蒸为主。蔬菜多水煮,不加任何调料,即使是鸡鸭牛等肉类,也都直接大块煮熟再切碎片,然后再打蘸水吃。哈尼人认为肉类再鲜再嫩,若少了一碗蘸水,也会不香。偶尔也有生吃的习惯,比如白旺就是用新鲜的猪血羊血搅拌,加入水和调料压成板块而成的一道风味菜肴。   此外,家中来了客人,饭菜会比较丰盛,哈尼人热情好客,往往要杀鸡杀鸭招待,一般不用独鸭招待,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实在没有也要配以一个鸡蛋。吃饭的时候要把鸡头鸡尾献给客人,斟酒也要从客人开始,斟满一圈后再给第一个客人加上一点,以示尊敬并有从头到尾都欢迎之意。因此,哈尼人童谣唱道:“客人不来菜不好”、“客人来了饭菜香”。   除了在家吃饭外,哈尼人还在梯田中进餐。哈尼族以山谷间千层的梯田著称于世,形成十分波澜壮丽的景色,哈尼人也因此被外人生动地称为“大山的雕刻家”。但同时,农耕非常不容易,有的梯田离家较远,步行需在一个钟头左右,因此,哈尼人干活的时候,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准备早饭。哈尼人在梯田中搭起一个窝棚,供劳作休息以及下雨时使用。哈尼人农作时中午一般不回家,早上会准备一个竹筒或饭盒,带一点酸菜、盐巴、辣子、豆豉伴着冷饭去吃。据说,天气晴好之时,他们便把饭盒放于向阳之处,这样午餐会稍有一点热度,在山间田头吃起来倒还别有风味。但哈尼族地区天气变化频繁,如果遇到刮风下雨的话,恰好旁边又无窝棚,这餐饭就会吃得非常辛苦。也有些人劳作时就干脆不带午餐,每天仅食两餐。   节日饮食   哈尼族的日常饮食与宗教节日饮食有所不同,平时素菜较多,节庆以荤菜为主;平时食用梗米较多,节庆食用糯米较多。哈尼人认为糯米比较贵重一些,往往赠送亲友或作为巫师主持仪式的报酬,也多用于节日仪式等重要活动,比如祭祖时就必须用芭蕉叶裹着糯米汤圆和粑粑。   节庆时哈尼人还喜欢用野生植物叶子把糯米饭染成黄色、紫色,形成民族特色的黄花饭、紫花饭色彩斑斓,气味浓郁,别有风味。   在婚宴上,菜为双份,其中必不可少的菜是泥鳅、魔芋、水芹菜、老鼠豆与山药,其中,泥鳅象征男子生殖能力且认为有补气壮阳之效,魔芋是女性生殖能力的象征,芹菜与“情菜”谐音,老鼠豆寓意多子多孙,而山药更被视作补益之宝。   至于葬礼上的饭菜相对就比较粗糙,一般不相互敬酒,肉食比较大块且绝不吃白旺、生旺等带生血之物。总体上,只要有仪式,都要宰鸡杀鸭,甚至杀猪杀牛,祭献完毕要共同分吃。因此,营养学家认为哈尼人利用节日和宗教仪式补充了大量的蛋白质,有效地保证了营养。   长街宴堪称哈尼族最具特色的饮食,一般在十月年(扎勒特)时举行,另一些地区选择昂玛突节(祭寨神)时举行。按照哈尼族传统物候历法计算,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是新年,整个十月年持续13天。为迎接新年,全村一同就餐,由每家出一个竹篾的桌子,摆上自家最好的哈尼风味的菜肴,一个桌子挨着另一个桌子,故名“长街宴”。吃饭时,众人一边跳舞唱歌一边敬酒,请全村的老人坐在最前面几桌,以示尊敬。一些地方的长街宴则从村寨搬到了县城,最多的时候摆起了三千余桌,万人同食,十分壮观,因此进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成为“最长的宴席”。如今,已经开始举办哈尼族长街宴民俗旅游节,吸引了海内外大量游客前来参加。

  • 说说关于火把节由来的这个传说在文中的作用

    来历: 有关传说 1、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紮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2、撒梅王与异族抗争,头被砍掉,待到星宿出现又长出一个头来与之奋战厮杀。最后,由于奸细的出卖,砍掉头用尖刀草扫过脖子后,撒梅王的头就再也长不出来了,死不复生。据说尖刀草上的红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红的。后来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都要打起火把纪念撒梅王,并寻找他的英灵。 3、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彝族撒梅支系的《撒梅人的火把节》 习俗: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的故事 一、慈善夫人殉节的传说 这一传说源于南诏王火烧松明楼的故事,见诸《南诏野史》等史籍。大意为:南诏王皮罗阁为吞并其它五诏,在征得唐朝中央政府同意后,以祭会祭祀为名,通知五诏于六月二十四日到松明楼聚会。邓赕诏之妻慈善夫人感到此举有诈,劝丈夫不要前往,但诏主迫于皮罗阁的势力不得不行,慈善料到丈夫此行必凶多吉少,便以铁镯套在丈夫臂上送行。六诏会集祭祀完毕后,皮罗阁设宴于松明楼,至暮,皮罗阁佯醉下楼;伏兵即举火烧楼,各诏除越西诏因路远未至外其馀均被害,尸骨难辨,只有邓赕因臂上有铁镯得以认领回家厚葬。南诏慕慈善才智,欲娶为妃,慈善坚执不从,据城自守,南诏发兵攻城,慈善自尽。此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人们均点火把以纪念慈善夫人,相沿成习,遂为火把节。 二、惹底毫星烧官虫 相传很久以前,天和地是相通的,天上的神和地上的人和睦相处,经常相互往来。有一年夏天,天神思梯古慈派了一个名叫耿丁有惹的天差下凡催债。耿丁有惹来到人间后,遇到人间的英雄惹底毫星(一说火体拉巴),惹底毫星说:“你们住在天上,我们住在地上,我们互不相干,为什么我们天天给你们交租还债?今天,我们两个来比赛摔跤,如果你赢了,我们就交,你输了我们就不交。”于是两人就比赛摔跤,结果耿丁有惹被摔死。天神思梯古慈大怒,放出很多煌虫到地上,把人间的庄稼吃掉。惹底毫星带领人们砍来很多竹校和富杆,紮成火把,举火烧虫,保护了庄稼。为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这天都要举行火把节,相沿成习至今。 三、阿南殉夫的传说 故事大意是:汉元封年间,云南叶榆酋长曼阿奴之妻阿南夫人,聪慧美丽,被汉将郭世忠看中。郭为霸佔阿南,设计害死了曼阿奴......馀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