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梦到李白

  • 李白和杜甫。被称为中国唐朝诗歌史上的两颗双子星一个被后人称为什麽另一个被后人称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由于 李白 诗‘笔落惊风雨’的独特风格, 贺知章 称其为“谪仙人”,故后人称 李白 为诗仙。   诗圣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770年),号少陵, 祖籍襄阳,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创作了“三吏”,“三别” 等大量优秀诗篇,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千古绝句。

  •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是属什么生肖的?

    马年。蛇年。鼠年。

  • 杜甫写的关于李白的诗的名称

      1. 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   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膻,   蔬食常不抱。   岂无青精饭,   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   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   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   方期拾瑶草。     ★这是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在东都遇由翰林供奉被放的李白时所作。前八句自叙,后四句叙李。   ★浦评:自叙反详,叙李反略。则似翻宾作主,翻主作宾矣。不知其自叙处多用“   青精”、“大药”等语,正为太白作引。落到李侯,只消一两言双绾。而上八句之   烟云,都成后四句之烘托。明乎彼己虚实之用,可与说杜矣。     2.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不太能理解诗的全部意思,好象是说李白的狂放.     3.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   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   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   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   谁欲讨□(艹专)羹?   不愿论簪笏,   悠悠沧海情。     嘿嘿这首诗写的有短袖之风哦.不过我喜欢"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两句     4.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这首诗的评解太多了不用我来啰唆了吧.太喜欢诗中描绘的大李了.     5.冬日有怀李白     寂寞书斋里,   终朝独尔思。   更寻嘉树传,   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   还丹日月迟。   未因乘兴去,   空有鹿门期。     想李白想断肠啊.     6.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   重与细论文?     冬也想来春也想,最喜欢这首里对李白诗文的评价了. 象"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写得多好啊,真的感觉到北方春天树木刚出枒的那几天,多有生命力啊.     7.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   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   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   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   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   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   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   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   无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   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   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   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   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   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     四时节气忆完了李白又梦见李白.要是有人这么关心我也死而无憾了. ......余下全文>>

  • 小学李白古诗50首

      23.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24.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简析]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

  • 李白属那个朝代的秀才

      李白是唐朝人,但不是秀才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好饮酒作诗,爱交好友,其曾获得过皇上和贵妃的赏识。但最后他贫困潦倒,死得令人心痛。     唐朝长安元年,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五岁那年,他随家人迁到四川省江油县定居。李白《与韩荆州书》:“白本陇西布衣,流落楚汉”;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李白的籍贯是哪里?李阳冰《序》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魏颢(唐前进士,曾亲访李白,二人“相见泯合”)《李翰林集序》说:“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范传正《墓碑说》:“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新唐》说:“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陇西。”     其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逸,清新飘逸,气势磅礴,大气十足。它们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并具有浪漫主义精神。

  • 杜甫:八卦阵的诗意,

      作者:杜甫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解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4、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译文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   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   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 李白皮肤只是鸡年限定吗

      对的,李白的皮肤只是鸡年限定,其余时间买不了

  • 李白十二生肖是什么动物

      酉鸡,李白爱喝酒,酒去掉三点水就是“酉”了

  • 杜甫的蜀相赏析

      《蜀相》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游成都武侯祠,却为什么要题作《蜀相》?写蜀相的“两朝开济”,为什么要先提到刘备的“三顾茅庐”?   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们不妨寻踪觅迹,来探寻一下“诗圣”的心迹。   为什么要题作《蜀相》?   一种解释是:因为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见人教版《教师用书》)。这似乎有些道理。但游记也可以涉及到有关的人物,游武侯祠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也是顺理成章,这种解释当然有些牵强。所以,这其中,应该还有些其他原因。   大唐自“贞观之治”,中间经过高宗、武后朝,至玄宗当政迎来了“开元盛世”,人口至“安史之乱”前增至五千余万,国力空前强盛。但是,随着玄宗的老迈,李林甫、杨国忠两位奸相先后把持朝政,将一个好端端的“开元盛世”葬送了。随着安禄山起兵,各种矛盾突然如决堤泄洪,奔涌狂突,形势急转直下。兵连祸结,哀鸿遍野。杜甫舍妻弃子,亲历了战乱,其间耳闻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人民的痛苦,能不忧心如焚吗?痛定思痛,他对治国贤相倍加思念,渴望能有一位诸葛亮式的人物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于是,在成都刚刚安定下来,他就寻来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写专程寻访武侯祠,这是“起”。开篇一问一答,一个“寻”字,迫不及待之情毕现。而“柏森森”三字,一言祠堂清冷寂寞,一言诸葛亮没世已久。五百多年过去了,诸葛武侯已经托体山阿,到哪里去找这能安邦定国的奇才大贤呢?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颔联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杜甫参谒武侯祠,一不写殿宇,二不写塑像,却写什么碧草和黄鹂,虽然一植物一动物,一碧一黄,一静一动,一视觉一听觉,对仗极是工稳,但这未免有些偏题——捡芝麻漏西瓜了。前四句,以一半的篇幅,写老柏,写碧草,写黄鹂,是何道理?   我们不妨臆测一下:   老柏森森,终岁不凋,成为武侯祠的忠实守望者;碧草无情,年年逐春风而绿;黄鹂无心,日日隐深林而自得其乐。它们寄身在武侯祠,知道武侯何许人也?一个绿得满阶满院,一个唱得婉转悠扬。但这些在满腹心事的少陵野老眼里,都是些无知无心的东西。只有我杜甫才可以和武侯谈一谈。“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老杜也是知道的。但武侯祠的荒凉、落寞还是令他惊心。   诸葛亮不但忠心耿耿,而且多智多谋,未出茅庐已定天下三分,联吴拒曹,入川建国,之后,把个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只有贤相,就能成就大业吗?想那诸葛亮,结庐于隆中,躬耕于垄亩,是谁三顾草庐之中,请他出山?诸葛亮当时不过二十余岁的小青年,白面书生,乳臭未干,是谁力排众议,给他施展才能的空间?又是谁,给了他无限信任,使他敢于尽心竭力?历代历朝,缺过能臣良将吗?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玄宗一朝可谓人才济济,但一个李林甫,口蜜腹剑,取得玄宗信任后,弄权使诈,闭塞言路,同时的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等皆被他排挤罢相。从而使得玄宗与贤臣阻隔,其后杨氏姐妹,权倾朝野,杨国忠胡作非为,搞得天昏地暗。纵使诸葛亮再世,又能有何作为呢?所以杜甫接下来说: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颈联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一般认为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见人教版《教师用书》)。但笔者认为,杜甫的意思是:必先有君王的“三顾频烦”,后才能有老臣的“两朝开济”。这种观点的背后,流露出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想当初,杜甫舍身弃家,追随肃宗,可谓忠矣。杜甫至凤翔后,于至德二载(757)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拜为左拾遗。对肃宗感激涕零,立志要庶竭驽钝,尽忠报国。但不久就因为上疏救房琯,深深地惹恼了肃宗。当年闰八月初一日,杜甫便被放还鄜州省家。此后便被肃宗逐渐冷淡,可谓报国无门矣。而当时的一些贤才,又有多少机会?所以杜甫来到武侯祠,一则以哭,一则以告。诸葛大名垂宇宙,固然与才高智广有很大关系,但与其他人相比,得遇先主,士能为知己者死,又何其幸也!!   肃宗对杜甫有知遇之恩,而且君为臣纲,杜甫当然只能喻之于心,而不能宣之于口。但,有些东西是掩饰不住的,特别是在他倍加推崇的武侯祠前。   肃宗啊,你能体谅一位老臣的拳拳之心吗?   直到大历三年(768),杜甫已五十六岁,还在《江汉》中哀怨地吟道: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真是痴心不改啊!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尾联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   以诸葛之伟才,得先主托孤之重,后主言听计从,本可以一统河山,建千秋伟业。无奈天不从人愿,诸葛亮正当盛年之时,即在五丈原病逝军中,苦心经营的兴复大业也付之东流。确实让人痛惜不已。但杜甫此刻的泪满襟,却又多了一层含义:大唐多难,贤相何在?纵有贤相,圣主何在?这泪水背后,千言万语,能向谁诉?这泪水,不洒在武侯祠,又能洒落在何处呢?   《蜀相》一诗,前四句由思人而谒祠,后四句由谒祠而及人。第五句写先主,第六句写诸葛,第七句写出师未捷,第八句写泪满襟。正是因先主三顾,而为蜀相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由蜀相的出师未捷引出杜甫的泪满襟,环环相扣,思路清晰,正与前四句相呼应。祠长存而人已逝,怎不令人唏嘘?而此时泪满襟的杜甫,却有千言万语,永远无法对人说出。长安十年“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悲辛;肃宗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上疏救房琯时的满腔忠诚;肃宗“荃不察余之衷情兮”的冷酷决绝;朝廷的危机四伏和自己的报国无门……都化作汩汩的泪,洒啊,洒啊。   国难当头,人心动摇,乱世“思”英雄,乱世“思”良相。杜甫对国家的忧患,对时局的牵挂,是那么深切。而由于自己的亲身感受,他痛切地认识到:只有良相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那个以皇帝为中心的高度集权的体制下,良相离开了明君的信任、支持,毫无作为。这正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在武侯祠的呼告,正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杜甫在武侯祠的哭诉。

  • 阅读《旧唐书·杜甫传》,说说杜甫被免职的原因是什么?

      琯平民时和杜甫很友好,当时房琯担任宰相,向肃宗请求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叛贼,帝准许他。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军队在陈涛斜被打败。第二年春,琯被罢去宰相一职。杜甫上奏说房琯还是有才干的,不应该被罢免。肃宗生气,贬房琯当刺史,从京城赶出杜甫去担任华州司功参军。   原文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