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中国饮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

  • 《易经》到底是不是中国文化的糟粕

      不是!那些连《易经》皮毛都摸不着的所谓易经大师,名人,学者,才是中国文化的糟粕。不懂易,别说易!易经讲坐,出书注解,偏移易经字词,路走偏锋,或只知其卦不识其词,以慨括全的种种所谓大师,名人,吾无不捂之以鼻!中国文化应以之为耻!皆因此种所谓名师,还以师授之于后世中华子孙此种毫无营养的垃圾糟粕,祸害中华文明的瑰宝《易经》一书,吾无不感到深恶痛绝!本人相信《易经》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当之无愧,没有之一!必将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向前发展!不懂易,莫吐槽易!请收回你无知的成见!

  • 《易经》对中国文化有什么积极影响

      易经里的哲学 天文 地理 气象对后人有着深远意义 不止这些 还有很多

  • 对门挂了八卦镜对自己有没有影响,易经风水

      无影响。八卦是五行具足,互相生助互相制约。主要是化煞的。比如说,八卦中的火五行能量要攻击出去,则镜中本身的土五行会将其化掉,水五行能将它制约。同理,外部的所有五行之煞皆可以化掉,如三角形的火煞来攻,则镜中有土卦五行来将火化掉。刀煞属金来攻,则有镜中的水卦五行来化。其它各煞同理。

  • 易经的影响有多么深远和强大

      《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后人多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 中国文化中有什么忌讳?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

  • 易经是谁写的啊

      《易经》是周公写的.   他是为了辅助周文王的儿子写的. 《易经》的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

  • 前几天看了"姓名学"和"易经"2本书,说每个人的名字对人生运势等的影响,天格人格地格的,是真的吗?

      不是.人生是办法预料的..

  • 易经2 易经为什么又称为周易

      这是平常人们习惯上的叫法易经是不能称为周易的因易经是包含了周易和易传的一部论述易理的经书

  • 有没有一些中国人觉得自己听不懂中国人说话,尤其因为不能理解话里有话这样的中国文化?

      《春秋谷梁传》中说“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也就是说凡是尊者、贤者、亲者的耻辱、过失、不足,都最好少说,对那些有失三者体面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现在人们对尊者、贤者,已很少认为有“讳”的必要了,但对自己的亲人长辈,仍有“为亲者讳”的心理。孔子在《论语》中有过相同的讨论,他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一种真实情感,理应受到保护。我也认为人伦秩序是一个社会最需要尊重的底线。 教也这么看。上帝虽然认为世界已经堕落,但依然用无花果叶和衣服遮盖了人类,这就表明上帝允许人类向其他人掩饰自己的丑陋之处,并认为这也是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上帝看来,人并不能成为别人行为的裁决者和法官,人们只需按自己确定的方式生活和行动,自然会得到上帝的引导。 喋喋不休并不意味着就是真实。不同的秩序之间要相互尊重,如果用法律和历史要求的秩序,破坏了婚姻和家庭的秩序,真话讲得太多反而沦为谎言,因为它破坏了缄默和秘密的神圣感。对于家庭来说,真话是有边界的,即不能不顾及亲人的弱点和羞耻心,否则会破坏人与人之间对于真实的认知和理解,破坏家庭的信任感,使背叛成为一种常态,最终婚姻和家庭只会成为一片废墟。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此语出自《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这是孔子编纂删定《春秋》时的原则和态度。他老人家的原则和态度,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亦注定了“平等”二字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更遑论成长了。 孔子对于当时那些事件重大的,不好定论的史实,往往欲言又止,采取讳而不言的态度。即不明记其事,只以三言两语作蜻蜓点水的手法以褒贬,这就是所谓的“微言大义”,读者自我体味,毋庸点破。而他所讳者是有原则的:“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讳莫如深,深则隐。” 那些至高无上的掌权者,就是尊者。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经过血腥战争所取得的立(复)国建朝之始,就是皇帝对开国大臣们实施削权罢官、驱逐流放以至杀戮之时了。何则?“权倾天下”、“功高盖主”等等都可以成为理由。更重要的一条,就是知尊者之不足,知尊者之弱点,知尊者之隐私,一言以蔽之,知尊者之讳事!有失尊者体面之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样的话,尊者就成了完美无缺的“至尊”者了。越王勾践如此,汉王刘邦如是。故文种必死,韩信斩首就不足为奇了。而识得为尊者讳,急流勇退者,乃识时务之俊杰也。范蠡识趣,散发五湖,留侯识趣,辟谷学仙。唯吾不甚识趣,把此秘笈揭出来了。 盖烈夫答:何谓“为尊者讳”? 2011-02-23 很多学员询问:“为尊者讳”是什么意思?如何践行?我觉得这是一个个人修养的重要问题,所以简答如下: “为尊者讳”一词出自《春秋》,原文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大家知道,孔子编《春秋》,因此,这也反映了当时孔子编纂《春秋》的原则和态度。然而,孔圣的这一原则和态度,后来却成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平等”二字不能在中国推广而埋下了“不公平”的种子。 孔子在编纂《春秋》时,对于一些重大的、不好定论的史实,往往采取欲言又止,讳而不言的态度。即使有谈到,也只是三言两语蜻蜓点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孔子“微言大义”。而孔子所“讳”的人和事,是有原则的,那就是“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诚可谓“讳莫如深,深则隐。” 那么,要“讳”什么呢?就是“尊者”之不足,“尊者”之弱点,“尊者”之隐私,一言以蔽之,有失“尊者”体面之事,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知道的事越少越好。如此一来,“尊者”也就成了完美无缺的“至尊”了。 那么,第二个问题又来了:谁是“尊者”?就是那些帝王将相、权威者、名人、、老板、圣人、神人、可用来供奉之“偶像”。历史上历朝历代,但凡不识时务,不知避讳的人,最终的结果都很惨。而知道“为尊者讳”的人,往往急流勇退,识时务而悄悄然。范蠡知趣,散发五湖;张良识趣,辟谷学仙。功成名退为的就是“为尊者讳”。 由此,第三个问题又出来了:我们该怎么办?烈夫的态度有三: 一曰:适者生存。要适应尊者而不是一定要向尊者挑战、发难。最好不要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斗战士。这一点对于职业经理来说至关重要、致命重要。 二曰:思辨于心。你即使发现了“尊者”的重大错误和“耻”类之事,而要在心里思辨,切不可直言不“讳”。若想指出,一定要礼仪为先,谦和为上,把握时机,注意场合,点到为止。 三曰:守口如瓶。对于“尊者”忌讳的事情,最好说“不知道”。因为,不知者不怪。切不可幸灾乐祸四处传播,更不可“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装聋作哑不会被人家当傻子给了,相反,你却会受到“尊者”的尊敬。因此,要从根源上避讳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哈哈,这也是保密原则。 中国传统的谎言文化林思云 不少人在批评中国人说谎话和夸大事实的时候,却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把中国人说谎话的动机单纯理解为欺骗对方,那就大错特错了。不少情况下中国人说谎话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族甚至国家,这就是所谓的“爱国谎言”。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要用说谎的方式来报效国家呢?这要从中国人的儒教世界观说起。 在的历史中,中国人一直沉浸在“儒教”的思维体系中。中国人把孔子、朱子的学说当作一种宗教来崇拜。所以在中国不称“儒学”,而称“儒教”。 儒教既然是一种宗教,它必然提出一种为人处事的准则和道德。“儒教”思想的核心除了“忠孝礼仁”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道德标准就是“避讳”。 查字典可以发现,“讳”的意思是“隐瞒”的意思。“避讳”的意思不是说自己干了什么不光彩的事要隐瞒,而是要为别人隐瞒不光彩的事。《论语》里有个很有名的故事,有人告诉孔子说:“我们乡里有一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就去告发了。”孔子听后说:“我不认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这样才是真正的正直。”这个故事就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人的“避讳”是怎么一回事。 《春秋》相传为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的记事而编纂的一部鲁国历史书。据《春秋谷梁传》记载,孔子编写《春秋》时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要为伟大的人隐瞒丑事;要为高尚的人隐瞒过错;要为自己的亲属隐瞒毛病”。事实上,避讳就是为别人隐瞒丑事,为别人隐瞒就是为了别人而说谎话。按照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不但不反对我们为了别人而说谎话,而且赞扬和鼓励为了别人说谎话。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人应该尽量隐瞒伟大人物的丑事,应该尽量掩盖高尚人物的过错,这样做才是道德的做法。相反如果我们去揭发伟大人物的丑事,揭露高尚人物的过错,那是非常不道德的。 到了现代,中国人又把国家升格为抽象的伟大人物,所以隐瞒国家的丑事,掩盖国家的过错,就成了中国人的基本义务。为了维护国家的形象说谎言,为了保卫国家的威信造假话,是值得赞扬和提倡的做法。 欧美国家创造的最重要学问就是“科学”。科学的唯一目的是追求真理,寻求真实。中国没有诞生科学,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避讳文化。在中国人看来,“真实”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维护伟大人物、国家民族的荣誉。必要的时候,宁可抛弃“真实”来维护伟人和国家的荣誉。欧美国家的历史学者把追求历史作为历史研究的责任,而中国的历史学者却把维护国家形象作为历史研究的首要责任。中国学者编写的历史书,出于避讳的原因,总是要隐瞒和修改很多不利于国家形象的历史事件,努力为中国树立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国家形象。 为什么要为伟大的人、高尚的人避讳呢?这和中国人独自的世界观有关。与西洋人的平等观念相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人与人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主要不是指个人才能的不同,而是指个人道德的不同。传统上,中国人按照道德水平,把人分为两类:“君子”和“小人”。“君子”是“忠孝礼仁”各方面的道德水平都很高的人,很少追求物质利益;而“小人”在“忠孝礼仁”各方面的道德上都很不够,单纯追求物质利益。在君子当中品德更为高尚的人是“贤人”,品德最为高尚就是“伟人”。 在中国传统的历史观中:历史是两个时期的交替循环。出现“乱世”的原因是小人掌权,而出现“治世”的原因是君子掌权。因此,从中国人的世界观来看,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用君子,远离小人。” 儒教告戒人们:只有依靠伟人贤人管理国家,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能避免“乱世”的再现。可是伟人贤人不是“神”,他们也会犯错误。一旦伟人贤人犯了错误,一般民众一定要帮助隐瞒和掩盖贤人的错误,使他在当中的威信不至于受损。 既然为伟人贤人避讳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他们的威信,那么反过来夸大他们的功绩,提高他们的威信,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另一种方式。所以“夸大”就成为与“避讳”相互相成的另一个方面。中国人在为伟大人物避讳的同时,也在为伟人夸大功绩,功颂德。 在这种避讳和夸大同时存在的文化背景下,中国的很多事件都很难搞清楚。这并不一定是有组织地隐瞒实事,而是民众自发地避讳和夸大,造成事件的失真。按照西方的新闻工作经验,调查事情的要访问当事人。可是这个经验到了中国就行不通了。因为在中国,当事人会出于避讳的考虑,有意夸大或缩小实情。 避讳文化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但现在有不少中国人,包括我自己,感到有必要反省这种避讳文化的弊端。避讳文化不仅在中日关系上造成一些冲突,也与其他国家造成不少麻烦。更重要的是,避讳除了让中国人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以外,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正面的利益。最典型的谎言灾难是1958年的中国“大跃进”时代,因为各地无限夸大粮食产量,使人们以为粮食多到吃不完的地步,形成对粮食的无节制消费,最后导致大量饿死人。 这次中国的SARS,又再一次显示了中国避讳文化给国家带来的灾害。SARS最初是在广东地区发生的,可是当地官员出于维护国家形象的避讳考虑,尽量隐瞒掩盖SARS真实情况,一些学者也纷纷出来发表讲话,说什么SARS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普通疾病,使中国大陆内地没有尽早做出防范SARS的措施,造成SARS在中国内地的大规模蔓延。因此中国内地的SARS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人 灾。 因为中国人从小被教育应该为了伟人和国家避讳说谎,使人感到说谎话并不是一件不道德的事,这就在侧面培养起人们说谎的习惯。有一个最近的例子:一个小学校为了提高老师的福利,就印刷了一些课外资料,让小学生购,学校和老师赚一点外快。后来有人反映学生负担加重,教育局就派人来学校调查。这时各个班级的老师就告诉学生:“为了维护学校的形象,你们一定不能说学校让你们购课外资料的事”。结果教育局来调查时,学生都说学校没有让他们购课外资料,隐瞒掩盖了学校的错误,使学校没有受到批评。 上面举的学校学生说谎的事例中,那些学生并不是为了自己说谎,而是为别人说谎的典型避讳行为。可是老师公开教育引导学生说谎,很容易培养起学生说谎的习惯。说谎的习惯不仅使中国成为一个谎言流行的国家,也使中国成为一个假货盛行的国家。 每个国家的民族性都有正面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我个人认为避讳文化是中国民族性的负面之一,中国人应该反省和改变为了伟人、为了国家避讳、夸大、造假的传统。不过现在中国人也体会到谎言和现代化社会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近两年中国最流行和最提倡的一个词就是:“诚信”。所谓“诚信”就是做人要诚实,做事要有信用。然而一个人要做到“诚信”,首先要抛弃用说谎的方式来维护国家形象的避讳观念。只有在任何情况下都讲真话的人,才能是一个真正的“诚信”之人。从目前的各种迹象来看,我认为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正在朝着越来越远离“避讳”的方向发展,“诚信”正在走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