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惊蛰的古诗

  • 有关于“惊蛰”的谚语吗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 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 惊蛰闻雷米如泥 惊蛰雷鸣,成堆谷米。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冻土化开,快种大麦。 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大麦豌豆不出九。 豌豆出了九,开花不结纽儿。 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麦子锄三遍,麦缝像条线。 麦子锄三遍,等着吃白面。 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 地化通,赶快耕。 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

  • 惊蛰是什么时候,惊蛰是哪天,惊蛰时间

      2017年惊蛰是什么时候 公历: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17:32:40 阴历:农历丁酉年 癸卯月 辛卯日(二月初八)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 惊蛰的含义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订,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惊蛰的民间习俗   每年惊蛰这天,在广东和香港,民间习俗有祭白虎及打小人的仪式。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余下全文>>

  • 关于缘分的古诗有哪些?

      1、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2、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无题--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4、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5、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6、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关于缘分的古诗:   7、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9、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0、竹枝词--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1、燕子楼--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12、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3、无题--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14、无题--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5、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6、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7、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8、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19、写情--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20、赠婢--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二、表达缘分已尽的诗句: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知无缘分难轻入,敢与杨花燕子争.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缘起缘灭缘尽散。

  • 为什么早上5点是一日当中的惊蛰

      1.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并不是天天都有,而且惊蛰在这一天中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   惊蛰的参考时间  例如:   惊蛰的参考时间   2013年惊蛰时间:正月二十四日(公历3月5日) 18:14:51   2014年惊蛰时间:二月初六日(公历3月6日) 00:02:15   2015年惊蛰时间:正月十六日(公历3月6日)05:55:39   2016年惊蛰时间:正月二十八日(公历3月6日)11:43:30   2017年惊蛰时间:二月初八日(公历3月5日) 17:32:40   2018年惊蛰时间:正月十八日(公历3月5日) 23:28:06   2019年惊蛰时间:正月三十日(公历3月6日) 05:09:39   2020年惊蛰时间:二月十二日(公历3月5日) 10:56:44   2021年惊蛰时间:正月二十二日(公历3月5日) 16:53:32   2022年惊蛰时间:二月初三日(公历3月5日) 22:43:34   2023年惊蛰时间:二月十五日(公历3月6日) 04:36:02   2.定义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   时间点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翻译:万物生于震,震为雷,所以说惊蛰,这是冬眠动物受惊而逃走了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 关于立冬的古诗

    有关立冬的诗句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溼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紫金霜《立冬》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宋·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明·王稚登《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唐·李白《立冬》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宋·苏辙《立冬闻雷》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宋·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宋·陆游《立冬日作》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说过什么?四时:四季。行:执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样执行,万物照样滋生。 ——《论语·阳货》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悽风,秋无苦雨。 ——《左传·昭公四年》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唐·卢照邻《释疾文·悲夫》

  • 关于小暑的古诗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三   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有关小暑的诗句(三)   《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有关小暑的诗句(四)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有关小暑的诗句(五)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有关小暑的诗句(六)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有关小暑的诗句(七)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有关小暑的诗句(八)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有关小暑的诗句(九)   《纳凉》   【北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余下全文>>

  • 关于离情别绪的古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   首句写景兼时令,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次句写五溪不着悲痛语而悲痛之意自现,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抒情,此两句有三层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   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见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到别无他法。通过想象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将自己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和优点之一。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表现出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但又不是单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余下全文>>

  • 中秋节的古诗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惊蛰过后是什么

      惊蛰过后是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