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节日特点

  • 侗族的特点

      侗族(一)   族名     公元6-9世纪在今侗族居住地的专管少数民族的州对所辖地区称“峒”或“溪洞”。这是管理少数民族的行政单位,并加以编号。现在该地区的一些村寨仍叫“洞”。此名慢慢变成对他们的称呼,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侗族”。     人口分布     截止1990年侗族人口总数为251.401万人。     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区。     历史由来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百越”中的一支)。古代侗族先民原来居住在广西梧州一带,后来一部份向东移动到贵州、湖南一带;另一部份移至广西定居下来。12-13世纪,江南一些汉族人因乱战而迁到侗族地区;14世纪,从江西迁移来大批的汉族农民;14世纪末,又在侗族地区屯军,军人多为江西籍的汉族人。以上这些移民和屯军,以后有大部份融合到侗族中。     语言文字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方言区,但差异不大。现在多数人能说汉语,有的地方完全说汉语。侗族原来没有自己的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但没推行起来,现在基本通用汉语   侗族(二)   宗教文化     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别崇拜女性祖先“萨母”,各寨都建有“萨母祠”或神坛供奉她。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侗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称。侗族大歌、哆耶舞、芦笛舞、侗戏、斗牛会是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习俗及社会     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前有行歌坐月,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男女青年交往自由,女青年以来的访的男青年多为荣。男青年去时,每人都手提一个灯笼,晚上谁家的灯笼挂的多,说明谁家的女儿出众,其父母也很得意。过节时,男女青年唱对歌表示爱情。     男人穿对襟或右衽无劣谔衣,包大头巾;妇女穿大襟无领上衣,穿百摺裙,束腰带和绑腿,包头帕,留长辫。     矗大米为主食,山区多吃糯米。好饮酒,嗜好酸辣味。打油茶、鱼生、腌鱼为自食和待客的上等佳肴。     多数地区的侗族过春节,也有的地区在十月或十一月择日“过侗年”。四月八日或六月六日为祭牛节,节日让牛休息,供以鲜草、糯米饭等食品。吃新节多在七月,届时以新米和鱼祭祖,预祝丰收。     老人去

  • 侗族 传统节日

      节日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文字和没有建立在文字基础上的理论文化,侗民族的历史文化绝大部分是通过节日风俗口传心授耳濡目染达到心领神会而传承下来的。   一、年节   除夕之夜,他们讲究每人喝一碗稀饭,表示风调雨顺揣五谷丰登。还有一个“舀水”习俗:姑娘们抢着舀水,以舀到井水起白泡为最吉利。   新年里,侗族同胞盛行“打同年”。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当“打同年”的队伍到达一处时,那里的妇女就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向对方提出各种问题,对方则要迅速作出回答,就象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一样,一唱一和,很有趣味。   二、花炮节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俗传,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人财两旺,幸福安康。因此抢花炮时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志在必得花炮,为本村争光。抢花炮的时间不限,谁能把花炮先交到指挥台,就算优胜。抢花炮比赛结束,便开始了各种游艺活动。芦笙队在芦笙场上赛芦笙;老人在树下斗画眉,拉家常;年轻姑娘和小伙子则趁此良机,对歌谈情。侗家山寨,到处洋溢欢乐的节日气氛。   三、赶社   侗家有赶社的习惯。赶社不在寨里,而在野外,如放牧坪或田坝里,作为社场。每年到社日这一天,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赴社场。小孩看热闹,大人买东西,交换农副产品。姑娘和后生们穿上新衣裳。姑娘戴各种银饰,系上绣花围腰和编带,手提刺绣荷包,包里装着酸鱼酸肉和糯米饭,三五成群,满面春风,在社场上请后生共进午餐。后生则买糖果送给姑娘。初次相识的对歌结情,早有交往的则重叙旧情,约定下次相会的时间。晚上,后生还请姑娘到寨上作客吃社饭。饭后男女青年走进歌堂对歌。如今,赶社变成青年男女交往的节日,而社场就成为定情的场所。   四、斗牛节   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称为“牛宫”。牛王有专人割草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常供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体格硕大而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   节前青年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约”之后,便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3日,替牛“养心”。节期一到,群众集汇于斗牛场周围,参赛“牛王”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场”:青年手举写有“牛王”的“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气十足。“马牌”后紧随举着木制“兵器”的卫队和鼓乐队。“牛王”犄角上镶戴着铮亮的铁套,头披红缎,背驮“双龙抢宝”牛王塔,塔上插有4面令旗和两根长长的野鸡翎,象古代的将军一样。牛脖上挂有一串铜铃,悬在胸前,朗朗有声。“踩场”结束后,牛王退场。三声铁炮轰鸣,正式斗牛开始。牛倌把点燃的两把火分别抛到自己的“牛王”前边,同时放开手中缰绳,两牛冲向对方,群众敲锣呐喊助威。败方彩旗要允许胜方的姑娘们“抢走”。获胜的“牛王”披红挂彩,再度入场接受欢呼。若打得难解难分,就要用棕绳套住牛后腿拉开,握手言和。几天后,胜方姑娘去送还败方彩旗,败方小伙子设宴款待,陪唱“大歌”,并赠礼品“赎旗”。哪个寨子的“牛王”能获胜,是全寨的荣耀,所以斗牛后有群众性歌舞饮宴庆祝。近年贵州省的侗族“牛王”,还到一些大城市去表演角斗,使这种特......余下全文>>

  • 侗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一、年节   除夕之夜,他们讲究每人喝一碗稀饭,表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有一个“舀水”习俗:姑娘们抢着舀水,以舀到井水起白泡为最吉利。   新年里,侗族同胞盛行“打同年”。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当“打同年”的队伍到达一处时,那里的妇女就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向对方提出各种问题,对方则要迅速作出回答,就象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一样,一唱一和,很有趣味。   二、花炮节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俗传,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人财两旺,幸福安康。因此抢花炮时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志在必得花炮,为本村争光。抢花炮的时间不限,谁能把花炮先交到指挥台,就算优胜。抢花炮比赛结束,便开始了各种游艺活动。芦笙队在芦笙场上赛芦笙;老人在树下斗画眉,拉家常;年轻姑娘和小伙子则趁此良机,对歌谈情。侗家山寨,到处洋溢欢乐的节日气氛。   三、赶社   侗家有赶社的习惯。赶社不在寨里,而在野外,如放牧坪或田坝里,作为社场。每年到社日这一天,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赴社场。小孩看热闹,大人买东西,交换农副产品。姑娘和后生们穿上新衣裳。姑娘戴各种银饰,系上绣花围腰和编带,手提刺绣荷包,包里装着酸鱼酸肉和糯米饭,三五成群,满面春风,在社场上请后生共进午餐。后生则买糖果送给姑娘。初次相识的对歌结情,早有交往的则重叙旧情,约定下次相会的时间。晚上,后生还请姑娘到寨上作客吃社饭。饭后男女青年走进歌堂对歌。如今,赶社变成青年男女交往的节日,而社场就成为定情的场所。   四、斗牛节   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称为“牛宫”。牛王有专人割草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常供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体格硕大而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   节前青年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约”之后,便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3日,替牛“养心”。节期一到,群众集汇于斗牛场周围,参赛“牛王”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场”:青年手举写有“牛王”的“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气十足。“马牌”后紧随举着木制“兵器”的卫队和鼓乐队。“牛王”犄角上镶戴着铮亮的铁套,头披红缎,背驮“双龙抢宝”牛王塔,塔上插有4锭令旗和两根长长的野鸡翎,象古代的将军一样。牛脖上挂有一串铜铃,悬在胸前,朗朗有声。“踩场”结束后,牛王退场。三声铁炮轰鸣,正式斗牛开始。牛倌把点燃的两把火分别抛到自己的“牛王”前边,同时放开手中缰绳,两牛冲向对方,群众敲锣呐喊助威。败方彩旗要允许胜方的姑娘们“抢走”。获胜的“牛王”披红挂彩,再度入场接受欢呼。若打得难解难分,就要用棕绳套住牛后腿拉开,握手言和。几天后,胜方姑娘去送还败方彩旗,败方小伙子设宴款待,陪唱“大歌”,并赠礼品“赎旗”。哪个寨子的“牛王”能获胜,是全寨的荣耀,所以斗牛后有群众性歌舞饮宴庆祝。近年贵州省的侗族“牛王”,还到一些大城市去表演角斗,使这种特殊的娱乐文化更加声名远扬。   五、播种节   聚住在湘、桂、黔交界边境的侗族人民,每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都要举行传统的播种节盛会。   由于人们的爱好不同各个村寨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余下全文>>

  • 回民的节日有什么?

      回族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   开斋节。斋月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九月,在这个月里,人们在东方发白前吃好、喝好,直到太阳落山前水米不沾,待太阳落山后再进饮食。十月一日(教历)为开斋节。这天,男女老幼喜气洋洋,沐浴盛装,上寺礼拜,走亲戚拜邻居,互相问候。家家户户置办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的传统食品。有不少男女青年喜欢在开斋节举办婚礼。开斋节后,饮食时间恢复正常,不再受日出日落的限制。   ?   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在开斋节后第70天举行。时间是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因为教历每年十二月十日上旬为穆斯林朝觐麦加的朝圣期,十二月十日为朝觐最后一天,要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传说伊斯兰教先知易卜拉欣梦见安拉(真主)要他亲手杀自己的爱子作祭品,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忠诚的易卜拉欣矗然准备于次日遵命动手,此举感动了安拉,便派天仙送来一只羊代替其子作祭品。穆罕默德为了纪念易卜拉欣,便规定将朝觐的最后一天作为"宰牲节"。节日这天穆斯林们衣冠整洁,喜气洋洋地上寺会礼(聚礼)。典礼活动别开生面,有条件的地方,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然后将肉分成三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馈赠待客,一份济贫施舍。典礼之后,开始访亲问友。   ?   圣纪节。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的三月十二日,这是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穆斯林们重视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先圣,赞颂穆罕默德的美德,永远不忘他的教诲。这天要集会、诵经、赞圣、讲述圣人的事迹,还要聚餐,俗称办"圣会"。相传穆罕默德也是在这天逝世的,故穆斯林又称此日为"圣忌"。

  • 英国传统节日的特点

      New Years Day   新年,元旦,1月1日   St.Valentine's Day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2月14日   All Fools's Day or April Fools's Day   愚人节4月1日   Good Friday   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   Easter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4月)   Easter Monday   复活节后的星期一   Holy Thursday   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后的40天的星期四)   May Day or Labour Day   五一劳动节   the Spring Bank Holiday   春假(英国5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Mother's Day   母亲节(5月第二个星期日)   Memorial Day   阵亡将士纪念日(美国,5月26日)   Independence Day   美国独立纪念日(7月4日)   the Summer Bank Holiday   夏季公假(英国,8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Columbus Day   哥伦布日(10月12日)   Halloween   万圣节前夕(10月31日)   Hallowmas   万圣节(11月1日)   Armistice day or Veterans Day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停战纪念日(11月11日)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在美国是11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Christmas Eve   圣诞节前夜(12月24日)   Christmas Day   圣诞节(12月25日)   Boxing Day   节礼日(圣诞节次日,如遇星期日,推迟一天)

  • 什么叫节日?

      您好,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完善并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教的产生和活动的频繁,为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古代的岁时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知识的不断丰富有关,尤其是后来划分出的农历节气更与传统节日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联。到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即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时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活动以及代表人们美好愿望的祭祀活动。节日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 中国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的,并且与丰富的神话传奇故事联系在一起,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宗教信仰也对节日有着一定的冲击与影响;还有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意义而融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体现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基本定型。汉代是中国实现大一统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发展迅速,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等有深厚历史基础的地域文化在这时实现了历史性的融合,形成了以统一的汉文化为标志的文化共同体。这为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土壤。 节日发展到唐代(618—907),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性的活动,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作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由于各民族的往来沟通,促进了节日文化的交流,加上宗教的发展和广泛传播,节日文化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是民间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几乎每个节日,都是集市交易日和文化交流日。在这些节日里,农民工匠要交换各种生产资料,城市居民要改善物质生活,文人墨客要谱写诗文、交流习作,国家则举行一些大型祭祀活动,确立官民的道德礼仪规范,发挥宣传和教化的功能。 传统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民族众多,除汉民族拥有的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外,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和文化习俗。现代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由远古发展而来、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在亲身体验、参与和创造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的过程中,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传统、消费观念和生活情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节日文化相应地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今天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习俗,仍在民间广泛沿袭。人们不仅继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健康内容,并且赋予它新的形式。而少数小节日则渐渐为人们所淡忘,退出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近年来,西方节日悄然传入中国,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一些“洋节”为中国人表达情感提供了新的方式,在大中城市的年青人中尤为流行。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日渐改变,节日的庆祝方式也产生了变化,追求传统与时尚的结合。有相当一部分老百姓不再满足于固守传统的节庆习惯,开始追求一种更简洁、更休闲的过节方式。能够体现中国人往来礼仪的新鲜内容也进入了人......余下全文>>

  • 侗族人常吃什么食物

      侗族的主食为大米,辅之以小米、玉米、小麦、高粱等。南部地区人喜食糯米,糯米食物有糯米饭、糯米糍粑、糯米粽子、糯米粥等。吃油茶是侗族的一种特有饮食习惯,油茶中有糯米、花生、芝麻、黄豆、茶水等,人们的早餐即是油茶。吃油茶还有一个习俗,即只用一只筷子,吃完一碗将筷子还给主人表示吃饱了,如不还筷子则表示没吃饱,主人会再给你一碗油茶。侗族人还喜欢吃腌制食品,有虾酱、糟辣、腌鱼、腌肉等。侗族还喜食酸味,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等,有"侗不离酸"的俗语。油茶是侗族人民的普遍嗜好,也是待客佳品,做法是用谷雨茶同糯米炒成糊状后再冲水,拌以茶油炸好的米花、黄豆、花生等,其味鲜美,清香可口。   侗族烧鱼:侗族的烧鱼,历来以其味道鲜,嫩,香,美著称,而且吃法新颖别致,饶有风味。在贵州柳江两岸的侗乡素有养鱼的习惯。他们在稻田里将小鱼养成巴掌宽的红尾大鲤鱼。到了秋天,侗寨家家包着糯米饭,带上食盐、辣椒,上坡去折禾。吃饭的时候,就在田边燃起一堆堆篝火,再从田里提来一笼笼活鱼,剖洗去鳞后用折来的树枝条,穿到鱼嘴里,在火炭上翻来复去地烤烙。直到,鱼烤炙得"滋滋"作响,转色变黄,香味扑鼻,就可以蘸着盐面、辣椒大吃一顿了。   打油茶:打油茶是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食方式。一天之中,不分早中晚,随时可以制作。它也是亲戚、朋友,特别是远方来客的一种最好的礼节性招待。其主要原料是:茶叶、米花、酥黄豆或炒花生,猪下水、水园或糯米饭、葱花等。制作方法:先将糯米蒸熟晒干备用,用时将其油爆成花。再将一把占米用锅炒,放入茶叶再炒,后加水适量(视人数多少而定),煮滚后将茶叶滤出,待喝时再取用。这时主人就把米花、炒花生(或炒黄豆)、猪肝、粉肠等放入碗中,再把滤好的茶斟入,这就是我们讲的打油菜了。喝油茶有一个规矩,就是你无论到哪一家,凡是请你喝油茶,你就无须讲什么客气,因为请你喝油茶,就是对你最大的尊敬,把你当成贵宾一样来招待。如果你讲客气或不喝,就是对主人的不恭。喝茶时,主人只发每人一根筷子,当你喝完了,就把这根筷子架到你的碗上,不用说什么,主人一看就知道不想再喝了,也就不会再给你斟下一碗。如果你不懂这奥秘,那么主人就会陪你一直喝下去。(摘自某博客)

  • 56各民族的服饰特点、传统节日、生活习俗、饮食文化(短一点的)

      汉族 民族服装汉服,又称华夏衣冠,交领右衽,淡雅飘逸,款式多;传统节日多,比较著名的有元旦(春节)上元(元宵) 花朝节 上巳节 中元节 乞巧节 端午节 重阳节 中秋节等等;席居与正坐是汉族的传统坐姿,同时也坐椅子睡床,基本不盘腿;饮食文化丰富,注重分餐与养生,分为八大菜系; 拥有悠久的音乐传统,有本土的琴 瑟 埙 篪 钟 磬 笙 尺八 洞箫等和异邦汉化过的琵琶 胡琴 筚篥等   朝鲜族 受汉族影响深重;民族服装朝鲜服,有明式袄裙发展而来;传统节日多与汉族相同;受汉族影响 也有席居与正坐的习惯 同时也睡温突盘腿坐等习惯;饮食文化与汉族类似,但烧烤食品丰富;传统乐器有伽倻琴(朝鲜筝) 奚琴 筚篥等   藏族 民族服饰藏袍,多为交领右衽,地处高原,故穿着厚实;传统节日多为藏传佛教节日 黄藏历元旦 雪顿节等;生活习俗与藏传佛教息息相关 实行天葬;饮食多牛羊肉 另有酥油茶 青稞 酸奶等;乐器有根卡等   京族 同样受汉族文化影响;民族服饰为越服 模仿汉服而来 女子多穿四身袄;传统节日同汉族 但也有独具特色的唱哈节;生活习俗多席居 渔业文化丰富;饮食受汉族影响 但地处热带又有自己的特色;乐器有越南筝 独弦琴等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 乌孜别克族 塔塔尔族 等穆斯林民族风俗相近 信仰伊斯兰教 吃清真食品 戴小花帽 但有些事农业民族 有些是游牧民族 固有一些区别   回族 遵循伊斯兰传统 戴小白帽 吃清真食品   俄罗斯族 风俗和俄罗斯相同 穿欧式服装 信仰基督教中的东正教   苗族 瑶族 壮族等民族服饰多交领 但没有严格的左右衽区别 受汉文化影响   傣族 民族服装为交领多左衽 信仰小乘佛教 传统节日有泼水节以及一些佛教节日   蒙古族 民族服装为蒙古袍(deel) 传统的蒙古袍(多为礼服)为交领左衽或右衽 传统节日有白鼎节及一些藏传佛教节日 信仰藏传佛教 饮食多为牛羊肉 牛奶等 实行合餐制;居住在蒙古包内,属于游牧民族,生活习惯不同于中原   满族 民族服装为旗装 男穿马褂女穿旗袍 对襟立领盘扣完全不同于汉族以及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此外女子带旗头;受蒙古影响 又有点受汉影响 也过春节等 此外还有颁金节 本为渔猎民族 饮食有萨其马 酸汤子等 实行合餐制 多盘腿睡炕,和中原文化相差巨大;民族语言满语几近消亡   羌族 为牧羊民族 服饰以袍式为主 男女皆穿麻布长衫、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传统节日有羌历新年;饮食有喝咂酒等   白族 白族人崇尚白色,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语,它就是:风花雪月;节日有三月街 火把节;饮食有生皮等   彝族 服装多为黑色 包头,妇女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传统节日有火把节;有著名的传说阿诗玛;有姑娘房和跳菜的习俗   景颇族 常穿竹筒裙;传统节日目瑙纵歌;信奉万物有灵;喜食野味   黎族 服装多为黑色 地处热带较为清凉;擅长织布,有跳竹竿的习俗;有食竹筒饭的传统   高山族 严格来说 高山族并不是一个民族 而是对台湾诸多民族的统称 分为泰雅族 阿美族 鲁凯族 卑南族 邵族 邹族 太鲁阁族 排湾族等等众多族 地处热带 生活习俗较为原始 有断发文身的传统

  • 女性的节日有哪些

      掌权日   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区的“妇女掌权日”,在为期4天的节日中,家里大小事务全由妇女说了算,男人统统“闭幕”。   求爱日   每逢闰2月29日这天,是英国旧俗中的“妇女求爱日”。这一天,妇女可以摆脱世俗的清规戒律,大胆向意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意。西班牙的“女市长节”,也在2月份。当日,由女性主持市政公务,发号施令,男人如违抗,就会被公众群起攻之。   少女节   3月3日是日本的“少女节”,又称“姑娘节”,是全国性的节日。日本人认为,这时正值红桃报春,是女性美的象征,所以也叫“桃花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   国际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紶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妈妈节   4月,在尼泊尔有一个历时3天的妇女节,来自各地的妇女,披着红色“纱笼”,成群结队地涌向首都加德满都的帕苏帕蒂庙。她们在吃饱了由丈夫烹煮的美食后,便在神像前大唱赞歌。在印度,这个月有一个“妈妈节”。这一天,已为人母者穿上彩色缤纷的“纱笼”,带上各种首饰,显得风姿绰约。   母亲节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母亲节,其主要内容是尊敬母亲。这一天,美国的家庭成员要按习惯佩戴石竹花,做一些使母亲高兴的事。5月29日,是中非的“妈妈节”、母亲要带着孩子参加游行。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西班牙的“百女节”,订了婚还未过门的少女们持花登高,互相祝福。   太太节   8月23日至9月15日,是德国汉堡的“太太节”。由妇女组成的演艺团体,专演一些宣传男女平等的戏,以示庆祝。8月12日,则是泰国的“母亲节”。   狂欢节   10月10日至15日,是德国莱茵地区的“妇女狂欢节”。在此期间,妇女“大自由”。男人们不得查探妇女活动的内容,违者会被抓问罪。10月17日,是非洲马拉维共和国的妇女节,这一天有全国性庆典,男人在当天要对妻子呵护有加,侍候周到。   休息日   12月31日到第二天中午,是希腊的“主妇休息日”。这天,妇女在家里什么也不干,一切家务全由男人承担。

  • 元晟溱的个人特点

      在韩国职业棋手里,流传着一种说法:崔哲瀚的中盘力量最大,而元晟溱的局部力量最大。作为韩国著名的牛犊三人帮的一员,元晟溱与已经拿了世界冠军的朴永训和崔哲瀚相比,无论是名气还是成绩都有一定差距。元晟溱的父亲是位围棋教练,但是他6岁才开始学棋,不过立即展示了天赋,在权甲龙的道场里名声大噪。后来他一度沉溺于电子游戏,荒废了一段时间的围棋,还几乎拿到过世界电子游戏竞技大赛的前三名。不过元晟溱回归后更加凶猛。他也曾在中韩天元对抗赛上成为第一个在番棋上能零封古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