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法则

  • 命运法则时空法则力量法则秩序法则 时间法则空间法则灵魂法则五行法则 吞噬法则速度法则天机法则光明法

    小说看多了

  • 五行相生相克法则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义:   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常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 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 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   众胜寡, 故水胜火. 精胜坚, 故火胜金. 刚胜柔, 故金胜木.   专胜散, 故木胜土. 实胜虚, 故土胜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 八字平衡用神法则

      用神法则1、取用神的大原则是:强抑弱补(普通格局),顺势化泄(太旺、旺极、太弱、弱极),通关调候。调候用神若与扶抑用神相悖,要取扶抑而舍调候,调候用神与顺势化泄、通关用神的关系也是如此(选取五行用神与调候用神要分清主次关系,一般来说,要以五行取用为主,在五行取用的基础上再照顾调候,如五行取用与调候用神一致时(真调候),调候用神越旺越好,如五行取用与调候用神不一致时(假调候),调候用神越弱越好。如调候用神与五行用神相战,那么调候用神事实上就变成了忌神。2、取用神是以日主为核心,但要兼顾其它方面(全局)的平衡,要整个命局都达到一个平衡,才是真正的平衡。日主需要中和,其他五行也需要中和,不中和的都是病(特殊命局除外)。3、命理无常法,用神取用也无常法。如上面所说的取用神的原则,只是就一般五行旺衰强弱情况而言,其实在具体实践中,还要注意四柱组合位置和五行生克路线,以及所取出的用神是否真正有力等,否则,按上述方法取出的用神未必真的有用。4、用神如果太弱,要注意是否有触犯或引动命局中旺神之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种理论上的用神也就变成了事实上的忌神。所以说,旺神不可犯,犯之必逢怒,即只可泄之,而不可克之、耗之,除非其力足以当之(凡是被犯之神属于太旺,而主犯之神属于偏弱,双方力量悬殊,即成犯旺,但有时被犯之神属于偏旺而接近太旺,而主犯之神属于偏弱,双方力量悬殊,也叫犯旺。当然,这里面由犯旺而引起的危害程度是有区别的,前者更厉害。至于太旺,单独五行太旺是太旺,叫比劫独旺,两种五行相生而引起的太旺也是太旺,叫印比同旺,这种情况,不管是犯了印星,还是犯了比劫,都是犯怒,因为母子同心,但只有偏旺以上的五行会怒,偏弱的五行不会怒)。5、喜神用神相战,则变成了忌神,所以在取喜用神时,要避开喜用相战的局面,要避开第二、第三用神克第一用神的局面。6、在普通命局中,无论是何五行超过中和,就不应再给其加力,超过中和那一部分力量为忌神(自注:所以在普通命局里,偏旺的五行就是忌神,绝不可能是用神)。但说命局某五行为忌并不是此五行整个都是忌神,而是超过中和以上那一部分力量为忌。一般来说,命局中五行力量只有中和或中和以上,才有生克权,中和以下就无生克权,所以有些五行理论上是忌神,但它偏弱,实际上它起不到忌神作用,这就叫假忌神,同样,偏弱的用神也起不到用神作用或作用不大,就叫假用神。要注意假用神情况。所谓假用神,就是某一五行在理论上可能是用神,但事实上用神太弱,甚至不在命局出现,即使逢岁运出现用神或给用神加力,用神还是过弱,起不了作用,或进不了命局(反而会犯怒旺神)。另一情况就是,原来是用神,但逢岁运给用神减力,用神过弱,起不了作用,或逢岁运给用神加力,用神过旺,变成了忌神。所以在普通命局中,用神的力量应该是有限度的,并不是越大越好,对忌神的克制也是适可而止的,并不是制得越死越好,帮过头了或克过头了都不是好事,一切都不能失去中和之义(这就好比木匠做榫头,太大太小都不行,不大不小、严丝合缝才行。但是在旺极、弱极这样的特殊命局里,用神的力量却是越大越好,没有限制)。因此在普通命局里,中和的五行是最好的,偏旺的五行都是不好的,过弱的五行都是不能发挥正常作用的,不管是用神还是忌神,都一样;只要力量超标了,喜忌神的性质就要转变。像前面所讲的假调候、犯怒旺神、喜用相战,也都是假用神(真忌神)的情况。另外,由于四柱内部组合路线的影响,有时用神起不到用神的作用,反而起到忌神的作用,有时忌神起不到忌神的作用,反而起到用神的作用,这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真假用神和真假忌神互相转化的实际反映,所以,强抑弱补、顺势化泄、通关调候,仅是些理论上的原则而已,具体取用,一定要联系具体的组合路线才行。假用神、假忌神概括起来就是,力量上过弱起不到真正用神作用的,或变成忌神的用神,就是假用神,力量上过弱起不到真正忌神作用的,或变成用神的忌神,就是假忌神。遇上用神,并不是什么都好,遇上忌神,也不是什么都坏,用神有时会带有忌神的性质,忌神有时也会带有用神的性质,事实上既没有百分之百的用神,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忌神,这一切都决定于用神、忌神的真假程度。7、岁运用神,需有生克路线进得了命局并通到了日主,方能顶用(真用神);岁运忌神,需有生克路线进得了命局并通到了日主,方能成灾(真忌神)。若无路线通到命局和日主,岁运用神和忌神就都变成了闲神,为益不大,为害也不大。由于组合路线的影响,有时岁运用神会变成忌神,有时岁运忌神也会变成用神。命局里的喜忌信息,只有靠岁运用神和忌神的引发,才能真正实现。8、要深刻理解,用神在岁运当中是会转化的。但严格一点说,用神是随着大运改变而改变的,不是随着流年改变而改变的,流年只是命、运信息的引发点和体现点,通过流年的喜忌就可以直接判断吉凶。大运可以改变日主旺衰、格局和用神,但流年不会改变日主旺衰、格局和用神(流年干支只能通过生克大运与命局干支,促使大运与命局改变格局和用神,但流年不能直接改变格局和用神),而是直接应事了。参见下面的“岁运命的用神层次关系”内容。9、取用神分几个层次:五行取用、阴阳取用、干支取用、逐字取用。五行取用原则大致见前面内容。10、由于五行实际强弱、组合路线和岁运变化的影响,用神中有闲神和忌神,忌神中也有闲神和用神,用神有时会带有忌神的性质,忌神有时也会带有用神的性质,用神会变成忌神,忌神也会变成用神,这几点再次强调,尤需注意。11、用神取用总结:兼顾全局、组合路线(命局、岁运)、不可犯旺、不可相战、岁运变化(喜忌转化)、真假用神(真假忌神)、喜中有忌(忌中有喜)。用神快速捉取的诀窍:在普通格局里,偏旺或太旺的五行,肯定是忌神,太弱、弱极或不在命局出现的五行,取作用神也没很大用处(逢岁运出现可能会好一阵子,但力量有限),只有偏弱而有救的五行,才是有效用的用神。日主太旺或太弱的格局,也大致适用这个原则。然后就是注意组合路线、不可犯旺、不可相战、通关调候四个要点。注:用神有力的几个标准(1)用神不能太弱。(2)用神不被冲克制化所破坏,有生扶更好。(3)用神能作用到日主或有病的五行。(4)用神虚浮无根,靠山不牢,即使有荣华也是一种表象,很难大富贵,表面风光,内里空虚。而用神在地支,就有力,终身之福,终身受益。同理,忌神在地支,终身之祸,因力量大,时刻威胁着你。这就是:“用神宜藏不宜透。”所以取用神,重支不重干,在用神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应在地支取用神,天干用神仅作辅助之用。用神在地支占一个中气,都比天干透一个干力量大,因用神深藏不容易受伤。(5)原局没有的用神,逢岁运出现,力量也有限(跟命局里虚浮的用神差不多,或更差),干支一气都是用神的,情况会好一点。但岁运用神与原命局形成合化局的另当别论。(6)第一用神有时不一定是最有力的或组合最好的用神,因为第一用神是用神功能方面的概念,而最有力的或组合最好的用神是用神强弱方面的概念,所以太弱或命局不出现的用神,有时也是第一用神(参见下面的“论用神层次、格局层次和富贵层次”)。这其实又是用神真假的问题。用神、忌神转换关系的总结:喜忌定好坏:喜用之神,带来好运,凶忌之神,带来坏运。旺衰定生克:旺强之神,有生克权,衰弱之神,无生克权(但是受生受克)。生了用神就会得到用神方面的好处,克了用神就会得到用神方面的坏处,生了忌神就会得到忌神方面的坏处,克了忌神就会得到忌神方面的好处。用神弱,或在命局不现,不会得到用神方面的好处,相反还会出现用神方面的坏处;忌神弱,或在命局不现,不会出现忌神方面的坏处,相反还会得到忌神方面的好处。用神与忌神会互相转化:生用神的就是用神(喜神),制用神的就是忌神,生忌神的就是忌神(仇神),制忌神的就是用神。生用神的用神当然还是用神,生用神的忌神也会变成用神。制用神的忌神当然还是忌神,制用神的用神也会变成忌神(喜用相战)。生忌神的忌神当然还是忌神,生忌神的用神也会变成忌神。制忌神的用神当然还是用神,制忌神的忌神也会变成用神。有关用神、忌神的解释(1)根据喜忌关系,十神可分为:用神、喜神(辅助用神之神,又叫相神、第二用神,但不一定生用神)、中神(喜忌皆有之神)、忌神、仇神(辅助忌神之神,又叫第二忌神,但不一定生忌神)、闲神(自身很弱,不起作用之神)。(2)根据日主旺衰强弱,对日主有抑强扶弱、补弊救偏、促进助成作用的十神,就是用神。用神有理论用神和实际用神。日主偏弱用印比,日主偏旺用食财官,这是理论上的用神。理论用神是针对日主而言的。靠近日主(日支、月干、时干),对日主起直接用神作用的十神,是实际用神。不靠近日主(月支、时支、年干、年支),理论上对日主起用神作用,但实际上却起到生扶忌神、克泄耗用神作用的十神,叫做用神变忌神。实际用神、用神变忌神是针对具体组合而言的,也可以说是针对全局而言的,并非是单单针对日主而言的。同理,忌神也有理论忌神和实际忌神。日主偏弱忌食财官,日主偏旺忌印比,这是理论上的忌神。理论忌神是针对日主而言的。靠近日主(日支、月干、时干),对日主起直接忌神作用的十神,是实际忌神。不靠近日主(月支、时支、年干、年支),理论上对日主起忌神作用,但实际上却起到生扶用神、克泄耗忌神作用的十神,叫做忌神变用神。实际忌神、忌神变用神是针对具体组合而言的,也可以说是针对全局而言的,并非是单单针对日主而言的。岁运命的用神层次关系1、根据命局,取定用神(原局用神)。2、根据大运,再次取定用神(即行运用神,由大运与命局共同确定)。3、当流年介入时,一般是根据当前大运与命局共同确定的格局和用神(行运用神),在流年里判断吉凶和应事,但这里有两种情况:(1)、若流年对大运作用力较小,则说明流年没怎么改变大运的作用和力量(增强或减弱),同时也没怎么改变大运对命局的作用和力量(增强或减弱),原来大运与命局共同确定的格局和用神(行运用神)就有可能没改变(也有可能会改变,因为这里还要考虑流年干支生克命局干支的结果),这时就根据原来大运与命局共同确定的格局和用神(行运用神),在流年里直接判断吉凶和应事(流年就在原来的格局和用神下应吉应凶)。(2)、若流年对大运作用力较大,则说明流年将改变大运的作用和力量(增强或减弱),同时也改变大运对命局的作用和力量(增强或减弱),原来大运与命局共同确定的格局和用神就有可能被改变(也有可能不会改变,因为这里还要考虑流年干支生克命局干支的结果),这时要根据新的具体情况取定新的格局和用神,再在流年里判断吉凶和应事(流年就在新的格局和用神下应吉应凶)。注:流年对大运的作用力大小,主要看流年地支对大运地支有无刑冲合害与同支到位关系,因为地支相互作用对五行强弱的影响力大,而天干相互作用对五行强弱的影响力小。又比如,流年对大运形成天克地冲或天合地合,那对大运的作用力肯定就大。又比如,当流年是干支一气的时候,生克大运的力度也大。4、对于大运和命局来说,流年本身并没有用神的概念,而是在大运与命局共同确定的格局和用神下直接应吉应凶(参见上面用神法则第8条),但对于流月、流日来说,流年本身也有用神的概念,那就是流月、流日在流年用神下应吉应凶。但这里必须明白,流月、流日最多只是流年吉凶的引发和体现,而不具有决定权(事实上流年对于大运和命局来说,也只能引发吉凶,而不能决定吉凶)。所以完善的岁运命的用神层次关系,概括起来可以这样说,先确定原局用神,原局的吉凶,可以在大运里引发和体现;再确定行运用神,大运的吉凶,可以在流年里引发和体现;如果再确定流年用神,那么流年的吉凶,就在流月、流日里引发和体现。也可以这样说,先确定原局用神,原局如果缺乏用神,可以在大运里寻求;再确定行运用神,大运如果缺乏用神,可以在流年里寻求;如果再确定流年用神,那么流年的用神,就在流月、流日里寻求。5、命局干支要先分喜忌,然后看大运干支对命局干支的生克(干对干,支对支),再论喜忌。大运干支要先分喜忌,然后看流年干支对大运干支的生克(干对干,支对支),再论喜忌,同时还要看流年干支对命局干支的生克(干对干,支对支),再论喜忌。财官与用神的关系若日主强,官杀弱,官杀便是用神,官杀靠近日主,便有官运,无需印星通关,也无需食伤制官杀,出现了印星、食伤就对官杀形成阻隔、压制,反而不好。若日主弱,官杀旺,官杀便是忌神,官杀靠近日主,不但无官,而且有灾,但这官杀如有印星通关、食伤制约,反而会有官运。若日主强,财星弱,财星便是用神,但财星靠近日主,日主会以强势夺财,反而不好,须有食伤通关才行。财星为用神,去生官,有官运,去破印,因印是忌神,破了反而好。财星为用神,被比劫隔开或争夺,则日主在钱财、女人上会遭灾。若日主弱,财星旺,财星便是忌神,财星靠近日主,日主若无生扶,便会在钱财、女人上遭灾,日主若有生扶,便会在钱财、女人上得利。 子平格局如何取用近年来,子平格局渐渐被命理界重新认识和重视,这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好事情。不过,有学术就有争论,这不,关于格局最根本的问题,即如何取用定格的问题,就有多种分歧意见。一种是主张以月令透干之物取用定格,一种是主张以月令分日用事之神取用定格,还有一种则不看透干与分日用事之神,一律以月令本气取用定格。这三种意见,以第一种最有影响力,也是取用定格的主流意见。我主张以月令透干之物为取用定格的最优先条件,无透干则看月令本气,如前二者都无法取格时,才看看月令分日用事之神能否取用定格。月令分日用事之神,有些人也把它叫做司令之神或真神(其实这种叫法不妥,下面有说明,但这里为了叙述方便,而且为了跟某种命理理论对应,暂且沿用),能以真神成格者,叫真神得用。这当然也是一种很好的用神,但如果像某些人说的,只有真神才能成格,或者说只有以真神成格者才是真格、贵格,这就不对了。月令中的真神就算是人中天子(其实也未必),但如果不透,而他气透,就好比汉献帝被曹操欺压,天子不透而臣子透了,这天子又有何用?天下还不是唯谋权篡位的曹阿瞒马首是瞻?更何况,即使真神能成格,但如果又破格,这真神又有何贵?难道也不能舍真神而另取月令透干之物为用神吗?须知,影响格局高低成败的因素是很多的,拘泥于真神不真神,其实意义不大。所以认为只有真神才能取用定格者,或者认为只有以真神取格才是真格、贵格者,是一种狭隘的认识,其实凡月令所藏之物都可取用定格,但一般以透出者为先,其次则取本气,而不在于真神不真神。其实这个道理,子平经典《子平真诠·论用神变化》里已说得很明白:“用神既主月令矣,然月令所藏不一,而用神遂有变化。如十二支中,除子午卯酉外,余皆有藏,不必四库也。即以寅论,甲为本主,如郡之有府,丙其长生,如郡之有同知,戊亦长生,如郡之有通判;假使寅月为提,不透甲而透丙,则如知府不临郡,而同知得以作主。此变化之由也。”它这里虽然没有提出分日用事之神的概念,但其理何尝有异?月令本气不透,都要让位于他气为用神,分日用事之神难道不应如此吗?我们知道,本气乃一月之主,是知府大人,这是毫无异义的,而中气、余气、杂气、墓气等,都只是下面的副职或掾吏,而分日用事之神呢,只不过是轮流值班的临时人物,有时是知府亲自值班,有时是下面的副职或掾吏值班,如此而已。但是,不管是轮到你值班,也不管你是知府还是掾吏,统统都要以透出来的为真正代表和实权人物,这不是很明白的道理吗?你是分日用事之神,在你当值的那几天里,你确实是名正言顺的合法人物,有时你还可能是月令的本气亲自值班,但谁叫你被别人压在底下,谁叫你那么低调不透出来?说白了,还是要以高高在上的透出者为尊嘛。所以讲到这里,我们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了,就是应该怎么认识月令中的本气、杂气和分日用事之气的地位问题。古人有诗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谁先被射,谁先被擒?是高高昂起的马头,是高高在上的大王!而躲在地底下不透的所谓“真神天子”,有他没他都一样,因为他只不过是个废物汉献帝啊。那么,为什么一定要以透干之物或月令本气为取格的优先条件呢?这不仅仅在于透干者或月令本气地位尊崇,目标明显,还因为只有透干之物或露支之物(即地支本气),才具有真正的动能,才容易与外界接触并发生关系。就像我们现实中的人,只有那些整天在外面抛头露面者,才是最活泼的,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真正的作用或决定性的作用。格局就是社会环境的模拟嘛,而格局的用神,就像是能对整个社会起决定性作用或代表性作用的大人物,如果格局用神不透干,不露支,那么,它即使是分日用事的“真神皇帝”,也只是一个整天躲在深宫中与妃嫔美女嬉戏的皇帝,这样的皇帝,能对整个社会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吗?大家还是要想一下,当汉献帝与曹操并世而立时,代表那个时代的人物,到底是被曹操幽禁在深宫中不与外界接触的汉献帝,还是名位虽不正却能在外面呼风唤雨的曹操?注:以上是阐明了以月令透干取用定格的重要性,着重一“透”字。所以用神用神,不论是字面意义,还是实质意义,都不难理解,就是可用之神嘛,但可用之神并不一定限于分日用事之神,可用之神恰巧是分日用事之神,只不过是说明这样的用神体质好而已。但体质好也要透出来才管用嘛,不透出来,整天躲在地支里,也不露出地支(本气为露),像深闺里的小姐一样,对格局、对社会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这时候,就要另取月令里的其他透干之物为用神。但现在又出现一种新的理论,说是当月令分日用事的真神不透出而无法取格时(真神定格的说法其实古人已有,不算新发明),就取天干上的其他五行为用神(他们称之为“局”用神,以示与“格”用神区别),而这种用神,似乎又无需一定要取自月令,甚至有时连无根的五行也可取(这可是新发明,好像古人没这么说过),这就令人难以理解了。当初沈孝瞻先生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八字用神专求月令呢?道理在于月令乃命局之提纲,掌天地节序变化之枢机,是命局一切五行力量的起源点和元胎,虽然有的月令所藏之物甚杂,有本气,有杂气,又有轮流分日用事之神,但月令是什么?月令就是时令节气呀,春木旺、夏火旺、秋金旺、冬水旺,这是大时令,而一春之中,又分寅月木初盛,卯月木全盛,辰月木始衰,这是小时令,而月令其实就是小时令。当然小时令又可细分下去,这就是所谓的分日用事之真神了。那么这里地位层次就出来了,一年的太岁为中央政府,一季的时令为省级政府,一月的时令为地区级政府(即古代的知府),分日用事的十神为县级政府(也可以视为知府的副职或下属)。那么这格局用神到底是要从县级政府中提取,还是要从地区级政府的大处着眼来提取?其实我们还得联系一下以后的行运。大运是月令的延伸,这几乎是命理界的共识,我们论大运时,基本上也是从大运地支的整体概念出发的,比如说甲木,禄于寅运,刃于卯运,衰于辰运,它讲的就是一个地支的整体,它并没有细分,甲木禄于寅运时,逢寅中的戊土会怎样,逢寅中的丙火会怎样,逢寅中的甲木又会怎样,它是把整个大运的地支看成一个“乡”,一个“地”,什么旺乡禄地等等。那么以此倒推回去,对月令的标准,也应该如此吧?为什么到了月令这里,就一定要细分分日用事之神呢?我们再联系一下现实,我们在生活当中,一个月一个月的气候变化,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得到,但一个月当中一天一天的气候变化(其实在一天当中我们能体会到的变化应该叫天气,而不是气候),我们真的能感觉得到吗?比如这几天,明明是巳月,时令为初夏,但我所在的江南地区,却是阴雨绵绵,凉风习习,好似初秋,但真的是秋天提前来到了吗?当然不可能,因为这只是暂时的天气变化,而不是季节或月令上的气候变化。由此可见,临时的天气,有时给我们带来的只是一种表象和假象,天气的变化并不等同于气候的变化,我们在一天当中,见到的只是天气变化,而气候的变化,必须以一个月时间去考察才行。分日用事之神仅相当于临时的天气变化,而整体的月令才是一个月的气候,气候有固定的特征和排序,但天气有时会颠倒或错乱,所以,沈孝瞻先生在《子平真诠》里干脆就不提分日用事的概念,而把地支藏气混在一起,不排日序,却分主次,有知府、同知、通判云云。其实像沈老先生这样的先贤达人,岂能不知月令分日用事的概念,但他必是经过了一番考察,认为分日用事不可取,所以弃之。中国的周易命理之学一代代积累下来,本来就是菁芜毕见,鱼目混珠,并不是什么都有理的,比如长生十二宫里的阴干十二宫,古今不是有很多人都反对吗?还有纳音、神煞等等,弃之取之的人都有,你也不能说谁就是对的,谁就是错的。周易命理上的争论到处都是,所以,对于所谓的分日用事之理,我们难道就不能抱一种怀疑的态度吗?会不会可能是一种伪理论呢?因此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反对以下两种格局用神的观念的。一种就是刚才重点辨析的以月令分日用事之神取用定格的观念,持这种观念者,其实心中只见分日用事之神,而没有了月令节气的整体概念(月令在他们心中只成了一种虚设,就像现代主张日元扶抑论的人,认为子平格局是虚设的名号一样),比如一个寅月,他会认为已分成“戊小月”、“丙小月”、“甲小月”等三个有一定顺序的小月(因为按人元分日用事歌诀,寅月头七日为戊土主事,再七日是丙火主事,最后十四日是甲木主事),然后再按各小月的透干之神取用定格(而整体的寅月之气,在他们心中似乎已经没有位置)。这种观念的错误,其实就是误把天气变化当成气候特征,误把分日用事当天时,由此产生出来的流弊是,寅月中的“戊小月”与辰月中的“戊小月”,或者寅月中的“丙小月”与巳月中的“丙小月”等等,已经无法区别其月令节气特征(就像初夏中的阴雨凉风之天气,与初秋的阴雨凉风之天气无法区别一样),因为如果一区别,那就又回到“八字用神,专求月令”的沈氏格局上了,那么持“格”、“局”分论者肯定是不服气的。只可惜我们传统的算命术只有四柱,没有五柱,否则,如果在月柱之后日柱之前,添设一个“人元分日用事柱”,也就把问题解决了,呵呵。另一种观点就是由此派生出来的所谓“局”用神的概念,认为用神可以不取自月令,甚至连无根的天干有时也是“局”用神(但这种“局”用神实在太玄妙,我无法把握它的特征与定性,所以也无法明确定义了)。那么这种“局”用神,其实跟月令就更没什么关系了,虽然目前持此论者,也强调要遵循四吉神顺用、四凶神逆用的原则,以示区别于日元平衡用神论者,但恐怕日久天长,它以后会被日元平衡用神论者“俘虏”过去呢,呵呵。所以,以上两种用神观念的真正症结就在于,过分重视分日用事之理(天气、量变),而忽视了月令提纲之理(气候、质变),认为仅凭一个人出生时那几天的值日真神(短暂天气)的力量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得失,而忽视了以出生时那整个月为计的五行得失(气候)甚至是那个季节的五行得失(气候)总体力量对命运影响的重要性,实质就是把分日用事之神的力量与月令整体五行的力量大小搞反了,认为分日用事之神的力量大于月令整体五行的力量,可谓因小失大,以偏盖全,以零碎代替整体,把量变当成质变,按此下去,几乎颠覆了千百年来流传的八字命理原框架,只得重新再造命理胜境了。但,这很刺激,也很危险!注:以上是阐明了以分日用事之神取用定格的片面性,强调了以月令为命局提纲的重要性。当然月令真神得用也并非毫无意义,当我们以月令透干或本气取用后,则可回头看看这取出的用神是不是月令真神,如果是真神,则这用神根正苗红,大小兼顾,健旺有力,少壮有为,是真正掌握实权的又名正言顺的天子皇帝(如果透出的用神既是真神又是月令本气的话,那就更妙了,绝对的根正苗红);如果透出的用神不是真神,又不是月令本气,则这用神是老人当家,力不从心,或者就是像曹操那样的欺压天子的奸雄逆臣,虽然也是天下之主,但总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这对于判断格局高低和富贵层次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完全可以肯定地说,只有集真神和透干或本气于一身的用神,才是最上乘的用神,才有长久的富贵吉祥(在用神不被大运流年破坏的情况下),而如果透干露支之用神并不司月令或分日用事的话,其富贵吉祥的程度终究是要打折扣的。当然喽,这些都只是一种意象,一种理论,只可活看,不可死套喔。总之,月令真神得用,只不过是根正苗红、好上加好的意思,但不是取用定格的特定法则,更不是唯一的法则。用神种子好(我也承认真神得用的用神素质比较好),日后行运还得风调雨顺才行,否则再好的种子也要变坏,不能论富贵(至于“成格者贵,成局者富”的断语,肯定是经不起考验的,肯定还要加上许多附加条件,否则大家就试试好了);用神种子差(用神不是真神,就算是差的种子吧),但如果日后行运偏偏风调雨顺,滋养得体,他又岂无好命?而且世间有许多大富大贵者,往往都是由破格修复而来,那么真神区区小事,又如何影响得了大体,怎么可以凭空断言“成格者贵,成局者富”

  • 《易经》六传有哪些

      没有易经六传的说法啊?   你说的是不是六艺经传?   六艺经传:“六艺”指《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六种课本。   经,指六经的原文。“传”,不同于《史记》中的“列传”、《水浒传》等的“传”字,它是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传”即是阐述、解释的意思,也就是解经的,如《春秋左氏传》是解释《春秋》经的,《毛诗传》是解释《毛诗》的。因此,古书中常说的“经传”,即是指经书和古人解释经书的那些文字。   “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 职场着装的法则有哪些

      职场着装的法则有哪些   从本质上讲,着装与穿衣并非是一回事。穿衣,往往所看重的是服装的实用性。它仅仅是马马虎虎地将服装穿在身上遮羞、蔽体、御寒或防暑而已,而无须考虑其他。着装则大不相同,着装实际上是一个人基于自身的阅历、修养或审美品位,在对服装搭配技巧、流行时尚、所处场合、自身特点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对服装所进行的精心选择、搭配和组合。在各种正式场合,不注意个人着装者往往会遭人非议,而注意个人着装的人则会给他人以良好的印象。   依照社交礼仪,着装要赢得成功,进而做到品位超群,就必须兼顾其个体性、整体性、整洁性、文明性、技巧性。对这五个方面,一点都不能偏废。   1、个体性   正如世间每一片树叶都不会完全相同一样,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在着装时,既要认同共性,又绝不能因此而泯灭自己的个性。着装要坚持个体性,具体来讲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着装应当照顾自身的特点,要作到“量体裁衣”,使之适应自身,并扬长避短。第二,是着装应创造并保持自己所独有的风格,在允许的前提下,着装在某些方面应当与众不同。切勿穷追时髦,随波逐流,使个人着装千人一面,毫无特色可言。   2、整体性   正确的着装,应当基于统筹的考虑和精心的搭配。其各个部分不仅要“自成一体”,而且要相互呼应、配合,在整体上尽可能地显得完美、和谐。若是着装的各个部分之间缺乏联系,“各自为政”,它哪怕再完美也毫无意义。着装要坚持整体性,重点是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是要恪守服装本身约定俗成的搭配。例如,穿西装时,应配皮鞋,而不能穿布鞋、凉鞋、拖鞋、运动鞋。其二,是要使服装各个部分相互适应,局部服从于整体,力求展现着装的整体之美,全局之美。   3、整洁性   在任何情况之下,人们的着装都要力求整洁,避免肮脏或邋遢。着装要坚持整洁性,应体现于下述四个方面:首先,着装应当整齐。不允许它又折又皱,不熨不烫。其次,着装应当完好。不应又残又破,乱打补丁。至于成心自残的“乞丐装”,在正式场合亦应禁穿。再次,着装应当干净,不应当又脏又臭,令人生厌。以任何理由搪塞应付而穿脏衣,都没有道理。最后,着装应当卫生、对于各类服装,都要勤于换洗,不应允许其存在明显的污渍、油迹、汗味与体臭。   4、文明性   穿著服装,是人与兽的一大区别。在日常生活里,不仅要做到会穿衣戴帽,而且要努力做到文明着装。着装的文明性,主要是要求着装文明大方,符合社会的道德传统和常规做法。它的具体要求,一是要忌穿过露的服装。在正式场合,袒胸露背,暴露大腿、脚部和腋窝的服装,切应忌穿。在大庭广众之前打赤膊,则更在禁止之列。二是要忌穿过透的服装。倘若使内衣、内裤“透视”在外,令人一目了然,昭然若揭,当然有失检点。若不穿内衣、内裤,则更要禁止。三是要忌穿过短的服装。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穿著小一号的服装。更不要在正式场合穿短裤、小背心、超短裙这类过短的服装。它们不仅会使自己行动不便,频频“走光”、“亮相”,而且也失敬于人,使他人多有不便。四是要忌穿过紧的服装。不要为了展示自己的线条而有意选择过于紧身的服装,把自己打扮得像“性感女郎”,更不要不修边幅,使自己内衣、内裤的轮廓在过紧的服装之外隐隐约约。   5、技巧性   不同的服装,有不同的搭配和约定俗成的穿法。例如,穿单排扣西装上衣时,两粒钮扣的要系上面一粒,三粒钮扣的要系中间一粒或是上面两粒。女士穿裙子时,所穿丝袜的袜口应被裙子下摆所遮掩,而不宜露于裙摆之外。穿西装不打领带时,内穿的衬衫应当不系领扣,等等。这些,都属于着装的技巧。着装的技巧性,主要是要求在着装时要依照其成法而行,要学会穿法,遵守穿法。不可以不知,也不可以另搞一套,贻笑大方。

  • 是《易经的奥秘》,还是《易经》的忽悠

      学设计的要了解风水     老曾的是让人们对易经不再感到神秘 并在其中懂得社会上的道理,看风水和那个还不太一样。   易经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谈天可以论地亦可以看人,老曾说的是看人的道理,天地他没有说,因为他本行就是搞管理的。     了解风水要对八卦及其类象要了解并有命理学的基本知识,否则还是仅仅停留在认知的层次。   风水书,要是学院派的 就是王其亨的《风水理论研究》,要是走民间路子 就是过去的《水龙经》   啊 什么玄空派飞星派风水之类的。

  • 高楼火灾逃生法则的逃生通道

      1、火灾专家指出:一旦发生高层火灾,如果初期处理不当,随时都会葬身于火海,那么当住的高楼发生火灾时,应该在最短时间内安全地逃离险境,进了走火楼梯就进入安全区.错误做法:上蹿下跳,越跑离危险越近。正确做法:据市公安消防局防火专家介绍,一般高层建筑的走火楼梯都是封闭的,如果物业管理得比较好,其防火门完好无损,烟火是根本进不去的,烟再大,走火楼梯也能下,由于走火楼梯是与住宅分开的单独通道,条件比较好的走火楼梯里面还有照明灯和通风设备,只要进入了走火楼梯就等于进入了安全区。专家点评:当搞不清着火点和烟是从那里来的时候,千万不要乱走乱跑,否则有可能越跑离危险越近。2、如果烟雾太大,看不清逃生路线时错误做法:发生火灾后,惊惶失措,在浓烟弥漫中到处乱窜,不顾一切只身硬闯火海。正确做法:一打开门后,却发现整个楼道里全是浓烟,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不知道走火楼梯在那里时,“这个时候,干脆就不要乱动”,可紧闭房门减少烟气、火焰进入,并用水浇湿房门,用湿毛巾堵塞缝隙,躲在窗户下或阳台避烟。3、开窗跳楼,跳十个,死九个。当居民所处楼层较低时,如何逃生。正确做法:一般正确的方法是用被褥、衣服、床单等撕成条,拧好成绳拴在牢固的窗台、床架、室内牢固物上,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但要切实将床单等扎紧、扎实,避免其断裂或结头脱落。当然如果条件许可,用缓降器逃生是比较安全的。专家点评:开窗跳楼是一种很被动的做法,跳十个,死九个,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在楼层较低的住户,实际上即使是二楼的高度跳到地上也是十分危险的,除非已经身处绝境,赌最后一把了。而且就算要赌,跳的时候也要先用手拉住窗台底部,身体下垂,自然落下,这样做离地面高度可以减少,而且常常是双脚着地,安全得多。

  • 道德经和易经有何不同

      intleboy202 :你好。   《道德经》主要讲的是:   宫庭档案中保存的、极其重要的、供治国者使用的古中国哲学、政治、军事、伦理……等方面的思想、原则、格言、或警句、等等。   《道德经》的上述内容,代表着老子和老子之前的许多古中国先哲的实践和积累。那么,是哪些古中国的先哲呢?具体的人名,老子没有提,我们今天已很难知道了。   《易经》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中国的道家、儒家、文学、数学、哲学、中医、军事、政治、民俗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说《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幸福密码的一部宝典。《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作者老子,《周易》与《道德经》总体思想是一致的,可以说是老子发扬了《周易》思想,创造出了《道德经》。   《周易》与《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它们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辩证思维。下面浅谈一下两者的异同。   一,相同点:   1.都有阴阳理论。   《周易》中讲“一阴一阳谓之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系辞讲:“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人与义。《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   2.都揭示了世界万物的来源。   《周易》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于四时。”“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近取诸物,远取诸身,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道德经》说:“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都提出万物之间相互转化,物极必反的哲学观点。   《周易》中讲:“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鸣谦,上用行师征异国;君子暴变,小人革面”。“天地

  • 命运的法则就是循环。

      一个人,从出生到逝去,将要作出无数选择。选择这个可能是循环,选择那个就会脱离循环,什麽‘命里无时莫强求’,什麽‘车到山前必有路’,只是人们自我安慰的方法而已,真正的命运,很有可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 易经的作者是谁

      根据现代学界研究,一般认为,《周易》(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   1、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2、经历发展   《汉书·艺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书过程时,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否定孔子作《易经》的大学问家很多,如欧阳修、龚自珍。当代学者钱玄同精心考据后认为“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断言:“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清儒家学者几乎一边倒认为“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康有为则认为:“凡‘六经’皆孔子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