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艮上兑卦辞

  • 上兑下艮是什么卦

      上兑下艮是“泽山咸”卦。   六十四卦: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翠、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 易经六十四卦的卦辞

      不知道你提问什么?如果想看看《易经》六十四卦的卦辞,可以直接百度搜索,很容易。   如果是想问:如何理解“卦辞”?   那么,我简单地说几句。卦辞是对某一卦的概括,也就是说这一卦的大意是什么。比如《乾为天》。大意是:天无实形,虚气充盈,促成天体。   再如,《坤为地》。大意是:从天化气,阴阳酝酿,始而为地。     天独有其一,地则不计其数。譬如地球、月球、太阳等等。     先有天,后有地,地从天,万物在天地间逐渐形成。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又如,《水雷屯》。大意是:万物酝酿形成之初,艰难而漫长的萌芽阶段。屯,代表艰难、起步、央求、向往。     《屯》卦,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在艰难中产生。例如,破土萌芽、发明原子弹、弃笔从戎、退伍经商。   详细参阅我的博文   实用六十四卦排列原理   六十四卦不但有卦辞,还有爻辞。爻辞是针对每一卦中的每一个爻进行专门的讨论与解释。   在实际的预测中,爻辞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以之为准。因为爻辞源于上古时期,依据当时人们的伦理观念、社会状态而写。现在人们的观念与当时区别很大,所以,依据爻辞断卦,不会准确。

  • 艮下兑上是什么卦

      兑上艮下罚泽为上山为下.是为咸卦..以白话来说.咸者皆也.就是凡事都可行也.故如果你以诚心而求得此卦.则升迁可待...恭喜...

  • 八卦中的艮离乾坤震兑巽坎分别代表什么?

      乾川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 主卦:上艮下兑 泽山咸 互卦:上坤下震 地雷复 四爻动 求各位大师 解卦 详见问题补充

      壁立千尺,无欲则刚,命虽有定,事在人为。

  • 八卦,乾,兑,坤,离,巽,震,艮坎,等余十二生肖那些生肖

      这是放位啊 不是生肖

  • 蹇卦的卦辞解释

      第39卦水山蹇(蹇卦)险阻在前   下下卦   象曰:大雨倾地雪满天,路上行人苦又寒,拖泥带水费尽力,事不遂心且耐烦。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坎)相叠。坎为水,艮为山。山高水深,困难重重,人生险阻,见险而止,明哲保身,可谓智慧。蹇,跋行艰难。   事业:诸事开头难,坚持下去,会有好的结果。人生不易,首先得求诸自己,修德养性。志高自信,奋勇进取。逢到困难,得求友人相助,行动不可冒险,必以柔克刚,待机候时,量力而行。   经商:逐步起业,冒险行事,自寻苦恼。宜加强商业道德,真诚同他人合作,陷入困境时,不得见死不救,而应奋不顾身。联合行动,可活跃于市场竞争之中。   求名:循序渐进,加强自身修道。居静观动,待变,俟机而动,能进则进。内心坦然,不可为追逐名利而冒险。与贤能结合,追随高人,必能转危为安。   外出:出门可能有难,利于西南行。如外出遇难,可得救助,转危为安。   婚恋:不很顺利,不得急,宜慎重选择。但应有自知之明。   决策:艰难不利。但可视为考验。奋进向前,充满信心,切勿自寻苦恼,交结贤人,相互帮助,坚守中正之道,可遇难呈祥,结得善果。   解读: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白话   蹇卦:筮遇此卦,利西南行,不利东北行。利见贵族王公,获吉祥之兆。   解读   蹇,卦名。蹇,《彖辞》“难也。”蹇的原意是跛(bo),走路不方便,引申为前进不便、困难的意思。指明要克服困难需要伟大人物协助,而且必须坚持正道,才能得救。屯卦因动而生难,蹇卦因止而发现难。两者的含义完全不同。   39.2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白话   《彖辞》说:蹇,艰难的意思。蹇的上卦为坎,坎为险;下卦为艮,艮为山。“险阻在前”是蹇卦的卦象。见险而能休止不前,这是明智之举。蹇卦辞说:“利于西南行”,由于西南为坤方,坤为地,地平坦,西南之行是行于正道。卦辞说:“不利于东北行”,由于东北为艮方,艮为山,山险峻,东北之行则困穷不通。卦象又显示,“会见贵族王公则有利”,所往有功。六二之爻与九五之爻各居阴阳之位,有得位之象,像君臣各正其位,各持中正祥和之德,从而国家能得到治理。蹇的卦义是见险而止,进止得时,在生活中意义是重大的。   释卦:   蹇,六十四卦第三十九卦,阐明

  • 先天八卦顺序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后天八卦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那 100分

      在天垂象在地成形么象就是数数就是象也就是说天底下所有的象均可在先天八卦上找到对应的数同样反过来说每一个数字均能在先天八卦上找到对应的象比如说艮数是7其胃象是艮那么7对应的就是胃其余可按此类推……

  • 六爻卦怎么断卦辞卦?

      这要看现有数还是先有卦,筮草起的卦,是先有数后得卦,故看卦辞比较妥,而现在用铜钱起的卦,直接得卦,故一般用六爻断法比较妥;   其实六爻断时,有时靠感觉可以用卦辞的,注意要有感觉,比如有一次我帮一个人占身体健康得“观”卦,我突发灵感说有领导要来你们公司参观,卦主立刻说神了,下午有市领导来参观。   以前还帮人断过一“大过”卦,卦辞说梁两头细中间粗,危及家人,我当时断卦主的事情不能做,做了会影响到家里人,当时反馈说,要跟家里人借钱与朋友合伙做生意,后未参与,结果朋友生意亏损,卦主躲过一劫。   一般情况下,卦辞是“大易者”玩的,就是研究周易的、为国家大事做预测的专家学者他们玩的,咱们算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时,用六爻就可以了,有空也可以看看卦辞,有好处,对每个卦的基调有个大体的了解,有利于断卦,如“师”为兵败之象,“咸”有桃花之象,“明夷”是伤卦等等。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 周易六十四卦

      儒道两家源流说2008-09-19 10:28   一般人会认为,儒家是由孔子所传,道家是由老子所传。这样说并没有错,儒道两家的学说正是由这两位大圣人所述。不过,两位圣人的述说亦有所宗,这需要从上古八卦诞生的时候说起。   在古代,八卦的排列一共有四种,分别是先天卦,连山,归藏,周易。其余与这四种不同的排列,尽是后人对这四种排列的篡改。这四种八卦的排列,皆是圣人所传授的修行之法,可称之为“四圣道”。所谓修行,就是改变修正自身的行为,使之与道相合。   在上古的时候,最先出现的是太极图和河图洛书,以后又过了很久很久,有位大圣人出世了,他叫伏羲。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创立了八卦卦象。然后又根据河图洛书阴阳相生的法则,创立了先天卦的排列。这个先天卦,始于乾卦,终于坤卦。乾卦为阳,坤卦为阴。乾卦代表河图,坤卦代表洛书,六十四卦的排列是代表着河图到洛书阴阳相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纯自然的,没有丝毫人为因素的,是纯粹“道法自然”的体现。河图洛书的阴阳相生,就是太极图内的阴阳相生。所以,先天卦的排列变化,就是太极图的另一个版本。也可以说,先天卦的最终来源,就是整个太极图的运动。   又过了许多年,人们的心念渐渐的失去了纯朴,已经不能接受先天卦了。也就是说,先天卦已经不能适应当时人们的悟道根基了。于是,当时的圣王黄帝就创立了另一个卦的排列--连山。所谓连山,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帛书周易卦的排列,只须把乾宫移到最后面,就是以艮卦为首的连山了。连山以艮卦为首,它的修行宗旨是止。由于当时的人心已失去纯朴,渐渐的妄动起来,所以需要用“止”来定其心。止,就是止在时上,时行则止于行,时止则止于止,时阳则止于阳,时阴则止于阴,时动则止于动,时静则止于静。为什么要止于时?因为时是自然的主宰,与道相合,止于时上,随时而动,就是法于自然。关于连山的创始本源,最终追朔到太极图。在连山卦的排列里面,可以看到一条波形曲线,这条曲线应该就是太极图中间的那条曲线。这条曲线象征着时间的运行轨迹,随着时间潮起潮落。   再以后的许多年,人心开始逐渐杂乱,连山的修行之法已不能定其心。于是,归藏不失时机的出现了。所谓归藏卦,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元包卦,首坤而次乾。归藏,归而藏之。归,是乾卦之归。藏,是藏于坤卦。归藏,就是乾归而藏于坤,阳归而藏于阴,动归而藏于静。其修行宗旨就是以阴养阳,以静养动。这个方法也正是道家所用的修行之法。所以我认为,道家的法脉就源于归憨的首坤次乾,源于归藏的以静养动。从归藏的每宫各爻之变化看,也正符合道家所说的“反者道之动”。爻变从第一爻开始,一直变到第五爻。五爻代表心,五爻的改变就等于点亮了心灯。而开始各爻的变化,其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点亮这盏心灯。一旦心中明了以后,就要恢复修行以前的面目,所以五爻以下各爻,随着爻变,又都恢复了原来的状态。这与道家的修行过程十分相似。至于归藏的创作本源,我认为应该是太极图外面的圆圈,这个圆圈代表了外静而内动。圣人由这个圆圈而产生灵感,而悟出了归藏的修行之法。   这里,需要重点申明的是,连山与归藏都是只有卦的排列,没有文字说明。也就是没有卦名,卦辞,爻辞。甚至连山归藏这两个名字,也是后人叫出来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心逐渐复杂,只有卦象的排列,人们已经无法从中悟道了。这种状况,当时的贤人们都有察觉,于是先贤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开始偿试着用文字把卦象中的道表达出来,也就是造“易”。诸贤虽精通卦象,深知其道,也明白“易”需要首乾次坤的排列,却又被连山归藏所黏着,所造出的“易”就......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