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课程学什么的

  • 易经与管理的课程在哪里研修?

      找到乾泉教授即可解决,咨询电话:   010-86266851 81123517 13146107568 13522786937   --与管理哲学专家乾泉对话   乾泉教授,著名学者、管理哲学专家、全息管理理论和组织基因理论原创者,主要从事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比较研究。现担任中国管理哲学论坛秘书长、中国国学商道企业家俱乐部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国学商道项目负责人、中华儒商国际论坛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等诸多学术职务。近年来,乾泉教授曾经成功策划主持过中国西部投资洽谈研讨会秘书长、中国青年农业科技园投资顾问、中国西部企业家论坛秘书长、国家西部大开发论坛(西安)国际资本市场论坛主席、中国西部企业家人力资源高层论坛首席专家、中国长三角企业家论坛秘书长、易学与中国管理哲学高层论坛大会秘书长等一系列重大学术研讨和企业家交流活动。   由中国人民大学、大河报等有关方面组织邀请,中华国学系列讲坛专家委员会主任乾泉教授,将于本月25赴郑州与河南企业家们面对面,研讨中部崛起的企业变革和市场机会,就企业家们关心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战略创新、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零距离对话。乾泉教授将用《易经》智慧PK 现代管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周易》发源地的中原企业领袖们翘首以待。本报记者有幸对乾泉教授进行了专访。   关于《易经》的历史起源问题   记者:您研究《易经》多年,而且在《易经》的基础上创立了诸多的管理理论。请您谈谈《易经》是怎样起源的?   乾泉: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是一个文化成熟较早的国家。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为我们留下了恢宏的治国之道与管理之道。孔子在《系辞传》中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远古的伏羲氏之“始作八卦”,乃起于观察,普遍观察天、地、人、物以后,归纳所得,制作为八卦的思想符号。这正是哲学思考的程序,由眼前自然现象出发,经观察、综合、比较而得出万物的共性,然后归纳创制出象数以代表此共性。这段文字前句言八卦既为归纳万物之共性而产生,故能“通”万物之德(“德” 言德性);后句言以其通万物之性,故能就万物之情实而予以区分种类(指八卦分别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类)。   《易经》是谁写得?是怎样一部书?   记者:您研究《易经》多年,而且在《易经》的基础上创立了诸多的管理理论。有很多人认为《易经》是本算命的书,是迷信。您是怎样认为的?   乾泉:易经是一部集体性著作,周易体例内容本身不成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占筮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夏商两代已有重要的鬼神观念与人鬼沟通的方法,占筮是人鬼沟通的行为模式之一,但占筮活动本身也有多样性,例如有烧龟壳或烧牛骨,而从其烧裂的纹路中见启示的方法,占者将所欲占之事与对纹路的解释又刻到甲骨上,流传至今,使今人得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甲骨文)这种占筮活动传至周文化传统中时,经过周人的改良,建立完整的观念与符号系统,(卦爻辞与卦爻象)一方面将当时所占之事及其解释以文字记录下来,(卦爻辞)一方面建立新的占筮法则,(大衍之数)使用新的占筮工具,(蓍草)而完成周易这部著作,亦即我们今日所见的易经之书的经的部份。之后,孔子与其弟子们又对周易进行注解的工作,而完成易传之书,今日之周易,即为经传合编的体例。简言之,占筮文化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文明活动,今日之易经一书的经的部份是周文王等周初的哲学家的集体创作,而传的部份是春秋战国时的孔子及其学派的思想汇集。因此,周易一方面是一部集体性著作,一方面因其成书之时段绵延久远,因此也吸收了先秦各家思想的若干侧面,但仍表现为先秦儒家的重要经典。   《易经》背后八卦相荡的秘密   记者:您研究《易经》多年,而且在《易经》的基础上创立了诸多的管理理论。请您谈谈《易经》是怎样的一部书?   乾泉:三千年前的周文王,它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并为每一卦每一爻作卦爻辞,从此,易学就成了一部书经典。当伏羲氏八卦哲学之时,此时尚为历史上的畜牧时代之初,人们在大自然中与天候环境争生存,人道未显,故八卦所代表的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到了周文王之时,人文思想已相当进步,一切人道设施如家庭、国家、社会的伦理制度已立,物质生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此时迫切需要的是如何有—个高尚人格的标准作为人生的理想目标,周文王乃应时而兴,完成此一时代伟业。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表明,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地功能,系统的进化过程是系统基本要素(物质、信息和能量)追求平衡的过程。周易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后,藉著六爻上下的变动、阴阳二性的分别、卦与卦不同系统相互间的关系,不同层次的递进演化规律,系统和层次与环境间的互动(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规律,为一起生命和变革规划出了—个普遍遵循的自然法则——和谐。阴阳交感,五行相生,八卦相荡,向人们昭示着,事物运动所包含的信息对称、物质阴阳平衡、能量守恒等以和谐为易理要旨的哲学,中孕育着丰富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系统科学思想。周文王的圣智卓越,见地深透,三千年来已学成了中国人推崇的宝典,成了中国文化和哲学之源。   《易经》是迷信还是企业管理宝典?   记者:乾教授,据我们了解,您近年来一直在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等知名学府的商学院和很多企业家高层论坛上,主张用我们中国古老的《易经》来构建中国的管理哲学,同时也听说您也是在多年研读《易经》的基础上,创立了融合中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的《全息管理理论》、《组织基因理论》,引起了中外管理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可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易经》是迷信,甚或有杨振宁、何祚庥等知名学者认为易经、阴阳五行是伪科学,是阻碍中国发展核社会进步的文化障碍。您能谈谈自己的观点吗?   乾泉:我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所谓专家学者,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但是,他们本人没有做深入研究,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得领域,就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杨振宁、何祚庥等学者等尽管他们是大科学家,可是我认为他们发表的上述观点,实际上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是不负责任的,是文化虚无主义,是不可能被社会公众采信的。你是物理学你能给病人动手术吗?你是知名的专科医生你就能讲解宇宙天体不同星系诞生、碰撞的运动规律等很专业的宇宙物理学吗?《易经》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是群经之首,是华夏民族都有的智慧,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发掘,而不应该对自己祖国的文化怀疑,不自信;这是洋奴哲学。没有谁生病了去找兽医的道理;再傻的人,也不可能相信一个建筑设计师给我们开的处方吧?一个不自信的民族、不承认自身文化价值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记者:《易经》诞生于三千年前,从伏羲八卦算起,易学的起源最少也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可企业管理是近代和现代的问题;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乾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法归宗。易乃中国文化之源,诞生于甲骨文之前,是我们的祖先对待天文、地理、历史和生活环境的经验写照。因易而成道、儒、释,道学崇尚自然,儒家崇尚伦理,释佛崇尚觉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系辞云:“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内外兼修”…… 因易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一脉相传,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使华夏儿女得以休生养息、安居乐业薪火相传,塑造了富于创造和顽强的民族精神,哺育了一代代英雄儿女......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是国际化的竞争。企业竞争的背后已经是文化的碰撞、交融、融合。中国的企业只有依靠得天独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才有可能吸收外来文化,才能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不难理解,为何近几年来,国内外企业界兴起对《易经》、《老子》、《论语》、《孙子兵语》等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热,这时管理发展趋势要求的反映。很多管理专家已经认识到《易经》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是以易经及易学思想为核心的管理哲学,从管理的自身发展历程上来看,21世纪将由科学管理走向哲学管理,这种发展趋势必然要求管理哲学的兴起和文化的回归。《易经》PK现代企业管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易经》与现代企业管理有哪些作用?   记者:有人说中国没有自己的管理,可您却说中国几千年前不但有管理,而且还有自己的管理哲学。您能谈谈《易经》与西方现代企业管理是怎样的关系?   乾泉:这是我的观点,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管理文化。但是文化也是要进化的,文化只有在交流、重组、融合中才能够创新。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化母体,谈何交流,拿什么来与西方文化重组。中国管理的现代化,应当是有自己特色的中国化。企业管理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它应该是民族文化在企业行为中的表现。忽视民族文化、片面模仿西方管理的必然结果就是:邯郸学步,不仅学不好西方的管理科学,最后连自家的珍宝也会丢失,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易学思想当可为中国化的企业管理提供崇高的价值理念和指导。《易经》原理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人生和社会规律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易道的核心就是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的一种决策管理模式,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   记者:“中国式管理”这个词这几年比较热,可是您却反对“中国式管理”这个词。您的主张是多谈“中国管理哲学”,少谈“中国式管理”。您能谈谈《易经》与中国管理哲学的关系吗?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有怎样的价值?   乾泉:易学的实质就是管理哲学,易学的自然法则、结构决定功能定律和全息结构模型,在今天仍然具有高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不但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精神和价值伦理原则,还包含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法则,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管理模型。易学思想对现代管理学研究的领导、计划、预测、决策、组织、平衡、沟通、变革、控制等管理元素和企业资源,具有系统分析、科学诊断、统筹优化和战略架构的功能。我们坚信并预言,易学将会从历史的失忆中醒来,以其丰富的自然哲学和辩证哲学的元素和宇宙全息属性,能够为中国和谐哲学的建构提供战略平台,也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重塑和崛起提供精神理念和价值指导。   记者:我们从一些资料上看到,您的观点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经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哲学是企业文化的基础。请您谈谈《易经》、中国管理哲学对中国企业发展、创新有哪些具体作用?   乾泉:大道自然。中国管理哲学倡导在继承和回归易学思维传统的基础上,整合和突破西方管理哲学的历史局限,通过对人类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发展方式等社会实践,进行系统的科学反思、哲学反思、文化反思,秉承中国哲学和优秀文化传统,认真探索和思考人类的终极价值,探索自然管理法则,解析和重建普适性组织基因和理论模型,初步建立起全息的哲学理论体系,包括理论法则、方法工具、实践应用;为战略管理、创新管理、危机管理、人本管理、情商管理、文化管理、和谐管理建立起基础的理论平台;为个人事业、企业组织的成长、变革、创新和发展,提供普适化的简单易行、科学实用的诊断和管理模型,为全面建设创新型社会、和谐社会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和战略管理工具;为全球化文化融合与和谐世界构建,做出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伟大民族应有的贡献;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管理哲学为思想基础,结合中国企业的历史实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思想体系,是时代给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易经》与中国的文化结构和企业基因   记者:看到您的一些文章,您认为中国的文化结构决定了中华民族特有性格,决定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思想精神和文明传承。您能介绍一下中国文化的结构模型吗?   乾泉:从伏羲到三皇五帝,再经过西周、东周,历数几千年,直至春秋战国时期,以易学为起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提出的“九流十家”之说。“九流”是指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和杂家。从管理哲学上讲,百家之中主要是五家,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孙武、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蕴含有极其丰富的辩证思维方式和易理之道。先秦以后的历代政治家和哲学家,秉承易学和五家思想传统,在他们的“文集”中进一步阐释和总结出了中国的治国管理之道。中国历代文人学者浩瀚的作品中,有深邃而睿智光芒的说理深邃的政论、奏议、书信、杂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管理思想。系辞中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成就,无不闪耀着易学和合人文精神与可大可久的生命哲学智慧。   记者: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化文化的建设有哪些关系?   乾泉:很多专家和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标准,三流的企业做品牌,四流的企业做服务,末流的企业做制造。按照系统科学原理,结构决定功能,易学的结构决定了中国的文化特征和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同样的道理,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特征和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变革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变革,更不能脱离中华文化的大背景。只有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基因,整合西方先进文化元素,结合企业自身资源条件,建设起颇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有可能塑造起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记者:您利用易经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哲学传统,结合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创立了《全息管理理论理论》和《组织基因理论》。您能简单介绍一下理论框架吗?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有何作用?   乾泉:我的两论基本思想来源于《易经》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哲学理念整合,基本理论观点概括为,企业组织的DNA决定着企业的性格特征、成长速度、健康状况、相貌美丑、体格素质、发展形态等,企业组织的行为和生命周期受到组织遗传基因DNA的和竞争环境的交互影响,组织成长的过程无形中在自觉与不自觉地遵循着组织基因原理,其基本规律符合自然管理法则。如果掌握了企业组织基因密码的基本规律,有利于企业文化、战略决策、组织架构、经营管理的诊断分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快速成长。   记者:据有关方面介绍,您的企业管理《组织基因密码》模型和就是来源于易经和六十四卦图?   乾泉:是的。易经的太极八卦、64卦、阴阳五行为我破解企业组织基因密码提供了直接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全面解析了企业、政府等各类社会组织DNA的密码结构的普适性规律,阐述组织成长、发展(组织DNA基因遗传行为)的基本规律,让管理者能够熟悉组织成长、组织行为遗传等普式性组织生命周期律,掌握组织 DNA简易的管理诊断工具和使用方法,科学规划愿景目标和组织生涯,以期主动引领和把握组织创新变革、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升组织核心竞争能力和组织文化。   文章引用自: 中国商学院联盟(网)

  • 易经课程谁讲的最好?

      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 学建筑的要学习风水课程吗

      我只能说在中国,风水是必须要学的,这是文化风俗的遗留问题,现阶段无法单方面无法改变,当你要说服业主这个建筑方案是可行的,但业主又非常相信风水,你必须要说服他采用你的方法,而你对这方面什么都不懂,你就只能被动的改变,不然你就出局。而且风水里面也含有一些有用的东西,你要去除糟粕。

  • 易经里面的九五,九一什么的是什么意思

      以前貌似听人说过,九五这样的数是人命机遇之数。有天有一百,天子九五这样的说法,也是古时皇帝称为九五至尊的原因。据说还有个笑话,说是西汉时期有一个皇上没什么本事,是因为混乱才当上皇上的,说是他的命数是二十八,最终当了二十八天的皇帝就死了。个人愚见。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 学习易经怎么学

      学习易经用我们平常的方法是不一定学会的。易经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世间万物的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间万物的规律。易经主要分易理和象数。易理更注重道理,象数也就是我们说的术数,比如算卦。我们学习它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情操和对世间万物客观的认识,从而避免人生中的错误。当你对易经有了正确的认识的时候才可以说能学好它,不然你的动机和目的不对,学习它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 数字能量学结合易经算出5号人具体是怎样的命运

      金、木、水、火、土

  • 学易经的人还可以信佛教吗?

      易经与佛教没有冲突的吧。 易经是古人总结的自然科学。而佛教是一种精信仰。 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知识是没有界限的。 不管他是什么,是宗教,是科学,还是别的什么, 只有你了解的更多,才能把他看的更透。 古人所说的东西自然也都有可能存在错误。佛教说的轮回, 那也不能就说那是迷信。 因为那时的人们的认识只有那么多。 再说圣经, 那其中也有很多是可取的。 只有你知道的更多了。 才知道真理是什么。

  • 学易经怎么样,上次看到一篇文章,说学易经要倒霉是真的吗?

      并不是,因为学易越聪明越简单的人,一般都是八字不顺的一种

  • 诸葛亮学易经 是学连山还是学归藏易 还是学周易 还是三部都学

      易经有三本,周易是传世的一本。   按照南怀瑾的说法:   《周易》,是周文王在kui里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   事实上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一种叫《归藏易》,加上《周易》,总称为“三易”。《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   《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说到这里,我们要有一个概念,现在的人讲《易经》,往往被这一本《周易》范围住了,因为有人说《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了。事实上还有没有?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说现在我们中国人所讲的“江湖”中这一套东西,如医药、堪舆,还有道家这一方面的东西,都是《连山》、《归藏》两种易学的结合。   《连山》、《归藏》以外,《周易》的本身这门学问中,有一个原则亦叫作“三易”,意思是说《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就是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研究《易经》,先要了解这三大原则的道理。   (1)变易   第一,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第一秒钟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变了,立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所以学《易》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能为将相的道理了。   由这一点,我们同时亦了解到印度佛学中的一个名词“无常”。这个名词被一些佛教徒把它慢慢地变成迷信的色彩,城隍庙里塑一个鬼,高高瘦瘦,穿白袍,戴高帽,舌头吐得很长,名“白无常”,而说这个“无常鬼”来了,人就要死亡,这是迷信。实际上“无常”这名词,是一种佛理,意思是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能永恒存在的,所以名为“无常”,这就是《易经》中变易的道理。我们中国文化中的《易经》,是讲原则,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非变不可,这是原则。印度人则是就现象而言,譬如看见一幢房子盖起来,这房子将来一定会倒,看见人生下来,也一定会病、会老、会死,这是看现象而名之为“无常”。   (2)简易   第二简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常常跟朋友们讲,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我们看京剧里的诸葛亮,伸出几个手指,那么轮流一掐,就知道过去、未来。有没有这个道理?有,有这个方法。古人懂了《易经》的法则以后,懂了宇宙事物以后,把八卦的图案,排在指节上面,再加上时间的关系,空间的关系,把数学的公式排上去,就可以推算出事情来。这就是把那么复杂的道理,变得非常简化,所以叫作简易。那么,《易经》首先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事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   (3)不易   第三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萨”。哲学家叫它是“本体”,科学家叫它是“功能”。管它是什么名称,反正有这样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不变的,这个能变万有、万物、万事的“它”是不变的。

  • 从命理上看:什么样的人适合学易经

      食神,伤官当令,天干透出,加上身旺。或官杀当令,七杀有制,带学堂,文昌、暗明天乙,这一类人都适合学易经,很容易入门,或者童子命也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