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夏至日出日落时间

  • 今年夏至那天的日出日落时间?

      6点日出,18点日落

  • 北京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出日落时间是多少

      春分秋分6:00

  • 日出日落时间与什么有关

      日出日落时间与该地的经纬度和季节有关。   经度的影响:地球自转造成昼夜更替,东边日出日落早于西边(纬度相差不大的情况)   举例:2017年1月1日北京7:36日出17:00日落,而西边的乌鲁木齐9:43日出18:45日落。   纬度的影响:由于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冬半年纬度越高昼长越短,夏半年反之。如:同一天广州7:08日出,17:53日落,经度和北京相差不大,但是日出早,日落晚,这是昼长造成的。   季节的影响:同一地区昼长夏长冬短,冬至日北京7:32日出 16:53日落 夏至日4:46日出 19:46日落。   由此可以判断,在国内各地区中,冬季西南日落晚,东南日出早,东北日落早,西北日出晚;夏季西南日出晚,东南日落早,东北日出早,西北日落晚。   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散射和视角作用,在平地上视觉的昼长比理论昼长长,所以查得春秋分昼略长于夜;纬度越高太阳的落下过程越斜,散射更明显;同时,散射还造成日出前和日落后的曙暮光现象,即天亮比日出早,日落比天黑早(视觉持续时间,在北京大约是30分钟,与天气,地形有关)。   日出日落时间之间日上中天的时间为12点的说法不正确。有经度影响,也有季节影响。北京的经度约为116.5度,比东经120度东八区基准时间晚14分钟,年平均日中时间为12:14,一年当中还有变化,立冬日为11:58,立春日为12:28。此变化由公转轨道椭圆引起,造成日出日落时间的摆动。立冬和立春昼长几乎相等,但是日出日落时间各相差了30分钟左右。

  • 夏至节气是什么意思?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夏至(summer 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夏至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余下全文>>

  • “夏至不过不热”,夏至过了什么时候热

      夏至只是白昼最长而已,并不是气温最高。地球的大气对热的传递有一定的滞后作用。在大气的作用下,北半球的最高气温是出现在8月份的。

  • 夏至是特马是什么生肖

      夏天的生肖是蛇马羊

  • 夏至日出时间是多少?日落时间是多少?

      赤道上永远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   其它地方是不确定的,具体算法:日出时间=(24-昼长)/2   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     或:一天有24小时,包括白天和黑夜,夜长=24-昼长,而凌晨0:00可以看作是黑夜的中点,日出时间=夜长/2,日落时间=24-日出时间。

  • 济南名字是怎么取的?济南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济南的来历   甲申秋,济南游,北出珍珠泉宾馆至大明湖西外河堤上,几位老者悠闲垂钓。为寻祖,特与杨玉仁老先生搭话,问寻“济南府济阳县曲堤街”所在,老人家热情地说:“这是个老地名啦!”并详细告诉了怎么个找法,我高兴极了,因为这是三百多年前清朝顺治年间家祖闯关东留给后人的地址。   提起济南的历史,老“济南通”饶有兴趣地讲起了济南的风光及名称的由来。他说:老济南城,有三十二条街,以前有个皇帝到这里巡游时,在大明湖边薅了一棵苇子,就听了“吱儿”的响声,皇帝感慨地说:“这玩艺生在泥土里,长在雨水中,薅时节节能发出响声。”皇帝边说边在地上画出一个“ ”字来,接着就赐名说:“这儿就叫‘ 南’吧。”这打以后“ 南”就叫开了。   事后,笔者对这个故事怀着浓厚的兴趣,查寻这个“ ”字与“济”的内在联系,《说文》说“济”是“泲水”,而“泲”又是“沇水”,“沇水”又是“济水”的别称,看来古“济水”、“泲水”“沇水”是同一水系。“济”与“泲”是同音字。现有工具书虽然查不到“ ”字,但“ ”与“济”应是同音同义的异体字,明古音学陈第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老济南讲的这个故事也尽在情理中,这个“ ”字虽然没有被收入典籍中,但它是此皇帝自造字轶失民间的趣闻吧!

  • 为什么济南的泉水特别多

      这是因为济南位于南部山区和北部平原的分界线上。这里的山区是由岩石组成的,平原的泥土下面也隐伏着岩石。可是山区的岩石和平原下面却不完全一样。山区的岩石,是在大约4亿年以前形成的,是一层很厚的质地比较纯粹的石灰岩;而平原地下却有岩浆岩。山区的石灰岩以大约30度左右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到了济南,正好被地下的岩浆岩截断。     石灰岩本身不是结合得很紧密的,有孔隙、裂隙和洞穴,能够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水和地面水一样,也总是要从高处向低处流的。顺着石灰岩岩层的倾斜,南面山区的大量的地下水拼命向济南一带运动,这就是济南泉水的水源。     大量的地下水流到济南以后,一方面碰到了岩浆岩的阻挡,由于岩浆岩不像石灰岩,它的组织很紧密,所以地下水到了那里,遭到阻尼,真所谓水泄不通;另一方面,济南地面上覆盖着一层不透水的粘土,地下水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那里拦蓄起来的地下水越积越多,由于不能前进,因此必须另找出路。这些地下水终于打开了出路。因为有的地方地下存在裂缝,这给地下水的排出开了方便之门,那积聚的地下水沿着这些裂缝夺门而出,于是就出现了天然的涌泉。     总之,济南的泉水所以会特别多,是由于它所具有的地质条件造成的,南部的山区所储藏的丰富的地下水,就像专门供给济南泉水的用之不尽的天然水塔,使济南的泉水总是喷不完。

  • 夏至星座有哪些??

      巨蟹6.2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