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命运共同体

  • 2.结合材料,谈一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今世界处于各国彼此联系和彼此依存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越来越成为人类需要的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诉求,是在真实的共同体中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对当今时代问题的有力回答。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在正确“义利观”指导下,不冲突、不对抗,立足国内,放眼世界,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是一种和平绿色的国际发展战略,是一种更加恢宏、高远的国际关系准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发展描绘了蓝图,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指明了方向。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逐渐升高,而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世界经济大融合,各国发展大联动,人类成果大共享。

  • 结合材料谈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站在世纪的舞台上,以一个负责人的大国形象,对人类共同繁荣发展提出的命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纲,是目标;“一带一路”是目,是方法。通过“一带一路”的发展,带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文化往来、发展,实现人类不同种族、文化、国家的和平、稳定和共同发展。

  • 如何理解迈向命运共同体四大内涵

      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

  • 和平命运共同体合唱前的朗诵词

      不错 有前途

  • 我国应该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中政治大题)????急啊????

      ①积极应对国际社会变化的新要求,提升我国的国际。   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有利于促进我国及世界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合作共赢;能够更好地协调政策与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的普遍安全与持久和平。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 5年中我国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月11日下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被写入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投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序言中。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习 主席曾在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结构是什么

      这是个需要长时间的准备才能得出的答案,而且很珍贵,不是你随便一问就特么能告诉你的

  • 如何理解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自由主义在中国虽涨落情况不同,表现形式变化多端,但是它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念始终未变,在思想领域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对抗,尤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排异,决定了自由主义在中国命运多桀的历史必然性。1、精神自由与政治权利。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自由”,指涉一种自己做主,不受外来压迫和限制的精神上的自由;一种追求自由自在和舒服畅快的精神感受。这种感受绝不等同于他们所追求的那种个人政治权利上的自由。2、道德的“人”与个体的“人”。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自由”强调的是道德意义上“人”的自由,强调人要有一种人格的尊严,要自己感觉到自己有一种使命,不能随便忽略自己。尽管西方自由主义的主体也是人,但是它强调的是个体的“人”,并且把个人的自由作为终极的价值诉求,强调个人的尊严、自由、权利的来源仅在于人自身,自我的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其他人只是实现我目的的工具,将人的目的性与工具性割裂并且对立起来。3、仁爱民本与法治民主。自由主义者崇尚自由是个人的选择,是满足个人经济、政治利益的现实需要。鉴于过分强调个体的自由权利可能会导致社会的无序和混乱,自由主义者又极其渴望和呼唤秩序,希望政府能够有法可依。与此相反,中国传统文化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出发,更加关注民心向背,注重行政权力对现实生活的控制作用。4、社会至上与个人至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价值取向是从国家和整体利益出发,强调个人的自由融入社会;而西方语境下的自由认为井然有序的法治社会只是个人权利和自由实现的工具和手段。

  • 夫妻俩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还是两个个体

      两个,有时候是一个

  • 如何理解“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很早就听说,也曾经对这句话做过一些思考,最近又想起这句话,又有了一些理解。刚刚在网上查询了一下,最早应该来源于荀子,原话是这样的:“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这也说明在很早以前伟大的中国哲学家就意识到了性格对个人的影响。按照主动性来分,行为可以分为两类:有意识行为和潜意识行为。有意识行为我们可以理解于个人思想影响下的行为,无意识行为我们可以理解为习惯影响下的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看,最终影响个人行为的因素是思想和习惯。习惯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似乎更容易理解。比如周末两天,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那么个人的行为全部取决于个人习惯。比如在家睡懒觉、出去瞎逛、在网上乱窜等等。思想其实就是想法。认可一句话,这句话就是你的思想;不认可一句话,这句话就不是你的思想。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人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要改进自己的思想,就是需要多想、多经历、多沟通。习惯其实是长时间认可的思想的产物。认可一句话,并且长时间按照这种思想做,就成了习惯。按照上述分析,要影响个人行为,可以从思想和习惯的角度来改进,习惯其实也是思想的产物,所以最终就是思想的产物。最终,这句话可以总结为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