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周易的书

  • 如何解读《周易》中的天人合一

      中国目前社会的发展是以“和谐”为中心进行推进的,而一提到“和谐”自然不可绕过“天人合一”这一主题,如今嘴上挂着、笔下写着“天人合一”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但究竟什么是“天人合一”?它的深刻内涵又是什么呢?这恐怕真正领悟的人并不是太多。 下面就从《周易》的四个方面来谈谈天人合一的关系: 一、《周易》的“天人合一”观,既追求天与人的和谐统一,同时又肯定天与人的区别。 《周易》的特点是:它自身是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客体之间的中介,它一头联着客体,描摹着客体,恰如《系辞传》中所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书是以天地为准则,所以能包罗天地万物的规律),“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易》书所包含的道理十分广大,从远处说则没有止境;从近处说,则止于一身即可验证;从天地间的事物说,则无所不备),“夫《易》何为者?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的作用是什么?它是用来揭示事物内在的道理以判断事体,概括天地间的规律,如此而已),“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总之,是用《易》来明白天道,细察民事的)。 这些论述,都说明《周易》是认识对象的反映,它以描摹客体为务;而它的另一头又是联系着认识主体,是主体赖以认识客体的依靠。又恰如《系辞传》中所言:“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易》书的产生,是“圣人”穷极了深奥的抽象理论,所以才能开通人的思想;唯其研究了极其微细的运动变化,所以能够判定天下的具体事物;唯其变化之快,所以不急走却迅速,没有看到行动却早已达到了目的)。“圣人”就是这样利用《周易》所揭示的事理,去认识世界。《周易》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就反映了《周易》把“天”和“人”是区别开来的,这正是《周易》明显有别于先秦其他著作的突出特点。 二、《周易》的“天人合一”观,既肯定天与人的区别,同时又重视天与人的联系。 对于天与人的联系,道家也十分重视,但其性质大异于《周易》。道家强调天与人的自然性,意在迫使“有思有为”的人回到自然的状态中去,像庄子所主张的那样“万物一体”;而《周易》则强调天与人的规律性,无论是天的运动,还是人的活动,都不是或不可任意而为的,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豫卦·彖传》有这样的话:“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豫”卦所言的顺其事理而行动,天地的运动都顺从这个客观规律,更何况建侯封国、行师作战一类的事呢。天地顺其固有的规律而运动,所以日月运行不失其常规之法度,四时的循环变化没有差错。“圣人”顺其事物固有的规律而行动,则刑罚分明,万民服从。这说明无论天道还是人事,都须“顺以动”,“豫”的意义重大啊! “天地以顺动”,是指天地的运动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而且其动是自然的;“圣人以顺动”,说明了人的活动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但人是有意识的,非自然的。在遵从“规律性”这一点上,天与人都是不可违背的。类似这样的论述,在《周易》中有多处。如《观卦·彖传》、《恒卦·彖传》。 《恒卦·彖传》:“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这话的意思是说,天地客观自然规律,总是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的,有始则有终,有终则有始,终始相因,往复不穷,日月照耀大地,这是恒久不变的,但这个恒久不变的照耀,又是以得天作为它的存在条件,没有天这个客观条件的存在,日月照耀就不能恒久(强调了恒久不变的现实性与相对性),四时的运转总是处在变化过程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顿,万物由此生生不已,“圣人”经久地掌握和运用它,推行教化,来成就天下人。 三、在《周易》全书中,强调了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有意识的,而作为客体的“天”是无意识的。 这个观点,通过《系辞传》,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也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如此说来“圣人”的思想认识岂不是见不到了吗?孔子回答说:正因为语言、文字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圣人”才确定用形象的东西来表达他的思想,设计出卦来反映他认识的虚虚实实,再在卦下系上文字说明来作为完全尽意的话,加以变通来得到全部好处,从而使百姓受到鼓舞而不倦于事业,这就收到了阴阳变化不测的神妙作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爻。言天下之至颐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功而不可乱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看到天下事物最复杂,从而用卦爻来比拟它的形态,象征它的事物所宜,所以叫作象。 由此看来,“圣人”有思有意,通过立象,设卦、系辞、变通和鼓舞,把“思”与“意”表达出来,说明“人”是有“意识”的。至于说明作为认识客体的“天”是无“意识”的,请看下面的文字: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天地无思无为,自然而然,“圣人”有思有为,却主动设计,《周易》肯定了“人”的主动性。先秦道家,老庄者流,重天轻人,视人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却失去了主体的意义,《周易》在天人关系中,则重天更重人,人是认识的对象,更是认识的主体。此外,《周易》也与荀子不同,不言胜天的问题,它认为天与人本来就是统一和谐的,人的任务是从实践和认识这两个方面,来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谐。 四、《周易》“天人合一”,是“合”于“生”而规避“死”的。 在《易经》六十四卦“吉凶观”的基础上,《易传》衍生出了关于人的“生死观”,这就使卜筮中的“天人合一”,发展到了先秦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智慧高度。卜筮以人之生为吉,以人之死为凶,其思维与情感的流向总是趋吉避凶;而当发展为哲学的“生死观”时,《周易》则突出表现为“重生忌死”。在《易传》中,处处谈“生”,由此看来,《周易》在生死观上,是重视“生”而轻视“死”的。 《周易》把关于“生”的思想,与“天人合一”对接在一起,认为“天人合一”,就“合”于“生”。“天”下生为“人”;“人”上应于“天”。天,人格外、人情化;而人,天则化、天道化。《周易》以“生”为内容的“天人合一”,是与生殖崇拜思想密切相关的。 《系辞传》下说:“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说,天地阴阳二气交融在一起,最后凝聚变化,形成万物的形体;男女或动物两性形体交合,万类才能生化。 乾坤为天地,天地又是男女,男女又是乾坤,这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哲学智慧,就其思维的品格,就是从男女的交合去比附天地的“化育”;就是将“人”纳入了“天地”运行发展的整体动态大系统之中,却仍然是从人的角度来理解“天人合一”的关系和境界,而有生命的延续和进化,才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总评:   《周易》是中国本源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巨著,历经七千多年的历史至今经久不衰,奠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开创了东方文化的特色,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影响。   《易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黄帝内经》是元素论五行文化和阴阳文化结合的典范,解决了大易“医病”的问题;思孟学派的《五行》是德性论五行文化与阴阳文化融汇的渊薮,解决了大易“医人”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大易医国、医人、医病。   《周易》研究被称为“易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三易》在周朝不是随便可以见到的,孔子在得到周易之后爱不释手,《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者皓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汉族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汉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与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

  • 解读易经最好的书?

      推荐南怀瑾的易经杂说。

  • 看了仙侠学院,到底存不存在修仙啊,为什么古代那么多书都在说有修仙啊,还有八卦周易什么的啊?

      八卦周易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科学依据的,但和修仙不一样.

  • 自学周易需要看那些书啊??

      《周易》是道家的经典,你不妨多看看道家的书。有空在学周易预测,一来验证易经不虚,二来研究其中道理。   邵伟华《周易与预测学》,看完后看野鹤老人的《增删卜易》,之后就略懂六爻了吧,只不过要起心动念时才可以预测,书上说:“心念一动,鬼神便知。”不知道是真是假,呵呵。   道家《悟 真 篇》:嗟夫!人身难得,光阴易迁,罔测修短,安逃业报?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待终,若临歧一念有差,立堕三涂恶趣,则动经尘劫,无有出期。当此之时,虽悔何及?故老释以性命学开方便之门,教人修种,以逃生死。释氏以空寂为宗,若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如有习漏未尽,则尚徇于有生。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枢要,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 其次,《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辞……

  • 自学周易风水学,读哪种书比较好?

      风水书籍推荐   一、峦头形势   1《玉髓真经》 张子微著   2《地学》 沈镐著   3《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 荣锡勋著   4《一贯堪舆-杨曾地理家传心法捷》 唐宗庚著   5《刘国师地理真传》 刘国师著   6《乐山篇地理书》 来木臣著   7《秘传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寻龙点穴全集》 珍藏本   9《寻龙点穴墓相风水》 不过五著   10《简明地学堪舆泄秘》 汪志伊著   11《地理山洋指迷》 周景一著   12《辟径集》 李默斋著   13《现代风水学峦头总论》 姜国威著   14《寻龙秘诀》 高隐仙藏   15《图解雪心赋》 白鹤鸣著   16《地理啖庶录》 袁守定著   17《地理砂水穴法》   18《地理万山图》   19《仙家救贫术搜地灵》 白云山人著   20《黄囊穴髓》 程天昭演绎   21《地理汇宗》   22《平砂地理玉函经释义》 邱于展著   23《地理点穴大全》 许澹园订   24《地理全书》 刘伯温著   25《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26《相墓相宅术》 (四库本)   27《平砂玉尺经》 刘秉忠原著,李峰编   28《堪舆秘笈奇书》 刘伯温著   29《新注雪心赋》 何聪明著   30《峦头精义》 李默斋著   31《峦头风水大破译》 张健民著   32《地理峦头实务》(上中下) 钟义明著   33《增订台湾地理图记》 钟义明著   34《王派风水学-峦头精义》 王松寒著   35《地理琢玉斧峦头括歌》 张九仪增释   36《地理捷径秘断》 张哲鸣著   37《阴阳宅宝鉴》 苏立民著   38《一善地理真诀》 妙摩慧度著   39《假日寻龙记》 姜健贤著   40《地理心法-寻地五要捷诀道读》 许人文注 张建民编   41《地理囊金集注-记师口诀节文》 章贡、刘谦著   42《谭天纵留题-乌蒙吉真诀-刘若谷千金赋》   43《本地姜留题》   44《风水寻龙诀》   45《撼龙经》 杨筠松著   46《疑龙经》 杨筠松著   47《泄天机》 廖禹著   48《秘传廖公画夹拨砂经》 廖禹著   49《地理阴阳秘录》 苏立民著   50《地理天机会元》 徐试可著   51《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叶九升著   52《精校地理人子须知》 徐善继、徐善述著   二、郭杨蒋一脉玄空正法   1、《青囊经》 黄石公著   2、《青囊序》 曾求己著   3、《青囊奥语》 杨筠松著   4、《天玉经》 杨筠松著   5、《都天宝照经》 杨筠松著   6、《地理辨正》 蒋大鸿著   7、《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天元五歌》 蒋大鸿著   9、《归厚禄》 蒋大鸿著   10、《天元余义》 蒋大鸿著   11、《平砂玉尺辨伪》 蒋大鸿著   12、《阳宅指南》 蒋大鸿著   13、《阳宅天元赋》 蒋大鸿著   14、《杨公滴滴金》 杨筠松著   三、范宜宾滇南派(即连城派)玄空法   1、《风水的研究》 唐正一著   2、《增释地理冰海》 高守中著   3、《地理辨正揭隐》   4、《金氏地学粹篇》   5、《家存玄空大卦地理秘传》   6、《玄空探原录》   7、《乾坤法窍》 范宜宾著   8、《玄空大五行真传口诀 》 托名蒋大鸿著   四、谈养吾玄空六法派   1、《中国绝学、玄空如意理气正宗入门深造》 陈梦国著   2、《玄空本义》 谈养吾著   3、《地理辨正翼》 荣锡勋著   4、《堪舆正经》 陈正儒著   5、《新玄空紫白诀》 赵景义原著、张成春编   6、《地理辨正白话注解》 谈养吾原著、陈世范编   7、《天元五歌阳宅篇注解》 赵景义著   8、《地理小补》 刘杰著   9、《辨正发秘初稿》 刘杰著   10、《玄空法鉴》 曾怀玉著   11、《元运发微》 卢作周著   五、邓恭江西大玄空五行派   1《地理知本金锁秘》 邓恭(梦觉)著   2《地理黄金屋》 邓恭(梦觉)著   3《蒋大鸿地理秘诀稿》   4《玄空河洛先后天心法秘诀》 藏本   5......余下全文>>

  •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翻译要。 是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开头的!!!! 急!!!!!!!

      (您要的是这一段吗?)   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译文:   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川》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 道德经素书周易菜根谭哪本书比较好

      道德经 是阐述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以及为人之道和帝王之道的巨著。所以 道德经讲的是‘道’ 亦即是万事万物生发孕化的规律。   而周易和素书 所说的则是属于‘法’ 是对‘道’的应用于人生和尘世的方法。   菜根谭 应该属于理智性的在生活中具体运用道德经以及释道儒理论精华的人生百态。   因此 应该说 道德经是根本。

  • 如果我对周易感兴趣, 想了解一下算命的这些,应该读什么书呢,

      我提供学习过程与心得,给您参考。   1.应该从现代人写的书开始入手,白话文比较容易吸收,消化。但是无法提供哪位作者,   网上信息很多。   2.古书比较枯燥、艰涩,需多花一点心思去融入,推敲。建议阅读一本书籍,至少六次。   *滴天髓   *滴天髓阐微   *滴天髓评注   *子平真诠   *子平真诠评注   3.这些古书看熟了,再回头看现代的书。   4.找亲朋好友的八字开始锻鍊。   5.大方的花钱买书,是必须的条件之一。   ※请记得先评个分再关闭,1.推荐,2.最佳答案

  • 我买本周易书看在空间发条说说,别人说一般人看不懂那书,我该怎么回复他狠点的

      你能看懂就够啦 何必与人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