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际礼仪禁忌

  • 国际礼仪的法国礼仪

      和英美等国不同,法国人接待客人比较讲究。第一次邀请通常是隆重而正式的,一般来说,相识一段时间后才会被邀到法国家庭作客。饭桌上,必须等所有人面前都已有菜才能开始享用。可以请求允许吸烟。就打招呼而言,一般与人问好或道别,双方是以握手方式,但在较熟的朋友间则是互相拥抱吻颊。法国人在谈话时,用您 (Vous)表示尊敬、重视、距离。在跟一个不太认识的人、一个比自己年长的人或自己的上司说话时,人们一般用您称呼对方。你 (Tu)表示爱和友谊。朋友之间,从您到你的转变常常是自然的。在未得到许可时不能用你跟一个比自己年长的人说话。另外亦须注意到下列事项:- 晚上10点过后,勿打电话给他人。- 受邀作客,毋需提早到达,让主人有充分时间准备。- 看诊求医需先预约(prendre rendez-vous)。- 接受礼物应当面打开已表达谢意。 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 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第三,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 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 他们虽然讲究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法国人对于衣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有名的。所谓“巴黎式样”,在世人耳中即与时尚、流行含意相同。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以蝴蝶结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对于穿着打扮,法国人认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选择发型、手袋、帽子、鞋子、手表、眼镜时,都十分强调要使之与自己着装相协调相一致。 作为举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人十分讲究饮食。在西餐之中,法国菜可以说是最讲究的。法国人爱吃面食,面包的种类很多;他们大都爱吃奶酪;在肉食方面,他们爱吃牛肉、猪肉、鸡肉、鱼子酱、鹅肝,不吃肥肉、宠物、肝脏之外的动物内脏、无鳞鱼和带刺骨的鱼。法国人特别善饮,他们几乎餐餐必喝,而且讲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种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除酒水之外,法国人平时还爱喝生水和咖啡。法国人用餐时,两手允许放在餐桌上,但却不许将两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时,他们习惯于将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法国的国花是鸢尾花。对于菊花、牡丹、玫瑰、杜鹃、水仙、金盏花和纸花,一般不宜随意送给法国人。法国的国鸟是公鸡,他们认为它是勇敢、顽强的直接化身。法国的国石是珍珠。法国人大多喜爱蓝色、白色与红色,他们所忌讳的色彩主要是黄色与墨绿色。法国人所忌讳的数字是“13”与“星期五”。在人际交往之中,法国人对礼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别的讲究。宜选具有艺术品味和纪念意义的物品,不宜以刀、剑、剪、餐具或是带有明显的广告标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关系的女士赠送香水,也是不合适的。在接受礼品时若不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其包装,则是一种无礼的表现到法国洽谈贸易时,严忌过多地谈论个人私事忌讳“13”这个数字以及“星期五”忌讳男人向女人送香水不得提出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面目甚至个人收入等这类问题如果初次见面就送礼,法国人会认为你不善交际,甚至认为粗俗

  • 亚洲国家的习俗礼仪与礼仪禁忌有哪些?

      亚洲主要国家的节习俗禁忌   (一)日本   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日本人性格内向,好胜心强,自尊心强,勤劳刻苦,注意遵守时间,注重礼节。   1.生活习俗   由于四面环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对各种海味格外青睐,尤其是生蛎肉、生鱼片。日本人喜欢吃泡菜及用酱、蔬菜、豆腐、香菇、紫菜等海味菜制成的“大酱汤”,这种“大酱汤”被称为“母亲的手艺”。日本人注重茶道、茶礼。茶道仪式十分繁琐。在日本精于茶道,被认为是身份、修养的绝好表现。   日本人特别钟爱樱花,把它奉为国花。   2.宗教信仰   日本人主要信仰佛教和神道教,崇尚武士道精神。   3.禁忌:   日本人很讲究餐桌礼仪,单是在使用筷子时就有八种忌讳:一忌舔筷、二忌迷筷、三忌移筷、四忌扭筷、五忌插筷、六忌掏筷、七忌跨筷、八忌剔筷。除此之外,还忌用同一双筷子给席上所有的人夹取食物。   日本人不喜欢荷花图案,认为它是不吉祥之花,是祭奠死人用的花。而对于菊花,认为它是一种高贵的花,16瓣的菊花是皇室专用花饰,虽然深受普通民众喜爱,却不能作为礼品随意送人。探望病人时,如果送山茶花、仙客来花、白色的花和淡黄色的花,将是不受欢迎的。   在日本,人们还忌讳把梳子作为礼物送人,因为梳子的日语发音近似“苦死”。除此之外,圆珠笔、T恤衫、火柴和广告帽作为礼物送人也不成敬意。   对于数字,日本人普遍对奇数有好感而不喜欢偶数。忌讳的数字有4和9,原因也是因为日文中4和“死”、9和“苦”的发音相同。   如果要与日本友人合影,忌三人一排,因为他们认为被夹在中间人将会有厄运。   当你在招待日本人时,即使他吸烟,你也千万不要给他敬烟。因为日本人不喜欢别人给自己敬烟,也绝不会给别人敬烟。   请记住,在给日本朋友寄信时,千万别把信封上的邮票倒贴,因为倒贴邮票在日本是绝交的表示。   (二)韩国   1.生活习俗   韩国人以其文化悠久为荣,他们讲究礼貌,待客热情,普通民众都有很好的礼仪素养,敬老爱幼,热情待客,重视礼尚往来。韩国人对交往对象的第一印象非常看重,在与人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之前,他们认为举止合乎礼仪是至关重要的。倘若在从事商业谈判的时候能遵守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会对你的好感倍增。韩国人喜欢辛辣食物,特别喜欢中国菜中的川菜,日常以米饭、冷面为主食,爱吃泡菜、烤牛肉、烧狗肉、人参鸡等。餐具使用汤匙和筷子。   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   2.宗教信仰   韩国人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   3.禁忌   到韩国人家里做客,进入室内时,要将鞋子脱掉留在门口,这是最普通的礼仪。与韩国日人相处时,宜少谈当地政治,多谈韩国文化艺术。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大声说笑。在与韩国人共进工作餐时,不可边吃边谈,因为他们认为吃饭的时候不能随便出声。   对于数字,韩国人不喜欢“4”,因为“4”字在韩国语中发音与“死”一样,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而楼房没有4号楼,旅馆不称第4层,餐厅没有第4桌,军队里也绝不用“4”字编号,医院更没有带“4”的楼层和病房。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有许多韩国年轻人不喜欢“13”这个数。韩国人喜欢单数不喜欢双数,在他们向人敬酒、献茶、布菜时,力避2、4、6、8的数字单位。   在韩国,姓“李”的人很多,但人们不喜欢别人将“李”姓解释为“十八子李”。这一点就与我们中国人的习惯称谓有很大的区别。   (三) 新加坡   1.生活习俗   新加坡是一个文明国家,花园国家,人口中有四分之三以上是华人。新加坡华人的乡土意识强,一向有勤奋、谦虚、可靠的美德。新加坡人的时间观念强、讲究卫生。新加坡人以米饭包子为主食,偏爱中国广东菜,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喜欢吃咖喱牛肉。   卓锦·万代兰(兰花的一种),又名胡姬花是新加坡的国花。   2.宗教信仰   新加坡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它却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不同民族的新加坡人信奉的宗教不同,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等。   3.禁忌   在新加坡旅游观光或公干的人要特别注意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讲究清洁卫生,保护环境,如在该国随地丢弃废物或乱涂乱写,过马路闯红灯、在公共场所嚼口香糖、吸烟、吐痰等在中国不算违法的事,但在新加坡你就会受到当地法律的严厉制裁,不仅要交高额的罚金,还有可能被示众,甚至被鞭打。在新加坡,出言不逊、蓬头垢面、衣冠不整、胡子拉碴或留长发的男子都会让人侧目而视。   在与新加坡人交谈时,要避免谈论政治和宗教,可以谈及新加坡的经济成就。在恭贺新加坡人时,忌说“恭喜发财”之类的话。因为他们认为“发财”两字,有“横财”之嫌,而“横财”就是不义之财。因此,祝愿对方“发财”,无异于挑逗、煽动他人去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新加坡人鄙视和抵制所有这些对社会有害的行为。   红、绿、蓝色受到新加坡人的欢迎,而黑、白、黄是新加坡人禁忌的颜色。禁忌的数字是4、7、13、37和69。   伊斯兰教是新加坡的主要宗教,进清真寺的人必须要脱鞋,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新加坡的印度人、马来人忌用左手给人递东西。如果你是商人,要想把商品出口到新加坡,千万记住:在商标上禁止使用宗教词句和象征性标志。   虽然中国人喜欢乌龟,视它为长寿及懂得自我保护的代表,但新加坡人却不喜欢乌龟,把它喻为不够光明磊落、遇事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四)印度   1.生活习俗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社交场合人们讲究等级,重视身份有别。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礼仪讲究,常用的见面礼就有三种:一是贴面礼,二是摸脚礼,三是合十礼。其中合十礼用得最为普遍,当他们迎接贵宾时,双手合十于胸前,然后主人要向客人敬献花环,并亲手将花环套在客人的脖颈上。印度人以大米为主食,爱吃咖喱及油爆、烤、炸的食物,尤其对中国川菜感兴趣。印度人特别讲究卫生,每天都洗澡且只洗淋浴,因为他们认为澡盘里的水是死水,不洁净。在印度的中产阶级家庭,主妇做饭前要沐浴更衣,因为厨房被他们认为是神圣的地方,任何外人和未沐浴的家人都不能进去。印度人在饭前要洗手,不吃剩下的食物。   印度的国花为荷花。   2.宗教信仰   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一小部分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等。   3.禁忌   印度是多民族的国家,信奉多种宗教,习俗不尽相同。其中大多数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把牛当成神圣之物,特别禁食牛肉和牛皮做成的食物。印度教上层人士食素戒荤,连用素食制成的仿荤食品也忌食。反感喝酒,他们认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印度教徒最忌讳众人在同一盘中取食,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忌讳左手传递东西和食物,认为左手是不洁净的。切莫抚摩小孩的头,忌用澡盆给小孩洗澡。   大部分印度人不喜欢的颜色有白色、黑色、灰色,认为白色表示悲哀,黑色、灰色表示消极;“1”、“3”、“7”是不讨他们喜欢的数字;他们把许多动物(如牛、孔雀、蛇)人化、神化,但与中国人相反,他们不喜欢龟、鹤及其图案,也忌讳弯月的图案。   切不可认为用点头表示“YES”,用摇头表示“NO”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印度的咯拉拉邦,安得拉邦等地有摇头表示同意的习俗。   (五)泰国   1.生活习俗   泰国素有“千佛之国”之称,佛教对泰国的政治生活、文化艺术以及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男子一般20岁左右,必须去寺庙当3个月的和尚,学习佛经,即使王公贵族也不例外,只有当过和尚,才能还俗。深受佛教影响的泰国人很有涵养,在待人接物中,讲究微笑、礼让,在世界享有“微笑之国”的美誉。普通泰国人见面通常施“合十礼”,双手举得越高越表示尊敬对方。泰国的官员、学者和知识分子见面握手问候,但男女之间不握手。平民拜见国王施跪拜礼,国王拜见高僧时也须下跪,儿子出家为僧,父母也要对其行跪拜礼。泰国人喜欢吃民族风味的“咖喱饭”,喜食辣椒、鱼露,青睐中国菜中的广东菜和四川菜。泰国人喜欢冷饮,喝桔子汁或橙汁时喜加盐末。吃水果不仅放冰,也放盐末和辣椒末。僧人每日二餐(早、午),过午只能喝水和饮料,但僧人可吃肉。   泰国的国花为睡莲。   2.宗教信仰   泰国人大多信仰佛教,全国佛寺多达三万多座。   3.禁忌   泰国人进寺庙烧香拜佛或参观时,不得赤胸露背,衣帽不整洁,这会被认为玷污了圣地,对神佛失敬。进庙时,每个人须脱下鞋子,并且不得踩寺庙的门槛,他们认为门槛下住着神灵。泰国的寺庙很多,但忌讳参观寺庙的人随意给佛像拍照或抚摸佛像。   泰国人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用手触摸泰国人的头部,则认为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如果用手打小孩的头部,则认为小孩一定会生病;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在地下,或者蹲跪,以免高于长辈头部,忌他人拿着东西从头上掠过。泰国人习惯睡觉时,不能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泰国人在接受礼物或递送东西时用双手,忌用一只手,特别是左手。跟泰国人接触时,千万不要动手拍打对方,用左手接触对方或讲话时以手指对对方指指点点,也是不允许的。在泰国,人们“重头轻足”,认为脚除了走路再无其他用处。凡用脚指示方向,用脚踩踏门槛,盘足而坐或以脚底对着人是非常失礼的举止。   在泰国民间,人们忌讳狗、鹤和龟的图案,送给泰国人礼物要避开这三种动物。   当你与泰国人谈好一笔生意,需要对方签名时,请勿准备红笔。因为在泰国有一个习俗,即人死后是用红笔将死者姓名写在棺材上。如果对此不了解,不仅会让生意泡汤,还会失去友谊,招来愤恨。

  • 现代国际商务礼仪的主要原则 和 国际商务1项活动的礼仪礼俗禁忌趣闻

      国际商务礼仪交往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维护形象   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之所以深受人们的重视。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个人形象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它们亦称个人形象六要素。   第一、是仪容。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第二、是表情。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第三、是举止。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第四、是服饰。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第五、是谈吐。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第六、是待人接物。所谓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二、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个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所在单位的。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周恩来同志曾经要求我国的涉外人员具备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在任何复杂艰险的情况下,对祖国赤胆忠心,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甚至不惜牺牲个人一切。江泽民同志则指出:涉外人员必须能在变化多端的形势中判明方向,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站稳立场,再大的风流中也能顶住,在各种环境中都严守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忠于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体现中国人民的气概。他们的这些具体要求,应当成为我国一切涉外人员的行为准则。   三、求同存异   第一、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第二、在国际交往中,到底应当遵守何种礼仪为好?   首先,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   再者,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在国际交往中,究竟遵守哪一种礼仪为好呢?一般而论,目前大体有三种主要的可行方法。   其一,是以我为主。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   其二,是兼及他方。所谓兼及他方,即中涉外交往中基本下采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采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   其三,则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存异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为了减少麻烦,避免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既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对于国际上所通行的礼仪惯例认真地加以遵守。   四、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之所以必须认真遵守"入乡随俗"原则,主要是出于以下两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国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   原因之二,是因为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   五、信守约定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之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第一,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第二,对于自己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第三,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有约难行,需要尽早向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如实地解释,并且还要郑重其事向对方致以歉意,并且主动地负担按照规定和惯例因此而给对方所造成的某些物质方面的损失。   六、热情有度   热情有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是要示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要遵守好热情有度这一基本原则,关键是要掌握好下列四个方面的具体的度。   第一,要作到关心有度。   第二,要作到批评有度。   第三,要作到距离有度。   在涉外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距离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它们各自适用不同的情况。   其一,是私人距离,其距离小于0.5米之内。它仅适用于家人、恋人与至交。因此有人称其为亲密距离。   其二,是社交距离,其距离为大于0.5米,小于1.5米。它适合于一般性的交际应酬,故亦称"常规距离"。   其三,是礼仪距离。其距离为大于1.5米,小于3米。它适用于会议、演讲、庆典、仪式以及接见,意在向交往对象表示敬意,所以又称"敬人距离"。   其四,是公共距离。其距离在3米开外,适用于在公共场同陌生人相处。它也被叫作"有距离的距离"。   第四,要作到举止有度。要在涉外交往中真正作到举止有度,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不要随便采用某些意在显示热情的动作。   二是不要采用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   七、不必过谦   不必过谦的原则的基本含意是:在国际交往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地抬高自己,但是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地对外国人进行谦虚、客套。   八、不宜先为   所谓不宜先为原则,也被有些人称作不为先的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涉外交往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底怎样作才好的情况时,如果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不要急于采取行动,尤其是不宜急于抢先,冒昧行事。也就是讲,若有可能的话,面对这种情况时,不妨先是按兵不动,然后再静观一下周围之人的所作所为,并与之采取一致的行动。   不宜先为原则具有双重的含意。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在难以确定如何行动才好时,应当尽可能地避免采取任何行动,免得出丑露怯。另外一方面,它又要求人们在不知道到底怎么作才好,而又必须采取行动时,最好先是观察一些其他人的正确作法,然后加以模仿,或是同当时的绝大多数在场者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九、尊重隐私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尊重隐私这一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下列八个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   其一,是收入支出。   其二,是年龄大小。   其三,是恋爱婚姻。   其四,是身体健康。   其五,是家庭住址。   其六,是个经历。   其七,是信仰政见。   其八,是所忙何事。   要尊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首先就必须自觉地避免在对方交谈时,主动涉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为了便于记忆,它们亦可简称为个人隐私八不问。   十、女士优先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   女士优先原则还要求,在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方面,男士们对所有的妇女都一视同仁。   十一、爱护环境   作为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之一,爱护环境的主要含意是:在日常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地加以爱惜和保护   在涉外交往中,之所以要特别地讨论爱护环境的问题,除了因为它是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社会公德之外,还在于,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它已经成为舆论备加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在国际交往中与此有涉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有两点。   第一,要明白,光有爱护环境的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实际行动。   第二,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在爱护环境的具体问题上要好自为之,严于自律。具体而言,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特别需要在爱护环境方面备加注意的细节问题,又可分为下列八个方面。   其一,不可毁损自然环境。   其二,不可虐待动物。   其三,不可损坏公物。   其四,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物品。   其五,不可乱扔乱丢废弃物品。   其六,不可随地吐痰。   其七,不可到处随意吸烟。   其八,不可任意制造噪声。   十二、以右为尊   正式的国际交往中,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时,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大到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但凡有必要确定并排列时的具体位置的主次尊卑,以右为尊都是普遍适用的。

  • 社交场合穿着有哪些禁忌?[礼节礼仪]

      服饰及其礼节   1.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   2.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   3.应符合自己的体形   三 白领女士的禁忌   禁忌一:发型太新潮   禁忌二:头发如乱草   禁忌三:化妆太夸张   禁忌四:脸青唇白   禁忌五:衣装太新潮   禁忌六:打扮太性感   禁忌七:天天扮“女黑侠”   禁忌八:脚踏“松糕鞋”   四 中国绅士的标志和破绽   1.中国绅士的十个细节:   ① 有一双干净修长的手,修剪整齐的指甲。   ② 虽然不吸烟,但随身携带打火机,以方便在周围的女士吸烟时为其点烟。   ③ 天天换衬衫,保持领口和袖口的平整和清洁,有的还会使用袖扣。   ④ 腰间不悬挂物品,诸如手机、呼机等等。   ⑤ 在与女士相处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以对女士加以照顾,并且几乎在完全下意识的状态下操作,百战不殆。   ⑥ 在吃饭时从不发出声音。   ⑦ 较常人使用礼貌用语更为频繁。   ⑧ 偏爱孤独,寻求宁静的心灵、安静的肉体及激情的冥想。绅士们故此好思想、好舞文、好文学艺术方面的经典名著,绝少拜读浮华喧嚣的弄潮作品,包括影视。翻看一两眼,倘若认为俗,便绝不再拿起,包括讨论。   ⑨ 喜怒不形于色,在人群中独自沉默。   ⑩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思虑过重,常常显得优柔寡断。   2.中国绅士的十大破绽:   ① 手形清洁美观,可是一旦进入需要脱鞋的房间,空气中就会产生一种异样气味。   ② 虽然随身携带打火机,但却是一次性的塑料打火机。   ③ 戴名牌手表时,手腕扬得飞扬跋扈。   ④ 虽然天天换衬衫,但总是系同一条领带。   ⑤ 腰间虽然没有悬挂手机和呼机,但是在公共场合常常大声对着手机说话,在剧院里听任自己的手机铃声响起。   ⑥ 尽管对女士尊重异常,但是在与同性朋友相处时反差过大,叛若两人。   ⑦ 吃饭时不发出声音,但喝汤时却引人侧目。   ⑧ 虽然较常人使用礼貌用语更为频繁,但是频繁到了令人起疑的程度。   ⑨ 偏爱孤独到了怕见生人的程度。   ⑩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思虑过重并不是拿不定主意选择,而是根本不打算相信。

  • 中国人的礼仪

      【中国人的礼仪】中国人的基本礼仪:一、居家 1、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2、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3、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4、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5、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6、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7、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8、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9、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10、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11、不挑剔食之美恶。 12、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二、在学校1、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 2、师长上下课时,起立致敬。 3、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 4、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 5、听讲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翘足。 6、考试时,不交头接耳,或左顾右盼。 7、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三、处世 1、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2、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3、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4、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5、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6、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7、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8、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 9、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10、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11、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12、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 .四、聚餐 1、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2、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3、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4、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 5、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 6、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7、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8、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 9、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10、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11、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12、箸匙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 13、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14、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15、咳嗽必转身向后。 16、勿叱狗,不投骨于狗。 17、碗中不留饭粒。 18、不对人剔牙齿。 19、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20、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 21、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五、出门 1、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 2、见长者,必趋致敬。 3、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4、路上不吸烟,不嚼食物,不歌唱。 5、乘车见长者必下,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 6、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 7、车马繁杂冲区,不招呼敬礼。 8、不立在路上久谈。 9、不走马路中间,越路须先向左右看清,不可与汽车争路。 10、行走时,步履宜稳重,并宜张胸闭口,目向前视。 11、遇妇女老弱,应尽先让路让座。 12、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问路于人,须随即称谢。 13、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14、逢桥先下马,过渡莫争船。 15、在舟车上或飞机上,不探首或伸手出窗,并不得随便涕痰。 .六、访人 1、先立外轻轻扣门,主人让入方入。 2、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 3、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 4、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 5、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笑。 6、不携一切动物上堂。 7、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概不取看。 8、谈话应答必顾望。 9、将上堂,声必扬。 10、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11、主人欠伸,或看钟表,即须辞出。 12、饭及眠时不访客。 13、晋谒长官尊长,应先鞠躬敬礼,然后就座;及退,亦然。 14、与长官尊长,及妇女行握手礼时,应俟其先行伸手,然后敬谨与握。 15、访公教人员,必先问明其上班钟点,不可久坐闲谈。 16、访客不遇,或留片,或写字登留言牌。 .七、会客 1、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请姓字住址。 2、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3、每门必让客先行。 4、入门必为客安座。 5、室内有他客,应与介绍,先介幼于长,介卑于尊,介近于远,同伦则介前于后。 6、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 7、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 8、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9、远方客专来,须备饮食寝室,导厕所,导沐浴。 10、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 .八、旅行 1、将远行,必辞亲友,祭祖辞亲。 2、远到目的地,必先拜访有关人士。 3、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 4、远行之亲友辞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赠物,或宴饯。 5、远方客来拜访,须往答拜,或设宴接风。 6、旅人归来拜,须诣回拜,或设宴洗尘。 7、受人之送行及饯别,达到所在地,须一一函谢。 8、人之接风或洗尘毕,须还席。 9、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 10、入国不驰,入村里必下车马。 .九、

  • 涉外礼仪的西方礼仪

      在西方,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 ,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但它一进入英文后,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西方的文明史,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人类对礼仪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人类为了维持与发展血缘亲情以外的各种人际关系,避免“格斗”或“战争” ,逐步形成了各种与“格斗” 、“战争”有关的动态礼仪。如为了表示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有恶意而创造了举手礼,后来演进为握手。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与尊重,愿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 ,于是创造了脱帽礼等。如果没有礼仪维系着人类交往的道德规范,那么人类的文明或许也不会传承下来。因为我们人类是社会动物,而礼仪就是交流的基础所在。涉外礼仪五个要点:1. 信守承诺。在人际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教养。与外国朋友打交道,小到约会的时间,大到生意往来,都要讲信用,守承诺,不随便许愿,失信于人。这样才能巩固双方的友谊。2. 热情有度。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一直主张朋友之间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但是在国外,人们普遍主张个性至上,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个性独立,侵犯个人尊严。对他人过分关心,或是干预过多,则会令对方反感。所以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对方的个人尊严与个性独立为限。3. 尊重隐私。外国人普遍认为,要尊重交往对象的个性独立,维护其个人尊严就要尊重其个人隐私。即使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也必须相互尊重个人隐私。所以与外国友人相处时,应当自觉回避对对方个人隐私的任何形式的涉及。不要主动打听外国朋友的年龄、收入、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籍贯,以及宗教信仰、政治见解、正在忙什么等等。4. 女士优先。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中,人们讲究女士优先,它要求成年的男子,在社交的场合,要积极主动地以个人的举止言行,去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时时处处努力为妇女排忧解难。能够这样做的人,会被人视为教养良好。5. 不必过谦。在外国人来看,做人首先需要自信。对于个人能力、自我评价,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勇于大胆肯定。不敢承认个人能力,随意进行自我贬低的人,要么事实上的确如此,要么便是虚伪做作,别有用心。所以在与外国朋友打交道时,千万不要过分谦虚,特别是不要自我贬低,以免被人误会。

  • 什么是行为礼仪

      坐立行走,待人接物,一颦一笑,眼神脸色,无不是行为显现。行为展示的语言分两大类:一是肢体、面部表情语言;二是心理活动及语音表达语言。严格意义上说,人的一切活动都是行为。   凡行为在社会中反映,就有一定的规范,这种规范我们称之为行为礼仪。俗话常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还有说话要注意分寸。等等,即是对行为礼仪的基本要求。行为礼仪本是礼仪高度反应在日常生活、社交场合,为什么我要在谈及礼仪训练和礼仪取舍的主题中郑重其事讲这些呢?刚才谈的是终极意义的广义上的行为礼仪;本篇则定位在狭义上的行为礼仪,也就是如何做才能确保行为礼仪的规范及礼仪修养的基本训练方式和有效办法。   明白上述意义和懂得礼仪的重要性,我们就能确信对礼仪行为修养则不会怨天尤人。   行为礼仪,在正式的涉外活动中,站、坐、走的姿势和手势、微笑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1、站姿的礼仪   古人云“立如松”,站的姿态式应该是自然、轻松、优美的。不论站立时摆休种姿式,只有脚的姿式及角度在变,而身体一定要保持绝对的挺直。   标准的站立姿式要求挺胸收腹,两肩平齐,双臂自然下垂。双腿靠拢,脚尖张开约60度,或双脚与肩同宽。站累时,脚可后撤半步,但上体仍须保持垂直,身体重心在两腿正中,精神饱满,表情自然。   与外宾谈话时,要面向对方站立,保持一定距离,太远或过近都是不礼貌的。   站立姿势要正,可以稍弯腰,切忌身体歪斜,两腿分开距离过大,或倚墙靠柱,手扶椅背等不雅与失礼姿态。   站着与人交谈时,双手或下垂或叠放下腹部,右手放在左手上。不可双臂交叉,更不能两手叉腰,或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下意识地作小动作,扣摆弄打火机、香烟盒、玩弄衣带、发辫、咬手指甲等。但可随谈话内容适当作些手势。   穿礼服或旗袍,绝对不要双脚并列,而让两脚之间前后距离5公分,以一只脚为重心。   向长辈、朋友、同事问候或作介绍时,不论握手或鞠躬,双足应当并立,相距10公分左右,漆盖要挺直。   等车或等人,两足的位置可一前一后,保持45度角。   女性站立的正确姿势:最好是一只脚略前,一只脚略后,两腿贴近,双手叠放在下腹部。   2、坐姿的礼仪   坐姿总的要求是舒适自然、大方端庄。在日常国际交往中,对入座和落座都有一定要求。入座时,动作要轻盈和缓,自然从容。落座要轻,不能猛地坐下,发出响声,起座要端庄稳重。   正确的坐姿:上身自然挺直,两臂屈曲放在双漆上,或两手半握放在膝上,手心都

  • 各国的礼仪?》

      在交往中,见面时行一个标准的见面礼,会给对方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直接体现出施礼者良好的修养需要掌握的常用见面礼有:   1.东方礼节   (1)作揖礼。作揖礼,即拱手礼,是华人中最流行的见面礼。行礼方式是起身站立,上身挺立,两臂前伸,双手在胸前高举抱拳,自上而下,或者自内而外,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   作揖礼主要适用于过年时举行团拜活动,向和辈祝寿,向友人恭吉喜结婚、生子、晋升、乔迁,向亲朋好友表示无比感谢,以及与海外华人初次见面时表示久仰之意。   (2)鞠躬礼。行鞠躬礼悍,应脱帽立正,双目凝视受礼者,然后上身弯腰前倾。男士双手应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则应下垂搭放在腹前。下弯的幅度越大,所表示的敬理程度就越大。   鞠躬[礼目前在国内主要适用于向长者表示敬重、向他人表示感谢、领奖或讲演之后、演员谢幕、举行婚礼或参加追悼会等活动。   鞠躬的次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惟有追悼活动才用三鞠躬,胡在喜庆的场合,鞠躬次数不可为三。   (3)合十礼。合十礼,亦称合掌礼,即双手十指相合为礼。具体做法是双掌十指在胸前相对合,五手掌并拢向上,掌尖与鼻尖基本持平,手掌向外侧倾斜,双腿立直站立,中身微欠,低头。可以口颂祝词或问候对方,亦可面含水量微笑。但不能在行礼是手舞足蹈,点头不止。   行止礼时,合十的双手举得越高,越体理了对对方的尊重,但原则上不可高于额头。   2.西方礼节   (1)拥抱礼。拥抱礼的动作要点是,两人面对面站立,各自举起右臂,将右手搭在对方左肩后面: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对方右腰后侧。首先各向对方左侧拥抱,然后各自向对方右侧拥抱,最后再一次向各对方左拥抱,一共拥抱3次。在普通场合行此礼,不必如此讲究,次数也不必要求如此严格。   在西方,特别是欧美国家,拥抱礼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在人们表示慰问、祝贺、欣喜、时,这种礼仪也十分常用。   (2)亲吻礼。亲吻礼,是一种西方国家常用的会面礼。有时,它会与拥抱同时采用,即双方会面时既拥抱,又亲吻。   在行礼悍,双方关系不同,亲吻的部位也会有所不同。长辈吻晚辈,应当吻额头;晚辈吻长辈,应当吻下颌或吻面颊;同辈之间,同性应该贴面颊,异性应当吻面颊。接吻仅限于夫妻与恋人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行亲吻时,非常忌讳发出亲吻的声音。如果将唾液弄到对方脸上,是非常尴尬的事情。   (3)吻手礼。正确的吻手礼是:男士行至已婚女士面前,首先垂首

  • 中国餐厅礼仪与禁忌的英文表达方式

      Never stick your chopsticks upright in the rice bowl, lay them on your dish instead.Make sure the spout of the teapot is not facing anyone. It is impolite to set the teapot down where the spout is facing towards somebody.Don't tap on your bowl with your chopsticks, since that will be deemed insult to the host or the chef. Never try to turn a fish over and debone it yourself, since the separation of the fish skeleton from the lower half of the flesh will usually be performed by the host or a waiter.When your mouth is full of food, do not sneeze towards others. You could not point at others with chopsticks when you talk to others. It is impolite to stick your chopsticks into the food. And you are allowed to pick up your bowls to eat.

  • 筷子的礼仪

      筷子的礼仪很多,现代中餐礼仪规定比较简单,:主要有:   1,握筷子的姿势要规范,中指尖接触点在筷子的中部,太高、太低或变换指法(如:夹菜时食指指向客人)都不规范。   2,不得在菜肴上乱挥动筷子。   3,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   5,不要将筷子 含在口中。   6,不要让菜汤滴下来。   7,不要用筷子去搅动菜。   8,不要把筷子当牙签。   9,不要用筷子指点别人。   10,需要使用汤匙时,应先将筷子放下。   使用筷子的传统禁忌:   1,忌三长两短,用餐前或用餐 过程中将整把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餐桌上,似棺材板,三长两短,不吉利。   2,忌仙人指路,拿筷子时食指伸出,,像在指责别人。不允许。   3,忌品箸留声,把筷子含在口里,像吸田螺一样发出声音,显得没家教,不允许。   4,忌击盏敲盅,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碗盘,发出声响,像乞丐讨饭。不允许。   5,忌执箸巡城,手拿筷子,肆无忌惮地用筷子在桌上的菜盘里巡找,这是缺泛教养的表现,不允许。   6,忌迷箸刨坟,指用筷子不住地翻动菜肴,像盗墓刨坟一般,不允许。   7,忌泪箸迷珠,夹菜时,将菜汤滴落到其他菜里或餐桌上,这是严重失礼。不允许。   8,忌颠倒乾坤,将筷子颠倒使用,好像饥不择食,不允许。   9忌定海神针,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如同当众对人伸出中指,被认为是对同桌用餐人的羞辱,不允许。   10,忌当众上香,把一副筷子垂直插入一碗饭中,如同给死人上香,属大不敬。不允许。   11,忌交叉十字,将筷子交叉放在桌上,,等于在饭桌上打叉,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否定。也是对自己的不敬,因为古代只有在打官司画押时才打叉。不允许   12,忌落地惊神,失手将筷子掉落地上,也是严重失礼的表现 ,古人认为筷子落地会惊动祖先。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