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的经过

  • 吴用如何智取生辰纲的?

      一开始是晁盖、吴用等七人扮作卖枣子的客商,在黄泥冈中休息。后来白日鼠白胜扮作一个卖酒的汉子,来到冈上卖酒,晁盖等七人假装和他还价而起争执,以使杨志等人不起疑心。后来七人又喝干了一桶酒,又用瓢从另外一个酒桶里舀了半瓢来喝,让杨志他们感觉这桶酒也是好的。也就是这个时候,吴用将蒙汗药撒在瓢上,在酒桶里一搅,这桶酒就变成下了药的酒。杨志他们因为口渴,去买酒喝,终于上了当,一个个被麻翻在地,晁盖等人乘机取了生辰纲逃跑了   回答完毕,希望对你有帮助。

  •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的是谁

      智取生辰纲八条好汉:   赤发鬼刘唐   托塔天王晁盖   智多星吴用   阮氏三雄: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   入云龙公孙胜   白日鼠白胜

  • 智取生辰纲翻译

      您好!   《智取生辰纲》翻译成白话文是:   时值六月,天气炎热,挑着生辰纲的军汉在崎岖小路上行走,个个气喘嘘嘘,汗水淋漓,苦不堪言。有的走慢了,杨志就用藤条抽打,喝令∶“快走!”他们到了黄泥冈。小路两边是松林,军汉实在走不动了,都放下 担子,到树荫下躺倒休息。杨志喝道∶“这是什么地方,敢在这里乘凉,起来快走!”众军汉叫苦说∶“你把我们剁成八块,我们也走不 动了。”   两个虞侯和老都管喘着气慢慢走上来。老都管见杨志打军汉,劝 道∶“杨提辖,实在热得走不动了,别怪他们吧。”杨志说∶“这是 黄泥冈,正是强人出没的地方,怎敢在这里停脚!”杨志不理军汉的哀告,举起藤条说∶“不走的,吃俺二十棍!” 他刚要打下,忽见松林里有人探头观望,便急忙放下藤条拿起朴刀, 追进松林喝道∶“你好大胆子,敢来看我的货物!”   杨志近前一看,林中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子,晁盖七人假扮推 车的在乘凉。杨志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晁盖道∶“我们是贩卖枣子到东京去的。”杨志这才放下心来。白胜挑了一担酒桶走上冈来,边走边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他走到松林边上,放下酒担乘凉。   众军汉见白胜是卖酒的,便说∶“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酒吃 ,也解暑气。”杨志听了训斥道∶“你们这些村鸟知道什么,全不知 路途上艰险,多少好汉给蒙汗药麻翻了。”   晁盖七人出来说∶“口渴得很,卖给我们一桶酒喝。”白胜说∶ “好,五贯钱一桶。只是没有碗,就用两把酒瓢舀着喝吧!”众人一 边吃枣子,一边喝酒。吴用舀了半瓢酒,说去取点枣子,进松林里去 了。   吴用到树林里,把酒倒掉,从衣袋里掏出纸包,把蒙汗药倒在瓢里,走出松林。   晁盖见吴用出来,说∶“一桶酒喝得干干净净了。”吴用拿酒瓢 到另一桶酒里舀出一瓢说∶“我再喝一瓢。”白胜一把夺过吴用手中 的酒瓢,放在酒桶里搅了两下,说∶“你这客人有头有脸的,却不是 君子。”   众军汉见卖枣子的喝了酒,都说∶“我们也买一桶吧!实在太热 太渴了。”老都管也说∶“冈子那边没处讨水喝,就让大家买了喝吧 !”杨志见卖枣子的喝了没事,就说∶“既然老都管说了,就去买了 喝吧!”   众军汉凑了五贯钱去买酒,白胜却说∶“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众军汉陪笑道∶“那是说笑话,何必当真。”吴用把白胜一推,说∶“大家都出门在外,做点好事吧!”说着把酒桶送给军汉。   吴用又拿些枣子说∶“给你们下酒。”众军汉谢了,轮流用瓢喝 酒。连老都管、虞侯和杨志都喝了。顷刻间,杨志等十五人个个头重脚轻,先后软倒了。   晁盖等七人马上推着小车从松林里出来,把枣子倒在地上,把十 一担金银珠宝装进车里推着就走。   杨志酒喝得少,先醒了,他爬起来,看见其他人都倒在地上动弹 不得,财宝全无,指着骂道∶“都是你们不听我的话,遭人暗算,丢了生辰纲,连累洒家。”拿起朴刀,叹了口气,下冈去了。   众人这才醒过来,老都管说∶“生辰纲失了,杨志也走了,我们 怎么办?”有人说∶“就说是杨志和强人串通一气,用蒙汗药把我们 麻翻,把金银珠宝全抢走了。”众人立时收拾停当,回去禀报去了。   再说杨志走到一片树林里,突然一个赤裸上身、背上刺着花的和 尚对他喝道∶“你这混蛋,是哪里来的?”杨志反问∶“你是哪里的和尚?”那和尚不回话,抡起禅杖就打,杨志挺起朴刀相迎。两人就 在树林里打了起来。那和尚卖个破绽跳出圈外,喝声∶“且慢!你这青面汉子是什么 人?”杨志道∶“俺是青面兽杨志。”和尚道∶“俺是花和尚鲁智深 。”   杨志笑道∶“你不是在相国寺吗?怎么来到这里?”鲁智深道∶ “因俺救了林冲,高俅不许相国寺收留俺,俺想上二龙山宝珠寺安身 ,寨主邓龙不肯,俺打败了他,他就跑上山去,把住关口,俺攻不上 去。”   杨志引鲁智深住进操刀鬼曹正开的酒店。曹正和杨志相识,听说 他俩要上二龙山,就说∶“我有一计,不知两位中不中意?”杨志道 ∶“愿闻良策。”曹正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二人决定依计而行。   次日,曹正和打扮成乡下人的杨志把鲁智深用活结绳索捆了,押 着来到二龙山关口。曹正对邓龙说∶“这胖和尚说要请梁山泊来打二龙山,还要扫平附近村庄,我把他灌醉捆了献给大王。”邓龙大喜, 开关让他们上山。   曹正等人上了山,就把捆着鲁智深的绳索结头偷偷一抽。鲁智深 松开手臂,拿过杨志手中的禅杖,抡起一杖将邓龙打死,众喽罗纷纷跪地投降。鲁智深和杨志从此当了山寨寨主。   【附】《智取生辰纲》的介绍   本文节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代表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课文节选部分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故事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前一部分主要写杨志与老都管、虞侯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节选部分,通过成功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其创作总体呈现如下特点:(1)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4)叙述方式带有明显的说书人的痕迹。而《智取生辰纲》一文在创作上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   采纳我吧,谢谢你啦!不满意欢迎追问!

  • 读《智取生辰纲》的启示

      《水浒传》第十五回讲述了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以晁盖为首的七兄弟以智劫获十万生辰纲,押送生辰纲的杨志则英雄气短有家难奔,有国难投,l落草梁山而告终。杨志可谓智勇双全,其精心策划的方案可谓详尽周全、万无一失,深探其失败原因,归结于管理的问题。一、 权力错位 授权不实杨志深知自己人轻言微众人难服,故与梁中书请了钧旨,虽然梁中书委干系于与扬志一身,但是,老都管自视“太师府门下做公的”以资深位重而自居,视杨志为“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在押运的过程中每每另搞一套,处处作梗。以至造成授权不实,政出多门,造成管理的多中心。没有押运经验,不懂时事艰难,前途险恶之厉害的老都管或掣肘于杨志,或“同情”与军士,或干扰杨志的决策。责任由杨志承担,权利却受老都管制约。造成杨志有权难用,有计难施的责权不对应的问题,虞候、军士自然不以杨志为然,杨志正确的决策必然难以实施。二、 上下缺沟通,合力未形成杨志以其经验、智慧所做出的决策是正确的。然而杨志不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老都管、虞侯、禁军认识到路途凶险,为何“早凉走,热里行”的道理来统一认识。没有让大家认识到这样的决策不仅是为了完成押运任务,也是为了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负责,把自己的意志经过沟通变成众人的共识。以共同的任务、同舟共济的安危形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凝聚力,形成共识。众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共同的认识就不会有统一的行动,心不往一块想,劲自然不会往一块用。所以造成杨志与老都管的首脑层意见相佐,杨志则成了孤家寡人,必然是禁军们理不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轻重,不听招呼,政令不畅,兵将二心,良策得不到忠实地执行。而是众人抱怨、责难、消极对抗杨志,以至管理失控,中了吴用妙计,饮下蒙汗酒,丢了生辰纲,酿成大错。三、 方法简单粗暴 缺乏人文关怀杨志不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说明形势,晓以利害去说服,对禁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会强迫命令动辄“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去压服。在人马劳顿,众人体力难支的状态下,不讲情感因素,相机对禁军予以理解和关心。而老都管在错误的前提下对禁军“爱抚、关心、庇护”与杨志的暴力压服形成鲜明的对比,加深了禁军们对老都管的好感,加聚了对杨志的怨恨,以至杨志的权力难以发挥,策略难以实施。必然怨声载道群起而攻,成了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徒有一番妙计,以至饮恨落荒而去。《智取生辰纲》

  • 《智取生辰纲》里杨志的性格特点

      重义气,守信义,忠诚,谨慎精明。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刚愎自用。   忠诚。但受猜忌无法实现自己报复,同时,又生不逢时,自己空有一身功夫满身报复,只是奸臣当道,昏君无能,无可奈何,惨遭被放逐的命运。   但他的忠无处不在,梁山好汉初留时就因为自己未完成尽忠之责,婉言拒绝。后偶遇梁中书赏识,得以护送生辰纲,这不失为另一次机会,但因智取这一节有失去了这一机会,只好被迫先上二龙山后上梁山,以求权宜之计。   粗暴蛮横。途中因行进太慢,对军健殴打,使人心不合,这也间接导致了这场被劫之运。在东京,买刀杀牛二是被放逐北京,也是因为暴躁。   

  • 《智取生辰纲》 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本文无论是对杨志精明、谨慎、蛮横的性格特征的刻画,还是对晁盖等七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的群体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故事情节中,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现的。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特色,这与重视心理描写的现代小说有很大不同。   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从最初重故事叙述,轻视人物描写,到后来人物和故事并重,这是一个重大进步,《水浒》是这方面的代表。   《水浒》里,每一个英雄逼上梁山的过程,都有生动曲折的故事,而这情节又恰恰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情节安排又与不同的性格刻画相适应。   "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一心希望凭借浑身本领“博个封妻荫子”,所以一抓到机会就想拼命表现,于是就有点急功近利,再加上暴躁的性格,终于导致自己与众军士矛盾的激化,饶是精明能干,却也不由自己,最终不免失败。而集中笔墨描写杨志的精明,不仅增加了这个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同时也反衬了吴用等人的智慧。

  • 智取生辰纲中智取的方式

      赤发鬼刘唐 托塔天王晁盖 智多星吴用 阮氏三雄: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 入云龙公孙胜 一拨假装是卖枣的 “偶然”碰到了杨志带着的生辰纲的队伍 然后白日鼠白胜来假装卖酒 杨志队伍里有人想喝但是杨志怕有蒙汗药不让喝 于是吴用他们就喊着白胜说他们要把两担酒都喝了 喝了一担后杨志队伍里的人说他们都喝了没事 就喝了另一担 但是另一担在吴用他们喝的时候已经给下了蒙汗药了 于是就是白胜加吴用他们8个人 用蒙汗药智取了生辰纲

  • 智取生辰纲的智表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打赢了一场心理战。杨志一心防备,原本很难突破,但是他们恰到好处的利用了这一点,自己先去喝酒,大大降低了对方的防备心理,然后假装还要把剩下那桶酒买下,故意让对方着急,再加上买酒人在一旁煽风点火,炎热的天气等等因素,彻底击垮了对方的意志力,看似冒险的做法,实际上是环环相扣,志在必得!

  • 新水浒传智取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   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六回的后半部分。原来的题目是"吴用智取生辰纲", 生辰、即生日,诞辰。纲,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生辰纲,即编队运送的大批寿礼。 下面请一同学简要叙述一下《水浒》第十二回后半部分"赴京城杨志卖刀"至第十六回前半部分"杨志押送金银担"的故事梗概。   杨志,三代将门之后,五俊杨令公之孙曾应试过武举,做过殿司制使官。因皇帝要造万岁山,他被差派押送花石纲,不料在黄河船翻,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原复命,只得逃往他处避难。后听说皇帝赦免罪犯,他便准备了一担钱物,回京活动,以图复职。路过梁山泊(时首领王伦),留其入伙,不肯落草。回到东京(开封)买上求下钱财使尽非但没能恢复原先官职,反被高大尉逐出殿帅府。在穷困潦倒、生活无着之际,他不得不出卖祖传宝刀,不意又杀死了破落户无赖牛二,被发配大名府。受到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赏识,为服众人,经过比武,他被任做管军提辖使。时逢端午,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议计于蔡京(梁中书之岳父时为大师。)六月十五日生辰之时,将十万贯金珠宝贝,送往东京庆寿。鉴于上年送寿礼不到半路被强人劫去的教训,决定选派武艺高强,又是心腹之人的杨志负责押送生辰纲。而且许愿:"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对梁中书的信任,十分感激。他主动分析了"今岁盗贼又多""沿途强人出没"的情况,不同意梁中书的"公开武力押送方案",提出了伪装客商、掩人耳目、暗地偷运的对策,颇得梁中书赞赏。节选的这篇课文,就是从这里讲下去的。   "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故事集中反映了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与广大农民的矛盾,热情歌颂了起义农民的大智大勇与组织才能。第十六回在全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此之前,小 说主要描写了鲁智深、林冲等个别英雄人物的抗争。而"智取生辰纲"则是起义农民的集体行动,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自此,小说揭开了起义农民大规模联合反抗的序幕。   智取生辰纲八条好汉:   赤发鬼刘唐   托塔天王晁盖   智多星吴用   阮氏三雄: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王阮小七.   入云龙,公孙胜   白日鼠,白胜

  • 智取生辰纲是谁出自哪

      刘唐、晁盖、吴用、阮小二、阮小七、阮小五、公孙胜、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