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图诗注释

  • 《八卦图》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5分

      是杜甫大历元年(766年)初到夔州时作的咏怀诸葛亮的《八阵图》吧?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译文】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赏析】:   “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据说由诸葛亮所创。“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弧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 坎卦的原文及注释

      坎卦经文: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注释:坎:卦名。有陷,险之义。因卦体内外二经卦皆坎,故“习坎”。习,重复。“习坎”即重坎。有重险之意。汉帛《易》作“习赣”,古“坎”“赣”二字相通。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有城信系之于心,亨通顺利,行动受到奖赏。孚,诚信。维,维系。尚,赏朱熹《周易本义》曰:“习”,重习也。“坎”险陷也。象为水,阳陷阴中,外虚而中实也。此卦上下皆坎,是为重险。中实为有孚心亨之象,以是而行,必有功矣,故其占如此。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注释: 入于坎窞:入坎险穴中。窞(dàn),小穴。朱熹《周易本义》曰:以阴柔居重阴之下,其陷益深,故其象占如此。九二:坎有险,求小得。注释: 坎有险,求小得:坎中有险,(故)其求仅有小得。朱熹《周易本义》曰:处重险之中,未能自出,故为“有险”之象。然刚而得中,故其占可以“求小得”也。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注释: 来之坎,坎险且枕:来去皆坎,坎水险而且深.“之”,往、去。枕,沈、深。朱熹《周易本义》曰:以阴柔不中正,而履重险之间,来往皆险。前险而后枕,其陷益深,不可用也。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注释: 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行祭时)樽中酒簋(中黍稷),并副之以缶,(祭时)由窗口纳勺于樽以取酒。樽(zūn),古代酒器。簋(guǐ),古代盛黍稷的竹器。贰,副。约,酌酒之勺。牖(yǒu),窗户。朱熹《周易本义》曰:九五尊位,六四近之,在险之时,刚柔相济,故有但用薄礼,益以诚心,进结“自牖”之象。牖非所由之正,而室之所以受明也。始虽坚阻,终得“无咎”,故其占如此。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注释:坎不盈,祗既平:坎陷未满盈,(需)安定而险自平。祗,一说安;一说为小丘。朱熹《周易本义》曰:九五虽在坎中,然以阳刚中正居尊位,而时亦将出矣,故其象占如此。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上,三岁不得,凶。注释: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用黑色绳索捆缚,又被置于监狱,三年不得出来。系,捆绑。徽纆(mò),古代捆绑罪人的黑色绳索。寘(zhì),置。丛棘,古代在狱外种的荆棘,据说有“九棘”,以防罪人逃跑,犹如现在的铁丝网。三岁不得,在狱中囚三年。古代疑狱三年而后断。朱熹《周易本义》曰:以阴柔居险极,故其象占如此。

  • 易经 注释版本哪个最好

      我认为还是看原版的比较好,毕竟后人注释的有偏差   个人认为 古籍出版社 的还可以不知现在还能不能买到

  • 梦到八卦图

      梦境与凶吉祸福无关,常常是白天人的记忆造成的,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大脑无意识中将脑内信息,无序的链接而成,有些是你早已忘记,在记忆边缘的信息都会被调用的,很神奇。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梦是无法预见现实的。如果说梦能够预见现实,而且这种预见可以被解读,而且这种能人确实存在,我可以说,这种能人99.99999%的人,一辈子也遇不到一次。不少人有这样的苦恼:入睡后,常常做噩梦,甚至被惊醒。由于睡不好,次日头昏脑涨,影响了工作和学习。有的还担心噩梦会给自己带来厄运,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 其实,做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人在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都处于抑制状态,这个抑制过程有时比较完全,有时不够完全。如果没有完全处于抑制状态,大脑皮层还有少数区域的神经细胞处于兴奋,人就会出现梦境。由于少数细胞的活动失去了觉醒状态时的整个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记忆中某些片断不受约束地活跃起来,可能就表现出与正常心理活动不同的千奇百怪的梦。此时,与语言和运动有关的神经细胞倘若也处于兴奋状态,那就不光会出现梦境,还会说梦话或发生梦游的现象。 那么怎样才能减少噩梦呢? 要减少不良的刺激。平时应多看一些健康有益、轻松愉快的影视录像或小说,少看或尽量不看易形成噩梦情景的影片或小说,避免不良的刺激在记忆中储存。睡眠前最好不要过度用脑,以免大脑皮层过度兴奋而引起梦境。(zpc12bc代理周公解梦) 注意睡眠的身体姿势。一般采取右卧睡眠较好。仰着睡的时候,双手双脚自然垂直,枕头不要过高。要纠正趴着睡觉的不良习惯。希望能帮助到你,祝您好梦!

  • 刘诗诗的个人资料.

      姓名:刘诗诗 刘诗诗 (16张)   原名:刘诗施(拍《月影风荷》时总导演平江锁金改名为刘诗诗)   昵称:诗诗、诗宝、SS、美诗、吃货 族别:回族  粉丝名:小狮子   性格:多重性格   生肖:兔   爱好:上网、购物、看书、吃、听音乐、旅游   学历: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   偶像:母亲、孙艺珍(韩国)   经纪人:蔡艺侬   出道年龄:17岁   婚姻状况:未婚   语言:普通话、英语   略通语言:阿拉伯语   百度ID:shishi310(已认证为:刘诗诗i)、吃货小跟班   想去的地方:印度和埃及(已去过)   想演的角色:类似野蛮女友   喜欢的颜色:紫色、蓝色    喜欢听的歌:偏感伤点的 喜欢看的书:科幻类  喜欢自己演的角色:每一个都有很努力的去塑造,都很喜欢   喜欢的口味:辣味偏多   喜欢的零食:梅子   喜欢的餐馆:小饭馆   喜欢的职业:演员   喜欢的运动:跑步、逛街、游泳   喜欢的乐器:钢琴   平时的休闲活动:跑步、逛街。   口头禅:"天那...!!!"和"晕!"   荧屏(以及人生第一次)初吻:与袁弘拍《射雕英雄传》   穿衣风格:简约,舒服    座右铭: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最震撼的,一样是天上的星空,还有一样是我们心里高尚的道德标准   ————康德 圈内好友  马天宇、胡歌、杨幂、唐嫣、袁弘、林更新、郭晓婷、霍建华、吴奇隆、陈龙、迟帅、刘雨欣、刘心悠、韩栋、郑嘉颖、叶祖新、叶青、郭珍霓、张钧甯、林依晨、吕一、佟丽娅 等  通信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宜昌路751号E仓C1-6 唐人电影2楼 hana 转 刘诗诗收   邮政编码:200060

  • 刘诗诗为什么对吴奇隆死心塌地

      其实一开始我的女神找了一个这么大的老公我真的接受不了,但是参加活动看到诗诗的样子真的是很幸福的,应该不仅是诗诗爱吴奇隆,吴奇隆应该也会很疼爱诗诗的,毕竟这个女孩真的太棒了

  • 刘诗诗的偶像是谁

      姓名:刘诗诗   生日:3月10日   身高:165 cm   体重:44 kg   血型:B   学历: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   爱好:舞蹈 旅游 听音乐   诗诗的昵称:昵称嘛..大多时候是"诗"或者"狮子"   诗诗小时候长什么样:小时候的样子...根据诗诗妈的说法呢...是小时侯比现在好看...   诗诗特别想去的地方:印度和埃及   诗诗最爱吃的水果:水果嘛..不怎么挑食哦..呵呵呵呵..为什么我吃完就胖?!!   诗诗是哪里人:北京人...居住在龙骨山山洞里...开玩笑啦!!!不要当真啊!!!   诗诗用过什么笔名:笔名..记忆中...记不清了.   诗诗的口头禅啊:最近是"天那...!!!"和&qu贰t;晕!"   诗诗fans昵称:这个...大家说了算!!!   诗诗最喜欢的话是:比较多...   诗诗私下性格:多重性格   诗诗最爱的颜色:随心情变动...蓝色..   诗诗的广告经历:无     经济公司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宜昌路751号E仓C1-6 唐人电影2楼 hana 转刘诗诗收    邮编: 200060     演出经历   电视剧   年份 名称 饰演角色   2007年 《聊斋奇女子》 辛十四娘   2007年 《射雕英雄传》 穆念慈   2006年 《少年杨家将》 罗氏女   2005年 《陆小凤之大金鹏王》 孙绣青   2005年 《飞花如蝶》 棋儿   2004年 《月影风荷》 叶风荷   MV   2004年 邵兵《落花之夜》,《风最冷的时候》   这个是目前最详细的档案了 但是还是没有你想要的答案 十分抱歉

  • 杜甫的《属相》课文注释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注解】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锦官城:现四川省成都市。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自:空。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开,开创。济,扶助。【译文】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

  • 诸葛亮是否为周易做过注释?

      据我所知,好像没有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向来列为“五经”之首。三千多年来,它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放射着智慧的光芒;在东方各国有其广泛影响,在西方世界也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无论国内国外,都掀起学习《周易》的热潮。一部古代文化典籍有如此持久的魅力,在世界文化史上可谓绝无仅有。但是,社会上对《周易》的价值,认识很不一致,有加以澄清之必要。   《周易》是古代经邦济世的宝贵经典著作   汉代以来,《易经》就被列入“五经”,它对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历代明君贤相、志士仁人无不认真研读,从中汲取治理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经济、提高道德思想水平的原理原则。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只有几千字,传说是周文王所作,《易传》有两万多字,传说是孔子写成的。实际上经与传不一定是文王和孔子亲自写的,它代表了上古贤哲的社会政治思想,其中包含着民主性的精华,对后代政治思想、管理思想多有启发。《周易》十分强调国家的统一,反对分散割据。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几千年来保持一统山河,各民族团结和睦。《周易》提倡“万国咸宁”,中国从来主张天下一家,同邻邦友好相处。《周易》主张发展农业,安定人民生活;国家要节约开支,“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发展手工业,使物产丰富,方便群众,“备物致用,立成器,为天下利”;还要发展商业,促成物资交流,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有浓厚的民本思想,要求君主时时注意“聚人”、“安民”,如果人民离散,无安土之心,社会就不会稳定。它教导历代仁人志士“与民同患”,深体民瘼,洞察时艰,把人民的忧患放在心头。《周易》也注重法治,主张“明罚敕法”,就是法令要公开,使人人明白;执法要公平,赏罚分明,“刑罚清而民服”。不纵容违法者,不枉罚无辜,一切法令制度贯彻“遏恶扬善”的原则。中华民族富有革新精神,每到历史发展的危急时刻,总有仁人志士奋起进行政治经济革新运动,这也同《周易》思想哺育分不开,《周易》最早提出“革命”主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革命”二字固然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概念有本质区别,但它主张“革命”事业,必须“顺乎天而应呼人”,即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可取的。《周易》告诫人们:“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引起变化,变化了就会畅通,畅通才能持久。过时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要及时修改,“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当去掉的就去掉,当实行的就实行,“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周易》教育后代人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满足现状,存和平麻痹思想:“君子安而不忘危,有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提出的许多主张,都是从统一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政治目的出发的。不少原理原则对今天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周易》是充满辩证智慧的哲学著作   在大学哲学的课堂上,自建国以来,年年都在讲《周易》。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先生说,《周易》是一部辩证的“宇宙代数学”。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赞道:“《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周易》的确包含着相当丰富而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周易》最有名的哲学命题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毛泽东同志对这句话表示称许:“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20页)《周易》的“易”字,主要是变化的意思,《周易》是一部讲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的变易法则的书,它是古代辩证法思想最重要的源泉,它把阴阳这一对范畴作为它的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天地与人无不包含一阴一阳的矛盾双方,“阴阳接而变化起”,“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中,整个宇宙是奔流不息,生生无穷地变化着,没有一刻停止;更重要的是《周易》指出:宇宙万物的无穷变化的根源,不是来自世界的外部,不是靠超自然的神灵主宰,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其固有的一阴一阳的矛盾性,这就是事物变化的内在动因。《周易》反对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世界观,它对世界万物的变化,从来持积极肯定态度,指出:“天地之大德日生”,“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周易》认为,整个宇宙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生生日新的“大化”之流。同这种生生不息的宇宙观相适应,《周易》诱导人们树立“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指导人们的政治实践活动。它认为人在自然、社会的变化面前,不是无所作为的恰恰相反,应当发挥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过程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在客观事物的变化中,不可墨守成规,因循旧章,“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周易》强调“见几而作”,即要求人们处事接物要善于观察动向,看准兆头,把握最有利的时机,采取果敢行动,“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周易》告诫人们凡事不可过分,“损而不已必益”,“益而不已必决”,要时刻想到“物极必反”的原则,防止“亢龙有悔”的局势。“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丧,知存而不知亡”。“亢龙有悔,穷之灾也”。就是说进与退,得与丧,存与亡,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能只看到一时的进、得、存,要时刻警惕走向它们的反面,即退、丧、亡。做事走向极端,不免造成不良后果。《周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受到历代哲学家的重视,它在中国辩证法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不少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都从《周易》中汲取思想营养,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方法。   《周易》是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周易》思想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易》本身并不是专讲自然科学的著作,可是它的确为古代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自然、认识自然的精湛的思想武器。16世纪以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西方,这曾经引起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惊奇”。他说: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科学家们得力于两大法宝,一是以欧几里德几何学为代表的形式逻辑思维方法;一是以培根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实验方法。爱因斯坦说,这两大法宝,中国古代贤哲显然都不具备,然而值得惊奇的是,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所以中国古代科学家能够更早更快地破译许多宇宙之谜。《周易》哲学思想为中国古代科学家们提供了先进的哲学世界观,作为他们探讨宇宙和生命奥秘的指导原则,如大化流行,生生日新的宇宙发展观;万物变化,物极必反的矛盾转化思想;仰观俯察,穷理尽性的唯物主义认识原则;人能“赞天地之化育”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等。这一哲学世界观较之西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显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更为重要的是《周易》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套别开生面的象数思维模式,这是西方文化中根本不具备的。易学象数思维模式,突出地反映了东方思维的特征,至今还令人向往。象数思维方法,简单地说来,有以下一些特征:一、取象比类,是象数思维的基本特征,从思维借助于“卦象”这一点看来,它富有形象思维的特点;从取象的目的在于“比类”而言,它有着逻辑思维的特性,因此,取象比类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互诱导的特殊思维方法。二、阴阳对称,刚柔调和是象数思维的致思准则。一阴一阳,一刚一柔,相反相成,对称互补,构成统一和谐的宇宙万物,这一对称协调原理,在传统医学、药学、方剂学中得到广泛运用,气功、武术乃至书法、美术中都有巧妙的表现,在传统建筑结构、园林布局中,运用得更是淋漓尽致。三、整体思维,体现了象数思维的合理内核。《易》学将人体小宇宙和自然大宇宙,都看作有机统一的整体,对待每一件具体事物,首先从各个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考虑它与其相关事物的相互制约的整体关系,这种思维方法,实际上包含着原始的系统论思想,传统医学可说是整体医学,它采用整体诊断与整体治疗方法,从开放中求得整体机制的平衡发展,是其精髓。四、强调序列,注重节律,是象数思维的突出优点,易学从来注意自然界大自天体小到草木的运动发展的周期性。主张“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奏天时”,违反天时,人必受到自然的惩罚。宋代哲学家朱熹,在《周易》卷首附入河图、洛书、伏羲八卦、文王八卦、六十四卦方图、圆图等,这些易学图式反映了神妙的象数思维方法的特征,至今引起海内外科学家的注视。美籍华裔学者扬振宁、李政道大加称赞自不待言,现代电脑的鼻祖莱布尼兹,早已声称他所创立的二进制原理与《易图》(指六十四卦圆图)“完全一致”,著名量子物理学家玻尔更把易学中的“太极图”设计在丹麦国王授予他的勋章中。这表明太极图所反映的思维方法受到西方科学家的极大推崇。   《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的突出地位   《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三千年来,注释、阐发、评议《周易》的著作,共有三千多种,平均每年有一种易学著作传世,这是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为什么研究《周易》历久不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有过评论,写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当前《周易》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有文字学、考古学、哲学、政治、宗教、人伦、历史、文学、美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天文、数学、物理、生物,还有医学、气功、武术等。《周易》为古代文化中的传统思维模式与思想原则奠定了基础。它既包含“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为工具理性所掌握的自然知识,又含有“观乎人文以为化成天下”,为价值理性所追求的人文理想。《周易》阐扬的“保合太和”理想原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周易》对中国文学艺术影响深远,它为中国美学建立了理论基础,其取象思维原则,对古代诗歌的比兴创作方法启迪极大;其“意”与“象”结合的思维模式,孕育了中国画的创作方法,美术家多认为“太极图乃书画秘诀”。舞蹈家们则认为八卦是认识宇宙的构架,同时也是审美标准的符号,对民间舞蹈影响特深。《周易》的阴阳协调原理,影响中国建筑艺术,工艺技术,同西方艺术大异其趣。《周易》是融象数与义理于一体的独特思想体系,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富有开拓未来的精神,故不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也堪称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周易》的价值为何受到人的扭曲   《易经》五千言,大家公认它的确是上古的一部占卜之书,自孔子作《易传》十篇,对它加以哲学诠释,经同传合在一起,早己扬弃了它的占筮功能,而成为政治、哲学经典。不过《易经》虽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毕竟对《易经》的筮法作了解释,所以有人认为《易传》有两套语言,一是解释宇宙衍化法则和人类社会的起源及发展规律的;一是解释卦象、爻象及占筮方法的,不过《易传》所讲的这套占筮语言,也浸透着深刻哲理,故研究《周易》者对这两个方面都会涉及。《周易》这种一身二任的状况,在战国以后就早已分离了。《周易》的占筮作用,为学者们所轻视,却被一些数术家引为同调。数术是古老的民间文化形态,包含看相、算命、占卜、风水、奇门遁甲、六壬等方术,现在通称神秘文化。数术在二十四史中有记载,《四库全书》子部有著录。历来学术界对数术有争议,见仁见智,评价不一。不少人认为数术是《周易》的应用,这种说法并不确切。数术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神秘文化系统,不同的数术同《周易》的关系也很不相同,大都是一种外在关系。数术同《周易》的关系,总的看来,数术只是借用了《周易》思想体系中的某些符号和述语,很少正确利用《周易》的哲理。首先,《周易》的天人统一思想,被歪曲地利用去说明数术中的神秘的天人感应思想;其次,易学中的河图、洛书、太极图、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等象数图式,被借用去作为诱导非理性的直觉思维的形式;再次,《周易》中的天道、阴阳、八卦、六十四卦,封气、纳甲等概念和术语,也被借用去作为建立数术思想体系的术语。《周易》之所以能够被数术所利用,是由它的符号系统的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有着社会历史原因。江湖术士打着《周易》的旗号,利用数术宣扬封建迷信,有人认为这是“《周易》热”带来的不良后果,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周易》本身是原始科学与神物迷信相结合的产物,正如列宁所说:其中“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学之类的幻想是联结在一起的”。我们的任务是将二者加以剥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学者们研究《周易》,涉及数术,目的在去伪存真,从文化发生学角度,追溯古代巫史文化的发生发展,而不是舍本逐末。有的人抱着正确目的研究数术,是把占筮看作同“常态因果关系预测”不同的一种“非常态因果关系预测”,力图探索原始的预测方法,是否能为科学预测方法的建立提供某些借鉴或补充,也是探讨如何将《周易》用于决策科学的一种尝试。数术长期在社会上流传,未免泥沙俱下,真伪难分。有些人打着《周易》旗号,美其名为《周易》应用,实际上只不过是包装自己;在他们心目中,《周易》仅仅是一本占卜书。可是,他们却不仔细想一想,《周易》的价值果真如此,那么,几千年来一直把它列为经典,成为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这岂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原来这些人对《周易》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象数思维方法的基本内容,并不了解。《周易》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它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人为的扭曲,应当予以澄清。《易经》被列为“五经”之首,《易》乃大道之源,它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歪曲不了的;少数人肆意歪曲它,为了掩饰自己散布封建迷信,欺骗群众的目的,毕意是徒劳的,只能暴露自己对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无知,终会落得弄巧反拙的结局。不难预料,近年来学术界所掀起的“周易热”,一定会在“双百”方针指引下,沿着健康的学术研究的道路不断前进,它所固有的多方面的学术、思想价值,终久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正确认识。《周易》研究的深入发展,一定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 怎样看彩票八卦图?

      八卦图腾属性所指的马、牛、羊、龙、鸡、豕、雉、狗形象在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图腾形象与地球地理构造形态呈现出对体,斯堪的挪威亚一致性。 按照八卦图腾反映的地球地理构造形态或者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看到“乾,马首;(北美大陆)”、“兑,羊口(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处)”、“巽,鸡股;(俄罗斯北冰洋北部)”、“艮,狗手;(北冰洋欧洲斯堪的挪威亚半岛处)”按照图1由西向东排列艮、巽、兑、乾四卦环绕北极和北冰洋呈“十”字形排列。(图2)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共有三部记叙八卦的著作,除《周易》外,还有《连山》、《归藏》两部已经失传的著作,《周易》始卦为乾,《连山》始卦为艮,《归藏》首卦则为巽。可见乾、兑、巽、艮四卦环绕北极和北冰洋呈“十”字型的图腾卦位排列,皆能满足《周易》、《连山》、《归藏》论及八卦起始卦位的要求,这种卦位的排列组合既是八卦图腾象形地表现地球理构造的客观反映,又符合中国古代历史沿袭的要求。此图的排列与《周易》文王八卦隔位、八卦相错的格局对应,其中乾、巽、艮卦位一致,仅只有兑卦有所不同。 从八卦图腾其他卦位在地球地理位置的来看,《周易》八卦图中的震卦为龙图腾,龙图腾在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中是由跨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四大海洋水系,一条长达几万里联系各大陆板块巨大海底山脉体现的,龙图腾之首位于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大西洋北部、北冰洋海底。震,龙足,其位置在印度洋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脉“入”字形山结处,如鼎图腾之一足;坤,牛腹,位于非洲大陆;坎,豕耳,系指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离,雉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海底,坤、坎、震、离四卦都处在相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理位置上,这样以南极为中心也呈“十”字形成另外一组卦象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