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哪一天

  • “除夕”的传说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 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余下全文>>

  • 农历的春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分别是哪一天

      除夕是三十,春节是初一,元宵是正月十五,端午是五月初五,中秋是八月十五,重阳节是九月九

  • 中国的除夕是哪一天?

      大年30   过年,是古代元旦、当今春节的俗称。无论是"元旦"、"春节"或是"过年",都有其来历。     元旦一词,最早出于南朝梁人《雅乐歌》:"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元、旦合起来,比喻一年的岁首,也就是一年开始之日。但将哪一天作为岁首,我国历代有不同的择定。《史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又恢复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延续下来。辛亥革命后,改公历纪年,将阴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公历1月里日称为新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1月1日为元旦。     春节风俗源于上古社会的"蜡祭"。古代"蜡"通"腊",故也称"腊祭",主要祭祀庄稼和收获神,如农神、禽兽神等。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代,人们在新的一年开始之日,感谢神灵、祖先的恩惠,并祈求来年神灵继续消灾降福于人间。     相传在上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名字叫"年",凶猛无比。它不但捕食百兽,而且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天,因山上不易捕食,便出山进村猎食人和家禽家畜,人们为此惶惶不安。人们和"年"经过长期周旋之后,发现了"年"有害怕红颜色、火光和响声的弱点,便想出办法,待冬天"年"将要出山害人之时,家家户户门上挂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燃着篝火,敲敲打打闹得震天响,"年"进村碰到这种情况害怕起来,扭头逃跑。一夜平安无事,天亮后,人人兴高采烈,相互道贺,还张灯结彩,杀鸡宰羊,设宴欢庆。年复一年,形成一个欢乐的节日,叫"过年"。     "过年",原本属于传说,而后却成为元旦和春节的代词或俗称,且赋予更确切的含意,即经过年的交际。     "过年"虽是元旦、春节的俗称。但其内涵却有所区别。元旦和春节是指约定成俗的那个日子。元旦指公历的1月1日那一天,春节是指阴历正月初一的那一天。"过年",真正指的是除夕晚上,一夜跨过两个年头。但按活动范围,一般泛指年底和年初相接的那一段时间,年底又称"年关","快过年了",客家人习惯说"年关快到了","关"者,一为年的分界线,二为穷人过还债之关。"年初",俗称新年,"年关"加"新年",便是"过年"的时间范围。客家人通常是以十二月廿五日入年界开始(也有二十三日开始),正月十五日元宵止。客家俗语云:"饮过元宵酒,各行各业快动手",提醒人们过年结束了,要恢复正常的生活了。

  • 除夕节的习俗

      没有 “除夕节” 的节日。   除夕,就是今年最后的那个夜晚。是正式的 “春节” 的序曲。   其实,除夕早就成为春节的 “高潮” 了。   除夕夜:贴春联、穿新衣、年夜饭、看春晚、包饺子、放鞭炮。   旧的陈规陋俗,充满了封建迷信的色彩,还是摒弃的好。

  • 除夕手破了预示什么

      预示你封建迷信脑瓜该换换了。

  • 清明节是哪一天?

      清明节   2015-04-05 星期日   2016年4月4日 农历 二月廿七 清明节   2017年4月4日 农历 三月初八 清明节   2018年4月5日 农历 二月二十 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

  • 七夕哪一天

      公历 8月9号

  • 护士节是哪一天?

      护士节是5月12日。   “5.12”国际护士节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是为了纪念近代护理的创始人——英国护士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又被称为“提灯女士”)而设立的。   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南丁格尔的诞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旨在激励广大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最初称“医院日”,也称“南丁格尔日”,在中国称为“国际护士节”。在这天里,大力宣传护理工作,鼓励护士们学习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护理界的一件盛事。

  • 过年为什么又叫除夕?

      太古时期,有一只叫夕的猛兽,岁末时出来祸乱乡民,为赶走猛兽,乡民放鞭炮,习俗沿袭至今,故称除夕

  • 有关除夕和正月初一的习俗和来历

      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