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巨蟹座

  • 历代风水名师有那些?

      宋韶光。 具体怎么好,我举个例子,主要是流年运势的。一般来说流年运势这个东西当时看都是一头雾水难明就里,凡事得事后应验,我最早接触宋韶光的书是在2001年,那个时候我还在广西博白县电视台当新闻主播,我的同事在开全体大会的时候拿给我一本当年的运程书,主要是针对2002年的具有指导性的趋吉避凶的一些建议和意见。本来我对这些东西是比较反感的,严格的来讲我还是个唯物主义者,但是后来一系列神奇遭遇就此展开,我按照该书的指引,凭借高中毕业证,一路从博白电视台到合浦电视台再到阳东电视台至今又到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赢周刊,十年风雨之路多亏有宋韶光运程书相伴。当真趋吉避凶、福星高照!一本万利飞黄腾达啊!   求采纳

  • 历代高僧(菩萨)的法号

      千山:历代高僧     李氏 贞懿皇后李氏,金世宗之母,辽阳人,在辽阳清安寺削发为尼,法号通慧圆明大师,后迁千山灵岩寺(今祖越寺)为尼。 雪庵 元代香岩寺高僧。创建香岩上夹峰庙宇,雪庵洞,炼魔石、西仙人台、雨花台、钵盂石等著名景点都是雪庵修建。被誉为得大道祖师。 深文 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大安寺高僧。被誉为大安寺开山祖师。 续澄 明代祖越高僧。元末明初,祖越寺大部殿宇不存,隆庆六年(1572年)续澄选址重修殿宇,为祖越寺重兴奠定了基础。 宗赟 明代高僧。隆庆五年(1571年),宗赟于罗汉洞旧址改建如来堂三楹,万历六年(1578年)同弟子惠聪修殿宇五间。龙泉寺兴建起步于宗赟,被誉为龙泉寺祖师。 惠勇 明代高僧。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中会寺遭火灾,殿宇无存。万历八年(1580年)惠勇主持重建中会寺,恢复了中会寺香火。 普庵 明代高僧。嘉靖年间出家于龙泉寺,隆庆元年(1567年)隐居滴水洞禅修,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创建位于千山北部高峰的西明庵,修建著名风景点五佛顶,被传为千山得大道的高僧之一。 函可 清初高僧。出生于明代末期官宦家庭,自幼出家于曹山,为曹洞派后裔,工诗善文,坐文字狱。后戍边沈阳,活跃于沈阳、铁岭龙首山和千山,作了大量的诗,并成立千山诗社“冰天社”。顺治年间,其弟子将诗编成《千山诗集》20卷诗中,直接描写千山风景名胜有200余首,是反映千山风景名胜诗篇最多的诗人。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

  • 清朝历代目录

      爱新觉罗氏族皇帝   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   属相:羊 谥号:初谥武皇帝,改谥高皇帝。 庙号:太祖 陵寝:福陵(沈阳东陵) 努尔哈赤   父亲:塔克世。 母亲:喜塔拉氏,后尊为宣皇后。 初婚:19岁结婚,配偶佟佳氏。 妻妾:16人 皇后(大福晋):叶赫那拉,为元妃氏。 子女:16子,8女 最得意:萨尔浒之战夺得胜利。 最失意:兵败宁远。 最不幸:父、祖被杀害。 最痛心:杀死长子褚英。 最擅长:谋略。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在明朝总兵李成梁的支持下,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万历四十六年(1618)以“七大恨”叛明,割据一方。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庙号“太祖”。   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   属相:龙 谥号:文皇帝 庙号:太宗 陵寝:昭陵(沈阳北陵)父亲:清太祖努尔哈赤。 母亲:孝慈高皇后。 初婚:22岁初婚,配偶博尔济吉特氏。 妻妾:15人 皇太极   皇后(八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子女:11子,14女,1养女。 最得意:建立大清国称帝。 最失意:母亲早逝。 最痛心:在清统一中原前驾崩。 最擅长:操兵。 他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本名黄台吉,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回“满洲”。他趁明朝出现战略错误之际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

  • 欧阳姓氏的历代名人

      欧阳生:名容,字和伯。西汉千乘人,曾从伏生学今文《尚书》,为博士,授倪宽。他的后代也多出学者,其曾孙孙高、高孙地余均为博士,世代以研究《尚书》为特长,因此《尚书》世有欧阳氏学。   欧阳歙:字正思,乐安千乘(今山东省高青东北)人。东汉光武帝宰相。为人廉恭礼让,以祖传“伏生尚书”任博士。王莽时任长社宰,后投更始刘玄任原武令。东汉建立后任河南尹,封波阳侯,后又迁升汝南太守。在汝南任官九年,教书育人,任用贤才,颇有政绩。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拜相,任大司徒。   欧阳建:西晋哲学家,字建朝,坚石,渤海南皮(今河北省南皮)人。历任尚书郎、冯翊(今陕西大荔)太守,甚得时誉,后来被赵王司马伦所害。他曾提出“言尽意”的学说,认为“形不待名而圆方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客观世界是离开人的概念和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但语言概念又是人们用以说明客观世界的工具。他说: “诚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彼,非名不辨。”驳斥了当时玄学家“言不尽意”的论点,即认为语言概念无法表达事物真相的一种看法。著作有《言尽意论》,载于唐朝人纂集的《艺文类聚》卷十九。   欧阳询:唐国唐州临湘人,入唐官至弘文馆学士,善书法,初学王羲之,八体尽能。后又做过太子率更令,故世称其书体为率更体。流传的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等。参与编纂《艺文类聚》一百卷。   欧阳通:字通师,唐氏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人,欧阳询之子。官兰台令,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二年为相,--。自幼丧父,母徐氏教其家虽贫,却能遍购父书,继父名,号“大小欧阳”。工于楷,尽得父法。晚年颇有矜重,以狸毛为笔,覆以兔毫,犀象骨做管。其传世作品有《道因法师碑》、《泉男生基志》等。   欧阳詹:字行周(756-800),福建晋江潘湖人。他天赋聪颖,博览群书,文章诗赋名噪一时,受到泉州刺 欧阳修,史薛播、席相及福建观察使常衮的赏识和鼓励,上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冲破闽人不愿到外地应试做官的习惯。贞元八年(792年),欧阳詹以优异成绩荣登进士第二名(榜眼),同榜有贾×、韩愈等名士,时称“龙虎榜”。贞元十五年(799年),欧阳詹任国子监(即皇家贵族子弟高等学校)四门助教。所以人们尊称他为“欧阳四门先生”。欧阳詹虽英年早逝,但他才高学博,对福建文教事业有较深远的影响。《闽政通考》云,“欧阳詹文起闽荒,为闽学鼻祖”。   欧阳修:字永叔、永明,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宋国人。天圣八年中进士甲科,官至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和,退至颍川。博学多采,以文章闻于世。纂有《毛诗译本》、《新五代史》、《集古录》等,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后人辑有《欧阳文忠集》。家族世系 欧阳修(自称嗣孙修与状元黄仁颖家谱相吻合)总世系:   一世 开闽欧阳氏总始祖欧阳韶员子直孙配王氏无子   二世 欧阳幼咸(宰相通公季子入承韶公为嗣子)   三世 吉州剌史 欧阳琮(金门谱)欧阳素(泉州谱)   四世 温州长史 欧阳衍   五世 博罗县丞 欧阳昌   六世 唐进士国子监四门助教 欧阳詹   七世 唐开成二年进士幕府参军 欧阳秬   八世 唐末会昌六年进士官韦中令学士 欧阳澥   九世 潘湖欧厝吉州推官 欧阳郴(欧阳澥季子)   迁闽县宝历进士 欧阳衮(欧阳澥四子)   子 进士宰相诗人 欧阳炯   孙 咸通进士欧阳琳、欧阳毗(王比)兄弟   十世 嗣子 泉州乡贡进士历官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 欧阳偃(后唐状元黄仁颖字仁达号潘湖翁嫡子)   十一世 梁国公道州判官 欧阳观   十二世 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欧阳修。   与2001年1月13日在......余下全文>>

  • 中国历代著名的文人的姓名

      LZ是为了写作文用吧,这个我当年也查过   贾谊   才华横溢,可惜壮志未酬,《过秦论》的作者,唐代李商隐有首诗《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 有没有历代文人坎坷仕途的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家与薛、裴两家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2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跌入一般官僚地主阶层之中。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其父柳镇,官秩一直很低。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柳宗元正出生于“安史之乱”后,他的幼年便是在穷困艰难中度过的。柳宗元九岁时,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爆发,使柳宗元一家再一次饱尝战乱之苦。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他以后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建树不无影响。   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土,同时中进土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这一年,与杨凭之女在长安结婚,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他便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颂扬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坚持己见的谏议大夫阳城,第二年写了《辩侵伐论》,表明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   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王叔文、王(亻丕)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改贬。柳宗元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虽然由司马升为刺史,但所贬之地比原来更僻远更艰苦。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还要艰苦,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便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   柳州距京城长安,比永州距京城更远,更为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柳宗元初来这里,语言不通,一切都不适,但他还是决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权力,在这个局部地区继续实行改革,为当地民众做些好事。   柳宗元在柳州,决心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效婢的人,都可以按时间算工钱,抵完债即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并使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他又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欢亲自参加了植树活动。   柳州四年,柳宗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番兴利除弊的改革,遗惠一方,实际是王叔文改革在局部地区的施行。   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状况越来越坏,确是未老先衰。他的好友吴武陵多次奔走于执政大臣裴度门下,设法营救他离柳州还京。裴度与柳宗元同系河东人,元和十四年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宪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然而为时已晚,诏书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当时年仅47岁。临死前,柳宗元写信给好友刘禹锡,并将自己的遗稿留交给他。后来刘禹锡编成《柳宗元集》。   [

  • 历代商王的名字都是什么?

      3、商朝历代国王   契 (前2257年---前?)   昭明 (前?---前?)   相土 (前?---前?)   昌若 (前?---前?)   曹 (前?---前?)   冥 (前?---前?)   商高祖(王亥) (前?---前1972年)   王恒 (前1971年---前?)   上甲微 (前?---前?)   报乙 (前?---前?)   报丙 (前?---前?)   报丁 (前?---前?)   示壬 (前?---前?)   商夔宗(示癸) (前?---前?)   商太祖(商汤) 子天乙 (前?---前1589年)   商代王(太乙) (前1588年---前1588年) 1年   商哀王(外丙) 子胜 (前1588年---前1587年) 2年   商懿王(仲壬) 子庸 (前1586年---前1583年) 4年   商太宗(太甲) 子至 (前1582年---前1571年) 12年   商昭王(沃丁) 子绚 (前1570年---前1542年) 29年   商宣王(太庚) 子辩 (前1541年---前1517年) 25年   商敬王(小甲) 子高 (前1516年---前1500年) 17年   商元王(雍己) 子密 (前1499年---前1487年) 13年   商中宗(太戊) 子伷 (前1486年---前1412年) 75年   商孝成王(仲丁) 子庄 (前1411年---前1401年) 11年   商思王(外壬) 子发 (前1400年---前1386年) 15年   商前平王(河亶甲) 子整 (前1385年---前1377年) 9年   商穆王(祖乙) 子滕 (前1376年---前1358年) 19年   商桓王(祖辛) 子旦 (前1357年---前1342年) 16年   商僖王(沃甲) 子逾 (前1341年---前1337年) 5年   商庄王(祖丁) 子新 (前1336年---前1328年) 9年   商顷王(南庚) 子更 (前1327年---前1322年) 6年   商悼王(阳甲) 子和 (前1321年---前1315年) 7年   商世祖(盘庚) 子旬 (前1314年---前1273年) 42年   商章王(小辛) 子颂 (前1272年---前1270年) 3年   商惠王(小乙) 子敛 (前1269年---前1260年) 10年   商高宗(武丁) 子昭 (前1259年---前1201年) 59年   商后平王(祖庚) 子跃 (前1200年---前1190年) 11年   商世宗(祖甲) 子载 (前1189年---前1157年) 33年   商甲宗(廪辛) 子先 (前1156年---前1153年) 4年   商康祖(庚丁) 子嚣 (前1152年---前1145年) 8年   商武祖(武乙) 子瞿 (前1144年---前1110年) 35年   商匡王(文丁) 子托 (前1109年---前1097年) 13年   商德王(帝乙) 子羡 (前1096年---前1076年) 21年   商纣王(帝辛) 子寿 (前1075年---前1046年) 30年

  • 程氏历代名人?

      我也是姓程的,真没想到还会有你这样的有心人研究这样的问题,我很佩服你。我来回答吧,首先是程咬金,就是程知节 。程不识 ,汉景帝时大将军。下面是一部分,另外建议你到我们的家谱网看看。 程绪——【东汉】代郡人、字伯圭。卒於献帝刘协初平四(193年)年十月。   程骏——【北魏】广平曲安人、字驎驹,官秘书令。生於(414年)卒於太和九年(485年)正月,谥宪。   程畿——【三国】四川阆中人、字季然、官蜀汉行军祭酒。卒於蜀汉刘备章武二(225年)年六月。   程遐——【后赵】官后赵尚书右仆射,卒於后赵建平四(333年)年七月。   程灵冼——【陈】新安海宁人、字玄涤,官安西将军。卒於废帝陈伯宗光大二(568年)年正月乙亥,享年五十有。   程文季——【陈】新安海宁人、字少卿、官开府仪同三司北徐州刺史。卒於宣帝陈顼太建十一(579年)年。   程知节——【唐】山东东阿人,官骠骑大将军。卒於高宗李治麟德二(665年)年。   程名振——【唐】洺州平恩人,官右卫大将军。卒於高宗李治龙朔二(662年)年。   程务挺——【唐】洺州平恩人,官左卫大将军、单于道安抚大使。卒於光宅元(685年)年十二月程芝——【唐】山西潞州人、字灵秀,官郑王府司直。生於高宗李治永徽元(650年)年,卒於玄宗李隆基先天元(712年)年十一月,享年六十有三。   程玄景——【周】京兆长安人、字师朗。生於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八年,武则天长寿三(694年)年正月五日遘疾终于群贤里,享年五十有一。   程日华——【唐】定州安喜人、原名华,官横海军节度使。卒於德宗李适贞元二(786年)年。   程修己——【唐】字景立,官太子中舍。生於顺宗李诵永贞元(805年)年,卒於咸通四(863年)年二月一日,享年五十九。   程异——【唐】京兆长安人、字师举,官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於宪宗李纯元和十四(819年)年四月辛未。程羽——【宋】中山博野人、字仲远,官文明殿学士。生於后梁末帝朱友   贞乾化元(913年)年,卒於太宗赵光义雍熙元(984年)年,享年七十有二。   程德玄——【宋】郑州荥泽人、字禹锡,官知镇州。生於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五(940年)年,卒於真宗赵恒景德元(1004年)年,享年六十有五。   程元白——【宋】中山博野人,官袁州宜春县令。生於后晋出帝石重贵开运元(944年)年,卒於太宗赵光义淳化三(992年)年于家,享年四十有九。   程琳——【宋】中山博野人、字天球,官镇安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生於太宗赵光义端拱元(988年)年,卒於仁宗赵祯嘉祐元(1056年)年闰三月己丑,享年六十有九。   程珦——【宋】河南洛阳人、字伯温,官太中大夫。生於真宗赵恒景德三(1006年)年,卒於哲宗赵煦元祐五(1090 年)年正月,享年年八十有五。   程颢——【宋】河南洛阳人、字伯淳、号明道先生,官承议郎。生於仁宗赵祯明道元(1032年)年壬申,卒於神宗赵顼元丰八(1085年)   年六月十五,享年五十有四。   程颐——【宋】河南洛阳人、字正叔、号伊川先生,官宣德郎。生於仁宗赵祯明道二(1033年)年癸酉,卒於徽宗赵佶大观元(1107年)   年九月庚午,享年七十有五。程震——【金】东升人、字威卿,官监察御史。卒於正大元(1224年)年。   程振——【宋】饶州乐平人、字伯起,官吏部侍郎、开封府尹。靖康元(1126年)年金兵破京师、死节。   程鼎——【宋】新安婺源人、字复......余下全文>>

  •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代演变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审美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有将这种特定的审美意识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考察才能见其原貌。 一、秩序井然的服饰——自夏至西周时期 周朝作为最强盛的奴隶制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制定了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安定天下。表现在服饰上,如不同场合要穿戴不同的服饰,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弔丧服、婚礼服。这些服饰严格区分了天子与官僚、贵族与平民的等级差别,形成了一整套的冠冕制度模式,影响了自商周以来三千年封建社会的服饰文化。从此,服饰开始标识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以便“分贵贱,别等威”。 西周服饰 二、从百花齐放到趋于一致——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战国时期七国崛起,各自独立。在服饰上也各显其地方风格与文化风采,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呈现出一派绚丽多彩的景象。如春申君的3千食客中的上客皆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婢妾均披绮披纱;卫王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鲁国的儒者服长衣、褒袖方履,等等。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统一的实现,服装风格也逐渐趋于一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与朝服制度,形成了正式完备的冠服制度。 三、胡汉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内部分崩离析。正是由于战争,北方民族的游牧文化、西域文化与汉族文化碰撞、融合,使得中国服饰文化进入到一个追求时髦、胡汉交融、奇装异服盛行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汉服中的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融合了胡服的特点。同时,受先进的汉文化和风气的影响,北朝各族纷纷推行汉化运动,仰慕汉族衣冠服饰,形成了“群臣皆服汉魏衣”的状况。 四、开放浪漫、异彩纷呈——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造就了独特的开放浪漫风格的唐朝服饰。尤其是唐代的妇女服饰,是历代中的佼佼者。唐代的女装颜色鲜豔,造型雍容华贵,装扮配饰富丽堂皇。如在衫、裙之外还有披在肩上的长围巾“帔”。还有特别的短袖半臂衫,套穿在长衫外面。这种装扮使唐朝女装形成袒胸、裸臂、披纱、大袖、长裙等极为开放的风格。 五、质朴保守——宋朝时期 宋朝统治者注重文治,竭力推崇程朱理学,把朱熹“存天理,灭人慾”的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根据加以倡导,其目的在于去掉人们的任何反抗意识。这种理学观念影响到人们的着装,使宋朝的服装一改唐朝服饰旷达华贵,恢弘大气的特点,服装造型封闭,拘谨保守。颜色严肃淡雅,色调趋于单一。另外,两宋时期,边患不断,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官僚队伍和军队的壮大,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为此统治者三令五申,要求服饰简约淡泊,力戒奢侈铺张,从而形成了以后质朴淡雅为宗的一代审美标准。 六、异地胡风——辽金元时期 作为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这时期的服饰既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特色又有融合的色彩。服饰大多用毛织品并且制作较为简单、实用,易于马上作战射猎。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筒靴。元服则吸收宋服形式,官服款式较特殊为窄袖、盘领、缝掖,独......馀下全文>>

  • 历代皇帝都是什么生肖? 什么星座?

      中国人讲星座是纯属扯淡的,现在不懂才生搬硬套过来,星座对应的黄道十二宫,跟咱们就不是一个系统的,能靠谱吗?   再说,我们记的生日很多都是算农历的,有人用这个来算星座,不搞笑吗?   至于皇帝是属什么的,那么多皇帝,肯定不一样,这个你要真想查,去查查每个皇帝的生辰对应万年历看恭就知道了   最主要不是皇帝属什么的,还是要看他们是干什么的?谁生的?   望采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