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解释元

  • 易经三十二卦怎么解释

      第32卦、恒、雷风恒、震上巽下。   上六:振恒,凶。   〖释〗   上六居恒最高位,静极思动,违反恒卦中道长久的原则,虽与九三相应,但经常动荡摇摆,有危险。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释〗   六五与九二相应,但有九三、九四纠缠,然因居中正之位,所以能恒心坚守德行,有贞节,此时像妇人一样柔顺会吉祥,像男人一样阳刚会起冲突危险。     九四:田无禽。   〖释〗   九四不得位,虽与初六相应,但有九二、九三阻扰,且居停滞之位,所以完全没有收获,就像田里没有长出作物,没有禽鸟来觅食。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释〗   九三得位且与上六相应原本贞祥,但恒卦讲求长久,而九三却阳刚好进,没有守住恒的德性,因而承受羞辱,德行蒙羞。     九二:悔亡。   〖释〗   九二虽不得位,但因为中正,且与六五相应,所以消除悔恨。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释〗   初六在开始的位置,一开始就追求深奥永恒的道理,立功心切对德行有凶险,就像虽与九四相应但有九二、九三纠缠,不利发展。     恒卦辞总结论: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释〗   恒久;亨通,坚持恒久不停息的正道,没有过错,有利德行,有利前进发展。

  • 谁讲易经比混元禅师讲的好

      易经有三大法则,象数理。没有人能全面讲好讲完的。禅师更加讲不好了。

  • 易经的卦辞中:元、亨、利、贞。分别怎么解释

      元者,始也。”“元”就是开始的意思,即从无到有、从有到小、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强到久的过程。领导者应该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创新能力,从没有把它变为有,从有把它变成小,然后变成大、变成强、变成久。如果你能够使这个企业生生不息地发展,那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领导者。所以, “元”就是一个领导者的创造能力,能够开创一个新局面的人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努尔哈赤便是一个开创型的领导者,他的儿子皇太极、多尔衮也是。陈胜、吴广、李自成、李渊这些能够揭竿而起的、能够从没有变成有的领导者,或者开国元勋,都具备了“元”的精神。毛泽东自然也是,并且有很强的“元”的精神。除了开始和创新,“元”还代表我们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提出新的概念、新的思维、新的理想和新的格局。只有这样,一个领导者才能够带领他的整个队伍迈向新的目标。例如,在困难的时候是否能够创造出新产品,是否能够创造出新的经营模式,或者是否可以推陈出新,如果这一切都能够做到的话,那才是有“元”的领导者。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吐故纳新,能够把旧的东西抛弃掉,将新的东西吸纳进来,才是领导者的真本色,才能显示其“元”的开创与变革特色。 案例 我们来比较历史上的两个人物——项羽与刘邦,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领导者。这两个人是否有“元”的精神呢?确切地说都有。项羽在年幼时看到秦始皇出巡,就开始讲“吾可取而代之”的话,当天下大乱的时候,便打着楚国的旗号讨伐秦军,有很强的“元”的精神。同样,刘邦在沛县揭竿起义,成长为后来的汉太祖,这就是刘邦“元”的精神。所以,从“元”的素质来讲,刘邦与项羽打了一个平手。 ◎亨 “亨”是什么意思呢?《易经》解释道:“亨者,通也。”所谓“亨”,就是亨通之意。也就是说一个领导是否有通达性,是否能够将“元”的精神加以落实,或者是否具有一种执行控制与组织筹划的能力。我们能否打通所有的障碍,能否组织资源、强化专长,碰到问题之时,是否可以拿捏轻重、掌握急缓,这都是亨 通的表现。 案例 再来比较刘邦与项羽,谁的执行与控制能力比较好呢?应该是刘邦。刘邦在登上皇位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很好的决策。 首先,他在沛县起义,势力不足,只能屈膝投靠项羽,寄人篱下。然后便找机会与项羽亲近,并和他结拜为兄弟。项羽当然很高兴,就分兵几千给他,于是刘邦有了自己的一路人马,从而有了驰骋疆场、建立基业的基础。其后,项羽与刘邦相约,如果谁能够打到咸阳城,占领阿房宫,谁就是汉中王。结果阿房宫先被刘邦收复,但听到项羽马上要来时,便退出咸阳城,将其拱手让给项羽。为什么要相让呢?因为刘邦自认为实力不足,如果坚持要做汉中王,肯定会被楚霸王除掉,所以,还不如先将整个咸阳城交给项羽。但项羽仍不信任他,便有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邀请刘邦参加。刘邦自然是去了,而且在宴会上面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情景,仍然保持低调,忍辱负重,最后找个机会逃之夭夭。后来,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令他去巴蜀,刘邦二话不说就接受了,而且走之前还把父亲和妻子留下来做人质。去巴蜀的路很难走,不得不修栈道才能通过,但是等军队过去之后,刘邦又下令将所有的栈道都销毁,这就告诉楚霸王项羽,我刘邦是一去不再来了,从而消除了项羽对他的各种顾虑。 因此,刘邦在亨通方面,绝对是要比楚霸王强得多,二人现在是二比一了。 ◎利 “利”是什么呢?“利者,和也。”在古代,“利”不是利益,而是和的意思,或者是和谐之意。“利”不是个人私利,而是凝聚人心的一种能力。你是否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呢?这就是凝聚人心的力量,“利”就是让领导带领群体和下属走向目标的能力。在一个团队中,需要人人都能够发挥作用,人人都应该觉得自己有存在的价值,否则他会另外选择战场。 西方管理大师豪斯认为,领导者就是要让其下属能够自我实现,否则下属决不会跟从他。所以,在一个企业中,“和”的精神很重要。因为有“和”的精神,我们才会有超越个人利害的共同理想,才会提出更高的目标,并且为这个更高的目标而奋斗。 案例 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就决定要为刘备鞠躬尽瘁。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首要原因是刘备非常懂得礼贤下士。中国有一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如果有人欣赏我们,我们会“涌泉相报”,所以,诸葛亮非常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第二个原因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隆中对话之时,诸葛亮把地图展开,北方已有曹操,南方已有孙策,我们只能往西走,才能够开创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不但没有反对,还说“甚好、甚好”。可见他们在基本目标上达成了共识。第三个原因在于拜相之后,刘备对诸葛亮充分授权,十分信任他。因此,诸葛亮做起事来很是得心应手,非常有满足感,所以才甘愿为刘备鞠躬尽瘁。这一点最为关键,五六年前我读到一本书,是摩托罗拉的总裁写的。有记者问他:“你的父亲给你很大的压力吧?”他说:“是啊,父亲给我压力很大,因为摩托罗拉还是一个家族型企业。”记者又问道:“他都给你什么压力呢?”这个总裁说:“其实父亲给我的压力就是因为他太信任我,因为太过信任,所以我会感到压力很大。”诸葛亮同样如此,因为上司的信任,使你产生强烈的使命感,为了把工作做好,只能鞠躬尽瘁了。因此,诸葛亮对刘备的鞠躬尽瘁是有道理的。 除此之外,还有赵云的肝脑涂地。因为赵云也是被刘备赏识的。他本身是一员优秀的大将,比起张飞和关羽来都要好,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处事冷静、沉着。所以,自从赵云跟随刘备之后,每次都肩负最重要的任务,因此他感觉到,只有出色完成任务,才能回报刘备、诸葛亮对他的知遇之恩。 案例 再来比较刘邦与项羽。说实话,刘邦本身的能力一般,但是他能够重用人才。刘邦在家乡沛县曾说道:“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吾不如张子房(张良);治理国家吾不如萧何;带兵打仗吾不如韩信;此三人人杰也,为我所用,故我得天下也。”刘邦就是能够重用比他能力强的人,所以成就了一番事业。项羽自身虽强, “力拔山兮气盖世”,但他的手下没有强过他的,所以项羽的天下打得非常累。而且他的脾气不好,到最后很多人都离他而去,陈平走了,英布也走了,就连最可靠的亚父范增,也被项羽赶走了。最后项羽的身边只剩下一些拼命三郎式的人物,结果决策一错,便导致全军覆没。因此,从“和”的角度来分析,刘邦又强过项羽太多。“元、亨、利、贞”,刘邦已得三分,项羽只有一分,项羽败相已露。 ◎贞 “贞者,正也”,就是对理想的坚持与忠诚。不论你的理想为何,只要你敢于坚持,敢于顽强拼搏、矢志不渝,无论理想实现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挫折都不回头,那么你就会少走弯路,更不会顾此失彼,或因为其他事情而耽误了自己心中的目标。从这一点来看,项羽又不是刘邦的对手。因为刘邦的目的很明确,我就是要做皇帝,而项羽则不是,一直是在左顾右盼、左摇右摆,最后只落得个悲壮的历史情结。 案例 刘邦揭竿起义之后的第一天就誓言要做皇帝,但项羽一直在左右摇摆,一会要做汉中王,一会又自封西楚霸王,还要与刘邦划分楚河汉界,他对理想的忠诚度一直在变化。中国有一句古话:“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对志向的立定便能看出君子与小人的差别。项羽的恒立志与刘邦立恒志相较而言,便能看出刘邦的坚持度强过项羽。 其实,“贞”也是对大是大非判断能力的一种表现。楚汉对峙,项羽军队较强,楚军军师范增将刘邦的父亲拉到阵前,以此要挟刘邦投降,否则当即处死。碰到如此情景,刘邦只能够做两件事:要么投降,要么不投降。不投降的话,就落得个不孝子孙的骂名;如果投降,他的理想又全部化作泡影。这便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与选择,刘邦非常快地做出决定,他对项羽讲:其实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想把我们的父亲杀了,那就杀吧,杀完之后请分我一杯羹。 此时的刘邦,显然摆出不降的姿态,致使项羽无计可施。其实,从理性来考虑,刘邦不投降也是对的,如果投降也肯定是自身难保,而且如果投降,虽是对得起他的父亲,但是却对不起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弟兄。兄弟与父亲面前如何选择,所谓忠孝两难全,刘邦终于选择了他所要的东西。很多人对是非的判断过于纠缠,始终不敢做决定,但刘邦却能够果断行事,原因何在?那便是缘于刘邦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楚汉相争,刘邦败多胜少,项羽是胜多败少,甚至只败过一场——垓下之围,但也正是这一场败仗使项羽一蹶不振,自刎于乌江。项羽其实有机会逃跑,但是他不愿意,他自语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可见,项羽不敢面对失败,宁可率领二十八旗战死乌江,最终落得个悲壮的下场。其实他渡过乌江,卷土重来也是可能的,但他无法面对失败,只好一死了之。这可以理解为很勇敢,也可以理解为很窝囊。总之,项羽在“贞”这一方面是无法与刘邦相比的。除此之外,“贞”还能考验一个领导者的四种行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权势不能欺。如果能够做到这几点,那你同样会有坚贞的力量。 “元、亨、利、贞”四个字,刘邦四个方面都很强,项羽只占其一,四比一,最后项羽败得合情合理,刘邦也赢得理所当然。不过,很多文学家很喜欢把刘邦写成地痞流氓或不讲信义的小人,而把项羽描摹美化成一个悲壮的英雄。但从领导学的角度来看,项羽确实比刘邦差了很多。

  • 易经八卦解释

      57卦是巽卦,是阴柔顺服之卦,占得此卦,行事应小心谨慎。因是巳月占得,而巽卦五行又是木,木病于巳,故禒求之事很难成就。

  • 易经解释蟾蜍从房上掉下来

      泽天夬卦上六:无号,终有凶。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意思是:发号施令没人听,会有凶险。就像三国演义里王允不接受郭汜李催的投降非要将其赶尽杀绝,郭汜李催被逼无奈只好反击并将王允和汉献帝围困于城中,王允为保住皇帝只好跳下城楼以解郭汜李催的怨气。这里的蟾蜍从房上掉下来就是没有翅膀偏要飞的后果。

  • 如何用易经中的革卦解释"革命"二字的含义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曰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   水、火,则有男女之象然后能相生,此非水、火也。“二女同居”而已。“二女同居”则“睽”,所以不“睽”者,“兑”欲下而遇“离”,“离”欲上而遇“兑”,虽欲相违而不能也。既不相得,又不相违,则不能无相攻;攻而不已,必有一胜;胜者斯“革”之矣。火能革金,“离”革“兑”者也,故曰“革”。火者金之所畏也,而金非火则无以就器用,器成而后知火之利也。故夫“革”,不信于“革”之日,而信于已“革”之日,以其始之不信,是以知悔者“革”之所不能免也,特有以亡之尔。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历”者天事也;“时”者,人事也。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以卦言之,则“离”革“兑”者也;以爻言之,则阳革阴者也。六爻皆以阳革阴,故初九、九三、九四、九五四者所以革人;而六二、上六者人革之。初九、九三所以为革者,火也;而六二者火之所附,初九、九三之所欲革者也。火以有所附为利,而所附者以得火为灾,故初九、九三常愿六二之留而不去也。夫六二苟留而不去,其见革也无日矣。六二之欲去,如“遯”之九三之欲遯也,故初九当用“遯”之六二,所以执九三者,固而留之。六二之所以去者,以我有革之之意也;故“不可以有为”,有为则革之之意见矣。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初九之所以固我,非爱我也,畏我去之;故未见其革尔。徒见其今之固我而不我革,以为可信而与之处,则及矣。君子见几而作,彼今日不革,巳日必革之,故“征吉”。为初九计,则宜留;自为计,则宜征。六二之所谓“嘉”者,五也;五之所以为“革”者,与初异矣。舍初从五,其吉也,岂复有咎哉!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九三有应于上,故其意常欲征也。六二之所以不得去者,以我乘之也;舍之而征,则二去矣。二苟去之,则我与初九无所施其革,二阳相灼而丧其所附,则穷之道也。故“征凶,贞厉”。贞者,不征之谓也;不征则与六二处而不相得以相革者也,故危。虽危而不凶,言者以也。“革言三就”,犹曰革以三成。三者相持而成革,明二之不可去也。二存则初与三相信,二去则初与三相疑,此必然之势也。故曰:“革言三就,有孚。”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下之二阳,以火为革者也;故见革者惟欲去之,此德不足者也。德不足而革,则所革者亡,革者亦凶。故初九、九三,皆以六二之留为吉也。上之二阳则不然,其革也以说。革而人莫不说,非有德者,其孰能之?九四,未当位者也;未当位而革,故悔革而说,故“悔亡,有孚”也。改命者始受命也,虽未当位,而志自信矣。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易》曰:“云从龙,风从虎。”虎有文而能神者也,豹有文而不能神者也。故大人为虎,君子为豹。非大人而革者,皆毁人以自成,废人以自兴,故人之从之也,必占其可从而后信。若大人之革也,则在我而已炳然日新,天下之所谓文者自废矣,此岂待占而后信者哉!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上六,见革于大人者也。此见革者君子也,则其向之未革,乃其避世之遇尔。豹生而有文,岂其无素而能为之哉!若小人也,则革面而已。朝为寇雠,莫为腹心,无足怪者。下之二阳,德不足者也,故六二以征为吉;上之二阳,大人也;故上六以征为凶。

  • 学习讨论。这个八字结合。胎元。命宫。看得不太懂。解释下?

      胎元指人受孕的月份,以月柱下一天干配月支下第三支而一成,胎元可补四柱之不足

  • 易经第十九卦全文解释

      《易经》第十九卦 临 地泽临 坤上兑下     临:元,亨,利,贞。 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 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   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 易经女孩取名歆字和然字的解释

      易经取名是根据八字中的五行旺、衰、生、克、生、合来取,跟这俩字没关系。

  • 易经第二十八卦怎么解释

      大过①:栋桡②。利有攸往,亨。   初六:藉用白茅③,无咎。   九二:枯杨生梯(4),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九三:栋桡,凶。   九四:栋隆⑤,吉。有它(6),吝。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土夫。无咎无誉。   上六:过涉灭顶(7),凶,无咎。   【注释】   ①大过是本卦的标题。大的意思是太,大过就是太过。全卦的内容是讲一些过了头的事,标题是按内容取的。②桡(nao):弯曲。③藉:席,用作铺垫。白茅:一种柔软洁白,较贵重的草。④梯:用作“荑”,意思是草木新生、发芽。⑤隆:中间高起来。③它:指意外的事故。(7)灭顶:水淹过头顶。①大过是本卦的标题。大的意思是太,大过就是太过。全卦的内容是讲一些过了头的事,标题是按内容取的。②桡(nao):弯曲。③藉:席,用作铺垫。白茅:一种柔软洁白,较贵重的草。④梯:用作“荑”,意思是草木新生、发芽。⑤隆:中间高起来。③它:指意外的事故。(7)灭顶:水淹过头顶。   【译文】   大过卦:屋梁被压弯了。有利于出门行旅,亨通。   初六:用白茅铺垫以示恭敬,没有灾祸。   九二:枯萎的杨树重新发芽,老头儿娶了年轻女子为妻。没有什么不吉利。   九三:屋梁压弯了,凶险。   九四:屋梁隆起不弯,吉利。但有意外事故,不妙。   九五:枯萎的杨树重新开花,老妇人嫁了一个年轻丈夫。没有灾祸也没有好处。   上六:渡河涉水,水淹过了头顶,凶险,但没有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