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血型分布

  •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化验血型

      1944年——为适应抗日战争救治的需要,在昆明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独立的血库,易见龙教授任主任,一年内组织无偿献血1000多人,制成冻干血浆3000余瓶,支持了抗战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1947年——南京原中央医院首先组建了血库,罗伯特林先生任主任,开始在冷藏箱内保存全血。相续在南京、上海大型医院中也组建了血库。   1952年——在著名的外科医生沈克非教授领导下,湖南湘雅医学院易见龙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杨淑雅和徐择邻教授、上海医学院朱益栋和左景鉴教授、南京军区总医院肖星甫教授等众多著名专家和100多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组建了一个大型中心血库,在发动无偿献血、制定献血员健康标准和血液质量标准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1957年——在天津成立了军事医学科院输血液研究所,由著名的血液学家邓家栋教授领导,1958年归属中国医学科学院领导。   195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第一个血站。   1960年——南京血站成立。   1962年——北京血站成立。   1964年——武汉血站和西安血站成立。   1965年——在成都成立了国家独立的输血医学专业研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输血研究所,肖星甫教授任所长。从事血型学、输血传染病学、血液制品和血液代用品、输血器材与新技术学、血液保存学、成分输血学等输血相关学科的研究,并负责培养输血医学专业博士、硕士,承担在职中高级科技全员的教育与培训。之后在广州和长春建立了两个分所。   1966年——上海血站成立。   1985年——在上海血液中心建立“血型参比实验室”。   1988年——上海血液中心(1978年成立)被中国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世界卫生组织输血服务发展和研究合作中心”,在引进国外血液质量管理、输血管理、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0~1990年——上海、北京等城市也相续建立了区域性输血研究所。至1990年全国共建立了省市级血液中心32个,地市级中心血站和县级血站378个,在推动我国输血医学发展、保障输血安全、提高临床输血技术水平、发动无偿献血、制定输血相关标准、人才培养和临床输血服务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1990年——中国输血协会成立,此后有一半省市建立了地方输血协会,在组织国内外输血学术交流、协助政府起草输血法规、培训人才、发动无偿献血、推动输血教育与编写教材等方面做

  • 在我国,姓“东方”的人一般分布在哪个省?

      东方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东方”是个古老的姓氏。早在远古时期,上古帝伏羲创立八卦,而他的后代孙仲,世掌东方青阳之令。古书记载,相传他出生的时候,“出于震,位主东方”,即根据八卦图推算是在震位,而震位表示为“东方”,因此,就以“东方”为姓氏。至汉武帝年间,著名文学家东方朔,本姓张,只因出世未三日,其母就病亡,而其父也已逝去多日了,邻居就根据他出生时东方天刚亮,起名为“东方朔”。而他长大后,名噪一时,东方作为姓氏又得以巩固。东方朔为平原厌次(今山东省惠民)人,唐代时,东方姓已经成为平原郡的大姓望族之一。历史上的东方姓名人很多,还有东方虬、东方显等。东方虬为唐代史官、诗人,东方显为唐代文学家、开元十八学士之一。

  • 中国有多少人姓卢,分别分布在我国哪?

      当代,卢姓人口约有650万,约占中国汉族人口0.47%,排在第四十二位。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二省区,两省区约占总人口的35.6%;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安徽、河北、甘肃,六省卢姓约占总人口29%。卢姓人口分布示意图表明:在桂粤海、贵湘大部、赣闽台南部、云南东部、浙江东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卢姓在当地人口比例多为0.48%以上,上述地区居住了大约56%的卢姓人群;在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其他地区,卢姓在当地人口比例多为0.24%一0.56%之间,上述地区居住了大约40%的卢姓人群。中国大陆形成了以两广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卢姓聚集地区。

  • 慕容姓的分布

      慕容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二十八位。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汉人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带有坠饰的帽子),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西晋时期,慕容氏族人建立了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氏。在东晋到十六国时期,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很广泛地流传。今江苏省的苏州市,河南省的焦作市温县、开封市、叶县、许昌市、南阳市镇平县、平顶山市、中牟县,广东省的广州市、高要市、新会市、台山市、中山市、珠海市、东莞市、高州市、吴川市、信宜市、化州市、电白市、阳江市、南海市、番禺市、顺德市,辽宁省的沈阳市、朝阳市、营口市、丹东市凤城区,山东省的龙口市、烟台市栖霞县、荣成市、蓬莱市、莒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龙川县,甘肃省的庆阳市,陕西省的西安市、吴堡县、绥德县,湖南省的邵阳市绥宁县、浏阳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鹤岗市,河北省的涿州市、邯郸市,安徽省的蒙城市、利辛县,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贵州省的六枝市,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乌海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湖南省邵阳市,吉林省的吉林市,重庆市的江津县,北京市,上海市,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等地,均有慕容氏族人分布。

  • 容姓的迁徙分布

      容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三十六位门阀。在周朝,掌管礼乐的官也曾被称为容,这些官吏的后代就以此官名为姓。史书上又有一说,古代有容氏国,这个国度的子民大多以“容”国名为姓的。源自上古的容氏家族,数千年来,繁衍于南方吴地,当初以国为氏,或以官为氏。容姓的望族居住在敦煌(今天的甘肃省敦煌)。今广东省的信宜市池洞镇、怀乡镇、高州市、吴川市兰石镇、谭巴镇、博罗市、惠州市、江门市荷塘镇、佛山市,贵州省的遵义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河池市金城江区长老乡,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等地,均有容氏族人分布。容姓在广西桂平市的麻垌镇,中沙镇,罗播,社步,南木等乡镇,钦州市浦北县安石镇,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也有分布。容姓的灵山县分支是明末清初从广东新会迁徙过来的。容姓另一支在湖南省邵东县简家陇乡是甘肃省敦煌迁徙而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杜家凹容氏,与广东容氏的衔接,杜家凹容氏容善明永乐甲申科进士广东香山县人丶永乐2年殿试金榜赐同进士16各.封广西梧州北流知县,后任通政使、布政使(见>)。广东化州容志征处有匾;特授广西梧州北流知县本月日封。容善其后裔谪居宝鸡县车辙山麓,后移居宝鸡市陈仓区贾村原杜家凹。广东高州古代名人录,有名录记载容善,广东族人对善公的功绩''族衍炖煌.开基大井''

  • 温姓的来源和分布

    温姓的起源 据《史记·夏本纪》载,夏代太康年间,太康不恤民事,疏于政事,朝政大权旁落。太康临终前把帝位传给了弟弟仲康。仲康性格懦弱,朝政被权臣后羿把持。后来,后羿被寒浞杀害,政权又落入寒浞之手。十几年后,仲康忧郁而崩,把政权传给了儿子帝相。帝相又被寒浞追杀。 公元前2050年至公元前2020年夏室中衰,各诸侯国纷纷加强属地范围的管理,许多小的方国诞生。昆吾氏地处今冀、鲁、豫交壤处,地面范围较大,也在自己的辖区内分立了四个方国。 据《帝系表》载,昆吾氏有子苏、顾、温、董,先后建立起四个小的方国。温国在今河南省温县,因该地有温泉而称名,都城建在今温县上苑村的北地高台上。经文物部门考察,上苑文化遗址为龙山至二里头时文化遗址。 古温国的建立时间,据《温县志·大事记》载:“约在公元前21世纪,此地已立国。以境内有温泉得名,称温国。”古苏国的建立时间,据《竹书纪年》载:“帝芬三十三年,封昆吾氏子于有苏。” 但是,此时的古温国、古苏国,并不姓温姓苏,他们均姓昆吾氏的己姓,只是以温泉和紫苏草为图腾的部落。温姓是在夏末商初国灭时,以国为氏诞生温姓;苏姓是在商末周初以苏姓建诸侯国时诞生苏姓。 夏末商初,商汤起兵,首先灭了夏的主要诸侯国昆吾氏。据《温县志·大事记》载:“夏癸(夏桀王)二十六年,商灭温,温为商畿内邑。”温国被灭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720年,距今达3720馀年,为中国较古老的姓氏。 夏昆吾氏诸侯国内包括温、苏、顾、董四个氏族方国。有温氏在今焦作地区,有苏氏在今安阳地区,有顾氏在今濮阳地区,有董氏在今菏泽地区。商汤建都西亳(今偃师),起兵灭夏,与昆吾之国仅黄河之隔,所以先灭昆吾氏。 以上是温姓得姓的由来。温姓还有两支来源,一支是公元前650年苏国被灭时,苏子逃往东方的卫国称温子,他的后裔以温为姓(见《唐温信碑》),唐时有太常宰温佶;另一支是《广韵》说的晋唐叔虞之后郤至族脉。 公元前573年,苏国被灭后,周将温赐晋,晋派公族大夫郤至辖温。郤至在晋掌兵权,以温为采邑称温季,晋后公畏惧他,诛灭其叔侄三族,他的孙子逃到温邑,开始以邑为姓。 因郤至是晋国的公族,其祖先为晋开国祖唐叔虞,所以今此脉均称唐叔虞为始祖。唐叔虞因桐叶封弟被成王封于唐(晋)国,他的十九世孙为郤至(见《广东温氏发展史·晋世家世系·温氏世系考》)。其他族源为改姓。 温姓的迁徙繁衍 中国历史上的迁徒多是因战争和灾荒而始。温姓的迁徙应从商汤灭温开始,但见于史料上的是商末周初的战乱开始的。据我国著名姓氏研究专家袁义达和何光岳研究,商末周初有一支温国人迁往了西域的祁连山昭武城。 从这支温氏的迁徙,可以看出他们在夏末商初,已经从温地迁出,首先到了今山西、陕西之地,到了商末周初,才 到达今甘肃的昭武城。 到达祁连山昭武城的温国人,后遭到匈奴人的抗击,又继续向西,进入新疆境内,但同样遭到吐蕃人的抗击。最后,温国人一部流向疆南,后建起了温宿国;另一部温国人,越葱岭进入俄罗斯境,融入他国种族中。 温国人自商代以后迁向各地,他们越走越远,逐步到了北方的内蒙古、宁夏、辽宁各地,但他们始终不忘自己是温国人,在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中,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带“温”字的族人,如温孤氏、温盆氏、叱温氏、温都氏等。 温姓向南方的迁徙,少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楚国有参将温集(见《广东温氏发展史》)。温氏大批向江南迁徙,是从两晋之间开始的。据《晋书·温峤传》载,山西太原郡祁县的温疥、温序的后代温峤,晋时到了浙江。 温峤后因功封安郡公,家居赣州(今江西)地区。他的十二世孙温皋,在南......馀下全文>>

  • 樊姓的来历及其分布

      樊(Fá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形成于西周,是周文王的后代,其始祖为樊仲山甫,史称姬姓樊氏。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周文王的儿子虞仲有孙名仲山甫,他同召伯虎、申伯、南仲、尹吉甫等大臣一起,辅佐周宣王南征北战,使周人统治的疆域扩大,号称“宣王中兴”。由于仲山甫功勋卓著,宣王封他为樊(今河南济源县东)侯,他的子孙即以樊为姓,樊氏。   2、出自子姓,起源于商代,是成汤王的后代,史称子姓樊氏。据《左传》所载,商汤的后裔子孙,在商中期以后,形成了陶、施、樊、繁、锜、几和终葵七大族,其中有樊姓,子孙一直沿袭下来。商朝灭亡之后,周武王把商的遗民七族,划归齐国管辖,故战国前后,樊姓多在齐、鲁一带。孔子的弟子樊迟,便是商人七族中樊姓的后人。   3、为西南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时,巴郡、南郡蛮夷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莘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今湖北省长阳西北)。   ▲得姓始祖:仲山甫。周宣王时之名臣,因食采于樊,故又称樊仲山甫,亦称樊仲山父、樊仲(见《国语·周语上》、《晋语四》),卒谥穆,故亦作樊穆仲。樊重即其后。又易蹇卦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疏曰:“尽忠于君,匪以私身之故而不往济君。”《类聚卷·二○》引作“夙夜匪懈”。樊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2800年前辅佐周宣王中兴的名臣仲山甫。他是鲁献公的第二个儿子,仕周为卿士,后来因功被周天子封在樊国,爵位为侯,在当时的诸侯之间,地位十分崇高和尊贵。他的后代子孙,后来也按照当时的习俗,纷纷以国为氏,而我国就开始有了“樊”这个姓氏。樊氏后人尊仲山甫为樊姓的始祖。     分布:   樊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樊姓出于姬姓。周太王有后代叫作仲山甫的因为作战有功被分封到樊地(今河南省济源县西南,一说现河南省济源市),他的后代以国号为姓,世代以樊作为姓氏。而樊姓最早的起源其实可以追溯到商汤时代。上古汤王建立了商朝,汤王的后代十分兴盛,后来渐渐分离成了七的大族,其中就有一族为樊姓。后来商朝被周武王打败,周朝平定天下以后,周成王的叔叔康叔管辖商朝的遗民,他将这七大王族迁到山东山西一带,让他们在此定居。所以樊姓的名门望族亦大多出于山东山西一带。在古代,樊姓的望族大多聚居在上党。樊氏族人在全国各地许多地方均有分布,如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长治,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灌阳,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陇川等地。樊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7%,居按中国姓氏人口多少排序的第一百零二位。尤以陕西、河南、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樊姓约占全国汉族樊姓人口的50%。在山西省按照姓氏人口多少排序中,居第四十五位。

  • 焦姓的来源及如今分布?

      A,姓氏源流   焦炭(焦),姓来源有四种:   1,古代神农氏后裔,国为姓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广韵“,载于”史记“,在建国后的西周早期王朝国王吴周,冯神农氏后代裔孙焦炭生成焦炭美国(后代陕州百步之遥的重点城市),春秋晋关闭他们的后代作为姓氏的国家,遂为焦氏。     出自姬姓,这个国家的名字。据“广韵”包含在周朝王室姓诸侯国重点国家现在河南省陕县两英里以南焦炭市(老城),由金被摧毁后,王者系列后,原来的重点,然后提交的名称国家名称。     姜姓的名字在地上。春季和秋季期间,徐凌工招焦炭随后地面的名字。     出自他族改姓:     (1)根据“纪事”载在南安普敦重点姓迪     ②据“华阳国志”载于南非和夷姓焦炭,不要为一派;     ③西夏人的重点姓氏;     ④清满洲八旗姓党佳氏,后更名为焦炭,这充分,土家族,蒙古族,布依族和其他民族有这样名字;     ⑤根据“华阳国志“记载,重点姓古南非和毅(现在在四川和云南,贵州两省的大渡河以南)少数民族,另一派。     得姓始祖:焦波: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命名。娇施,早在周代,到目前为止,3000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姓是也水道的最常见的姓氏之一。经过早年的周王朝,武王大领主,除了包立功和王室,包上一代先贤访问,他发现炎帝神农氏的直系后裔,将密封中焦,建立一个协调的状态,因为它的伯爵通路程,焦波说,春秋,重点是晋吞并随后的后裔祖国,说重点姓。他们尊重的主要焦点焦姓的得姓始祖。     二,     物种分布始建于西周,春秋火灾和金的重点国家,这样的孩子和孙子们纷纷逃离北渡黄河在山西,陕西西迁移,或到河北东北部,山东撤退先秦时期,重点姓在历史书上,更多的沉默不显着。茂陵(今陕西省兴平)西汉时期,见于史册的焦姓除梁(今河南商丘)焦延寿略微凸起的人,以及在“田延年传”富人焦氏东汉末年,焦炭姓触摸焦炭,焦炭和焦永,庐江(今属安徽省)人在史册,重点旷前河东太守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这些数据表明,除了这个场合姓的焦点继续在北方繁殖,在长江以北的现有焦姓落户安徽,浙江等长江以南的地方。集中在北部姓繁衍,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显赫的家族,中山,河北定州(现),广平(今鸡泽东),陕西冯毅伟,河东(今山西夏县)第一集中,梁娇宝愿意,稳定(治所在今宁夏固原)改为集中焦宋,南安普敦(今甘肃省陇西)左焦炭,焦凯父子迪焦姓明,权力,父亲和儿子。说明

  • 董姓的分布

      董氏是一个典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九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七百二十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5%左右。董氏主源出自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据史料所载,董氏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运城、山东平原县三个地方。今日董氏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冀、豫、晋这三省就占董氏总人口的31%,滇、鲁、辽、浙、川、鄂这六省又占38%,而冀州地区居住了董氏总人口的10%,为董氏第一大省。

  • 保安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吗

      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   在聚居区的保安族人使用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保安族人通晓汉语。   保安族人以汉文做为交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