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认识

  • 易经与保险

      保险都是好的,只要买到合适自己的保险才是最好的保障

  • 是不是学习易经与佛法的人,都会想修仙,想进办法各种修炼?我认识个人,不熟,却老提出双修,我都以为有

      佛道儒三家,基本上都不走男女双修之路的,因为这条路流弊甚大。所以佛道儒三家基本上都禁绝这个法门。   如果有人向你提出男女双修,几乎可以肯定他仅仅是为了满足肉欲而来。所以,离他远一点。

  • 《易经》教我们如何认识和对待小人

      君子和小人是相对的。君子不是没有缺点或过失的好人;小人也不是没有才华或优点的坏人。但对国家,民族,和君子来说,最可怕的是小人。做君子防小人是保证事业成功,保持人生顺利的重要学问。《易经》大量内容是教育人如何做君子,但也有教人如何认识小人和正确对待小人的内容。细读思考,很有见地。小人危害太大了。小人会乱国害国。军队是古代开疆拓土,保证国泰民安的重要工具。《师卦》认为要用老成持重,德才兼备的“丈人”即长者可获吉祥。《上六》说,“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象》说,“‘小人勿用,’必乱邦也”。用小人将危及国家。在承平的“大有”时期,用人要讲德行资历,这样有利于国家秩序。《大有。九三》说,“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象》认为“‘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王公朝见天子,要赐宴招待,小人不可当主持。小人担当此重任就会破坏秩序。(这里的小人可指地位低的人,也可指让王公们视为德行不好令人讨厌的人)。小人会腐蚀败坏社会风气。“剥”是“不利有攸往”即不利君子前进的卦象,因为“小人长也”,小人的势力增长。《剥卦。上九》说,“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象》解释说:“‘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硕的果实没被摘食,君子得到果实装到车中能济世;小人得到则剥蚀万家。小人得利发财,不会“富及其邻”,让人民怨恨社会不公,小人有财后的轻狂炫耀,也会败坏风气因而古人说,小人不可任用。殷高宗武丁是殷代中兴之帝,在他之前十多代帝王大概都是小人当政,国运垂危,“诸侯莫朝”(《史记,殷本纪》)。《既济卦。九三》说,“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在付说的帮助下,对内加强吏治,对外对那些背叛殷商王朝的诸侯进行讨伐,仅打鬼方这一部落就用了三年时间,终于使商王朝的宗主地位得到认可,而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国民疲惫。这可以说是血的教训。小人与君子区别在哪里?《泰卦》,《否卦》卦象很有意思,可以帮我们了解把握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前者是阴在上阳在下,或者说阴在外阳在内,后者相反。如果把阳视为君子之行或君子所处位置,阴视为小人之行或所处位置,那么,君子在国家处于内部重要位置,就意味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泰卦。彖》)。国风正,君子之道渐长,小人之道渐消。反之,就是小人得意,君子失意的时期。另一方面我们还可将两卦象理解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是君子的表现;“内因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则是小人常见的特征。君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们的君子品格主要表现在内在内心,刚健正直,光明磊落,纯正善良,而外在为了适应社会,也会表现出柔柔顺从。小人也不是处处都是让人厌恶的言行,有时小人在外表现甚至比君子还君子,故作刚正坚持己见,可内心是阴毒,阿谀逢迎,唯利是图。小人喜欢奉承,君子不会如此。《否卦。六二》说,“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象》说,“大人否。亨。”包承“就是接受奉承,小人喜欢人奉承,认为是吉祥;大人君子对歌功颂德,奉承拍马,头脑清醒,不予接受,因此亨通顺利。在春风得意的“大壮”期,“君子以非礼弗履”,小心做人,认真做事,更加遵守国家礼制法度,而小人则会狂妄无知,蔑视贱踏法制。《大壮。九三》说,“小人用壮,君子用罔”。小人以强壮骄人,我多伟大,多有能力,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们能把握怎样?而君子用无为处世,尊重规律,不以强壮而胡为。在小人当道或功成名就之时,君子会明哲保身或见好就收,激流勇退,而小人因贪权贪利决不会隐退。《遯卦。九四》就指出,“好遯,君子吉,小人否”。《象》说,“‘君子好遯’,‘小人否’也”,君子喜好隐退,小人......余下全文>>

  • 关于易经的问题

      彖曰、象曰是彖传、象传对它的注解,开头的一句话是整个卦的卦辞。因为64卦中只有乾坤两卦它们是纯阳爻或纯阴爻,所以有“用”。

  • 风水易经

      风水易经应该是属于风水学中的一种   早在五千年前,伏羲至大禹时有河图、洛书、先天八卦;经夏、商著有《连山》、《归藏》后至周朝文王作《周易》及后天八卦。称上古《三易》。随着时代流转,人们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感悟、归纳、改进,增补了许多丰富而又宝贵的方法经验。使这部巨著更加有哲理性及科学性。它蕴含着天文学、地理学、人伦哲理学及自然环境学等智识。称为群经之首,东方文化宝典。   它是通过象、数、理、占四大部分来论述整个宇宙的造化规律,讲求阴阳对立统一的易道变化规则,正合国外马克思《矛盾对立统一》论的哲学思想。更适应当代我国政府推行的“和谐政策”。纵观“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无不与易经相吻合。   单说风水文化也是源于易经,人们自三千多年前就董得选择适应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居住及保护自身。到了晋代,风水这门科学更被人们所认识及重用。把人与周围环境看成是一有机的整体,这与建立在宇宙全息统一学说基础上的环境选择学不谋而合。   传统建筑同自然完美和谐地有机合,合理地安排环境,将改善我们与环境关系。使人与环境的气场结合为一体,讲求阴阳平衡、阴阳互补及五行生克制化,这与我国中医名著《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原理一致。   现代医学对地方病做了大量的研究之后,发现地理环境在地方疾病的形成中起着决定作用。   从世界建筑文化的背景来比,我国传统建筑活动、无论是城市、农村、政府、公寓、寺观、陵园以至道路桥梁等等,从选址规划、设计及营造都讲求风水知识。   传统风水学有五大要素:地形、山势、水文、穴位和方向。如果环境中的五大素有一项或几项不符合标准,那么就可根据当时地理环境条件预测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 易经说什么的?

      易经就是研究个体与群体的发展变化规律的介绍,研究个体规律的就是易经的使用体系的一部分。而研究群体变化规律的就是我们所称的哲学。详细的可以读一下《周易导读》,是王炳中所写的书籍。

  • 易经的作者是谁

      根据现代学界研究,一般认为,《周易》(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   1、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2、经历发展   《汉书·艺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书过程时,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否定孔子作《易经》的大学问家很多,如欧阳修、龚自珍。当代学者钱玄同精心考据后认为“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断言:“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清儒家学者几乎一边倒认为“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康有为则认为:“凡‘六经’皆孔子所作”。   

  • 易经出自哪里

      儒教的圣经     儒教圣经是指《易经》为首的儒教十三经,其中圣经又是《易经》别名,是儒教最早的圣经。《易经》成书时间,是在中华第一帝人文始祖伏羲的太昊朝时期(西元前7724年-西元前5008年)。太昊伏羲风昊立都陈州建立了太昊朝,以青龙为图腾,并于罗奉元年颁布了《易经》创立了原始儒教,号圣教羲皇,被尊为儒教至圣先王(孔子是至圣先师)。太昊朝一共有78位君主,每位君主代代尊《易经》为行为准则,并以此作为日常儒教生活的经典依据,先王圣教由此开始兴盛。

  • 怎样研究《易经》

      你想学这个,得看很多的书,周易在夏朝叫连山,商朝叫归藏,周朝的时候才叫周易。你想学的话,必须得很了解中国的文化。从卜筮正宗开始看,一直到梅花异数,到能看懂周易,是个十分漫长而枯燥的过程。   会古代汉语吗?懂文言文吗?有易学基础吗?   如果不懂就别看什么《增删卜易》之类的,是会看不下去的!至于什么梅花易数更别谈了!   你可以了解下八字入门,学学八字的概念和八字运用。顺便再了解一下五行生克,这样你基本上就可以批八字了。然后了解下六爻入门,学学六爻的概念和算卦运用。当然,爻辞方面你还是要找书对照。   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看看南怀瑾的《易经杂说》这样你可以全方位的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建议,先学好古汉语,打好语言基础,再看《子平真诠评注》和《滴天髓》。   另外,周易的奥妙很晦涩,学起来很累,如果没有真正明白的老师指导你,光是自己研究,容易误入歧途,致使把周易指导人们更好前行的本质好处给迷失掉,更耽误事情。   因此,建议你找一个熟通周易的老师指导你。

  • 《易经》是怎样一本书

      易经: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分《经》、《传》两部分,《经》据传为周文王所作,由卦、爻两种符号重叠演成64卦、384爻,依据卦象推测吉凶。   今本《易经》通过释经表达哲学观点,包含世界观、伦理学说和丰富的朴素辩证法,从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