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传统文化

  • 藏族不吃什么

      禁食鱼、蛙、蛇和大蒜。   参考资料:www.tourunion.com/info/htm/8606.htm

  • 藏族的传统节日

      雪顿节   大佛瞻仰节   祈祷节   藏族节日繁多,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节日。藏历元月,是节日最多也最隆重的月份,在这个月里,几乎天天都在过节。藏族节日是藏族文化最主要的表现。藏传佛教在中国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成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的节日由于受其深刻影响,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已演化成纯粹的宗教节日。

  • 藏族的传统文化和特色经济的发展

      藏族传统民居保护的根本目的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保护的过程中要坚持民居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找寻民居的潜在文化内涵、经济价值和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之间的契合点,最主要的是要唤起民众的保护意识,这样对藏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居保护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藏族传统民居文化保护与更新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确定民居保护对象及范围   尽快开展对藏区传统民居建筑的调查、研究、清理工作,完成对藏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系统研考与鉴定,确定被保护的对象及范围。对具有突出价值的建筑物、建筑群及周边环境,要及早编制保护及利用规划。   3.2 在城乡规划中积极突出民居保护观念   在城市与乡镇规划中应突出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继承和发展的规划思想,将藏族传统民居保护的观念体现在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着重突出“传统民居是城市发展的财富、资本和动力”的理念,并将其渗透到城市设计之中。通过政府的引导,避免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其它工程产生矛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整合资源、提升质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切实做好藏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和更新,更好地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   3.3合理开展旅游开发并有效保护传统民居   充分认识传统民居的功能和作用,开发利用,是保护民居的有效途径之一。保护可以更好地促进发展,开发可以进行更好的保护。旅游开发不存在物耗,与其他类型的资源开发不同,因此藏族传统民居不会因为旅游开发而减少或损耗,相反在开发的同时会因为有了经济支持而得到更好地保护,真正实现对藏族民居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例如可以将藏族传统民居列入历史文化保护区,因地制宜,打造成旅游胜地,为人们展示当地城市的历史和建筑历史,也可以将民居改造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度假村、度假旅馆,让游客在民居感受其文化特色。   3.4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制定和完善藏族传统民居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加强对藏族传统民居的管理,注重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动员人民大众积极参与保护,将藏族传统民居保护纳入城乡规划中,严禁收购,拆除和改造。

  • 中国民俗传统文化

      节日民俗   1、 正月正,万象新,贴春联,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去拜年,懂礼貌。尊老爱幼有人夸,压岁钱可别乱花。   2、 正月十五是小年,元宵节上庆团圆。赏花灯,猜灯谜,新年打算准备齐,一年之计在于春,过了小年气象新。   3、 二十五要打囤,新年不能瞎糊混。一年的计划定的对,确保粮食满囤钱满柜。捞干饭做羹汤,吃的满嘴喷喷香。   4、 二月二,龙抬头,行云布雨好兆头,预祝丰收好年景,风调雨顺有盼头。切葱花摊面片儿,蝎子尾巴剪一段儿,拍墙山扎旮旯,害虫毒虫全不怕。   5二月十二是花朝,百花生日在今宵,少女祈福求美貌,姿容更比百花俏。   6、三月三,暖风吹,漫天风筝翩翩飞。三月三,花开艳,风吹桃李更烂漫。   7、 四月里,清明后,踏青郊游乐不够。清明前,宜祭扫,落花飘絮添烦恼。有人伤感因伤春,寸金难买寸光阴。介之推披火志不移,清明节开始吃寒食   8、 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习俗不可丢。吃炸糕,绣香囊,挂艾蒿,饮雄黄,驱邪除秽有偏方,卫生习惯天天讲。   9、 六月六,看谷秀,天贶节,吃鱼肉。   10、 七月七,去油泥,牛郎鹊桥会织女。想学织女巧巧手,葡萄架下听私语。   11、 七月十五是鬼节,心底无私不怕邪。超度水鬼放河灯,迷信说法不可听。   12、 八月里,是中秋,月圆之夜庆丰收。吃月饼,饮美酒,幸福生活更长久。明送月饼暗盟誓,相约十五杀鞑子。   13、 九月九,是重阳,尊老敬老理应当。河北登高去赏菊,江南习俗插茱萸。   14、 十月一,送寒衣,秋风紧,寒霜欺,凄风苦雨天变凉,祭告先人痛断肠。   15、 十一月,天气寒,居家易,出门难。   16、 十二月,进年关,最是数九严寒天。大雪飘,冷风飕,节俭习俗腊八粥。二十三,祭灶王,要吃糖瓜麦芽糖。吃了糖瓜嘴儿甜,吉祥话儿说不完。二十四,家家忙,又扫屋子又扫房。   17、 除夕夜,要过年,千家万户庆团圆。   习俗禁忌   旧社会,城乡居民禁忌较多,表现在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相沿成习。其中有合理的禁忌,但多带封建迷信色彩。不合理的禁忌,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逐渐淡化,禁绝。   1.喜禁   一年之内,同一户婚、嫁忌重;女婿看望岳父母,“七不出门,八不还家”;新媳妇正月不空房;送闺女回婆家,必须上午到;新媳妇清明不准在娘家;初五、十四日、二十三日新媳妇不出门;娶亲避

  • 藏族工艺品有什么特点

      1、神秘 青藏 工艺品 大多蕴涵寓意丰富的宗教色彩,很多都是从法传佛教的法器中直接演化过来,他像青藏高原一样充满着藏传佛教的神秘色彩。 2、奇特 构成藏饰品的材料丰富多彩,从普通的石头加工的尼嘛石,到泥土和人的骨灰烧的“桑桑”,有用纯天然的矿物颜料画的唐卡,也有纯金、纯银线绣的唐卡。 3、美丽 在时尚的设计下,又蕴涵着仿古的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是其它任何民族特色的饰品所不能代替的。 4、陈旧 藏饰全为绝手工制作,西藏人讲究将油涂抹于身上,代表健康。喇嘛也是同样, 所以有些藏饰上有一圈圈的垢,带有古朴的气息。 食品特点 藏族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主食糌粑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 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茯茶巾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     求采纳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禁忌?

      中国传统的送礼禁忌   中国普遍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但广东人则忌讳:4"这个偶数,因为在广东话中,"4"听起来就像是"死",是不吉利的。再如,白色虽有纯洁无瑕之意,但中国人比较忌讳,因为在中国,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另外,我国人民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表,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国"送钟"与"送终","梨"与"离"谐音,是不吉利的。还有,如不能为健康人送药品,不能为异性朋友送贴身的用品等。   通常情况下,当众只给一群人中的某一个人赠礼是不合适的。因为受礼人会有受贿和受愚弄之感,而且会使没有受礼的人有受冷落和受轻视之感。   不可包含动机。应当尽量避免一些有影射性和含义的礼物。   始终还是新的好。因为没有人会喜欢收到二手货。   衡量合理价钱。这份礼物是因太便宜而失礼,其实礼物的价值应以你与收礼者的关系而衡量,以避免令双方尴尬。   据说领带和腰带是不宜送给男性的,除非你和他有亲密关系。因为这些东西有要拴住对方的意思。依此类推,送女性项链好像也不太合适,更不用说戒指了。   中国传统婚嫁禁忌   1,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一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因为传统认为。   2,结婚当天,到晚上就寝前,所有的人尽量远离新床,尤其新绝对不可碰到床边,会不吉利。   3,婚礼当日,忌让人坐在新床。   4,婚礼当日,新娘不可任意躺在床上,否则长病在床。   5,婚嫁忌生肖虎的人观礼。   6,结婚之日新娘出门时姑姑嫂嫂不能相送。   7,成亲日新娘离开娘家时,哭得愈厉害愈好,因为。   8,新娘的衣服忌有囗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9,结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携礼回娘家,即为归宁。但切记当天需在天黑前赶回夫家,不能在娘家过夜。10,结婚后的四个月内,新娘不可叁加任何婚丧喜庆的仪式,以免冲喜。   11,新娘的镜子也忌借给他人。   12,新婚四个月内,除非必要(如蜜月旅行),新娘也忌在外过夜。   中国传统过年的禁忌   中国人过的农历新年指的是初一到初五这几天,当然我们通常会将前后几天都算进去一起庆祝,直到十五后节日气氛才慢慢淡下。   1.要说好话,忌骂孩子:传统认为孩子初一若挨了骂,就要挨一整年的骂。尤其要求初一这天要说好话,不能说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区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若是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会说“打发打发”(发财之意)。   2.忌打扫,忌将垃圾扫出门外:过年前要拜“灶王爷”,送走后“灶王爷”,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扫完毕,叫“扫扬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到过年那几天则忌打扫。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将垃圾扫出门外或往外倒污水,恐将家中的财气扫掉。   3.初一、初二忌洗衣: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讳在这两天洗衣服。   4.初一忌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认为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5.已婚女子忌初一、四、五回娘家:过年期间,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娘家,据说这样才不会把娘家吃穷。   6.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年初一忌跟还在睡梦中人拜年,须等到对方起床后再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7.忌吃鱼头、鱼尾: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8.忌讨债:传统认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人要债还是向人要债的人这一整年都会很倒霉,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中国各地在过年期间还有一些不同的习俗和禁忌,也是非常有趣又有意义的,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份,值得世代流传。

  • 藏族的重大节日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中国藏族“雪顿节   每年藏历6月29日是藏族“雪顿节”,一般为期5天。“雪顿”是藏语“吃酸奶子”之意,后来这个节日活动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又称“藏戏节”。它形成于公元17世纪中叶。过去是西藏三大领主寻欢作乐的日子,民主改革后,广大藏族人民在“雪顿节”除了会演藏戏,还观赏其他专业文艺团体和业余文艺宣传队的演出。 中国藏族“望果节”   “望果节”是中国藏族人民预祝农业丰收的传统节日。

  •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四大民间故事,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就是《二十四孝》,不但历代图书一再出版,戏曲、图画、雕塑、刻石等等当时历史上能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几乎都描述。   述如下:   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5、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6、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7、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余下全文>>

  • 藏族女生名字有哪些

      男的叫“普达娃”,女的便叫“普姆达娃”;又如大人和小孩都叫扎西,那么区别老小可叫“波扎西”(阿爸扎西),“普扎西”(小孩扎西);“嫫央金”(央金老太),“普姆央金”(女孩央金)。   解放后,随着人们政治生活的变化,在起名字的时候,也有激些新的内容,如:金珠——解放、达玛——红旗、德吉梅朵——幸福花。   在四川、青海、甘南等地方及西藏的昌都等地,因藏汉联姻受汉族姓名的影响,出现带汉族姓、藏族名的名字,如:张旺堆、李次加、陈贡布、赵仁增。   藏族的名字多数是男女共用的,如:达瓦、尼玛、巴桑、扎西、格桑等;但也有一部分是严格区分,只用于女性的,如:旺姆、卓玛、卓嘎、央金、桑姆、曲珍、拉珍、拉姆、仓(姆)觉等等。只用于男性的,如:贡布、帕卓、顿珠、多吉、晋美、旺堆、珠杰、罗追、占堆,等等。   在青海藏族和西藏北部人民中,由于地方性语音的差异出现本来是四个字的名字,说快了,说习惯了,便成了三个字,如:“仁青措”,应是“仁青措姆”,因为说快了,把后面一个字省略去。又如:“央扎西”,本来是“央金扎西”,习惯把“金”字省去了。   作者: 赤烈曲扎 蔡贤盛

  • 藏族有哪些民族风俗?

      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藏民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进藏游客应尊重。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目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