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礼仪禁忌

  • 蒙古族有什么禁忌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到寺院附近打猎

  • 涉外会见由哪些禁忌礼仪?

      涉外礼仪有很多禁忌,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礼节。   东南亚礼忌:与东南亚商人洽谈商务时,严忌翘起二郎腿,乃至鞋底悬着颠来颠去。否则,必引起对方反感,交易会当即告吹。   中东礼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商人,往往在咖啡馆里洽谈贸易。与他们会面时,宜喝咖啡、茶或清凉饮料,严忌饮酒、吸烟、谈女人、拍照,也不要谈论中东政局和国际石油政策。   俄罗斯礼忌:俄罗斯及东欧诸国,对西方商人的礼待是极其热情的。在同俄罗斯人洽谈贸易时,切忌称呼"俄国人"。   英国礼忌:到英国洽谈贸易时,要有三条忌讳:1.忌系有纹的领带(因为带纹的领带可能被认为是军队或学生校服领带的仿制品; 2.忌以皇室的家事为谈话的笑料; 3.不要把英国人称呼为"英国人"。   法国礼忌:到法国洽谈贸易时,严忌过多地谈论个人私事。因为法国人不喜欢大谈家庭及个人生活的隐私。   南美礼忌:赴南美洲做生意的人,为了入境随俗,在洽谈交易的过程中,宜穿深色服装,谈话宜亲热并且距离靠近一些,忌穿浅色服装,忌谈当地政治问题。   德国礼忌:德国商人很注重工作效率。因此,同他们洽谈贸易时,严忌神聊或节外生枝地闲谈。德国北部地区的商人,均重视自己的头衔,当对同他们一次次热情握手,一次次称呼其头衔时,他必然格外高兴。   瑞士礼忌:若给瑞士的公司寄信,收信人应写公司的全称,严忌写公司工作人员的名字。因为,如果收信人不在,此信永远也不会被打开的。瑞士人崇拜老字号的公司,如果你的公司建于是1895年之前,那幺你应在工作证件上或名片上特别强调出来。   美国礼忌:与美国人洽谈交易时,不必过多地握手与客套,贸易谈判可直截了当地进入正题,甚至从吃早点时即可开始。   芬兰礼忌:与芬兰商人洽谈时,应重视行握手礼,应多呼其"经理"之类的职衔。谈判地点多在办事处,一般不在宴会上。谈判成功之后,芬兰商人往往邀请你赴家宴与洗蒸汽浴。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礼节。如你应邀赴宴时,忌讳迟到,且不要忘记向女主人送上5朵或7朵(忌双数的)鲜花。在主人正式敬酒之前,客人不宜先行自饮。在畅谈时,应忌讳谈当地的政治问题。

  • 蒙古族都有哪些禁忌?有哪些习俗?

      蒙古族习俗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待客: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客来敬茶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蒙古族人民尊重礼仪,习惯成自然,至今仍然如此。一事一物,无不依据其礼为之,敬长慈幼,同胞相见,长幼有序,宾朋有礼,客至如归。当然其礼仪之表达形式,随着时代的前进,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丰富,有所改进,如鞠躬、握手礼、互赠纪念品等等,均在蒙古族中盛行起来。   可以想见,洋溢在蒙古人民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中的那种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下,我们感到的将是那种心地憨厚,热情好客的民族美德。   选猎狗: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   当第一次出猎调驯猎狗时,先往狗鼻子里灌注狐狸热血,使其与狐狸和狼成为冤家对头。如果是专门猎取狐狸和狼的猎犬,那么就要禁忌猎兔子。否则在追逐狐狸时一旦遇到兔子就会失去主要目标。   一只训练有素的猎狗必须领会以下几点:吹口哨、示意、招手、指点、呼唤等暗示和要求。一只好猎犬不仅能抓住野外奔跑的狐狸,而且能把窜进洞穴的狐狸从洞中咬住尾巴拽出来。   猎狗每日喂一次食。在喂米食的同时,还要适当补充一些兔肉和羊肉等肉食,但须将肉煮熟加盐放晾后才喂。猎狗喂食量要少,掌握一定的标准,切忌喂得太饱。在冬季数九天,为预防狗掌冬裂需用蒜泥涂于狗掌。进入五九天,须将猎狗拴于带汉渍的鞍屉上进行控腹吊膘。   秋末白露时节,开始吊控乘马和猎狗。吊好之后,猎人们选一个叫作“红喜鹊”的能见红色的日子出猎。到达狩猎地点后,先祭祀神玛乃汗,然后才开始打猎。牵猎狗的人一般都牵两只以上猎狗。近十名猎手的狗加起来就有三四十只。他们排列前进在宽三五华里的地段,有的人见猎物就撒狗,有的则只作准备先不撒狗,等到节骨眼上才撒狗。每只猎狗平均一天能抓到二三只狐狸。用猎狗打猎不以猎狗所抓到猎物之多少进行分配,仍按传统习俗凡参加者都能分到一份猎获物。

  • 商务服饰礼仪中,职场服饰的着装禁忌有哪些

      商务服饰方面,禁忌有很多,同时又和身份、职业有一定关系。基本上来讲,禁忌有:穿休闲装、搭配花哨、根据场合不同而穿的过于严肃或轻松(因为即使是商务场合,也要分普通场合和特别隆重的场合)、内外外露、过于窄小或肥大(总体上是要求宽紧适宜,是为穿的更得体、更好看)、不暴露,衣服没有破损(可能会说,破一点没关系,节约嘛。但我们现在讲的是商务服饰礼仪,讲的是一个惯例)或污渍……

  • 蒙古族的特点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斯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县: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950年7月29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9月10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12月5日)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1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7日)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   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打鬃节―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   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宗教: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节庆: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余下全文>>

  • 亚洲国家在习俗礼仪与礼仪禁忌上有哪些

      亚洲主要国家的节习俗禁忌   (一)日本   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日本人性格内向,好胜心强,自尊心强,勤劳刻苦,注意遵守时间,注重礼节。   1.生活习俗   由于四面环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对各种海味格外青睐,尤其是生蛎肉、生鱼片。日本人喜欢吃泡菜及用酱、蔬菜、豆腐、香菇、紫菜等海味菜制成的“大酱汤”,这种“大酱汤”被称为“母亲的手艺”。日本人注重茶道、茶礼。茶道仪式十分繁琐。在日本精于茶道,被认为是身份、修养的绝好表现。   日本人特别钟爱樱花,把它奉为国花。   2.宗教信仰   日本人主要信仰佛教和神道教,崇尚武士道精神。   3.禁忌:   日本人很讲究餐桌礼仪,单是在使用筷子时就有八种忌讳:一忌舔筷、二忌迷筷、三忌移筷、四忌扭筷、五忌插筷、六忌掏筷、七忌跨筷、八忌剔筷。除此之外,还忌用同一双筷子给席上所有的人夹取食物。   日本人不喜欢荷花图案,认为它是不吉祥之花,是祭奠死人用的花。而对于菊花,认为它是一种高贵的花,16瓣的菊花是皇室专用花饰,虽然深受普通民众喜爱,却不能作为礼品随意送人。探望病人时,如果送山茶花、仙客来花、白色的花和淡黄色的花,将是不受欢迎的。   在日本,人们还忌讳把梳子作为礼物送人,因为梳子的日语发音近似“苦死”。除此之外,圆珠笔、T恤衫、火柴和广告帽作为礼物送人也不成敬意。   对于数字,日本人普遍对奇数有好感而不喜欢偶数。忌讳的数字有4和9,原因也是因为日文中4和“死”、9和“苦”的发音相同。   如果要与日本友人合影,忌三人一排,因为他们认为被夹在中间人将会有厄运。   当你在招待日本人时,即使他吸烟,你也千万不要给他敬烟。因为日本人不喜欢别人给自己敬烟,也绝不会给别人敬烟。   请记住,在给日本朋友寄信时,千万别把信封上的邮票倒贴,因为倒贴邮票在日本是绝交的表示。     (二)韩国   1.生活习俗   韩国人以其文化悠久为荣,他们讲究礼貌,待客热情,普通民众都有很好的礼仪素养,敬老爱幼,热情待客,重视礼尚往来。韩国人对交往对象的第一印象非常看重,在与人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之前,他们认为举止合乎礼仪是至关重要的。倘若在从事商业谈判的时候能遵守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会对你的好感倍增。韩国人喜欢辛辣食物,特别喜欢中国菜中的川菜,日常以米饭、冷面为主食,爱吃泡菜、烤牛肉、烧狗肉、人参鸡等。餐具使用汤匙和筷子。   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   2.宗教信仰   韩国人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   3.禁忌   到韩国人家里做客,进入室内时,要将鞋子脱掉留在门口,这是最普通的礼仪。与韩国日人相处时,宜少谈当地政治,多谈韩国文化艺术。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大声说笑。在与韩国人共进工作餐时,不可边吃边谈,因为他们认为吃饭的时候不能随便出声。   对于数字,韩国人不喜欢“4”,因为“4”字在韩国语中发音与“死”一样,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而楼房没有4号楼,旅馆不称第4层,餐厅没有第4桌,军队里也绝不用“4”字编号,医院更没有带“4”的楼层和病房。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有许多韩国年轻人不喜欢“13”这个数。韩国人喜欢单数不喜欢双数,在他们向人敬酒、献茶、布菜时,力避2、4、6、8的数字单位。   在韩国,姓“李”的人很多,但人们不喜欢别人将“李”姓解释为“十八子李”。这一点就与我们中国人的习惯称谓有很大的区别。     (三) 新加坡   1.生活习俗   新加坡是一个文明国家,花园国家,人口中有四分之三以上是华人。新加坡华人的乡土意识强,一向有勤奋、谦虚、可靠的美德。新加坡人的时间观念强、讲究卫生。新加坡人以米饭包子为主食,偏爱中国广东菜,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喜欢吃咖喱牛肉。   卓锦·万代兰(兰花的一种),又名胡姬花是新加坡的国花。   2.宗教信仰   新加坡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它却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不同民族的新加坡人信奉的宗教不同,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等。   3.禁忌   在新加坡旅游观光或公干的人要特别注意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讲究清洁卫生,保护环境,如在该国随地丢弃废物或乱涂乱写,过马路闯红灯、在公共场所嚼口香糖、吸烟、吐痰等在中国不算违法的事,但在新加坡你就会受到当地法律的严厉制裁,不仅要交高额的罚金,还有可能被示众,甚至被鞭打。在新加坡,出言不逊、蓬头垢面、衣冠不整、胡子拉碴或留长发的男子都会让人侧目而视。   在与新加坡人交谈时,要避免谈论政治和宗教,可以谈及新加坡的经济成就。在恭贺新加坡人时,忌说“恭喜发财”之类的话。因为他们认为“发财”两字,有“横财”之嫌,而“横财”就是不义之财。因此,祝愿对方“发财”,无异于挑逗、煽动他人去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新加坡人鄙视和抵制所有这些对社会有害的行为。   红、绿、蓝色受到新加坡人的欢迎,而黑、白、黄是新加坡人禁忌的颜色。禁忌的数字是4、7、13、37和69。   伊斯兰教是新加坡的主要宗教,进清真寺的人必须要脱鞋,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新加坡的印度人、马来人忌用左手给人递东西。如果你是商人,要想把商品出口到新加坡,千万记住:在商标上禁止使用宗教词句和象征性标志。   虽然中国人喜欢乌龟,视它为长寿及懂得自我保护的代表,但新加坡人却不喜欢乌龟,把它喻为不够光明磊落、遇事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四)印度   1.生活习俗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社交场合人们讲究等级,重视身份有别。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礼仪讲究,常用的见面礼就有三种:一是贴面礼,二是摸脚礼,三是合十礼。其中合十礼用得最为普遍,当他们迎接贵宾时,双手合十于胸前,然后主人要向客人敬献花环,并亲手将花环套在客人的脖颈上。印度人以大米为主食,爱吃咖喱及油爆、烤、炸的食物,尤其对中国川菜感兴趣。印度人特别讲究卫生,每天都洗澡且只洗淋浴,因为他们认为澡盘里的水是死水,不洁净。在印度的中产阶级家庭,主妇做饭前要沐浴更衣,因为厨房被他们认为是神圣的地方,任何外人和未沐浴的家人都不能进去。印度人在饭前要洗手,不吃剩下的食物。   印度的国花为荷花。   2.宗教信仰   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一小部分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等。   3.禁忌   印度是多民族的国家,信奉多种宗教,习俗不尽相同。其中大多数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把牛当成神圣之物,特别禁食牛肉和牛皮做成的食物。印度教上层人士食素戒荤,连用素食制成的仿荤食品也忌食。反感喝酒,他们认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印度教徒最忌讳众人在同一盘中取食,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忌讳左手传递东西和食物,认为左手是不洁净的。切莫抚摩小孩的头,忌用澡盆给小孩洗澡。   大部分印度人不喜欢的颜色有白色、黑色、灰色,认为白色表示悲哀,黑色、灰色表示消极;“1”、“3”、“7”是不讨他们喜欢的数字;他们把许多动物(如牛、孔雀、蛇)人化、神化,但与中国人相反,他们不喜欢龟、鹤及其图案,也忌讳弯月的图案。   切不可认为用点头表示“YES”,用摇头表示“NO”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印度的咯拉拉邦,安得拉邦等地有摇头表示同意的习俗。     (五)泰国   1.生活习俗   泰国素有“千佛之国”之称,佛教对泰国的政治生活、文化艺术以及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男子一般20岁左右,必须去寺庙当3个月的和尚,学习佛经,即使王公贵族也不例外,只有当过和尚,才能还俗。深受佛教影响的泰国人很有涵养,在待人接物中,讲究微笑、礼让,在世界享有“微笑之国”的美誉。普通泰国人见面通常施“合十礼”,双手举得越高越表示尊敬对方。泰国的官员、学者和知识分子见面握手问候,但男女之间不握手。平民拜见国王施跪拜礼,国王拜见高僧时也须下跪,儿子出家为僧,父母也要对其行跪拜礼。泰国人喜欢吃民族风味的“咖喱饭”,喜食辣椒、鱼露,青睐中国菜中的广东菜和四川菜。泰国人喜欢冷饮,喝桔子汁或橙汁时喜加盐末。吃水果不仅放冰,也放盐末和辣椒末。僧人每日二餐(早、午),过午只能喝水和饮料,但僧人可吃肉。   泰国的国花为睡莲。   2.宗教信仰   泰国人大多信仰佛教,全国佛寺多达三万多座。   3.禁忌   泰国人进寺庙烧香拜佛或参观时,不得赤胸露背,衣帽不整洁,这会被认为玷污了圣地,对神佛失敬。进庙时,每个人须脱下鞋子,并且不得踩寺庙的门槛,他们认为门槛下住着神灵。泰国的寺庙很多,但忌讳参观寺庙的人随意给佛像拍照或抚摸佛像。   泰国人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用手触摸泰国人的头部,则认为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如果用手打小孩的头部,则认为小孩一定会生病;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在地下,或者蹲跪,以免高于长辈头部,忌他人拿着东西从头上掠过。泰国人习惯睡觉时,不能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泰国人在接受礼物或递送东西时用双手,忌用一只手,特别是左手。跟泰国人接触时,千万不要动手拍打对方,用左手接触对方或讲话时以手指对对方指指点点,也是不允许的。在泰国,人们“重头轻足”,认为脚除了走路再无其他用处。凡用脚指示方向,用脚踩踏门槛,盘足而坐或以脚底对着人是非常失礼的举止。   在泰国民间,人们忌讳狗、鹤和龟的图案,送给泰国人礼物要避开这三种动物。   当你与泰国人谈好一笔生意,需要对方签名时,请勿准备红笔。因为在泰国有一个习俗,即人死后是用红笔将死者姓名写在棺材上。如果对此不了解,不仅会让生意泡汤,还会失去友谊,招来愤恨。

  • 蒙古族为什么不吃狗肉,蒙古八大禁忌是什么

      1、日常生活禁忌:蒙古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方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2、火忌:蒙古人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3、水忌: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 生活中有哪些伊斯兰教礼仪禁忌需要注意

      递东西给穆斯林请用右手    日常禁忌:   饮食方面:《古兰经》规定穆斯林忌食猪肉、动物血液、自死之物和一切非诵安拉之名宰杀的动物。此外,严禁饮酒。因此,不宜向穆斯林客人“祝酒”、“敬酒”,可改为“敬茶”。   社交礼仪:与穆斯林见面,女士应尽可能避免穿着无袖、超短裙或透明的衣物,男士避免穿背心和短裤。未经本人许可,不得给穆斯林妇女拍照。按穆斯林习俗,男士不应与妇女有任何身体接触,一些受过西式教育的穆斯林妇女可能会主动伸手,此时可以轻握一下。   旅游观光:在广州,有刚刚修葺一新的先贤古墓以及始建于唐朝初期的怀圣寺等四座清真寺。游览清真寺礼拜殿时需脱鞋,女士进大殿要围头巾遮住头发,并穿长裤。周五是主麻日,是穆斯林集中在清真寺做礼拜的时间,日程尽可能避开这个时间。

  • 中国人和别人一起吃饭时有哪些礼仪要求?和别人一起吃饭时有什么禁忌?

      呵呵 我们国人吃饭都用筷子我就说说用筷子吃饭时的禁忌:   1、三长两短: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 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声:   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 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4、击盏敲盅: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   5、执箸巡城: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7、泪箸遗珠:   实际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8、颠倒乾坤:   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9、定海神针:   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 员的一种羞辱。在吃饭时作出这种举动,无异于在欧洲当众对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不行的。   10、当众上香:   则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为北京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11、交叉十字: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是不对的,为北京人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   12、落地惊神:   所谓“落地惊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北京人认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所以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但这有破法,一但筷子落地,就应当赶紧用落地的筷子根据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画出十字。其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东西,不该惊动祖先,然后再将起筷子,嘴里同时说自己该死。   以上所说的十二种筷子的禁忌,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应当注意的,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和古老的城市,通过对一双小小筷子的用法,就能够让人们看到他那深厚的文化积淀 答案补充 跟家里人获取朋友亲戚家吃大可不必,假若聚会或会餐等场合可以适当六点(——在外面吃您不可能全部吃完吧)呵呵,

  • 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主要分布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鄂(è )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   蒙古的总人口大约有280万人(2006年7月统计265万人,),其中80%是喀尔喀蒙古人。   俄罗斯有大约90万蒙古人。   另外,分布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万人)有可能是蒙古人和中亚其他民族的混血后代。   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yì )。通海蒙古族从祖国西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杞麓(lù )湖畔、凤山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700多年来,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凭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杞麓湖之滨、凤凰山之麓建设成了鱼米之乡。   民族习惯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