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

  • 尝观中国之有三教也。自伏羲氏书八卦。而儒教始于此。

      静斋学士刘谧撰   尝观中国之有三教也。自伏羲氏画八卦。而儒教始于此。自老子着道德经。而道教始于此。自汉明帝梦金人。而佛教始于此。此中国有三教之序也。大抵儒以正设教。道以尊设教。佛以大设教。观其好生恶杀。则同一仁也。视人犹己则同一公也。征忿窒欲禁过防非。则同一操修也。雷霆众聩日月群盲。则同一风化也。由粗迹而论。则天下之理不过。善恶二涂。而三教之意无非欲人之归于善耳。故孝宗皇帝制原道辩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诚知心也身也世也。不容有一之不治。则三教岂容有一之不立。无尽居士作护法论曰。儒疗皮肤。道疗血脉。佛疗骨髓。诚知皮肤也血脉也骨髓也。不容有一之不疗也。如是则三教岂容有一之不行焉。

  • 中国现代化命运于儒学联系在一起

      中国2000多年政治大一统,人民避免长期大规模战乱,主要原因就是独尊儒术。   儒学是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和现代化很好的结合,更能促进现代化。

  • 儒教的始祖是谁?

      安士全书《阴鸷文广义》中有引用《文昌化书》此一段话:   【原文】   天赐兴儒   帝君曰:予方游人间,至会稽山阴。见一隐者(即圣父),年五十许,焚香叩天祈嗣。时仲春丙夜,天文焕烂,张宿昭然在上,而隐者适姓张,予于是生焉。然予乡剪发文身①,习为夷俗。予既成童,心甚不乐。乃寻冠履,自习礼文(儒服儒冠,自此而始)。内外莫不以予为异。及其久也,从予者十有七八。一日有耆(qí)旧谒予父,口诵唐虞②大训数篇(即成王《顾命》所陈者),曰:“中国有使人传此。”予好之,就彼习焉,随口记授无遗。于是愿学者,从而习之,皆以予为师焉。     《安士全书》[按]孔子之生也,以圣母祷之于尼山。帝君之生也,以圣父祈之于苍昊。诞生皆不凡矣。然孔子振木铎于周之衰,而显示微言于万世。帝君扬文教于周之盛,而阴操黜陟〖黜(chù)陟(zhì),科举功名的罢免与提升〗于千秋。岂非为道不同,同归于治者哉!     注释:①文身:在人身体上绘成或刺成带颜色色的花纹或图形。   ②唐虞:上古时代朝代名,唐为尧所建,史称陶唐,虞为舜所建。     【白话解】   天赐贵子,振兴儒学 帝君说:我的阴身正飘游人间,来到会(kuai)稽山北,看见一个隐居的人(圣父),年纪五十岁左右,正烧香拜天求子。这时是春中三更夜,星光灿烂,张宿星座清晰地挂在天空,而这位隐居的人正好姓张,我于是就投胎托生在他家里。我乡剪发文身①,成为落后民族的陋习。我长大之后,为这种旧习很不快乐。就找来鞋帽,自习礼文(儒服儒冠从此开始)。远近没有不认为我怪异,但时间一久,就有十分之七八的人跟随我了。一位有德望的老人来拜访我父亲,口诵唐虞②大训数篇(就是周成王临终时所说的)说:“中国有人来继承它。”我很喜爱,跟随他学习,随口记授没有漏掉一点。于是有些愿意学习的,都到我这里来学习,我就成为他们的老师了。     注释:①文身:在人身体上绘成或刺成带颜色色的花纹或图形。   ②唐虞:上古时代朝代名,唐为尧所建,史称陶唐,虞为舜所建。     (按)孔子降生于人间,是因为圣母在尼山①祈祷,诚心所感;帝君降生于人间,是因为圣父于春夜祈告于苍夭,出生都是不同凡响啊!孔子在周朝衰落时振兴儒教,向万世显示了走向纯善境界的微言大义;帝君则在周朝兴盛时振兴文教,他的阴德绵延传于干秋。难道不是道路不同,而目的都是要使天下太平吗?   注释:①尼山:山东曲阜县东南。孔子之母颜氏在此

  • 现代中国人的名字里为什么没有"字"了?

      相信今天仍然有人有字号——或是名家、或是狂士,只是不常见了。我认为今天中国人不太起字号的原因有三: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现代的户籍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在此之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善的户籍注册(民国时也不完整),而户籍注册限制了人们的字号——想想看,如果公安系统登记户籍的时候还要写上每个人的字号,那是多么繁杂的一件事?而且有些人字和号可能还不止一个,所以从官方的角度,字和号已经被放弃了;第二,我们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社会,社会节奏是高效、快速的,字号的使用显然不符合这一社会发展的趋势,一人只用一个名字当然来的简便的多;第三,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使得国人不再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国学素养大大退步,对于字号不甚了解,这也成为了今天中国人“有名无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 中国现代姓白的回族有名人

      白崇禧、白先勇父子     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是台湾旅美文学家,出生于中华民国广西省桂林临桂县,毕业于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父亲白崇禧为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白立忱(1941年1月—),回族,辽宁凌源人。全国政协副主席。

  • 现代中国人丢掉了宝贵的东西!

      我认为你所说的是至今还被不少中国人斥之为“迷信”的《易经》,《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开发。可悲的是在《易经》的发源地中国还被视为迷信进行封杀,特别是在舆论界,不敢理直气壮的进行宣传。这是中国人的悲哀。好比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一样,我们不加重视和开发。英国人却利用我们祖先的发明,制作成火枪大炮,利用我们祖先发明的指南针导航来侵略中国。这样血的教训难道能够让他重演吗?   世界名人论【周易】   1701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通过《周易》的两张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和方位图】从而坚定了其发明二进制的信心。事后,出于对周易文化的敬仰,他在德国法兰克福城创立了中国学院。   19世纪下半叶,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提出“不知《易》者,不得入阁”的组阁原则,掀起了学易用易的热潮。   黑格尔说:“《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   美国哲学家卡普拉说:“可以把《易经》看成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权威们认为它在中国二千多年来所享有的地位只有其它文化中的《吠陀》和《圣经》可以相比。它在二千多年中,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   美国【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教授指出:“我们说【易】是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原点和源头活水也不为过。。。。。。在今日科际整合的运动中,【易】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欧洲哲学权威C.G捷恩说 :“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1988年,75位诺贝尔金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智慧是什么?就是大一统的系统思维。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种事物发生的愈多,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自然辩证法》   从以上挂一漏万的记述中可以看到,中国的《周易》正走向世界,而为世人所推崇。   欢迎各位网友谈谈对《周易》的看法,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

  • 未来的主角回到现代帮助现代的主角改变命运

      由于某些原因穿越到古代,然后在古代由于死亡或者是发生意外再回到了现代,回到现代后很想   很想男主然后再次回到了古代 这个算不算 看看看看 呵呵   如果算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你推荐几本   《步步惊心》(这个有别人写的续集,再次回到清朝)   《独步天下》(不知道你看过没,写皇太极的,看完以后我好喜欢皇太极)   《梦落大唐之繁花落定》(穿越到唐朝,有回现代,最后还是回了古代)   《有凤来仪》(好象是叫这个名字,最女主怀着孩子回到了现代,有两个结局,一个是女主再穿   回古代, 一个是在男主在现代找到了女主)   《少年丞相世外客》(不知道你看过没,很经典的一本书,女主一直在现代和古代之间穿来穿   去,很好看,也是一本很赚眼泪的书,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看一次,哭 一次,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目前就这么多吧,其实我看了很多,由于看得多了,都不记得名字,之前我把看得小说都存在内存卡里面,但很不幸的是前天我的内存卡坏了,所以目前只能推荐这几本,目前我在看现代小说,如果有兴趣,我可以帮你推荐。

  • 中国现代葬礼的全部流程是什么样的?

      百度。。

  • 扼住命运的咽喉读后感30字少

      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放在我的面前,我好奇的翻来翻去,呵!一片片文章多么优美。忽然,一个熟悉的名称跑到了我的视线中“贝多芬”他不是著名音乐史上的三大怪杰之一吗?但他的一生好像都充满了波折,带着复杂的心情我走进了这篇文章。   我却看到了:当命运在贝多芬面前展开时,没有辉煌的花朵,更没有温馨甜蜜,只有狰狞的面孔。   小时候,贝多芬每天都看见父亲喝醉酒以后变形的脸,那张脸十分可怕,在小贝多芬的眼里,那 甚至比鞭子更可怕。在父亲的鞭打中,贝多芬学会了抗争。既然鞭打无法逃避,那么不如迎头赶上,先把鞭子袲在自己手里。然而病魔却没有给这块金子发光的机会,风寒,耳疾等疾病接踵而至。贝多芬在病床上甚至感觉生命在一点点远离自己,他想起了幼时父亲打他时的用鞭子。   慢慢从故事中走出,我觉得自己太敬佩贝多芬了。我感到:如果命运成为我们的敌人,我们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成为命运的强者。音乐是美好,他的父亲是可怕的,幼小的贝多芬被夹在两者之间,显得手足无措。但他的音乐却依旧感动了很多人,包括我,可能我们都听出了其中心灵的感觉。他的一生依然如他的《命运交响曲》一样激动昂扬!

  • 为什么说:“鲁迅与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

      从外在方面来看,鲁迅与郭沫若的确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他们都是留日的“洋学生”,都有弃医从文的经历,都兼具作家与学者的身份,并且都是新文坛上的“巨头”,是左翼文化战线的“旗帜”。二人的成就世人共睹,自不必多言,虽然两人都堪称大家,但走的路皆然不同:鲁迅是官僚——教师——职业作家;而郭沫若则是职业作家——革命家——职业官僚。虽然鲁迅和郭沫若走的是完全相反的道路。但是放在特定的时空中,两人又有重合之处。1927年对于鲁迅先生是一个重要转折。鲁迅先生下定决心辞去教职,到上海专业从事作家,作品数量为前二十年的两倍,而且频频掷出“匕首础“投枪”文章的厚重、犀利已臻极致。鲁迅的创作无疑是以生命中最后十年为最重要。可巧的是,郭沫若的创作也以1927年为分水岭。这之前他写出《女神》、《星空》等优秀的作品,但1927年后,他就完全转向创作所谓“革命文学”。   在现代文坛上,郭沫若(1892-1978)是一位经常被人与鲁迅(1881-1936)相提并论的知名人士。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和鲁迅一道,被人并称为左翼文坛的两大巨头。到了40年代,他又和鲁迅一样,被人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大陆解放后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中,郭沫若一向被放在仅次于鲁迅的位置,甚至被人与鲁迅并称为“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就连官方对他的“盖棺定论”,也是参照鲁迅而作出的———“他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具的知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而在一本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现代文学史教科书上,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说法:“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和历史剧作家。他是鲁迅在本世纪初热切呼唤、终于出现的摩罗诗人,又是新中国的预言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