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第二乐章曲式分析

  • 贝多芬第六奏鸣曲第二乐章 曲式分析 调式调性

      第二乐章 小快板(Allegretto) f小调 3/4拍子复合歌谣曲式   1.主歌谣曲式(1—38)   (1—8)第一部分(主题) (f—bA)   (9~16)中间部分   (17~30)第三部分 (原调一f)   (31—38)新材料乐段   2.中间的歌谣曲式(39—118)   (119一124)连接   3.主歌谣曲式的再现(125—170)   (125—132)第一部分   (133一140)重复部分   (141—148)中间部分   (149—170)再现   4.没有尾声。   第二乐章   这首奏鸣曲没有徐缓乐章,而代之以具有动感的小快板乐章。贝多芬对这个乐章并没有记以诙谐曲的名称,但在乐章中间部的主题却是明显的诙谐曲式的性格,就其内容来说,特别能让人联系到的是贝多芬较后期作品中含有的思想,如《命运交响曲》等等。这个乐章好象在描写从孤独的深渊再度涌现出各式各样的梦与希望,这是彻头彻尾的贝多芬式音乐,是无限简洁又无限丰富的独特   作品。   由低音域弯弯曲曲地往上爬升的齐奏歌曲是多么平静而遥远,随后的乐句中弱拍附上强音,音乐的紧张感突增,跃上高峰后又平静下降的主题又显得多么寂寞;寂静的中段在根底部却流动着可怕的力量……,这一切的表现无不沁人肺腑,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的真实感受。   兰兹认为这个乐章是贝多芬最优秀的钢琴作品之一。按照安·鲁宾斯坦的评论:“这首小快板(它的第一个神秘的主题和柔和的三声中部)从头至尾是惊人的,没有内心的激动是不可能演奏的。”兰兹在这小快板中感觉到近似《浮士德》中的夜景,兰兹的想象可能是随意性的,但我们却能似乎感受到小快板中那沉着、徘徊的夜色情景音响,这的确与第一乐章响亮、白昼的音响形成对比。在第   一乐章里,人们愉快地投身于欢乐的大自然的怀抱,而在此乐章里,人们感受的是忧愁、不安,大自然和音响也是神秘莫测的。   在这小快板中,p和pp占优势的力度特点也强调了夜曲的形象特性,精致的和声与深沉的形

  •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简单的说一下,其实截然不同   这首曲子叫做田园哦,是以A大调作为交响曲的,由四个乐章,这是一段抒情的部分   大调第七交响曲(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92号。首次公演于1807年3月。   当贝多芬创作他的第七交响曲时,人们正注视着欧洲的版图被鲜血重新绘制。那是在1811~1812的秋、冬、春三季。这部作品在6月间完成,此时拿破仑战事已进入最后的高潮,大举侵犯俄国,旦夕之间溃不成军。当这部交响曲第一次上演时,拿破仑帝国已到达了分崩离析的最后阶段。   A大调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全曲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稍稍绵延的,活板。引子很长,展开得很充分。一个雄伟而朴素的主题在乐队中至上而下地阔步走来,除了用全乐队的全奏和弦偶尔加以强调外,甚少渲染.这个素材和另一个更优美、娇柔的第二主题结合起来宏伟地展开。接下去才是这一乐章的快速的主要部分,它是根据一个轻松、跳跃的音型写成的,伯辽兹对此极感兴趣,把它称之为农人的轮舞。   但不久它就逐断增强,超越了任何人间舞蹈的界限。它巨大的能量从未失去控制,但贝多芬的同时代人对它感到迷惑。例如,本章结束前的一段著名音乐使韦柏感到吃惊,他大声喊到:贝多芬“是该进疯人院了”。这段音乐出现在尾声中,在乐队的低音区,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着一个强有力的五音乐句,不断地反复(来自那个跳跃的主部主题),上方的乐队增强到宏伟的最后高潮。   第二乐章:小快板。虽然标记是Allegretto,但这一乐章绝不是轻快的。贝多芬曾犹疑过,是否把它标为Andante。它开始时,是由木管吹奏的柔和长音和弦.以后是低音弦乐器上安静的节奏搏动—与其说它是一支旋律,倒不如说它是不停跳动着的心脏,它一直伴随着这整个主题和后面的一组变奏。   围绕在它周围的是中提琴和大提琴交织起来的声部。不久,伤感的a小调转到明朗的大调中去,单簧管和大管在这里用另一种节奏吹了一些更为流动的旋律。即使在这里,如果你留心听的话,以前的节奏搏动仍在乐队的低音区轻声地作响。当高潮平息下来的时候,这主题的片断时而在这个乐器上,时而在那个乐器上低声耳语,最后,这一乐章在小提琴的叹息、回响声中结束。   即使在这部交响曲的首次演出中.这个Allegretto就被听众要求重演;对慢板乐章来说.这是少有的荣誉。它不久就受到普遍的欢迎。   第三乐章:不太快的急板。谐谑曲充满着使人惊异的爆发性和动力性的对比,这倒不是由于它轻快的节奏、多变的乐队色彩以及情趣横溢的机智,而是由于各主题的绝妙联系和曲式上的高度完善。开头两小节的坚实笔触用细雨般的顿音加以对比:   这个突然的对比在开头的小节(这时缩剩前面的四个音符)从弦乐组的低音区跳向高音区时.变得更为强烈。这时,妙趣横生的三声中部中两个音符构成的短小音型在木管的高音区中来回摆动,和主要部分呼应。   三声中部本身即富有对比,它出其不意地从谐谑曲各主要段落中突现出来.它再一次地从头至尾再现。在本乐章的末端,当它好像还要作第三次反复时,被全乐队演奏的五个尖锐和弦打断,令人感到幽默的不耐烦。   第四乐章:有活力的快板。在旋风般的末乐章中,舞曲的冲力以更有力的方式出现。确如瓦格纳出于对贝多芬的仰慕,把这乐章称为“舞曲的极品”。开头的主题可理解为一种大型的弗吉尼亚舞曲,但不久它就发展成壮丽无比的、令人激动的篇章,使任何舞蹈花式都相形见绌。   这种不停息的旋动席卷全篇,像是酒神的狂怒;一个高潮接着一个。奇怪的是,这些都发生在传说的奏鸣曲曲式之内,它最后结束在难以描述的宏伟的尾声中。   全曲有一个小时左右   不过很精彩   希望你可以听听看

  •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赏析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A大调第七交响曲(1811-1812),Op.92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从1800年,《第一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一直到1808年《第六交响曲》问世,在8年时间内,贝多芬完成了交响征程上的六个脚印。虽然与才思敏捷的天才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交响曲产量远远不及前者,但是贝多芬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值得咀嚼的内涵和哲理,蕴藏了属于作曲家本人的个性与才华。其实从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历程而言,从1800开始直到1809年,这10年之间,可谓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高峰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评价,都是如此。但是从1809年开始,贝多芬逐渐开始走向沉寂,以至于他的第七部交响曲,直到1812年才问世,与《田园》相隔了将近4年之久!大家或许要问,这段日子贝多芬在做些什么呢?   1809年5月,曾经被作曲家所崇拜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命令法军进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炮声隆隆,战局紧张。贝多芬早年的先师海顿也在此时去世了。但贝多芬没有被战火所吓退,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创作出了包括《26号“告别”钢琴奏鸣曲》、《致爱丽丝》以及《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在内多部重要作品。当时维也纳的局势非常紧迫,侵略军的不断骚扰,货币的不断贬值让贝多芬的生活非常窘迫。好在1810年战局被平息了,维也纳恢复的往日的平静。但是贝多芬也就此陷入了一生中创作热情最低落的一段时间。   在介绍《第四交响曲》的时候,我们说到过贝多芬比较失败的爱情生活。在这时,经历了几年的甜蜜以后,恋人们逐渐远离了他,使贝多芬重新陷入孤独和寂寞当中,可以说这是贝多芬失去创作灵感以及动力的一个较大原因。其次,来自于耳朵疾病对他的折磨,其实当时的病情已经发展到几乎让贝多芬完全丧失听力的程度。同时维也纳的经济萧条依然继续着,生活条件日渐艰苦,贝多芬不得不为衣食住行而拖累。不少知心好友也在这段时间相继离开了贝多芬,或是因为去世,或是去往其他地方发展,这让作曲家的生活越加苦闷。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贝多芬在1810到1812年,只写出了几部并不成功的作品,数量寥寥无几。   不过从1812年开始,这头“音乐雄狮”开始复苏了!而复苏的标志则正是他的第七部交响曲!虽然这时候的贝多芬依然生活的不怎么愉快,但是这部《第七交响曲》却拥有非常独特的舞蹈风格,可见作曲家已经可以做到抛弃凡尘俗

  • 求《命运之门》(《雷管》)详细影片分析。

      楼主是电影专业的么?对这种小小众电影也不放过~~呵呵,这部低成本的小电影 剧情确实很难看懂哦~ 我看过两遍 还是没有完全理解。下面是关于影片的 分析 希望能帮到楼主!   影片前三十分钟,主角Abe和Aaron,同在一个四人小组里,白天在公司工作,空闲的时候在仓库从事研发副业,并且希望得到风险投资的注意。   不过后来Abe和Aaron两人开始找借口支开其余两人,独立完成设备,这是因为他们从这台机器身上发现了有趣的事情:首先是它可以减轻任何物体的重量。其次它可以使时间延缓。最后,Abe发现,他们无意间竟然制造了一个时间机器。   在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说明:   1、这台机器的工作方式。机器对时间的回溯作用不能持续太久。具体时间是机器开始的时间。即在6:00打开机器,五分钟后机器预热(“wind up”)完毕,达到运行状态,时间是6:05。六小时后,也就是在12:05时关闭机器,等机器降温(“wind down”)以后迅速进入机器,机器内部时间就会从12:05逐渐退回6:05,当然所需要的时间也是6小时。然后机器会在6:05和12:05之间来回循环。(在任何时刻退出机器应该都是可行的,不过在电影中并没有展示这一点)   2、取代:这是时空旅行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另外一部影片《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中也有阐释。即 我(称Me_1)在12:05进入机器后在机器中待六个小时,回到了6:05,这时我已经变成了Me_2,Me_1还在做他应该做的事,然后Me_1会在12:05时进入机器。这样,这个世界上就只存在Me_2这个我了。所以只要在这六个小时内互不照面,就不会互相产生影响,这在剧情中也有体现,即躲在宾馆隔绝联系,最后目送过去时的Abe和Aaron拖着气瓶进入机器。(当然在各个世界里,这个情况是递归的,就是说Me_1会变成另一个Me_3……)   好,那么继续我们的故事:   Abe构建了一个原型机,足以容纳一个人,在经过了一次时空回溯后,把详细情况告知了Aaron,并且带Aaron目睹了自己的过去时进入时间机器。Aaron知道后,他们又做了另一台机器,使得他们两人可以同时回溯时空。两人最初用时间机器上炒股,因为可以利用多出来的时间去窥探未来的股市行情。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渐渐开始有冒险的想法,即回到过去并对过去的自己发生影响。诱因是一个叫Thomas Granger的人,竟然使用了他们的其中一台时间机器回到了过去。(影片中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于是他们在Thomas Granger回溯时间的过程中打开了机器,使机器中的Thomas Granger变成了植物人。   Aaron认为,这仅仅是因为他曾经和Thomas Granger有过些许接触所致。然而Abe并不这么认为,他得到的结论是:时间旅行是太危险了。这导致后来,他使用机器回到过去试图阻止过去的自我。(这时候他用的是第三台机器:Abe在一开始就制作了另外一台机器并开启,称作“failsafe”,为了能在特殊情况下回到最初始的时间点。)   然而,Abe却不知道Aaron已发现这台“failsafe”,也许就是Aaron把它用在了Thomas Granger身上,并一直用它来反复介入一起猎枪男事件(在此期间他是带着耳机的,影片中可以据此来判断。他带耳机的目的是为了播放过去时进行过对话的录音,目的是为了重复相同的话以最小限度改变历史),同时,Aaron重启了“failsafe”的起始时间为自己使用“failsafe”后,也就是说任何人无法用“failsafe”回到Aaron之前改变历史。在不知道多少次回溯后,他发现每次介入后,持枪男后来的行动是无法预见的,所以最后他意识到只能当场阻止持枪男。最后,Abe终于在猎枪男开枪之间阻止了他,于是Abe成为那场聚会的英雄。   由于Aaron重启了“failsafe”,当Abe试图阻止过去的自己时,使用的“failsafe”已经不是自己设定的那个时间了。所以当他在机器里度过了三天22多个小时后,见到的仍然是带着耳机背诵录音的Aaron,也从Aaron那里得知了一切,包括使用“failsafe”回溯时间,使用录音,最后Abe说服Aaron一起“再一次”阻止了猎枪男。   其实影片的时间线是顺序的,只不过分清谁是Aaron_1,谁是Abe_2比较困难。其实他们在股票那次回溯之后,就已经开始各自使用“failsafe”独自回溯了。他们都试图改变历史,不过由于观点意志的不同,两人经历的是非常不一样的时间旅行。对于机器的使用,他们的意见是逐渐分道扬镳的,这导致了最后友谊的破裂。其实在影片中可以看出两人感情的逐步分裂,他们之间的互相猜忌,互相欺骗。所以影片虽然比较难看懂,但主旋律是两人的友谊,因为时间机器而破裂的一段故事。   最后,Abe并没有跟Aaron一起走,他留了下来,继续尝试阻止最初始的Abe和Aaron,也就是影片名称寓意的“Prime-er——初始者”。而Aaron却远走外国,影片最后,他正在试图建造一个房子大小的时间机器。   读到这里,相信你应该初步了解了这部影片的架构。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里的时空观是和以往科幻作品中的时空观不同的。以往的时空观会说,在回到过去后,过去的当事人是会按照一条“命运之路”原封不动地重复所做过的事的,历史是确定的,这多多少少具有了宿命的意味。然而影片的时空回溯,即使回到了过去,当事人作为人的不确定性是相当大的,这也是为什么Abe只能在最后一刻阻止猎枪男。这种观点貌似能够很轻易地消除祖父悖论,即当事人不可能回到时间机器被造出来之前的时刻,但在短时间内仍然是有缺陷的:如果我在12:00回去6:00,并随后阻止尚未进入机器的“我”,那么“我”就不可能进行时空旅行,我就不存在了。   其实说到这里我才发现,为什么有点科学知识看来这部影片就是个joke,如果不是那5分钟的所谓“预热”,你穿越回去,就立马和那边的你打照面了,而那边的你正刚刚启动了机器,就看到你从机器里钻出来了,笑。。。   作为小成本影片,这部片据说只花了这个自编自导自演的导演7000美金,可以说是超小成本。如果能完善剧本(不知道这个剧本有没有完善的可能,或者天生就漏洞百出),增加投入,说不定也是佳作一部。最近小成本的科幻片层出不穷,也让我看到了科幻这条越走越贵的路有了新的希望,并不是特效就能取胜,《Moon》《Man from the Earth》都是非常好的例子。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这种小成本科幻,因为它们经得起琢磨,而且越琢磨越有味,那些宏大场面的感官刺激早已审美疲劳了。   总的来说,这部影片,7000美金的制作,得到的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部影片,即使在很多地方存在漏洞,拍摄、演员、配乐上也很粗糙。能看懂这部片子,很锻炼你的思维的。或者说,折磨你的思维。。   最后 感谢豆瓣的小猴同学   同时 也希望帮到了楼主!

  • 结合作品分析杜甫的悲剧命运。

      浅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诗歌史上现实主义的最高水平。他是中国诗歌史上集大成的诗人。   杜甫出身于儒学世家,少时便接受儒家修齐治平的传统思想,一心向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但残酷的现实打碎了他的梦想,天宝六载的考试在奸相李林甫的操纵下,以“野无遗贤”为名拉上了可耻的帷幕,致使满怀远大抱负的诗人蒙羞受辱,落拓长安,过着极其困顿的生活。几年后的“安史之乱”,使诗人又经乱离之苦,险贼长安,亲见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亡国景象,体味了沧海桑田的巨变给人民心灵带来的创伤。从此,诗人转徙流宕,漂泊西南,终至穷愁而死。   杜甫虽一介布衣,却始终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始终关注人民的生存状态,并以满含血泪的动地歌吟,传达着一个时代的苦难,传达一个儒者的良知和勇气。他的诗,以“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雄立于中国文学史,令百世而下叹为观止。   沉郁顿挫是杜甫早年对自己创作风格的一种描述,他在《进雕赋表中》说:“臣之述作,虽不是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杨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后来,当他经历了干戈离乱,饱尝人民的艰难困苦,并于诗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悲怆情怀,创作日趋成熟后,再用“沉郁顿挫”来概述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表面是深沉郁结,表现为有节奏的抑扬起伏和盘曲转折。它涉及诗歌的内结构和外结构,涉及内结构的沉重的充实感,以及外结构上有控制的骚动感和弹性。其中,沉郁指文思深沉蕴藉,顿挫指声调抑扬有致;而“沉郁”又另有沉闷忧郁之意,才具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抑扬顿挫和格律严谨。   一 情感内涵的沉郁深刻   杜甫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沦落潦倒的一生,“苦难”成了他人生的代名词,但杜甫并没有沉陷于个人的不幸,而是以儒者的良知和勇气,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沉重和悲哀,反映了忧愤深广的时代特征。   (1)对多难社会的深重描绘   杜甫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儒学世家,培养了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优良品质,他怀着悲愤沉重的心情,描绘那个“万方多难”的社会。   杜甫困守长安时期,曾陷入“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的困境,于是他从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中感觉到唐代帝国表面繁荣下隐藏的重重危机。他的《兵车行》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边还戍边”的无奈沉重地叹息中传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战争的厌恶之情,又用士卒“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梨,禾生陇亩无东西”的血泪控诉,揭示了开边战争给后方经济带来的巨大破坏,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对深受战争之苦的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价值的深深疑虑。“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那悲壮的声情和巨大惨烈的的场面便令人震撼。特别是对家属们奔走拦道,牵衣顿足而哭的情景稍作几分速写,以大笔渲染出漫天黄尘,读之便觉车声,马嘶,人喊,在耳边汇成一片纷乱杂沓的巨响。诗歌通过提炼少量最典型的细节概括统治者多少次征丁造成的百姓妻离子散的悲惨场面,充溢着沉痛忧愤的激情。他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直接以自己在塔上观望所见预想了“泰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辩皇州”的残局,似乎唐王朝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日子就在眼前,给人一种沉重之感。   “安史之乱”爆发,给社会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为他的国家和人民痛心!他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变化,并沉重记录了这一社会灾难。   《悲陈陶》是一首记录唐军与安史叛军交锋而遭惨败的诗作。诗歌开头概括成场上的惨况:“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水中”,指出在战场上为国家英勇奋战,浴血牺牲的是良民、百姓,他们血染陈陶泽,全军覆没,致使原野因而显得格外空旷,世界因而显得格外寂寞,“野旷天清无成声”,不是因为和平宁静的生活,而是因为“四万义军同日死”的惨烈结局。这首诗,在天地同悲的氛围里,再现了唐王朝在平判中遇到的重大挫折,既有极强的概括力,又有悲壮的艺术审美感染力。   “三吏”,“三别”是一组有代表性的反映唐代内乱真实情况的乐府诗。史载,乾元二年,唐军九节度使在邺城围攻安史叛军,由于肃宗对郭子仪统兵心怀疑虑,未设统一指挥,致使邺城之战以唐兵大败结束,“东京士民惊骇,散奔山谷。留守崔圆,河南尹苏震等军南奔襄邓,诸节度使各溃归本镇,士卒所过剽掠,吏不能止,旬日方定。”但真实情况不止与此。事实上。由于邺城兵败,唐军兵力锐减,必须迫速补充兵员,于是,肃宗朝便开始了毫无节制和章法地征兵。士卒和官吏到处抓丁提人,无论男女老幼,但有可用之处,便成征调对象,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扰民害民现象十分严重。此时的诗人,正由洛阳回华州住所,耳闻目睹了邺城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因而以高度地提炼和概括反映了残酷的现实。这组诗或写官吏喧呼点征中男(《新安吏》)、或写妇人深夜被抓(《石壕吏》)、或写新婚男子被抓(《新婚别》)、或写老者投林从军又无奈又激昂的情怀(《垂老别》)、或写二次被征入伍的士卒可别的悲凉身世(《无家别》),全方位地反映了战争的灾难,朴实而悲痛的语言中传达着那个时代精心动魄的悲剧,“实录”的笔墨渗透出史诗般的力量。杜甫此类诗往往能让读者真正领路别一个忧道不忧贫的沉重儒者的高尚情怀。

  • 请玄学师傅分析下此人命运如何

      这么没常识,生辰别发网上,能删的话赶紧删。 小心惹火上身。

  • 宛如英雄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客人说听我心里的音乐本文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贝

      答:本文的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贝多芬心里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的音乐。

  • 猜测分析此人的命运?运用成功心理学也可以

      内心极度自私做政客也是个贪官,老百姓需要的是父母官,老百姓爱戴的是能造福他们的官

  • 分析自然主义因素对主人公命运的影响 用英语怎么说

      *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ural factors on the fate of the hero

  •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每个乐章的特点是什么?

      冲破命运的枷锁——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作品号:67 创作:1806-1808年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第五“命运”交响曲》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自身妥协的精神!让我们从头来认识这部作品!   《命运》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最早是从1803年开始有意写作这部作品的。那么这部作品的主旨是什么?贝多芬创作他的意图又在哪里呢?这里我们不妨来回忆一下,我在这篇文章第一部分中为您曾经讲述过的那篇《Heiligenstadt Testament(海利根施塔特遗嘱)》。没错,那是贝多芬被疾病所困之后,所发出的心灵呼唤!好在,最终他战胜了自己的意志,他没有被不公平的命运所击退,他战胜了自己。尔后,重新回到维也纳继续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中,贝多芬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他感觉自己不能屈服于命运,而应该勇于发起挑战!   大家也许会误解,当时是不是因为贝多芬的耳疾有所改善,他才重新鼓起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其实并非是这样,从作曲家自己写的许多日记、信件中可以看出,贝多芬的耳聋是逐渐加重的,其间并非单纯的听力减退,而且还会伴随着严重的杂音干扰,让他苦不堪言。所以贝多芬对自己重拾信心完全是其精神上的胜利,来自于对“命运的挑战”。所以在自己对生命有了重新认识之后,作曲家企图用一部大型的交响乐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歌颂这一自我斗争的主题。自此《命运交响曲》的主题渐露雏形。在介绍上一部作品的时候,我就提到过,《命运》的第一乐章是在《第四交响曲》创作以前就已经写好的,后面三个乐章则是在1807-1808年之间完成的。我想没有必要在对这部作品的介绍中,过多强调其他因素了,还是从音乐本身来体会吧。   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真的,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当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敲门!是啊,开门见山,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遗。或许这四个音符给所有人的影响真的太深刻了,所以音乐一开场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