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民间传说

  • 民间传说的特征

      传说既不是真实人物的传记,也不是历史事件的记录(其中可能包含着真实历史的某些因素),而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许多传说把比较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通过艺术概括而依托在某一历史人物、事件或某一自然物、人造物之上,达到历史的因素和历史的方式与文学创作的有机融合,使它成为艺术化的历史,或者是历史化的艺术。

  • 牛的民间传说

      【有关牛的传说】   (一)   传说,在远古以前,牛本来是天上的一位主管人间天花出痘的麻星官,当然不是吃草的。 那个时候,地上的人很少,地又很肥,地面上根本没有杂草,耕作很省力。粮食五谷种下去,生得很好,一年几熟,季季都有好收成,家家户户粮食堆成山,无论怎样咽也咽不了。东西多了就不值钱,大家人都尽量糟踏,连粪土都不如,甚至做成大饭团,拿到高山上滚落下来嬉,弄得满山满沟都是白生生的饭呀,米呀,糍呀、粿的,鸟雀山兽也咽不去,霉烂起来臭气薰天。 天上的玉皇大帝闻着臭气,就派神仙下界来查访,土地神如实报告了情形,回奏玉帝后,众神仙都认为凡间人太安乐了,要弄些事给人去做,免得清闲无聊专门糟踏粮食。也不晓得哪一位神仙想出来,把百草的种子撒到田里去,让百草和五谷争地盘,争肥料,减少产量,逼使凡间人去翻地,耙草,忙劳作,免得糟踏粮食。 这个主意得到玉帝的批准。他召集大小星官,要选派一只气力大、肯出力的星官下凡撒草种。牛麻星官那时最揽事,一心想立个大功好升职位,赶忙出班启奏:“我力大,背上大量种子无(没有)耽搁;我四只脚,一日行千里速度快;我头上有角,无人敢阻挡,我……” 他摆出了自己的好条件,请玉帝派他独自去办这件事。 玉帝想想也好,就下旨意,派牛麻星官下凡:限定行三步,撒一把草种,从上向下撤,不许有耽误。做好了回天庭,重重有赏。 牛麻星官领旨后非常高兴,认为这一下可以整整人,可以表现自己的能干,可以立个头功,可以被提升进入仙班神列,披金围玉,高坐庙堂之上了。别的星官却也赶来贺喜饯行,摆上酒席,开怀畅饮,直到天鼓催行,牛麻星官才醉薰薰地辞席出了南天门。 牛麻星官醉意艨胧,背着百草种子下到凡间,却把玉帝的旨意忘掉了,想了半天才想出点儿印象。他行—步,撤三把草种,从下往上撒。草种让风一吹,飞飞扬扬,连石头缝、大树桠上都长出了草,山上、溪岸、田里更是百草丛生,针都难插入。牛麻星官可高兴啦,一跳回到天上,准备领赏受封。 他哪里晓得,到家屎窟(方言,屁股)还没有坐热,还没去复旨,玉帝派了两名天将,叫他马上去见。起先他还以为有封赏,后来见到天将那副凶神恶煞模样,才忐忑不安起来,跟随天将行到灵霄殿前玉阶下,口称复旨。玉帝满面怒气,喝问牛麻星官,下凡怎样撒的草种。牛麻星官这下倒清醒,就说:“我按帝君玉旨,行一步撒三把,从下往上撒。” 玉帝勃然大怒:“你这畜牲,兽性难改,莽撞透顶啦!我命你三步撒一把,从上往下撒,你贪功心切,酒醉误事,阳奉阴违,涂炭生灵。如今凡间百草太多,老百姓种不成粮,饿死无数人。你看看这告状,雪片一样飞来,我这殿前都堆不了啦!”随即喝令把这草包畜牧拿到南天门砍了。 牛麻星官这一下才清醒过来,骨头散了架,瘫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还是众神仙慈悲为怀,纷纷出班求饶。大家说,杀了牛麻星官的头也挽救不了,还是想办祛如何补救吧。 有一位星官说:“我认为祸是牛麻星官惹的。如今凡间人割草都来不及,只有叫牛麻星宫下凡去吃草,去帮入犁草地,将功补过了。”玉帝也无别法,只有颁下玉旨,责令把牛麻皇宫押赴人间,永远做牛。 牛麻皇宫被押到南天门口,想赖回来,不愿下凡。惹恼了值班太岁,他举起旋火棍对着牛麻星的额头一筑,趁势在后面推了一把。牛麻星从南天门一头撞了下来,嘴巴冲到地面,把上颌的门牙全冲掉了。只所以牛额头都有一个旋,那是旋火棍筑的的;牛上颌都无门牙,那是被推下来时跌掉的;牛吃草,犁地,都是被玉帝罚的。牛不会大喊大叫,是因为他忙着将功补过,有时还会低声地叫“冤呀,冤呀”。 其实是不算冤的。   (二)   相传很久以前,地上并没有牛,犁田耙田都是用人力,非常艰苦。有......余下全文>>

  • 蛇年民间传说 和 关于蛇的民间传说

      至于上面说的那么些家喻户晓的我就不重复了 我说一个不常见的吧   很早以前,有一个老妈妈,生了三个女儿,男人就病死了,她辛辛苦苦地把三个女儿拉扯大。   一天,她带着三个女儿去挖地,遇到一块大石板,她叫三个女儿一起来搬。刚把石板搬开,就见一条小青蛇出来缠在她的脖子上,无论如何也拉不下来。她对蛇说:“小青蛇啊小青蛇,你缠着我的脖子为啥子?只要你放了我,我有的东西都给你。”小青蛇脖子一鼓一鼓地说:“吃的、用的我都不要,只要你拿一个女儿给我做媳妇。”老妈妈不答应,蛇就越缠越紧。   老妈妈没法,只得问大女儿:“你愿不愿意嫁给小青蛇?”大女儿道:“它是一条蛇,我怎么能跟它结婚呢?我不愿意。”   妈妈又问二女儿:“你愿不愿意嫁给小青蛇?"二女儿说:“我望着它就恶心,我才不愿意呢。”   妈妈又问三女儿;“你愿不愿意嫁给小青蛇?”三女儿说:“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把我从小养大,我应当报答妈妈的恩情。既然大姐二姐都不愿意嫁给它,我不嫁给它,谁又嫁给它呢?我愿意!”   小青蛇听说三妹愿意嫁给它,便松开妈妈的脖子下到地上。它爬到三妹脚边点点头就往前爬。   三妹一直跟着它,走啊走,走到天黑的时候,到了一个岩洞里。这个岩洞比三妹家的房子好多了,啥子东西都有,金银珠宝闪闪发光,满洞都是。三妹和蛇生活在一起,一个是人,一个是蛇,很不方便。   一天,三妹在门口遇到一个老奶奶,她跟老奶奶说:“我嫁给了一条蛇,它是蛇,我是人,这可怎么办好呀?”老奶奶告诉她,小青蛇出门的时候就变成了人,它把蛇皮藏在门背后,进门时它就穿上蛇皮。只要把蛇皮烧掉,它就永远变不成蛇了。   三妹回到家里一找,果然在门背后找到一张蛇皮。她把蛇皮拿起丢进火塘里。青蛇回来,看到蛇皮被烧,慌忙伸手去拿,可是蛇皮已经烧化了。从此,小青蛇就成了一个漂亮的小伙子。于是他俩正式结了婚,夫妻俩恩恩爱爱的。   一年以后,三妹生了一个女儿。满月之后,夫妻俩高高兴兴地回娘家来。嫁出去的大姐和二姐也回来了。二姐看到三妹身上珠光宝气的,丈夫又是一个漂亮的郎君。再看看自己身上补丁重补丁的,为当初不愿嫁小青蛇而后悔,暗暗地在心里打主意。   下午她邀妹妹到外面耍,沟边有一棵石榴树,石榴已经熟了。她叫妹妹去摘石榴来吃,当妹妹刚爬上石榴树时,她在下面大喊:“狼来了。”妹妹心中一惊,跌下树来,摔死了。   二姐将妹妹的衣服脱下来自己穿上,把三妹背到沟里藏起来,然后装成三妹的模样,回到蛇郎的家里。晚上睡觉的时侯,蛇郎间;“你的头发怎么变短了?”她说:“回妈家后,睡不好,吃不好,所以长头发都掉了。”吃饭的时侯,一根长长的头发掉进了青蛇的碗里,蛇郎正在疑惑,二姐赶紧将头发丢进火里。原来,这根头发就是三妹变的。   二姐和蛇郎生活后,也生了一个女儿。有了自己的女儿后,她就虐待起三妹生的大女儿来了。好看的衣服给小女儿穿,好吃的东西给小女儿吃,家里的事都让大女儿做,小女儿什么也不做。两个女儿渐渐地长大了,大女儿长得非常美丽,小女儿长得很丑。   二姐天天把大女儿撵去割草。大女儿每天早上割草的时候,就有一只鸟儿飞到她的面前叫:“嘻嘻,割草小帮工,天天割马草。”一连几天早上都是这样。她就跟阿爹说:“阿爹,明天我不割草了。每天早上都有雀儿在我面前叫:‘嘻嘻,割草小帮工,天天割马草。’”蛇郎听了女儿的话,第二天早上跟着女儿到外面去割草。果然飞来一只小绿雀,对着他连连叫喊;“嘻嘻,媳妇死,都不知。”他联想到媳妇对大女儿的虐待,媳妇的种种德性都与原来不同,不禁泪流满面,对绿雀说道:“如果你是我的媳妇,就飞到我的袖口里来吧!”小绿雀果然飞进了他的手袖里。他把小绿雀带回家里养了起来。   有人听说他家的大女儿......余下全文>>

  • 汉族的传统节日的传说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古代称元日,又称正旦、元旦、元正、岁朝、年朝等。《尚书大传》又称正旦为岁只朝、月三朝、日之朝,故又称撊瘮。 自从公历纪年为主后,俗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便不宜再称元旦,以免混淆。因正月初一离立春节很近,故称为春节。元日为一年之始,故官方民间,皆以为大节日。宋《野客丛书》云: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节为大节日,七日假。 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从农历腊月最后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初五。除夕晚餐最为丰盛,煮猪头猪尾(寓做事有头有尾)、公鸡、鱼(寓年年有余),吃葱(寓聪明)、蒜(有算计)、大杂菜(寓团结和睦),米中掺谷(得“谷子多”的吉利话),以熟食祭天地、灶君、祖宗,举家欢聚,尽情吃喝。晚上,人人将脚洗干净(寓可有好运气),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钱”,数角至数十百元不等。年轻人守岁到深夜,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大年初一,早起抢头水,在井边燃香一柱,寓有好兆头。赶早贴春联(或头天贴好),放鞭炮,穿新衣。起床时不催喊,在堂中撒零钱,任由孩子们早起而拾。不动菜刀(认为一年四季可平安),不扫地(认为会把财气扫走)。

  • 汉族的传统衣服

      请输入你的答案.汉服,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主要是指约公元前21世纪在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近4000年中,以华夏(汉后又称汉民族)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的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是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华夏(汉)民族所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集合。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史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黄帝时代冕冠出现,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逐渐完备。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汉族的这一服饰制度自周代至明代,三千年来汉人服装的基本特征是没有大的该变。一直三百多年的清初,这一服饰制度才崩溃。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在与南明的战争中,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便于维护满洲贵族统治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满族发型和满族服装,并以残酷的手段禁止人民穿戴汉族服饰,史称“剃发易服”(“剃发”也作“薙发”)。这使得汉服逐渐消亡。当时孔子的后裔衍圣公孔闻謤上书多尔衮,请求保存孔府家服饰,说:“先圣为典礼之宗……定礼之大要莫于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来未曾变易……”,遭到多尔衮拒绝。 今天的旗袍、长衫、马褂都是以满族为主体的民族服饰的改良和发展,而非汉族传统的民族服饰。     ..

  • 汉族传统节日习俗

      节日名称 日期 说明   过大年/春节 阴历正月初一 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 祭祖、扫墓   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   七夕节 阴历七月初七 又称乞巧节,当日女子拜织女,以求自己心灵手巧,嫁得如意郎君; 男子拜魁星,以求金榜提名,事业有成   中元节 阴历七月十五 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 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 敬老节   腊八节 阴历腊月初八 喝腊八粥   小年 阴历腊月廿三   汉族传统节日中西历对照表   腊月   ---------------   初七:驱傩日   初八:腊八节   十六:尾牙节   立春节(于立春日)   廿三:祭灶日(小年)   除夕: 除夕夜普遍有阖家团聚吃团圆饭、喝守岁酒的习俗,许多地区家宴中都要安排鱼肴,寓意“年年有鱼”。   北方地区各家各户都要包饺子,江南各地盛行打年糕、吃年糕,分别寓意团聚安康与步步登高。   ●正月   ---------------   初一:春节(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初七:人日节   初八:谷日节   初九:天日节   初十:地日节   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灯节)   二十:天穿节   廿五:填仓节   春分节(于春分日)   晦日:无   ●二月   ---------------   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初二:春龙节(龙抬头、龙头节、社日)   十五: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   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清明节(于清明日)   十九:观音诞   ●三月   ---------------   初三:上巳节(女儿节)   ●四月   ---------------   立夏节(于立夏日)   初八: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   十八:碧霞元君节   ●五月   ---------------   初五:端午节(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   夏至节(朝节,于夏至日)   十三:雨节(关公磨刀日)   二十:分龙

  • 蒐集一些著名的民间传说故事

    西湖民间传说故事 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故事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孟姜女的故事 农民智斗魔鬼的故事 相思树的传说 熬年的传说 冰糖葫芦的传奇故事 李冰治水 “镇水神兽”的故事 史上比杜十娘还刚烈的妓女 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 项羽与虞姬的悽美爱情故事 哪咤闹海的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故宫灵异事件,故宫闹鬼 民间故事:一幅壮锦 田螺姑娘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十大美女 湘西赶尸的故事 西湖民间传说故事:石香炉 黄河民间故事 除夕守岁的传说故事 三兄弟分牛 神医扁鹊的故事 吃年夜饭要关门的传说 药王孙思邈的故事 春节倒贴福字的传说故事 赵氏孤儿:感天动地的历史真相 两个懒汉的故事 阿诗玛的故事 华佗学艺的故事 花木兰的故事 “三潭印月”的来历

  • 汉族服装有什么特点

      汉族服装,就是汉服。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系带。主要有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等几种类型。根据用途分为常服和礼服。常服重实用比较简单 随意,礼服则是大方华丽。几千年的服饰体系是非常完整的,基本上什么特色都会有。

  • 梦见回族和汉族同时出殡

      采纳答案,和谐有福,平安喜乐,大发财!

  • 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要关于感谢的

      一、观音送画   观音,是神的象征,是救苦救难的使者。她拯救苍生,她感化大家,使得我们人间充满爱,充满和谐。《观音送画》讲的就是观音菩萨帮助人们的一个小故事,...   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贫病交迫,十分凄惨。   一天,城内的湖边,泊了一只大船,船头坐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为贫病的人 请命,如果有人出钱买她,她就住在他的家里,为他服务,得款用来救济人民。   岸上的人争著买她,相持不下,就采用投钱的方法,谁用钱掷中她, 就迎她回去。   于是,铜钱、黄金、白银都纷纷投下来,堆满船头,却没有一枚落在她身上。大家十分失望,只好放弃。   女子微笑,合 掌向岸上的人致谢,把每一个捐来的钱都施舍给穷人。   消息传来,轰动整个杭州城,富人们为她侠义的行为感动,纷纷慷慨布施。于是,病人得到医 药,穷人得到金钱,饥饿的人得到食物,人心都安慰和满足。   突然,女子的船上毫彩万道,灿烂光明,一位法相庄严的菩萨合掌微笑。大家惊奇极 了。   她说:“我就是观世音菩萨,我来,是为了启发和唤醒大家的仁心。同情、怜悯是最高贵的情操,帮助他人,是最神圣的责任,扶助弱小,是人 们义不容辞的天职。今天,你们的表现十分值得赞美,大家将得到幸福。”   众人既感动又欢喜,不约而同合掌,称念观世音菩萨。   观 世音菩萨把画像送给他们。她的诺言应验了,她真的住在每一位出钱为善的人家里。   这个故事在中国普遍地流传,增加了人们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   二、西王母的传说   西王母,还有一个名字是金母元君,又号为太灵九光龟台圣母,这个封号在中国的神仙谱系中还不算长。我之前对于西王母的印象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那个王母娘娘,而且,很搞笑的说,一直认为王母娘娘就是玉皇大帝的老婆,后来才知道,王母是就是王母,跟玉皇一点边不沾。不过,当初没有把王母娘娘当成玉皇大帝的娘亲,现在看来已经很不错了。   山海经中的西山经中记载着,共工曾经在玉山中的一个洞穴中,见到一个长着豹子尾巴,老虎式的獠牙的人,号称自己叫金元圣母,手下有三只青鸟,是负责掌管刑罚和灾疫的天神。这个金元圣母,就是西王母了。那个时候的她估计修为不算很高,所以还没有修成完整的人形,保留着一些非人的痕迹。   玉山,就是天下山川之祖的昆仑山。民间传说,王母娘娘就住在昆仑山巅的瑶池旁。   西王母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神仙传拾遗中的描述是,混沌初始,天地初分,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阴阳两气生成了两位大神,一位是由东华至阳之气化生的木公,又称为东王公,另一位是由西华至妙之气化生的金母,又称西王母。东王公居于蓬莱仙岛,西王母居于昆仑瑶池,天上天下三届十方的男女仙人都由这两位大神管辖。西王母就是负责掌管天下女仙的大神。西王母与东王公定期开会,根据仙人们的修行程度和品行道行商定天下仙人的班位座次。可见,西王母在仙界的权力和势力是很大的。想想也知道,天下那么多的女仙人都归她管,那得多大的能量啊。   西王母还掌管一样神物,就是蟠桃,号称吃了能让人长生不老的水果。   于是,她在每年自己过生日的时候在昆仑瑶池举办一场PARTY,号称瑶池蟠桃会,邀请天下各路神仙来吃桃子顺便祝贺其生日,也算是笼络诸神的一种方式吧,吃人嘴短么,王母这个领导可见还是当的很称职,懂得御下之法,除了棒子还有萝卜。   后来估计随着修行的提高,西王母的外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起码不应该再像是山海经中描述的豹子尾巴老虎獠牙一样了,于是才有了西王母和周穆公故事。   严格的说,周穆公算不上是一个负心汉,当了五十多年的人间帝王,富贵荣华估计也是享受的够了,于是......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