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的来历

  • 徐字填什么什么徐

    徐字填()()徐,括号里填什么 (徐)徐 徐步、徐缓、徐图、徐来、徐娘 徐娘半老、不疾不徐、按辔徐行

  • 来的来历

      一、姓氏源流   来(Lái 来)姓源出有三:   1、出自子姓,是汤王后后裔。据《路史》载:“系出子姓,殷商之子孙。”又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史记·殷本纪赞》等籍所载,来氏源出商王族支孙食采于郲(今山东黄县东南,一说在河南荥阳东),其后遂以封地名郲为姓,后因避难去邑为来姓。   2、出自子性,为大禹的裔孙契之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尚书》和《诗经》等载,大禹之后契为子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到各国,就以国名为姓了,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   3、出自莱姓,为商朝莱侯的后代,以祖上爵号为氏。商朝时,莱侯曾与太公争营丘(今山东省临淄北),后莱侯之子浮柔跑奔至棠(一作唐,在今山东省鱼台东),遂有莱氏,后去草头作来姓,称为来氏。   二、迁徙分布   (部分)来氏受姓源自公元前十六世纪,夏王桀残暴无道,众叛亲离。商汤带领一些诸候,发兵攻打夏桀。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寿县东南),被商汤军队追赶后俘虏。商汤将夏桀囚禁于南巢的亭山。后夏桀亡,商汤大胜,把山东莱州分封于各诸侯。到了春秋鲁襄公六年,莱国(今山东黄县东)被齐侯所灭。从此即以国为氏,去草为“来”。这是来氏受姓的一说,《来氏家谱》持此说,后二十二世孙来鸿瑨撰《来莱辨》以驳正前说,并称“来氏子姓,系出于郲。”来氏受姓,早于我国宋代的《百家姓》,它虽然被摒于《百家姓》之外,但是来氏后裔遍布世界,许多著名姓氏书都备载来氏渊源。 大量的史料表明,来氏系出于殷人玄鸟之裔,他以王侯将相世系蝉联。同虞帝后裔的姚姓、黄帝后的姜姓、周王后裔的姬姓一样,是我国的华夏族的“子姓”。来氏历经战国、秦朝。齐国时有来章,楚国有来英。西汉时的来歙,因征陇蜀有功,封为征羌侯。三国时的来敏,官典学校尉。来军为羌维参军。隋朝的来护儿官至泉州刺史。唐朝来恒为中黄门侍郎,来济为唐高宗永徽时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宋代有来之邵,字德高,哲宗朝为殿中侍御史。来子时,字以中,绍兴初授袁州通判兼劝农营田事,他的孙子来廷绍,为萧山来氏始祖。来氏南迁萧山定居长河 公元1138年,宋高宗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促使南宋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嘉泰二年(1202年),萧山始祖来廷绍,出任绍兴府事。渡西陵时得了急病,未赴任而卒于萧山祗园寺僧舍,葬在萧山湘湖方家坞……(余略,另见下第2楼详细介绍)。来姓望居江都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改吴州为扬州;大业初改为江都郡)、平阳郡(三国魏置,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三、历史名人   来 歙:字君叔,东汉初将领。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人。建武二年(26年),以劝汉中王刘嘉归刘秀之功,拜太中大夫。数次出使陇西,说服隗嚣附汉,因功拜中郎将。八年春,率2000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今陕西省陇县西北)、回中(今甘肃省华亭西南)至略阳(今庄浪西南),斩守将金梁。复坚守数月,抵御隗嚣大军的攻击,在陇西之战中战功卓著。十年秋,统率冯异等五将扫荡隗嚣余党,攻破落门(今武山洛门),灭隗氏割据集团。又率盖延等将击羌人于五溪(今陇西县西),斩首数千,获牛羊万余头。开仓赈饥,安定陇右。十一年六月,与盖延、马成等率军大败公孙述部将王元、环安于河池(今徽县西北)、下辨(今成县西北),正拟乘胜入蜀,被环安遣人刺杀于军中。   来 周:约明万历、崇祯间人。擅画山水,构图简洁,萧疏闲逸,意境清远,墨色秀雅,画风远学宋、元,近学杜琼,受“吴门派”影响。传世作品有万历十五年(1587年)作《山水图》轴,金笺,墨笔,纵51.3厘米,横31厘米,款署:“丁亥春月上浣,为公篪二兄画。来周。”现藏常熟市博物馆。......余下全文>>

  • 植树节的来历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 国姓的来历

      国姓一般是说皇族的姓氏,   秦朝赢氏   汉朝刘氏   晋朝司马氏   隋朝杨氏   唐朝李氏   宋朝赵氏   明朝郑氏(明朝忌讳说“朱”因为和“猪”同音)     国姓是对突出贡献的人赏赐抚是一种尊贵的显示!

  • 算卦的来历

      易经算命是中国五千年流传下来的魁宝文化,是任何人都无可置疑的。大家都应该以科学的眼光,站在科学的角度去看待易经算命,既不能因为某些没水平的预测师打着周易算命的旗号骗财骗色就一味的以为周易算命就是迷信,也不能因为某些精通五术,精通命理的预测师算的准就愚昧的相信算命就是神仙。毕竟算命也只是一门技术,预测师掌握的命理知识直影响到预测的准确性。   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生下来,这一生要做什么,是当农民呢,还是做官,或是商人……这就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宝马汽车,或者是自行车一样,是注定的。而运呢,运就是人在世界上所经历过的各个时间段,运又分大运、小运,大运五年一更换,小运一年一换、流年则是我们所经历过的每一年。命运合在一起就像是一辆车行驶在路上一样,所经过的路就是大运,路是平坦的,就顺,崎岖不平的就曲折坎坷。     有人说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也有人说命运是注定的,是改变不了的,这两种观点只能说是各对一半,如果命运真的是能靠自己把握的,试问天下间除了傻瓜跟精神病患者以外,有谁不想好好把握自己的命运出将入相,光宗耀祖,光耀门楣。有人会说,既然是命中注定,那如果不去工作,不去赚钱,钱能从天上掉来吗,事实上,每个人都不是孙悟空,都在五行之中,每个人出生后,八字已定,其一生的大运也就注定,八字的金木水火土与一生的大运也都将受到地球磁场的支配,很多人应该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行到好运的时候,由于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自然也就会有很大的动力去拼搏,去努力,遇到的都是自己的贵人,都是对自己帮助很大的人,由于运气行的好,跟命里阴阳五行平衡了,睡觉都能睡得特别香,当大运行得不好,整个人也就会变得很颓废,缺少努力赚钱的动力,遇到的都是小人,处处跟自己作对,要婚姻没婚姻,要事业没事业,经常失眠。北宋宰相吕蒙正所著时运赋更能说明这一切,万般皆是命,算来不由人,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命运到底是注定还是能改变,来打个比方,比如一只鸡,从蛋壳出生后可以通过后天的精心饲养,使它成长得更好,更大,更强壮,但是鸡始终是鸡,再怎么努力饲养也不可能养成鸭或变成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改变去实现属于自己命中注定的最大的成功,但不是每个人去努力都可以做将军,不是每个人去努力都可以当皇帝,命运合在一起就可以看到很多的现实故事,丹的人命理格局高的,虽说做了官,但运气行的不好,所以官做的很不顺,处处有人给他穿小鞋,官越做越小。而有些人命理格局低,则是农民,可是运气行的好,所以生活很幸福,种地风调雨顺,打工年年有余。 易经是中国流传了五千多年的魁宝文化,是任何人都无可置疑的,周易算命不是为了简单的了解自身的命运,而是在知道命运的基础上还要知道去做到如何趋吉避凶,破祸成福。比如某人八字金旺木衰,最宜行东方木运,事业方位上也最适合在自己出生地为准的东方城市发展,所谓财在东方人往西,走错方向失良机,如果这个人不懂周易的,又往出生地的西方发展,加上大运不好的那不是破财就是疾病,就算大运很好的,本来应该一年赚1千万的,可能只赚了5百万,方位差一线,富贵不相见,可见算命的境界不在于算得准,而是应该在算得准的基础上如何做到改变命运,趋吉避凶,少走弯路

  • 任姓的来历?

      任姓的来源有六种情况:   1、由远古妊姓衍传。人之所以得生,在于母亲妊娠。因生得姓,从母从女,为妊姓,后传为任姓。可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   2、出自黄帝的后代,为天子赐姓。相传黄帝有25子,其得姓者14人,为12姓。其中被赐以任姓者,其后裔就以任为氏,即为任氏。   3、出自黄帝少子禹阳后裔,以国为氏。相传黄帝少子禹阳被封在任国,其后裔以国为氏,姓任。   4、出自风姓。任,为风姓之国,实太皞氏之后,战国时灭亡,居者以国为氏。   5、历史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有姓任的,其后代亦姓任氏。   6、元代王信之子宣,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氏。   当代任姓的人口已达420万,是全国第五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省。

  • 禹州的来历

      5楼. 清朝初期,许州、禹州属河南省。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郾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河南新密)、新郑属之。许州府、开封府均隶河南省。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民国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所郑县(今河南郑州),鄢陵则直属河南省

  • 水浒传的来历

      研究《水浒传》的创作过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里边有很多谜。最大的一个谜团,就是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一支人数极少的太行山土匪,为什么会发展成小说中千军万马、极具规模的农民造反运动。研究这种变化,必须从宋江起义的历史说起。   宋江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很多史书、文人笔记里头都记录了关于宋江的一些事迹。但大都是零星、散碎而不成系统的。我在这里介绍几条,《宋史》(元,脱脱)不是最早的资料,我们提几条更早的,比如南宋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叫王偁,王偁写过一本《东都事略》,里头提到“宋江寇京东”。京东就是山东,当时有一个退休干部叫侯蒙,给宋徽宗上书提建议,说了这样几句话:“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材必过人,不若赦过招降,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他所提到的宋江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河朔是河北,京东是山东。又提到这支小部队战斗力非常强,“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几万官兵都对付不了他。因此,可以断定“其材必过人”,宋江的才能肯定很高。所以他给官家(宋朝对皇帝的称呼)提了个建议,不如赦免宋江造反的罪过,招降过来,让他去打方腊。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后来怎样发展,这本书里没有记录。   再举一条,《东都事略》还提到一个叫张叔夜的人,他在海州做知州。海州在哪里呢?就是现在江苏的连云港。书中叙述,宋江带着部队准备攻打海州,在海边劫掠了十几条大船,从海路发动进攻。   张叔夜听到风声,召集了一千多名勇敢的战士,在海边设下埋伏,另外派一支小部队摇旗擂鼓,引诱宋江。宋江进入埋伏圈后,张叔夜一声令下,先把海船全都点火烧了,切断退路。宋江一看伏兵四起,又断了退路,就率众投降了。投降以后呢,很可能真的去征方腊了。因为还有一些史料,比如《皇宋十朝纲要》里边提到,宋江在童贯的率领下,跟着另一个叫辛兴宗的军官,一同杀入帮源洞,俘虏了方腊手下的宰相。   就这么一点非常粗略的记录,大致上也勾勒出了宋江起义的一个轮廓:以三十六人为骨干的一支小部队东跑西蹿,被连云港的市长张叔夜打败后弃械投降,然后与政府军一起去围剿方腊起义。   在这里,我觉得有两点必须强调一下:第一点是宋江起义的人数不是很多,被一支临时招募来的,人数才一千多一点的杂牌部队打得大败,给个最慷慨的估计,最多不会超过三千人。第二点是,没有任何一条史料证明宋江曾经在梁山水泊内安营扎寨。我觉得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种种资料显示,宋江起义跟水、跟梁山泊没有丝毫关系。   从北宋宣和年间到《水浒传》成书的元末明初,大约有250年的光景。在这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关于宋江起义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实际上,《水浒传》的故事是在很多民间不知名作者(尤其是说书艺人和戏剧作家)的共同参与下,创造发明出来的。而由施耐庵和罗贯中整理修订、去芜存箐而最后定下来的书稿,已经和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没有太大的联系了。   下面,我用举例子的形式来一点点地解开这个谜团。   南宋有个叫罗烨的文人,他写过一本《醉翁谈录》的小书,薄薄的一册,很不起眼,但是这本薄薄的笔记有一个特点,它是专门谈说话艺术的。所有研究小说历史的专家,无一例外地都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宝贵的资料。   这本小册子里列举了很多的画本名目,当然,这些画本故事大多没能流传下来,但是它们的名目传下来了。其中我们就发现这样几个篇目,比如有一篇叫做《青面兽》,这个我们非常熟悉,可能是写杨志的。还有一篇叫《花和尚》,这个是写鲁智深的。还有一篇叫《武行者》,这可能是写武松的。还有一篇叫《石头孙立》,这个是否就是《水浒传》中的孙立,也很难说。还有一篇叫《徐荆落草》,这个徐荆在水浒当中也出现过,不起眼,是个小军官。总之,通过这个《醉翁谈录》的记录。我们知道早期的水浒故事大都是一些短篇,是英雄的个人传记,还没有连缀成长篇,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南宋有个画家叫龚开。他对民间讲述的水浒故事非常感兴趣,而且非常钦佩宋江这个人。于是他就给三十六位好汉,每个人画了一幅像,题了一首诗赞,同时写了一篇序文,也就是《宋江三十六人赞》。这篇序,还有三十六首诗,都被保留在一本名叫《皈心杂志》的笔记里头。《皈心杂志》的作者是南宋很有名的文学家邹密。邹密在笔记里还提到,当时宋江故事见于街谈巷议,流传得很广。不但老百姓爱听,士大夫也爱听。当时有一个宫廷画师叫李嵩,曾经给三十六人画过像,而龚开又画了一次。   龚开给三十六人题的诗赞都是四言体,每人四言四句。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浪子燕青,是这么四句,他说“平汤巷陌,其知乳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那么我们想,是不是在早期水浒故事里头燕青的绰号叫“一丈青”呢,很有这个可能。再有,比如船火儿张衡,他是这样题的,他说“太行好汉,三十有六,无此伙儿,其数不足”。   我们就注意到,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当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点呢,就是好汉的人数是三十六个,还没有发展到后来《水浒传》108将。第二点很有意思,包括它的诗赞和序文里头,一句都没有提到梁山泊。相反前后五次提到太行山,那是不是在龚开所听的那一派水浒故事里,宋江传说跟梁山泊还没有挂上钩,宋江活动区域是在太行山,而不是梁山泊,这是我们的猜测。   第三个例子,元代初年有个叫《大宋宣和遗事》的画本,喜欢《水浒传》的同学可能都知道,这是一部讲史画本。讲的是北宋末年的衰亡史,其中有一段涉及宋江起义,大约四千字左右。这部画本文字非常简略,带有一点提纲的性质,但是内容很丰富。包括“杨志卖刀”的故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宋江杀阎婆惜”的故事,“九天玄女授天书”的故事,包括受招安、征方腊,整个次序跟今天《水浒传》小说里边的次序几乎一模一样,这几乎搭起了《水浒传》的整个框架,同时也说明,到了元初,水浒故事基本成型了。   在《大宋宣和遗事》里,同样有两点引起了我的好奇,第一点是画本里的一张好汉名单,人数仍旧是三十六,仍旧没有发展到一百零八。再有一个,它第一次提到了梁山泊。我们说宋江的史料里没有梁山泊,龚开的《三十六人赞》也没有提到梁山泊。在《大宋宣和遗事》里,却第一次提到了梁山泊。但是它把梁山泊的位置放错了,它一提就是太行山梁山泊,我们知道太行山不在山东,太行山在河北和山西的交界,南北走向的一个山脉。怎么会把这个太行山和梁山泊混为一谈。   有的学者根据这一点得出推论,认为水浒故事很可能是在南方流传,至少《大宋宣和遗事》这一派的水浒故事,很可能是在南方流传。因为当时南宋期间,南方是南宋、北边是金,两国对峙,年代长达150年。那么,南方的老百姓,南方的说书人,南方的水浒作者,他们对北方的地理形势不了解,他们只听到传闻,说北方太行山是个好汉出没的地方,梁山泊也是个好汉出没的地方,于是他们就把太行山和梁山泊捏合在一起混为一谈。我比较同意这个观点。   《水浒传》主要的流传地点应该是在南方,我们来看两个作者,一个施耐庵,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罗贯中虽然祖籍山西太原,但是他主要的活动区域也是在钱塘。我们再来看小说,每当写到南方的时候,作者的热情就非常高,下笔如有神助,甚至写了很多关于杭州的诗词,而写到北方的时候,往往使用简笔,草草了事。再有,梁山泊是黄河的泄水湖,是连接南北水路的交通枢纽。但是小说里很少提到黄河,找来找去只有一两处,说明作者对北方的地理并不是很熟悉。   第四个例子,想说说元杂剧中的水浒戏,这应该是北派的水浒故事了。元杂剧起源于北方,而关于水浒戏的元杂剧,有剧目可以查到的有几十种,其中有剧本完整保存下来的大概十种左右,能确定作家名称的只有四种。一种是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一种是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还有李文尉的《燕青薄鱼》;再有一个是李志远的《还牢陌》,这四本比较确切,是元代的作品。还有几种像《征豹恩》、《黄花玉》、《五虎大劫牢》、《七虎闹同台》、《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首先作者就不详,年代也不好断定,有人说可能是元末明初作品。另外还有大量的水浒戏,我们只知道一个名目,剧本失传了。   在这些水浒戏当中我们发现,以谁为主角的最多呢?李逵,黑旋风,也有跟武松有关的,譬如《双献功武松大报仇》,还有个叫《折担儿武松打虎》。我想这应该就是小说里武松打虎的雏形吧。   元杂剧对《水浒传》的贡献我觉得有这么两点:一点是确立了梁山泊的正确位置。为什么呢?因为元杂剧的作者大部分是山东人,康进之、高文秀,高文秀就是东平人,梁山泊就在东平,就在高文秀的脚下。他当然不会把这个梁山泊写到太行山去。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第一折,宋江上场有一段开场白,把梁山泊的位置说得非常清楚,念了这么几句:“寨名水浒,泊号梁山。周回巷汊数十条,四方周围八百里,东连海岛,西接咸阳,南通大冶金乡,北跨青齐兖郡。”把这个地理位置说得非常明确。只有山东人才能有这样精确的地理知识。结果,这段文字整个儿被《水浒传》的作者抄录到了小说第78回的开篇处,这是一点。   再一点呢,宋江在开场白中提到梁山好汉有三十六大伙儿、七十二小伙儿。我们想这个大概就是由三十六人转向一百零八人的一个前奏。三十六大伙儿应该就是三十六个大头目,七十二小伙儿应该就是七十二个小头目,加起来一百零八人,也就是后来小说中的天罡地煞。   所以说,元杂剧对《水浒传》的贡献是确定了一个大的背景和一个准确的地理位置。再有一个,好汉的数目,头领的数目,都确定了。但是《水浒传》在创作的过程中,从元杂剧吸取的具体故事情节非常少,大概有这么三两处:一个就是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到了《水浒传》,咱们翻一翻第七十三回“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这一段是从元杂剧来的。另外这个武松打虎,因《折担儿武松打虎》那个剧本现在已经失传了。我们想《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是不是从那儿来的,这是一个猜测。   那么接下来的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两位最后的写定者,把这个流传于民间的、水平参差不齐的、层次比较低的原始传说、早期作品加以汇集、整理、加工、创作,才使一部民间作品升格为一部高水平的文学巨著。没有施耐庵、罗贯中应该说就没有《水浒传》。现在很多学者认为《水浒传》,真正的成书时间应该是在明代嘉靖年间,也就是1522年以后,这样一来呢,《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大概要延长到四百年之久。最后写定者的姓名我们已经无从考察,但是我觉得不妨碍我们把施耐庵、罗贯中看成是水浒作家群的一个代表。他们代表着《水浒传》创作的一个最高水平,文人阶段的一个最高水平,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   说到这儿,我们仍旧没有能够破解《水浒传》的成书之谜。刚才我们提到历史上的宋江只有一支不超过三千人的小部队,而小说中却发展成了千军万马,能够从事大规模的水上甚至陆地的军事行动。这个转变是怎么来的?有人这样解释,他说小说创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虚构,《水浒传》的作者可以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来虚构完成这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我不大同意这个看法,因为就我所知,《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章回小说之一。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小说家,第一次尝试着进行这种长篇创作,恐怕他的虚构能力没有这么高明。   我们甚至可以把长篇小说的创作想象成一只大筐,那么当这个小说家尝试进行长篇小说创作的时候,他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素材问题,他上哪儿找这么多的材料来填满这只大筐。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只有那么一点点材料,我觉得远远不足以填充长篇小说的这个框架。   如果换了我,我肯定会打破宋江起义历史史实的这个框框,四面八方地到处去找素材。凡是农民起义的史料、民族战争的史料,无论发生在哪朝哪代,无论发生在南方北方,能找到的都去找来,筛选借鉴然后消化融化。正如民间流传的这么一句老话:拣到筐里就是菜。   想办法填满这只大筐,这是每个长篇小说的作者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普遍做法,一个普遍的规律。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说他所写的小说人物,没有具体的模特,没有专门用过一个人,往往是嘴在浙江、脸在上海、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我想《水浒传》也应该是一个拼凑起来的农民起义。而且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水浒传》的作者确实也是这样做的。我再举几个例子,比如梁山泊的第一任山寨头领王伦,王伦历史上实有其人,他是北宋庆历年间一次士兵起义的领袖,带着几百个士兵活动在山东、苏北一带,最后被镇压下去了。他起义的时间早于宋江起义七八十年,被作者也拿来充实这部小说,变成了山寨的第一任领袖,这是一个例子。   再一个例子,比如说小说里有个童贯,童贯是北宋王朝的枢密使,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小说中,他率领大军镇压宋江起义,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嘛。事实上,国防部长率领大军来攻打宋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区区一个在太行山上打游击的宋江,怎能请动童贯这把宰牛刀?   那么,童贯镇压过谁呢,镇压过方腊。所以水浒作者把童贯镇压方腊的这段史实挪过来写宋江。此外,有位学者还提到,他说方腊的家乡那个村叫碣村,而小说里头的阮氏三雄就在石碣村,他认为这是用了方腊的素材。   再举,比如《水浒全传》当中的征田虎、征王庆。田虎、王庆也都是历史上真实的农民起义领袖,这个是有据可查的。此外呢,《水浒传》当中有很多梁山好汉都有着历史真人的原形。像杨志、刘唐、张横、解宝、史进、关胜、张顺。张顺这个人物实有其人,他是南宋末年抗击蒙古人的一个民间好汉、一个民兵头领,最后也是死在水里,乱箭射死。跟《水浒传》里写的那个张顺死于西湖可以说连细节都是相同的。而大刀关胜则是南宋初期的一名抗金英雄,据《宋史》记载,关胜乃“济南骁将,屡出城拒战”,最后被大汉奸刘豫所杀,光荣就义。   从上述例子来看,我觉得《水浒传》当之无愧是中国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不是哪一次农民起义的忠实记录,它是对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包括宋江起义之前、之后农民起义、民族战争的一个全景式描述。既有历史的真实厚重,又有史诗的壮丽恢弘。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疑问没有解决。就是我们说的这个“水浒”。“浒”是水涯、水边的意思,《水浒传》是发生在水边的英雄造反的故事。顾名思义,水在这个小说中应该扮演主要角色,如果没有水的话,连这个书名都失去意义了。但是历史上的宋江并不曾在水边安营扎寨,甚至于早期的某些故事里面只提太行山,不提梁山泊。根据种种史料,我们甚至可以断定,宋江不是“水寇”,而是“山贼”。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个谜团。《水浒传》里的水从何而来?有人可能忍不住要嚷了,说梁山泊那里不是有水嘛,梁山泊里难道没有农民起义吗?如果有的话,小说家吸收过来,李代桃僵不就结了吗?梁山泊确实有一些民间武装在那里活动过,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都是一些小部队、小规模、小打小闹,绝没有小说中那样大规模的安营扎寨。   譬如《宋史·任谅传》中提到,“梁山泊渔者习为盗,荡无名籍。谅伍其家,刻其舟,非是不得辄入……”也就是说,梁山泊很适合做强盗窝,不过都是些小强盗,渔民不愿受官府盘剥,啸聚一时而已。   清代的时候,有一个姓曹的官员到山东的寿章去做知县,到了那儿以后,听说梁山泊就在附近,非常高兴。到任没几天便兴致勃勃地去旅游观光了,到了地头一看,不由大失所望。梁山就是一个小山坡,梁山泊一点儿水都没有,没有泉眼,没有溪流,老百姓喝水得靠打井,压根儿无险可守。也就是说,梁山泊这个地方,实际上不适于军队大规模驻扎、建起大型水寨来抗击官军。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水泊聚义模式的农民起义呢?对照小说,这样的一次起义应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规模很大,参加的人数有几万,甚至十几万,起义军借助一个大湖大泽、大的水面建筑山水寨来抗击官军;其次造成的威胁也应该相当大,让朝廷不得不投入大量的部队或者剿抚并举,使用招安的手段,最后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了。农民起义军被改变成官军,或者是抵御外寇,或者镇压其他农民起义军,有没有这样一次农民起义?如果有,可以作为《水浒传》故事的一个原形。   我们考察农民起义的历史,还真的发现有这么一次农民起义,它就是南宋初年的洞庭湖钟相、杨幺大起义。这次起义兴起于南宋初期的建炎年间,前后长达六年之久,给南宋王朝的统治造成过沉重的打击。这次大规模的水泊农民起义,在官私史书、文人笔记、民间传闻都留下大量的文字记载和口头传说。尤其应该注意的,就是这次起义离宋江起义非常近,宋江起义失败是在宣和三年,1122年,而洞庭起义开始的那年是1130年,前后相差不过八年。历史上的八年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宋江起义和洞庭湖起义的民间传说,在南方流传的时候很难避免不会相互借鉴,甚至混在一起。经过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口头创作和艺术加工,宋江这个“山贼”就慢慢地变成了“水寇”。   为了证明不是在瞎扯,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一个是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一个是小说里描写的宋江起义;一个是洞庭湖起义。我们把三种资料放在一块儿来比一比,看看小说里的描写是更接近历史上的宋江呢?还是更接近洞庭湖是钟相、杨幺。第一方面,我想先从地理环境上来说。先说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它的战斗区域是河北、山东、苏北,主要是流动作战,根本没到过梁山泊,更没有在梁山泊聚水结寨的这种记录。总之一句话,跟水没有关系,这是历史上的宋江。而小说里的宋江就不同,凭借八百里梁山泊,建筑山水寨抵御官军,水在水浒故事里成了重要角色。再看洞庭起义,洞庭湖真正是八百里洞庭湖,周长八九百里,港汊纵横、地形复杂,有山有水,杨幺的大寨建在君山,杨幺建的水寨,全盛时期达到七十多座,用来抵御官军。我们翻遍农民战争史发现,凭借大湖大泽建水寨抵御官军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洞庭湖是惟一的一次。这是从地理环境来看,小说更接近洞庭湖,远离历史上的宋江。   从起义的规模上来看,历史上的宋江队伍只有三十六人,即便后来有所发展,也就是几百人、上千上。它的战斗力虽然很强,但是被张叔夜以一州一县之兵就打败了,说明战斗力还是有限的。到了《水浒传》,宋江的义军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一开始三五百人,后来是几千人,最后发展成拥有十数万人的强劲势力。小说写得真是很精致,水寨的整个过程发展都写到了,哪一次的战争,调动多少部队,征服什么地方,收罗什么将领,它是不断壮大的一个过程,写得清清楚楚。到了最后,接受招安的时候,号称是梁山泊十万之众、十万人。   再来看洞庭湖,洞庭湖上关于钟相、杨幺起义的人数文献记载不同,也是起义发展历史时期不同吧。《宋汇要辑稿》里头提到两万人,《皇宋十朝纲要》里头提到十万人,这跟梁山就非常接近了。也有说十几万人,甚至最多的说四十万人。我想这个四十万人里是不是带着家眷老小。因为那个农民起义不是正规部队,拉家带口,为逃避战争的威胁,四十万人,我想也有这种可能。最准确的一种资料,应该是岳飞的孙子岳珂编了一部书《金佗粹编》,它里边提到是“有众八万、号十万”。就是说起义军真正能打仗的精锐部队八万人,号称十万,兵不厌诈,对外号称壮大声势,号称十万,这个和《水浒传》的数目就非常接近了。   第三方面,从起义成员的籍贯和他们的社会成分、他们的身份,从这个角度来看。先看历史上的宋江,历史上的宋江呢,带有一种很强的地域色彩,山东、河北嘛。虽然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我们猜想这三十六人,大部分应该都是山东、河北人,具体的社会成分应该是农民或者是士兵。这支小部队战斗力很强,很可能有一些士兵,这是历史上的宋江。《水浒传》里的起义军从籍贯上来讲,是真正地来自五湖四海。   喜欢《水浒传》的同志都知道,既有北方的好汉,也有南方的英雄,体现的就是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因为梁山就是个小社会呀,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养马的也需要、打铁的也需要、造船的也需要。所以它形成这样一种五行八作的社会成分。这个就跟历史上的宋江大为不同了,那三十六人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它就不需要这些。   再来看洞庭湖,洞庭湖虽然是一次地域性的起义,围绕着洞庭湖,但是它的队伍籍贯体现的是五湖四海。为什么呢?洞庭湖起义是在南宋初年,当时正是天下大乱,金人打进东京以后,北方的很多衣冠之族纷纷逃到南方,北宋的很多北方部队打了败仗,四下溃散,其中很大一部分流落到了南方。   再看它的社会人员的组成:我们说洞庭起义的士兵主要是农民和渔民。他们采取“水战陆耕”的战略,即在水里头打仗,种庄稼的时候到陆上来种,抢收完了以后,把粮食装上船,然后又到水中逃避官军的讨伐。此外呢,洞庭起义军的头目大多数是乡村好汉,市井豪强,这个跟水浒也非常相似。此外也有一些地方豪强,像钟相,实际上就是一个豪绅,他的身份和晁盖非常相近。   我们总有一个疑问,《水浒传》既然是文学的虚构,为什么在宋江前边要安排一个晁盖,以前我也不明白这个问题。晁盖文韬武略都不如宋江,而且早早就死了,但是宋江偏偏对晁盖恭敬有加、言听计从。晁盖死了以后在山寨里头还要竖一个晁盖的牌位,一直到最后接受招安,才把这个牌位烧了。为什么晁盖会有这么高的威信,我想这应该就是洞庭湖钟相、杨幺的关系在小说中的一个投影。   另外,我想说说水战的情况。宋江三十六人陆上作战,跟水没关系,这不必说了。《水浒传》中呢,宋江是依山傍水建立水寨,小说里多次描写到水战。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可能有的同志看书比较细,这个水战有个固定的模式,往往是官军跟义军在水面上相遇了,然后水军头领就跳到水里逃走了,留下一条空船。那官军乘胜追击,最后陷入埋伏圈打败了。好几次水战无一例外,起义军使用都是这种空船计。   镇压洞庭湖起义的时候,因为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所以朝廷调动的是建康府水军正副都统制崔征、吴泉。我们读小说的时候发现高俅打梁山的时候,调了一支水军,也是金陵建康府水军。我觉得这个很不合理,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嘛,我从建康府长江流域来调水军,这个是合情合理的。梁山泊是黄河流域的一个湖泊,怎么会调动长江流域的水军去攻打?从这里我觉得透露出了一点蛛丝马迹,就是小说确实利用了洞庭湖的素材。   还有一点,三败高俅,高俅是怎么被捉住的?第八十回,高俅使用了一种叫做大海鳅船,这种船实际上叫车船,这就是轮船的前身,不是划桨,船的两边装着车轮,人夫踏动,在水上行走如飞,外边有护板,射箭也不怕。而车船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用于战争就是在洞庭湖。   杨幺的旗舰,这只车船有三十二车,也就是三十二个车轮,长三十丈、高三层,可以装载战士上千人,这个旗舰的名字就叫混江龙,和水浒里李俊的绰号是一致的。从这些地方我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小说受洞庭湖起义的影响之多。   总而言之,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只是《水浒传》成书的一个框架,具体的内容则包含或吸收了其它大量的农民战争和民族战争的史料。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我个人认为洞庭湖起义的史料和传说给予了《水浒传》作者极大的启发,深入研究洞庭湖起义的素材,是解开《水浒传》成书之谜的一把钥匙。

  • 牛年马月的来历?

      牛年马月常称作猴年马月:   释义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根据农历干支,猴年12年一个轮回,马月也是12个月一个轮回,凡是猴年,必有一个月是马月,“猴年马月”的周期是12年。今年恰逢猴年,马月就是农历5月份。   同理,鸡年也是12年一轮回,兔月12月一轮回。凡鸡年就有一个月是兔月。   天文和古汉语专家,他们都认为,对“猴年马月”这个词的来历无从考据,复旦大学中文系著名古汉语专家骆玉明教授在查阅相关典籍后表示,这个词多半是来自民间的谚语。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猴年马月”是“何年嘛月”谐音的变体。

  • 莫姓的来历

      一、姓氏源流   莫(Mò)姓源出有六:   1、出自高阳氏,是颛顼之后。据《三郡记》和《姓氏考略》所载,上古帝颛顼造“[莫阝]阳城”,其支庶子孙有定居[莫阝]阳城者,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莫阝]阳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任丘县、平乡县,古钜鹿郡地)。   2、出自芈姓,以官名为姓。据《广韵》所载,春秋时,楚国有莫敖(官名)之职,其后世子孙以官职命氏,称莫姓。古诗人屈原的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屈氏的分支改姓。而芈姓为祝融八姓之一,亦出自颛顼。   3、据《通志·氏族略》文,莫即幕省文,望出钜鹿、江陵,乃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也就是说,莫和幕同源,莫只是幕的省略书写文字。此说法可能是1和2说法的综合。   4、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第十一章《分姓》记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十分不便。布洛陀请卜黄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部族里的人关心卜黄,纷纷送礼物给他,卜黄由此便生出安姓的办法来。凡送李子的,就安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安他姓“莫”(壮语黄牛叫莫);送篮子的,就安他姓“蓝”……。从此,壮族人也就有“莫”等姓氏。广西忻城县有莫土司衙署,占地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被誉为“壮乡故宫”。莫姓土司官职世袭,统治该地区近五百年,电影《刘三姐》中的“莫老爷”就是这种世袭之土司。   5、唐五代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人,也有姓莫氏者。   6、北魏时蠕蠕族有莫姓。   7、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族、侗族、瑶族也有以莫为姓者。如贵州独山人莫与俦、莫友芝、莫庭芝三父子,皆为布依族人,此莫氏建立的“影山文化学派”对西南地区影响深远(莫友芝一族之族源有争议,莫友芝等自称为江南汉人,然现代专家考证,莫友芝居地为传统莫姓布依族的居地,莫可能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才自称为汉人。本人较支持莫友芝为汉人,因清代为少数民族政权,随汉姓并无多大优势,且西南少数民族不得参加科举只是清初雍正年间之事,而莫却是清末同治年间人,并无虚报必要。另,莫友芝为“西南巨儒”,精研经学,旁及金石文字书画,虚报有损其道德操守,今暂从专家之说)。专家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后裔,也就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后裔,如此则西南少数民族原居中原,与中原各大姓氏实是同根。   8、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   ① 南北朝时期,北魏少数民族邢莫氏、莫那娄氏改姓莫。   ② 北方满族人那莫氏,其汉姓也有改单姓莫为姓的。   ★★★得姓始祖:颛顼。昌意子,黄帝孙,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号高阳氏,下分八个民族。活动据点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西南),曾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他重视人事治理,努力发展农业,曾命南正重、火正黎“绝天地通”,实行人神分职,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后世莫姓主源均出自颛顼,于是莫姓子孙便奉颛顼为莫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莫姓主源两支,一支发源于今河北省任丘,一支发源于古时的楚国。两汉以前莫姓仅有两名入载史册,他们是春秋时的吴国人莫邪和汉代学者莫元珍。但多数莫姓在此际继续繁衍于其发祥地,并缓慢地向周边播迁。魏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几支来华定居的外族也改为莫姓,使北方莫姓家族日益庞大起来,原本在河间郡、巨鹿郡就已很是兴旺的莫姓家族得此新鲜血液的注入,自然兴盛为莫姓河间郡望、巨鹿郡望。另外,南方的江陵郡古为楚国腹地,一直以来为莫姓世居之地,在此际愈加昌盛。隋唐时期,莫姓分布之地渐广,有资料表明,在今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均有莫姓人定居,并且已有莫姓徙居广东。黄巢起义后,有北方之莫姓......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