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原文及译文

  • 论佛骨表的原文和译文是什么?

      论佛骨表 〈论佛骨表〉 [编辑本段]原文 韩愈 臣某言[2]: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3],自后汉时流入中国[4],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5];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6];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7];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8];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9];帝舜及禹,年皆百岁[10]。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11],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12],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13],武丁在位五十九年[14],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15],武王年九十三岁[16],穆王在位百年[17]。此时佛法亦未人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汉明帝时[18],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19]。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20]。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21]。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22],前后三度舍身施佛[23],宗庙之祭,不用牲牢[24],昼日一食,止于菜果[25],其后竞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26],国亦寻灭[27]。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28]。当时群臣材识不远[29],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30],推阐圣明[31],以救斯弊,其事遂止[32],臣常恨焉。伏维睿圣文武皇帝陛下[33],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34],又不许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35 ],舁入大内[36],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37],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38],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39],百十为群,解衣散钱[40] ,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41]。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42]。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43],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44],身不服先王之法服[45];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46],不过宣政一见[47],礼宾一设[48],赐衣一袭[49],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50],岂宜令人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51]。”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52],尚令巫祝先以桃茹祓除不祥[53],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54],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55],宜加臣身,上天鉴临〔56] ,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57],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58]。 [编辑本段]韩愈生平与创作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职。宪宗即位,为国子博士。后又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 韩愈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潮洲韩文公庙碑》)。韩愈的议论文内容广博,体裁不拘一格,如《原道》、《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等,立意新颖,观点鲜明,大胆坦率,战斗性强。他的碑志文“随事赋形,各肖其人”(《韩愈志》),创造性地把《左传》、《史记》的传记手法运用于碑志,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碑志这种历来枯燥无味的文体增辉生色,其中有的作品已成为优秀的传记文学,如《柳子厚墓志铭》等。《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赠序,手法多样,使赠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文学性的实用性的文体。《答崔立之书》等书启,因人陈词,情真意切。韩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气势雄浑,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李、杜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代表作有《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七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他过于追求新奇,不免流于险怪,强调“以文为诗”,又不免使诗变成“押韵之文”。有门人李汉所编《昌黎先生集》传世。宋魏仲举所辑《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40卷、《外集》10卷较完善。诗注以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较好。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编辑本段]注释 [1]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作,韩愈时任刑部侍郎。佛骨: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表:文体名,古代臣子上给皇帝的奏章的一种,多用于陈情谢贺。汉蔡邕《独断》卷上:“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日章,二日奏,三日表,四日驳议。……表者不需头,上言‘臣某言’,下言·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据新、旧《唐书》本传载,风翔(今属陕西省)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牟尼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塔。据说开则岁丰人泰。元和十四年正值开塔之年,正月宪宗遣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持香花迎入宫内,供养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韩愈反对佞佛,遂上此表加以谏阻。宪宗得表大怒,贬韩愈为潮州刺史。 [2] 臣某言:表开头的一种格式,某是上表者的代词。 [3]“伏以’’二句:谓我以为佛教本是来自夷狄的一种宗教。伏,俯伏,下对上的敬词。佛,此处指佛教。夷狄,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此处指天竺(今印度)。法,法度,这里指宗教。 [4]“自后汉’’句:据范晔《后汉书》载,后汉明帝刘庄派遣蔡倍到天竺去求佛法,得《四十二章经》和佛像,与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同回,用白马载佛经,永平十一年(68)在洛阳建寺,以“白马”名之,佛法从此流人中国。此为传统说法,据今人考证,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要比这更早。 [5]“黄帝’’二句:黄帝与下文的少吴、颛顼、帝喾、尧、舜,禹,皆为传说中上古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他先后战胜炎帝和蚩尤,为汉族始祖。裴驷《史记集解》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岁。”《太平御览·皇王部·黄帝轩辕氏》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年百一十岁。” [6]“少昊(hao浩)”二句:少昊,姓己,一说姓赢,名挚,号穷桑帝。孔颖达《周易正义》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在位八十四年而崩。” [7]“颛顼(zhuan xu专须)”二句:颛顼,相传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裔,号高阳氏。《史记集解》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 [8]“帝喾(ku酷)”二句:帝喾,相传是黄帝之子玄嚣的后裔,号高辛氏。《史记集解》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 [9]“帝尧”二句:帝尧:相传是帝喾之子,号陶唐氏。《史记集解》引徐广日:“尧在位凡九十八年。”《太平御览·皇王部·帝尧陶唐氏》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年百一十八岁。” [10]“帝舜”句:帝舜,相传是颛顼的七世孙,号有虞氏。《史记集解》引徐广日:“皇甫谧云‘舜……百岁癸卯崩。”’禹,姓姒,以治理洪水被人称颂,后建立夏朝。《史记集解》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年百岁也。” [11]寿考:寿命长。考,老。 [12]“其后”句:殷汤,又称商汤、汤,详见《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注[93]。《史记集解》引皇甫谧日:“为天子十三年,年百岁而崩。” [13]“汤孙”句:太戊,殷汤第四代孙,殷中宗。《尚书·无逸》:“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14]“武丁”句:武丁,殷汤第十代孙,殷高宗。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武丁……享国五十九年,年百岁而崩。” [15]“周文王”句:周文王,姓姬,名昌,商末周族领袖,为后来灭商建周奠定基础。《史记集解》引徐广日:“文王九十七乃崩。” [16] “武王”句:武王,周文王之子,名发,周王朝的建立者。《礼记·文王世子》:“武王九十三而终。” [17] “穆王”句:穆王,文王五世孙,名满。《尚书·吕刑》:“王享国百年。” [18]汉明帝:光武帝刘秀之子刘庄,东汉(即后汉)第二代皇帝。 [19]十八年:明帝自公元57年至75年在位。 [20]“其后”二句:后汉自明帝死,到献帝退位,共历一百四十五年,中经章帝、和帝、殇帝、冲帝、质帝、少帝,在位时间皆甚短促。此后的三国和西晋、东晋,皇帝在位年数亦皆不长。运,国运。祚(zuo坐),此指君位。 [21] “宋、齐”三句:宋(420—479),立国五十九年,经八帝。齐(479—502),立国二十四年,经七帝。梁(502—557),立国五十六年,经四帝。陈(557—589),立国三十三年,经五帝。以上为南朝。元魏,即北魏(386—557),立国一百六十年,经十七帝,此为北朝。故云“年代尤促”。已,同“以”。谨,虔诚。促,短暂。 [22]梁武帝:南朝梁的开国皇帝,姓萧,名衍,公元502年至549年在位。 [23]“前后”句:据《南史·梁本纪》载,梁武帝于大通元年(527)、中大通元年(529)、太清元年(547)三次舍身同泰寺作佛徒,每次皆由他的儿子和大臣用重金赎回。 [24]“宗庙”二句:据《南史·梁本纪》载,梁武帝于天监十六年(517)三月,下令“郊庙牲栓(纯色全牲),皆代以麪(面食)。”牲,祭祀用的牲畜。牢,古代称牛、羊、猪各一头为太牢(也有称牛为太牢的),称羊、猪各一头为少牢。 [25]“昼日”二句:据《南史·梁本纪》载,梁武帝“溺信佛道,日止一食”。《三宝记》载,梁武帝“天监中便血味备断,日惟一食,食止莱蔬。” [26]“其后”二句:侯景,字万景,怀朔镇(今内蒙包头市东北)人。原为北魏大将,后降梁,不久又叛梁,破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攻人宫城,梁武帝被囚,后竟饿死。台城,即宫城,宫禁所在之处,当时称朝廷禁省为“台”,故名。 [27]寻:不久。 [28]“高祖”二句:高祖,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废隋恭帝,受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年号武德。据《旧唐书·傅奕传》、《新唐书·高祖纪》载,武德九年(626)太史令傅奕上疏请除释教,高祖从其言,打算裁汰僧、尼、道士、女冠。 [29] “当时”句:指中书令萧瑀等人反对傅奕除佛的主张。材识不远,才能不高,识见短浅。 [30]宜:谊,道理。 [31] 推阐圣明:推求阐发圣主(指高祖)英明的旨意。 [32]其事遂止:实际议除佛教事主要因高祖不久退位而中止。 [33] 睿(rui瑞)圣文武皇帝:元和三年(808)正月群臣上给宪宗的尊号。睿,聪明。圣,圣明。 [34] 度:世俗人出家,由其师剃去其发须,称为“剃度”,亦单称“度”,意即引度人脱离世俗苦海。 [35]御楼:登上宫楼。御,古代称皇帝的行动为“御”。 [36] 舁(yu于)人大内:抬入皇宫里。大内,指皇帝宫殿。 [37]徇(x矗n迅):顺从,随着。 [38] 士庶:士大夫和平民百姓。诡异之观:新奇怪异的观赏。 [39]焚顶烧指:指用香火烧灼头顶或手指,以苦行来表示奉佛的虔诚。 [40]解衣散钱:指以施舍钱财来表示奉佛的虔诚。 [41]业次:生业,工作。业、次同义。《国语·晋语》韦昭注:“次,业也。” [42]脔(luan峦)身:从自己身上割下肉来。脔,把肉切成小块。 [43]佛:此处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出生与活动的时期稍早于孔子。 [44]法言:合乎礼法的言语。 [45]法服:合乎礼法的服装。 [46]容而接之,答应接见他。 [47]宣政:唐长安宫殿名,在东内大明宫内含元殿后,为皇帝接见外国人京朝贡使臣之所。《资治通鉴》卷二四。注:“唐时四夷入朝贡者,皆引见于宣政殿。” [48]礼宾:唐院名,在长兴里北,为招待外宾之所。《资治通鉴》卷二四。注:“唐有礼宾院,凡胡客入朝,设宴于此。”设:设宴招待。 [49]一袭:一套,指单衣复衣齐全者。 [50] 凶秽之馀:尸骨的残馀。所迎佛骨仅指骨一节,故云。 [51]“敬鬼神”句:谓对鬼神要尊敬,但不要接近,即“敬而远之”之意。语出《论语·雍也》。 [52] “行吊”句:谓到别的国家参加丧礼。吊,祭奠哀悼死者。 [53]“尚令”句:《礼记·檀弓下》:“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茹执戈,恶之也,所以异于生也。”注:“桃,鬼所恶。茹,苇苕,可扫不祥。”巫祝,官名,巫以舞蹈迎神娱神,祝以言辞向鬼神求福去灾。桃,桃枝,古人迷信,认为鬼怕桃木。茹(lie列),苕帚,古人认为可以扫除不祥。祓(m扶)除,驱除。 [54]大圣人:指唐宪宗。 [55]殃咎(jiu救):犹“祸祟”,祸害。 [56〕鉴临:亲临鉴察。 [57]无任:不胜。恳悃(kun捆):恳切忠诚。 〔58]诚惶诚恐:实在惶恐不安。为奏表结尾的套语,有时亦用在开头。   求采纳

  • 曹操 短歌行原文及译文

      【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面对美酒当高歌,人生短暂能几何? 生命流逝似朝露,荒废时日实在多!   慷慨悲歌歌一曲,心中忧愁对谁说。 愁肠百结何以解,只有美酒可开怀。   莘莘学子着青衣,悠悠思慕在心中。 盼望你们来相助,徘徊沉吟到如今。   鹿鸣声声食野草,我弹琴瑟待嘉宾。 明月高高如何攀,不得贤才忧心忡。   月明星稀鸟南飞,绕树三圈栖何枝?   山不辞土方为高,海不厌水始为深。 我学周公三吐哺,一统天下定乾坤。   

  • 《五蠹》原文及译文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王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子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然则为匹夫计者,莫如修行义而习文学。行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也。然则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为有政如此,则国必乱,主必危矣。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而信廉爱之说;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举行如此,治强不可得也。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于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且世之所谓贤者,贞信之行也;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微妙之言,上智之所难知也。今为众人法,而以上智之所难知,则民无从识之矣。故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夫治世之事,急者不得,则缓者非所务也。今所治之政,民间之事,夫妇所明知者不用,而慕上知之论,则其于治反矣。故微妙之言,非民务也。若夫贤良贞信之行者,必将贵不欺之士;不欺之士者,亦无不欺之术也。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今人主处制人之势,有一国之厚,重赏严诛,得操其柄,以修明术之所烛,虽有田常、子罕之臣,不敢欺也,奚待于不欺之士?今贞信之士不盈于十,而境内之官以百数,必任贞信之士,则人不足官。人不足官,则治者寡而乱者众矣。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故法不败,而群官无奸诈矣。   今人主之于言也,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焉;其用于行也,美其声而不责其功。是以天下之众,其谈言者务为辨而不周于用,故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行身者竞于为高而不合于功,故智士退处岩穴,归禄不受,而兵不免于弱,政不免于乱,此其故何也?民之所誉,上之所礼,乱国之术也。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而国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故明主用其力,不听其言;赏其功,伐禁无用。故民尽死力以从其上。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也。>>>>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儥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   今则不然,士民纵恣于内,言谈者为势于外,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于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忠,而借力于国也。从者,合众强以攻一弱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皆非所以持国也。今人臣之言衡者,皆曰:“不事大,则遇敌受祸矣。”事大未必有实,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兵矣。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地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矣。事大为衡,未见其利也,而亡地乱政矣。人臣之言从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失天下则国危,国危而主卑。”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救小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出兵则军败,退守则城拔。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亡地败军矣。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士官于内;求小,则以内重求利于外。国利未立,封土厚禄至矣;主上虽卑,人臣尊矣;国地虽削,私家富矣。事成,则以权长重;事败,则以富退处。人主之于其听说也于其臣,事未成则爵禄已尊矣;事败而弗诛,则游说之士孰不为用缴之说而侥幸其后?故破国亡主以听言谈者之浮说。此其故何也?是人君不明乎公私之利,不察当否之言,而诛罚不必其后也。皆曰:“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夫王者,能攻人者也;而安,则不可攻也。强,则能攻人者也;治,则不可攻也。治强不可责于外,内政之有也。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则不至于治强

  • 智取生辰纲原文

      。。。找不到书了,我记得有十多页

  • “蔡璘 吴县人”的译文

      吴县有一个叫蔡璘,字勉旃的人。他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勉旃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接受,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 蔡勉旃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勉旃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 论佛骨表的注释译文

      (1)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作,韩愈时任刑部侍郎。佛骨: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表:文体名,古代臣子上给皇帝的奏章的一种,多用于陈情谢贺。汉蔡邕《独断》卷上:“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表者不需头,上言‘臣某言’,下言·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据新、旧《唐书》本传载,风翔(今属陕西省)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牟尼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塔。据说开则岁丰人泰。元和十四年正值开塔之年,正月宪宗遣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持香花迎入宫内,供养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韩愈反对佞佛,遂上此表加以谏阻。宪宗得表大怒,贬韩愈为潮州刺史。(2) 臣某言:表开头的一种格式,某是上表者的代词。(3)“伏以’’二句:谓我以为佛教本是来自夷狄的一种宗教。伏,俯伏,下对上的敬词。佛,此处指佛教。夷狄,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此处指天竺(今印度)。法,法度,这里指宗教。(4)“自后汉’’句:据范晔《后汉书》载,后汉明帝刘庄派遣蔡倍到天竺去求佛法,得《四十二章经》和佛像,与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同回,用白马载佛经,永平十一年(68)在洛阳建寺,以“白马”名之,佛法从此流人中国。此为传统说法,据今人考证,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要比这更早。(5)“黄帝’’二句:黄帝与下文的少吴、颛顼、帝喾、尧、舜,禹,皆为传说中上古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他先后战胜炎帝和蚩尤,为汉族始祖。裴骃《史记集解》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岁。”《太平御览·皇王部·黄帝轩辕氏》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年百一十岁。”(6)“少昊(hao浩)”二句:少昊,姓己,一说姓赢,名挚,号穷桑帝。孔颖达《周易正义》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在位八十四年而崩。”(7)“颛顼(zhuan xu专须)”二句:颛顼,相传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裔,号高阳氏。《史记集解》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8)“帝喾(ku酷)”二句:帝喾,相传是黄帝之子玄嚣的后裔,号高辛氏。《史记集解》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9)“帝尧”二句:帝尧:相传是帝喾之子,号陶唐氏。《史记集解》引徐广曰:“尧在位凡九十八年。”《太平御览·皇王部·帝尧陶唐氏》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年百一十八岁。”(10)“帝舜”句:帝舜,相传是颛顼的七世孙,号有虞氏。《史记集解》引徐广曰:“皇甫谧云‘舜……百岁癸卯崩。”’禹,姓姒,以治理洪水被人称颂,后建立夏朝。《史记集解》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年百岁也。”(11)寿考:寿命长。考,老。(12)“其后”句:殷汤,又称商汤、汤,详见《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注(93)。《史记集解》引皇甫谧曰:“为天子十三年,年百岁而崩。”(13)“汤孙”句:太戊,殷汤第四代孙,殷中宗。《尚书·无逸》:“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14)“武丁”句:武丁,殷汤第十代孙,殷高宗。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武丁……享国五十九年,年百岁而崩。”(15)“周文王”句:周文王,姓姬,名昌,商末周族领袖,为后来灭商建周奠定基础。《史记集解》引徐广曰:“文王九十七乃崩。”(16) “武王”句:武王,周文王之子,名发,周王朝的建立者。《礼记·文王世子》:“武王九十三而终。”(17) “穆王”句:穆王,文王五世孙,名满。《尚书·吕刑》:“王享国百年。”(18)汉明帝:光武帝刘秀之子刘庄,东汉(即后汉)第二代皇帝。(19)十八年:明帝自公元57年至75年在位。(20)“其后”二句:后汉自明帝死,到献帝退位,共历一百四十五年,中经章帝、和帝、殇帝、冲帝、质帝、少帝,在位时间皆甚短促。此后的三国和西晋、东晋,皇帝在位年数亦皆不长。运,国运。祚(zuo坐),此指君位。(21) “宋、齐”三句:宋(420—479),立国五十九年,经八帝。齐(479—502),立国二十四年,经七帝。梁(502—557),立国五十六年,经四帝。陈(557—589),立国三十三年,经五帝。以上为南朝。元魏,即北魏(386—557),立国一百六十年,经十七帝,此为北朝。故云“年代尤促”。已,同“以”。谨,虔诚。促,短暂。(22)梁武帝:南朝梁的开国皇帝,姓萧,名衍,公元502年至549年在位。(23)“前后”句:据《南史·梁本纪》载,梁武帝于大通元年(527)、中大通元年(529)、太清元年(547)三次舍身同泰寺作佛徒,每次皆由他的儿子和大臣用重金赎回。(24)“宗庙”二句:据《南史·梁本纪》载,梁武帝于天监十六年(517)三月,下令“郊庙牲栓(纯色全牲),皆代以麪(面食)。”牲,祭祀用的牲畜。牢,古代称牛、羊、猪各一头为太牢(也有称牛为太牢的),称羊、猪各一头为少牢。(25)“昼日”二句:据《南史·梁本纪》载,梁武帝“溺信佛道,日止一食”。《三宝记》载,梁武帝“天监中便血味备断,日惟一食,食止莱蔬。”(26)“其后”二句:侯景,字万景,怀朔镇(今内蒙包头市东北)人。原为北魏大将,后降梁,不久又叛梁,破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攻人宫城,梁武帝被囚,后竟饿死。台城,即宫城,宫禁所在之处,当时称朝廷禁省为“台”,故名。(27)寻:不久。(28)“高祖”二句:高祖,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废隋恭帝,受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年号武德。据《旧唐书·傅奕传》、《新唐书·高祖纪》载,武德九年(626)太史令傅奕上疏请除释教,高祖从其言,打算裁汰僧、尼、道士、女冠。(29) “当时”句:指中书令萧瑀等人反对傅奕除佛的主张。材识不远,才能不高,识见短浅。(30)宜:谊,道理。(31)推阐圣明:推求阐发圣主(指高祖)英明的旨意。(32)其事遂止:实际议除佛教事主要因高祖不久退位而中止。(33) 睿(rui瑞)圣文武皇帝:元和三年(808)正月群臣上给宪宗的尊号。睿,聪明。圣,圣明。(34) 度:世俗人出家,由其师剃去其发须,称为“剃度”,亦单称“度”,意即引度人脱离世俗苦海。(35)御楼:登上宫楼。御,古代称皇帝的行动为“御”。(36) 舁(yu于)人大内:抬入皇宫里。大内,指皇帝宫殿。(37)徇(x矗n迅):顺从,随着。(38) 士庶:士大夫和平民百姓。诡异之观:新奇怪异的观赏。(39)焚顶烧指:指用香火烧灼头顶或手指,以苦行来表示奉佛的虔诚。 (40)解衣散钱:指以施舍钱财来表示奉佛的虔诚。(41)业次:生业,工作。业、次同义。《国语·晋语》韦昭注:“次,业也。”(42)脔(luan峦)身:从自己身上割下肉来。脔,把肉切成小块。(43)佛:此处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出生与活动的时期稍早于孔子。(44)法言:合乎礼法的言语。(45)法服:合乎礼法的服装。(46)容而接之,答应接见他。(47)宣政:唐长安宫殿名,在东内大明宫内含元殿后,为皇帝接见外国人京朝贡使臣之所。《资治通鉴》卷二四。注:“唐时四夷入朝贡者,皆引见于宣政殿。”(48)礼宾:唐院名,在长兴里北,为招待外宾之所。《资治通鉴》卷二四。注:“唐有礼宾院,凡胡客入朝,设宴于此。”设:设宴招待。(49)一袭:一套,指单衣复衣齐全者。(50) 凶秽之馀:尸骨的残馀。所迎佛骨仅指骨一节,故云。(51)“敬鬼神”句:谓对鬼神要尊敬,但不要接近,即“敬而远之”之意。语出《论语·雍也》。(52) “行吊”句:谓到别的国家参加丧礼。吊,祭奠哀悼死者。(53)“尚令”句:《礼记·檀弓下》:“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茹执戈,恶之也,所以异于生也。”注:“桃,鬼所恶。茹,苇苕,可扫不祥。”巫祝,官名,巫以舞蹈迎神娱神,祝以言辞向鬼神求福去灾。桃,桃枝,古人迷信,认为鬼怕桃木。茹(lie列),苕帚,古人认为可以扫除不祥。祓(m扶)除,驱除。(54)大圣人:指唐宪宗。(55)殃咎(jiu救):犹“祸祟”,祸害。(56〕鉴临:亲临鉴察。(57)无任:不胜。恳悃(kun捆):恳切忠诚。(58)诚惶诚恐:实在惶恐不安。为奏表结尾的套语,有时亦用在开头。 臣某陈说:我认为佛教不过是外国人的一种法术罢了。从后汉时传入中国,上古时从来没有。上古时,黄帝在位一百年,活了一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活了一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享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享年一百零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享年一百一十八岁;虞舜和大禹,也都活了一百岁。那个时候天下太平,百姓安乐长寿,然而中国并没有佛教。那以后,殷朝的商汤也活了一百岁。商汤的孙子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史书没有说他们活了多少年。推断他们的年龄,大概也都不少于一百岁。周文王享年九十七岁、周武王享年九十三岁,周穆王在位一百年,此时佛法也没有传入中国。他们并不是由于信奉佛教才活到这样的高寿。汉明帝的时候,中国开始有了佛教。明帝在位才仅仅十八年。明帝以后国家战乱,皇帝一个接着一个夭折,国运不久长。宋、齐、梁、陈、元魏以来,信奉佛教越来越恭谨虔诚,立国的时间和皇帝的寿命却更加短暂。只有梁武帝做了四十八年的皇帝,他前后三次舍身佛寺做佛僧,他祭祀宗庙,不杀牲畜作祭品,他本人每天只吃一顿饭,只吃蔬菜和水果;但他后来竟被侯景所逼迫,饿死在台城,梁朝也很快灭亡。信奉佛教祈求保佑,反而遭到祸患。由此看来,佛不足以信奉,是十分明白的道理。本朝高祖皇帝在刚刚接受隋朝天下时,就打算废除佛教。当时的群臣,不能深刻领会先王的旨意,不能了解从古到今普遍适用的治国措施,无法阐明并推行高祖皇帝神圣英明的主张,以纠正信奉佛法这种社会弊病,废除佛教这件事于是就停止没有实行。我对此常常感到遗憾。 我认为睿圣文武的皇帝陛下,您的神圣、英明,几千年来没有人比得上。陛下即位的初期,就不准许剃度人当僧尼道士,更不准许创建佛寺道观,我常以为高祖皇帝消灭佛教的意愿,一定会在陛下手中得以实现,现在纵然不能立即实现,怎么可以放纵佛教转而让它兴盛起来呢?如今听说陛下命令大批僧人到凤翔迎接佛骨,陛下自己则亲自登楼观看,将佛骨抬入宫内,还命令各寺院轮流迎接供奉。我虽然十分愚蠢,也知道陛下一定不是被佛所迷惑,做这样隆重的道场来敬奉,希望求得幸福吉祥的。不过是由于年成丰足,百姓安居乐业。顺应人们的心意,为京城的士人和庶民设置奇异的景观,以及游戏玩乐的东西罢了。哪有像您这样圣明的天子,而去相信佛骨有灵这种事呢?然而老百姓愚昧无知,容易迷惑难于清醒,如果他们看到陛下这样做,将会说陛下是真心诚意信奉佛法,都说:“天子是无所不通的,还一心敬奉信仰佛,老百姓是何等样的人。怎么可以更加吝惜身体、性命而不去献身为佛徒呢?于是他们就会焚灼头顶和手指,成十上百人聚在一起,施舍衣服钱财,从早到晚,辗转着互相仿效唯恐落在后边。老少奔波着,丢弃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本分。如果不立即加以禁止,佛骨再经过各寺院,必定有人砍掉胳臂,割下身上的肉来奉献佛陀。伤风败俗,四方传为笑谈,这可不是小事啊!佛本来是不开化的外国人,和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样式不同,嘴里不讲先王留下的合乎礼法的道理,身上不穿先王规定的合乎礼法的衣服,不懂得君臣仁义、父子之情。假如他至今还活着,奉了他的国君的命令,来到我国京城朝拜,陛下容纳接待他,不过在宣政殿接见一次,由礼宾院设一次酒筵招待一下,赐给他一套衣服,派兵护卫着让他离开我国境内,不许他迷惑百姓。何况他已经死了很久,枯朽的指骨,是污秽不祥的死尸的残留部分,怎么可以让它进入宫廷里!孔子说:“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却离他远远的。”古代的诸侯,在他的国家举行祭吊活动,尚且命令巫师首先用桃枝扎成的苔帚举行“祓”礼,以消除不祥,这之后才进行祭吊。现在无缘无故地取来朽烂污秽的东西,陛下亲临观看它,却不先让巫师消除邪气,不用桃枝扎成的苔帚扫除污秽,群臣不说这种做法不对,御吏不指出这种做法的错误,我实在感到羞耻。我请求将佛骨交给有关部门,扔进火里水里,永远灭绝这个佛僧骗人的根本,断绝天下人的疑虑,杜绝后代人的迷惑。使天下的人知道大圣人的所作所为,远远地超出普通人之上,这岂不是大好事吗?岂不是十分快乐的事吗?佛如果真的灵验,能降下灾祸的话,那么,一切的祸殃,都应加在我的身上,老天爷在上面看着,我绝不后悔埋怨。我不胜感激恳切之至,谨奉献上这个表章让陛下知闻,我真是诚惶诚恐。

  • 寻求国学《易经》原文

      《易经》 原文就是64卦的卦文,和每一爻的爻辞。一般没有注解是看不懂的。     01.乾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02.坤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03.屯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04.蒙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05.需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06.讼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哪首诗?原文及译文是怎样的??

      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最后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了“周公”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是:“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说的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人才,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三次把饭粒从嘴里吐出来,他担忧的是因自己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了人才。诗人用这一典故,以周公殷勤待贤、礼贤下士之气度来勉励自己。

  • 怎样看易经

      《易经》是一个极其庞杂的体系。学习它,首先要考虑自己为什么学习,目的何在。因为如果没有方向,就无法决定学习的时候如何学习。想要学习易理,从而能够让自己在生活中逐渐变得有品位和德行,那么就重点学习《易经》的原文和诸家的解释。想要学习占卜,从而能够让自己在迷惑的时候找到方法,那么就重点学习易占。并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单纯的想要了解《易经》,那么就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地方就看到什么地方。以现在《易经》及其分支体系。就算一个天才从娘胎开始学,也没有可能去全部钻研,更不可能完全学透。 所以,你一旦下定决心要认真的钻研这门学问,你必须立下一个方向,不然你会完全迷失在浩如烟海的《易经》体系。确定方向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永远学不好。方向确定了,就是认真学习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不可能有速成的《易经》,想要学,必定是水磨功夫,就算领悟能力再强,那也不是一日之功。亦不可操之过急。孔子说要玩着学《易经》,不是说赶紧学会了如何,而是要时常把玩他,你今天思考这一句,有这样的理解;明天你或许有新的理解,不断的把玩,理解也就越来越深。人有不同,不同的人学习《易经》也会有不同的方法,我个人的经验是,不能抛开实践,也就是说,学习《易经》不能不学占卦,通过实践反过来在来回顾《易经》所说。久而久之,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也会觉得《易经》越来越好玩。

  • 求易经64卦原文加翻译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第1卦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   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   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第2卦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   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   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   循正道,获取吉利。   第3卦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   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   运,必欣欣向荣。   第4卦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   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   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第5卦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   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   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第7卦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   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   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   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第8卦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   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   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   诚团结的道理。   第9卦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   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   第10卦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   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   “履(踩)虎尾、不咥(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   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   第11卦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   中中卦   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坤)相叠,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   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   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   第12卦天地否(否卦)不交不通   中中卦   象曰:虎落陷坑不堪言,进前容易退后难,谋望不遂自己便,疾病口舌事牵连。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乾)相叠,其结构同泰卦相反,系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天   地不交,万物不通。它们彼此为“综卦”,表明泰极而否,否极泰来,互为因果。   第13卦天火同人(同人卦)上下和同   中上卦   象曰:心中有事犯猜疑,谋望从前不着实,幸遇明人来指引,诸般忧闷自消之。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乾)相叠,乾为天,为君;离为火,为臣民百姓,上天下   火,火性上升,同于天,上下和同,同舟共济,人际关系和谐,天下大同。   第14卦火天大有(大有卦)顺天依时   上上卦   象曰:砍树摸雀作事牢,是非口舌自然消,婚姻合伙来费力,若问走失未逃脱。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离)相叠。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乾,为天。火在天上,   普照万物,万民归顺,顺天依时,大有所成。   第15卦地山谦(谦卦)内高外低   中中卦   象曰:天赐贫人一封金,不争不抢两平分,彼此分得金到手,一切谋望皆遂心。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坤)相叠,艮为山,坤为地。地面有山,地卑(低)而山   高,是为内高外低,比喻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这就是谦。   第16卦雷地豫(豫卦)顺时依势   中中卦   象曰:太公插下杏黄旗,收妖为徒归西歧,自此青龙得了位,一旦谋望百事宜。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震)相叠,坤为地,为顺;震为雷,为动。雷依时出,预示   大地回春。因顺而动,和乐之源。此卦与谦卦互为综卦,交互作用。   第17卦泽雷随(随卦)随时变通   中中卦   象曰:泥里步踏这几年,推车靠崖在眼前,目下就该再使力,扒上崖去发财源。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兑)相叠,震为雷、为动;兑为悦。动而悦就是“随”。随   指相互顺从,己有随物,物能随己,彼此沟通。随必依时顺势,有原则和条件,以坚贞   为前提。   第18卦山风蛊(蛊卦)振疲起衰   中中卦   象曰:卦中爻象如推磨,顺当为福反为祸,心中有益且迟迟,凡事尽从忙处错。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艮)相叠,与随卦互为综卦。蛊(gu)本意为事,引申为多   事、混乱。器皿久不用而生虫称“蛊”,喻天下久安而因循、腐败,必须革新创造,治   理整顿,挽救危机,重振事业。   第19卦地泽临(临卦)教民保民   中上卦   象曰:君王无道民倒悬,常想拨云见青天,幸逢明主施仁政,重又安居乐自然。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坤)相叠。坤为地;兑为泽,地高于泽,泽容于地。喻君主   亲临天下,治国安邦,上下融洽。   第20卦风地观(观卦)观下瞻上   中上卦   象曰:卦遇蓬花旱逢河,生意买卖利息多,婚姻自有人来助,出门永不受折磨。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巽)相叠,风行地上,喻德教遍施。观卦与临卦互为综卦,   交相使用。在上者以道义观天下;在下者以敬仰瞻上,人心顺服归从。   第21卦火雷噬嗑(噬嗑卦)刚柔相济   上上卦   象曰:运拙如同身受饥,幸得送饭又送食,适口充腹心欢喜,忧愁从此渐消移。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离)相叠。离为阴卦;震为阳卦。阴阳相交,咬碎硬物,喻   恩威并施,宽严结合,刚柔相济。噬嗑(shihe)为上下颚咬合,咀嚼。   第22卦山火贲(贲卦)饰外扬质   中上卦   象曰:近来运转锐气周,窈窕淑女君子求,钟鼓乐之大吉庆,占者逢之喜临头。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艮)相叠。离为火为明;艮为山为止。文明而有节制。贲   (bi)卦论述文与质的关系,以质为主,以文调节。贲,文饰、修饰。   第23卦山地剥(剥卦)顺势而止   中下卦   象曰:鹊遇天晚宿林中,不知林内先有鹰,虽然同处心生恶,卦若逢之是非轻。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艮)相叠。五阴在下,一阳在上,阴盛而阳孤;高山附于   地。二者都是剥落象,故为“剥卦”。此卦阴盛阳衰,喻小人得势,君子困顿,事业败   坏。   第24卦地雷复(复卦)寓动于顺   中中卦   象曰:马氏太公不相合,世人占之忧疑多,恩人无义反为怨,是非平地起风波。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坤)相叠。震为雷、为动;坤为地、为顺,动则顺,顺其自   然。动在顺中,内阳外阴,循序运动,进退自如,利于前进。   第25卦天雷无妄(无妄卦)无妄而得   下下卦   象曰:飞鸟失机落笼中,纵然奋飞不能腾,目下只宜守本分,妄想扒高万不能。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乾)相叠。乾为天为刚为健;震为雷为刚为动。动而健,刚   阳盛,人心振奋,必有所得,但唯循纯正,不可妄行。无妄必有获,必可致福。   第26卦山天大畜(大畜卦)止而不止   中上卦   象曰:忧愁常锁两眉头,千头万绪挂心间,从今以后防开阵,任意行而不相干。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艮)相叠。乾为天,刚健;艮为山,笃实。畜者积聚,大畜   意为大积蓄。为此不畏严重的艰难险阻,努力修身养性以丰富德业。   第27卦山雷颐(颐卦)纯正以养   上上卦   象曰:太公独钓渭水河,手执丝杆忧愁多,时来又遇文王访,自此永不受折磨。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艮)相叠。震为雷,艮为山。山在上而雷在下,外实内虚。   春暖万物养育,依时养贤育民。阳实阴虚,实者养人,虚者为人养。自食其力。   第28卦泽风大过(大过卦)非常行动   中下卦   象曰:夜晚梦里梦金银,醒来仍不见一文,目下只宜求本分,思想络是空劳神。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兑)相叠。兑为泽、为悦,巽为木、为顺,泽水淹舟,遂成   大错。阴阳爻相反,阳大阴小,行动非常,有过度形象,内刚外柔。   第29卦坎为水(坎卦)行险用险   下下卦   象曰:一轮明月照水中,只见影儿不见踪,愚夫当财下去取,摸来摸去一场空。   这个卦是同卦(下坎上坎)相叠。坎为水、为险,两坎相重,险上加险,险阻重   重。一阳陷二阴。所幸阴虚阳实,诚信可豁然贯通。虽险难重重,却方能显人性光彩。   第30卦离为火(离卦)附和依托   中上卦   象曰:官人来占主高升,庄农人家产业增,生意买卖利息厚,匠艺占之大亨通。   这个卦是同卦(下离上离)相叠。离者丽也,附着之意,一阴附丽,上下二阳,该   卦象征火,内空外明。离为火、为明、太阳反复升落,运行不息,柔顺为心。   第31卦泽山咸(咸卦)相互感应   中上卦   象曰:运去黄金失色,时来棒槌发芽,月令极好无差,且喜心宽意大。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兑)相叠。艮为山;泽为水。兑柔在上,艮刚在下,水向下   渗,柔上而刚下,交相感应。感则成。   第32卦雷风恒(恒卦)恒心有成   中上卦   象曰:渔翁寻鱼运气好,鱼来撞网跑不了,别人使本挣不来,谁想一到就凑合。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震)相叠。震为男、为雷;巽为女、为风。震刚在上,巽柔   在下。刚上柔下,造化有常,相互助长。阴阳相应,常情,故称为恒。   第33卦天山遁(遁卦)遁世救世   下下卦   象曰:浓云蔽日不光明,劝君且莫出远行,婚姻求财皆不利,提防口舌到门庭。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乾)相叠。乾为天,艮为山。天下有山,山高天退。阴长阳   消,小人得势,君子退隐,明哲保身,伺机救天下。   第34卦雷天大壮(大壮卦)壮勿妄动   中上卦   象曰:卦占工师得大木,眼前该着走上路,时来运转多顺当,有事自管放心宽。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震)相叠。震为雷;乾为天。乾刚震动。天鸣雷,云雷滚,   声势宏大,阳气盛壮,万物生长。刚壮有力故曰壮。大而且壮,故名大壮。四阳壮盛,   积极而有所作为,上正下正,标正影直。   第35卦火地晋(晋卦)求进发展   中上卦   象曰:锄地锄去苗里草,谁想财帛将人找,一锄锄出银子来,这个运气也算好。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离)相叠。离为日,为光明;坤为地。太阳高悬,普照大   地,大地卑顺,万物生长,光明磊落,柔进上行,喻事业蒸蒸日上。   第36卦地火明夷(明夷卦)晦而转明   中下卦   象曰:时乖运拙走不着,急忙过河拆了桥,恩人无义反为怨,凡事无功枉受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坤)相叠。离为明,坤为顺;离为日;坤为地。日没入地,   光明受损,前途不明,环境困难,宜遵时养晦,坚守正道,外愚内慧,韬光养晦。   第37卦风火家人(家人卦)诚威治业   下下卦   象曰:一朵鲜花镜中开,看着极好取不来,劝君休把镜花恋,卦若逢之主可怪。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巽)相叠。离为火;巽为风。火使热气上升,成为风。一切   事物皆应以内在为本,然后伸延到外。发生于内,形成于外。喻先治家而后治天下,家   道正,天下安乐。   第38卦火泽睽(睽卦)异中求同   下下卦   象曰:此卦占来运气歹,如同太公作买卖,贩猪牛快贩羊迟,猪羊齐贩断了宰。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离)相叠。离为火;兑为泽。上火下泽,相违不相济。克则   生,往复无空。万物有所不同,必有所异,相互矛盾。睽即矛盾。   第39卦水山蹇(蹇卦)险阻在前   下下卦   象曰:大雨倾地雪满天,路上行人苦又寒,拖泥带水费尽力,事不遂心且耐烦。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坎)相叠。坎为水,艮为山。山高水深,困难重重,人生险   阻,见险而止,明哲保身,可谓智慧。蹇,跋行艰难。   第40卦雷水解(解卦)柔道致治   中上卦   象曰:目下月令如过关,千辛万苦受熬煎,时来恰相有人救,任意所为不相干。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震)相叠。震为雷、为动;坎为水、为险。险在内,动在   外。严冬天地闭塞,静极而动。万象更新,冬去春来,一切消除,是为解。   第41卦山泽损(损卦)损益制衡   下下卦   象曰:时动不至费心多,比作推车受折磨,山路崎岖吊下耳,做插右按按不着。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艮)相叠。艮为山;兑为泽。上山下泽,大泽浸蚀山根。损   益相间,损中有益,益中有损。二者之间,不可不慎重对待。损下益上,治理国家,过   度会损伤国基。应损则损,但必量力、适度。少损而益最佳。   第42卦风雷益(益卦)损上益下   上上卦   象曰:时来运转吉气发,多年枯木又开花,枝叶重生多茂盛,几人见了几人夸。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巽)相叠。巽为风;震为雷。风雷激荡,其势愈强,雷愈   响,风雷相助互长,交相助益。此卦与损卦相反。它是损上以益下,后者是损下以益   上。二卦阐述的是损益的原则。   第43卦泽天夬 (夬卦) 决而能和   上上卦   象曰:蜘蛛脱网赛天军,粘住游蜂翅翎毛,幸有大风吹破网,脱离灾难又逍遥。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兑)相叠。乾为天为健;兑为泽为悦。泽气上升,决注成   雨,雨施大地,滋润万物。五阳去一阴,去之不难,决(去之意)即可,故名为夬(guà   i),夬即决。   第44卦天风姤(姤卦) 天下有风   上卦   象曰: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重添,自今交了顺当运,向后管保不相干。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乾)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天下有风,吹遍大地,阴阳交   合,万物茂盛。姤(gǒu)卦与夬卦相反,互为“综卦”。姤即遘,阴阳相遇。但五阳一   阴,不能长久相处。   第45卦泽地萃(萃卦)荟萃聚集   中上卦   象曰:游鱼戏水被网惊,跳过龙门身化龙,三尺杨柳垂金钱,万朵桃花显你能。   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坤上兑)。坤为地、为顺;兑为泽、为水。泽泛滥淹没大   地,人众多相互斗争,危机必四伏,务必顺天任贤,未雨绸缪,柔顺而又和悦,彼此相   得益彰,安居乐业。萃,聚集、团结。   第46卦地风升(升卦)柔顺谦虚   上上卦   象曰:士人来占必得名,生意买卖也兴隆,匠艺逢之交易好,农间庄稼亦收成。   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巽上坤)。坤为地、为顺;巽为木、为逊。大地生长树木,   逐的成长,日渐高大成材,喻事业步步高升,前程远大,故名“升”。   第47卦泽水困(困卦)困境求通   中上卦   象曰:时运不来好伤怀,撮上押去把梯抬,一筒虫翼无到手,转了上去下不来。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兑)相叠。兑为阴为泽喻悦;坎为阳为水喻险。泽水困,陷   入困境,才智难以施展,仍坚守正道,自得其乐,必可成事,摆脱困境。   第48卦水风井(井卦)求贤若渴   上上卦   象曰:枯井破费已多年,一朝流泉出来鲜,资生济渴人称羡,时来运转喜自然。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坎)相叠。坎为水;巽为木。树木得水而蓬勃生长。人靠水   井生活,水井由人挖掘而成。相互为养,井以水养人,经久不竭,人应取此德而勤劳自   勉。   第49卦泽火革(革卦)顺天应人   上上卦   象曰:苗逢旱天渐渐衰,幸得天恩降雨来,忧去喜来能变化,求谋干事遂心怀。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兑)相叠。离为火、兑为泽,泽内有水。水在上而下浇,火   在下而上升。火旺水干;水大火熄。二者相生亦相克,必然出现变革。变革是宇宙的基   本规律。   第50卦火风鼎(鼎卦)稳重图变   中下卦   象曰:莺鹜蛤蜊落沙滩,蛤蜊莺鹜两翅扇,渔人进前双得利,失走行人却自在。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离)相叠。燃木煮食,化生为熟,除旧布新的意思。鼎为重   宝大器,三足稳重之象。煮食,喻食物充足,不再有困难和困扰。在此基础上宜变革,   发展事业。   第51卦震为雷(震卦)临危不乱   中上卦   象曰:一口金钟在淤泥,人人拿着当玩石,忽然一日钟悬起,响亮一声天下知。   这个卦是同卦(下震上震)相叠。震为雷,两震相叠,反响巨大,可消除沉闷之   气,亨通畅达。平日应居安思危,怀恐惧心理,不敢有所怠慢,遇到突发事变,也能安   然自若,谈笑如常。   第52卦艮为山(艮卦)动静适时   中下卦   象曰:财帛常打心头走,可惜眼前难到手,不如意时且忍耐,逢着闲事休开口。   这个卦是同卦(下艮上艮)相叠。艮为山,二山相重,喻静止。它和震卦相反。高   潮过后,必然出现低潮,进入事物的相对静止阶段。静止如山,宜止则止,宜行则行。   行止即动和静,都不可失机,应恰到好处,动静得宜,适可而止。   第53卦风山渐(渐卦)渐进蓄德   上上卦   象曰:俊鸟幸得出笼中,脱离灾难显威风,一朝得意福力至,东西南北任意行。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巽)相叠。艮为山,巽为木。山上有木,逐渐成长,山也随   着增高。这是逐渐进步的过程,所以称渐,渐即进,渐渐前进而不急速。   第54卦雷泽归妹(归妹卦)立家兴业   下下卦   象曰:求鱼须当向水中,树上求之不顺情,受尽爬揭难随意,劳而无功运平平。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震)相叠。震为动、为长男;兑为悦、为少女。以少女从长   男,产生爱慕之情,有婚姻之动,有嫁女之象,故称归妹。男婚女嫁,天地大义,人的   开始和终结。上卦与渐卦为综卦,交互为用。   第55卦雷火丰(丰卦)日中则斜   上上卦   象曰:古镜昏暗好几年,一朝磨明似月圆,君子谋事逢此卦,近来运转喜自然。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震)相叠,电闪雷鸣,成就巨大,喻达到顶峰,如日中天。   告诫;务必注意事物向相反方面发展。治乱相因,盛衰无常,不可不警惕。   第56卦火山旅(旅卦)依义顺时   下下卦   象曰:飞鸟树上垒窝巢,小人使计举火烧,君占此卦为不吉,一切谋望枉徒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离)相叠。此卦与丰卦相反,互为“综卦”。山中燃火,烧   而不止,火势不停地向前蔓延,如同途中行人,急于赶路。因而称旅卦。   第57卦巽为风(巽卦)谦逊受益   中上卦   象曰:一叶孤舟落沙滩,有篙无水进退难,时逢大雨江湖溢,不用费力任往返。   这个卦是同卦(下巽上巽)相叠,巽(xùn)为风,两风相重,长风不绝,无孔不   入,巽义为顺。谦逊的态度和行为可无往不利。   第58卦兑为泽(泽卦)刚内柔外   上上卦   象曰:这个卦象真可取,觉着做事不费力,休要错过这机关,事事觉得随心意。   这个卦是同卦(下泽上泽)相叠。泽为水。两泽相连,两水交流,上下相和,团结   一致,朋友相助,欢欣喜悦。兑为悦也。同秉刚健之德,外抱柔和之姿,坚行正道,导   民向上。   第59卦风水涣(涣卦)拯救涣散   下下卦   象曰:隔河望见一锭金,欲取岸宽水又深,指望资财难到手,尽夜资财枉费心。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巽)相叠。风在水上行,推波助澜,四方流溢。涣,水流流   散之意。象征组织和人心涣散,必用积极的手段和方法克服,战胜弊端,挽救涣散,转   危为安。   第60卦水泽节(节卦)万物有节   上上卦   象曰:时来运转喜气生,登台封神姜太公,到此诸神皆退位,纵然有祸不成凶。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坎)相叠。兑为泽,坎为水。泽有水而流有限,多必溢于泽   外。因此要有节度,故称节。节卦与涣卦相反,互为综卦,交相使用。天地有节度才能   常新,国家有节度才能安稳,个人有节度才能完美。   第61卦风泽中孚(中孚卦)诚信立身   下下卦   象曰:路上行人色匆匆,急忙无桥过薄冰,小心谨慎过得去,一步错了落水中。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巽)相叠。孚(fú)本义孵,孵卵出壳的日期非常准确,有   信的意义。卦形外实内虚,喻心中诚信,所以称中孚卦。这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第62卦雷山小过(小过卦)行动有度   中上卦   象曰:行人路过独木桥,心内惶恐眼里瞧,爽利保保过得去,慢行一定不安牢。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震)相叠。艮为山,震为雷,过山雷鸣,不可不畏惧。阳为   大,阴为小,卦外四阴超过中二阳,故称“小过”,小有越过。   第63卦水火既济(既济卦)盛极将衰   中上卦   象曰:金榜以上题姓名,不负当年苦用功,人逢此卦名吉庆,一切谋望大亨通。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坎)相叠。坎为水,离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势压   倒火势,救火大功告成。既,已经;济,成也。既济就是事情已经成功,但终将发生变   故。   第64卦火水未济(未济卦)事业未竟   中下卦   象曰:离地着人几丈深,是防偷营劫寨人,后封太岁为凶煞,时加谨慎祸不侵。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离)相叠。离为火,坎为水。火上水下,火势压倒水势,救   火大功未成,故称未济。《周易》以乾坤二卦为始,以既济、未济二卦为终,充分反映   了变化发展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