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传统节日的由来

  • 白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白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街、火把节。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 白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5分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远近闻名。?     三月街     古代亦称观音市或观音会,据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夏历三月举行,地点在大理城西苍山中和峰脚下。节日内容原是佛教庙会,举办隆重的讲经拜佛活动。近年来 ,已逐渐演变成物资交流会。每到会期,各族人民云集这里进行贸易,举行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     火把节     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丹是白族人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这天,每个村 寨都要竖立高大火把,各家立起小火把。夜幕降临,大小火把一齐点燃,犹如千万条火龙在 漫山遍野奔驰,人们游行田间,捕虫灭害。刚生婴儿的家庭,在大火把下请乡亲们喝"喜酒 ",祝贺母子平安。     绕三灵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举行。届时白族群众朝拜金龟寺、圣源寺、崇圣寺,同时在寺庙前的草地上通宵尽情歌舞。

  • 兰坪白族的传统节日

      节日火把节、三月街(民族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是白族传统的节日。除此之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初一有抢新水的习俗,谁第一个接到新年的第一汤泉水,那么来年里肯定会很吉祥。在初一到初五不准动除了厨具以外的金属器具、泼水、扫地。初二祭天地,初三祭山川、草原 。兰坪县白族则于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原始的祭祀活动。祭祀仪式在村旁一棵大树下举行,以黄牛 做牺牲,称“登天牛”,这棵大树称“天牛树”。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n#8_3

  • 白族生活的习俗

      白族的习俗我觉得还是蛮好玩的,我了解的不多就知道多少说多少吧,喝茶好像有个什么三道茶,好像是甜茶苦茶还有个不知道了,然后就是结婚办酒席的时候,新朗背着新娘子在婚礼现场一路走着一路让来参加婚礼的宾客掐新娘。。。。。知道的只有这些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想更了解的深刻些就到云南储理玩上几天就知道了。。。。

  • 白族有什么生活习俗 饮食文化

      一、服饰   早期男女衣服多用棉布自制而成。老年男子多穿对襟短衣、大襟长衫、大摆档裤。头戴瓜皮小帽。脚穿布制圆口虎头鞋或荷叶绣花鞋。青年男子多穿蓝白对襟衣,套银钮黑褂,黑蓝色摆档裤,头戴瓜皮帽或包头、毡帽。系腰带。脚穿布制连绊鞋或绣花叫底皮衲。到民国初,年青妇女穿着改变,衣着各色大姊妹装和红、紫、黑褂,自绣各种花案,配上各色宽窄花边。银光片订在衣袖衣襟上。裤子为黑蓝、水红。中老年妇女也有裤脚镶花边的。姑娘们系有黑蓝布系腰或绣花围腰。脚穿各种布制的绣花鞋。喜戴银、玉耳边环、柳叶耳环。手镯有滑标、扭丝、平扁银、玉镯、还多戴金银戒指。   已婚妇女束后发髻,髻上有红头绳别上银簪、玉簪,有的套上网兜。也有用4寸宽、1寸长的黑衣布条围住发髻和顶部的。五十多岁后,衣服花纹逐渐减少,多穿短而宽、袖口大、长到膝的大襟衣,外套一件满镶满滚的黑褂,系黑蓝色系腰,穿普通裤,脚穿鼻尖船形布鞋。封年过节和做客,才戴耳环手镯。   二、 婚姻   1、说亲 :男方父母探好女方姑娘后,托媒到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同意,就把姑娘生辰八字告知男方,经男方请人“合八字”,若婚姻合,表示这门亲事已定。   2、订婚:在合婚后,男方择定吉日“喝订酒”,日期多以正月初二、十六为吉。   3、结婚:日期多在十冬腊月或正二月,分搭彩(杀猪)、正婚(正客)、回门(谢彩)三天。   4、迎亲:俗称讨媳妇。过去是骑马或坐轿,吹唢呐接亲。   5、认亲:第三天回门认亲,就是娶亲后的第一天。   三、喜事   1、满月酒:这是婚后生头胎婴儿请客,届时男女双方的伯母、婶婶:姑妈、舅母、娘娘,每人送20个鸡蛋,红糖1斤,米1升,布料3尺,到男方祝贺恭喜。   2、报喜:这是妇女生育后第三天,丈夫要带上一瓶酒,到岳父母家报喜。   3、戴百家锁:小孩满周岁,要到本主庙祭祠。并请夫妻双全、子女多的二老给小孩戴一把长命百岁锁,祝小孩健康成长,兴家立业。   4、建新房:地基选择、动土挖基必须请地师择定,立木梁这天称造大吉,要贴新对联,亲朋好友送礼鸣爆竹祝贺,主人杀猪祭祀土地神、祖先和鲁班,请客一天。   5、 做生日:老人活到六十花甲,要请客做生日祝寿。   小孩一年一度做生日,往往杀只鸡,摆上点糕点。   四、节日活动   1、春节: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六,是白族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   2、过小年:即元宵节。   3、清明和冬至这两个节日,要到坟山墓祭祀祖宗。   4、端阳节:大人小孩都要戴五色线,喝菖蒲雄黄酒,以消患难。   5、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晚上杀鸡祭祖。晚饭后天黑,点火把,把全家端午节戴的五色线剪下塞入火把烧掉。   6、中元节:又叫“七月半”是白族的“接祖节”。   7、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五、禁忌   1、忌日:除夕晚上、大年初一忌串门子,忌口吹火。妇女忌洗衣梳头。建房办喜事,忌家长属相年月日。丧葬忌重丧、重佛,立秋之日,忌做农活,忌用刀、锯、斧、镰、锄。   2、忌人:在外死亡忌抬入村进家,只能在村外收殓入葬。非正常死亡忌入祖坟。“安财门”后一周内忌外人进入。妇女生育不满月忌入他家。老人落气未安埋前孝子不能进入别人家门。   3、忌讳:妇女忌披头散发和赤脚哭闹而上别人家门。在别人家中忌哭泣流泪。出人家门忌踩门槛,手排门枋。饲养牲畜不得进别人家门。   4、忌食:除夕晚杀的公鸡肉外人不能吃。   六、丧葬   1、装棺守灵:老人寿终,一般将丧事作喜事办。选好吉日,念经超度,亲友前来奠祭后,才能出殡安葬。在家停放期间,儿女要昼夜守灵。在超度期间,要办酒肉,请前来奠祭的亲友吃饭。   2、出棺送葬:出殡时,街坊邻友自带抬具帮助抬棺。为死者念经引路,孝男拄拐哭丧棒走在棺前,孝女走在棺后。棺材抬至绕棺处,摆在高凳上,由念经先生举行绕棺仪式。念完《绕棺经》,称为“搭桥过路”,遇到过桥时,孝男跪在桥上,棺从身上抬过,称为“背棺”。   平坝地区的白族人民,主食多为稻米、小麦;山区则以玉米、荞子为主。副食品有各类菜蔬、野菜和多种山川特产。   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并善于腌制火腿、弓鱼、螺丝酱、油鸡枞、猪肝酢等各种味美可口的菜肴。白族人民喜喝烤茶。烤茶时,用一陶制小茶罐将茶叶烤黄,冲以沸水,顿时热气翻腾,芳香四溢。有客来家,必烧烤茶水招待,每次只斟浅浅半杯,饮后口角留香,热渴顿解。大理等中心地区的白族人民,还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称“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再切成肉片或肉丝,佐以姜、葱、醋、辣椒,以宴请客人。此外,还有用糯米酿制的白酒,用苍山雪炖梅和糖制成的“雪梅”,邓川特制“乳扇”品也都十分可口。

  • 傣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的传统节日一共三个: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   1、开门节和关门节这是两个紧密联系的傣族传统节日。关门节从七月中旬开始,大约要持续三个月,而开门节时间约在十月中旬。关门节期间,不嫁娶、不盖房,村寨内不举行大的娱乐活动。三个月后,关门节期满,傣族人就会举行开门节庆祝活动了。开门又被称为“出洼”,节日这天,将关门节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节日第二天,全家男女老幼到寺庙拜佛;第三天,便要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就是集祭祀、集会、百艺、商贸于一体的庙会。开门节期间,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祭拜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等。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所以开门节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青年们可以在这时谈情说爱或结婚,成年人则可出外办事或串亲访友。2、泼水节除了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最有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公历的四月中旬。泼水节这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互相祝福。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越泼越激烈,鼓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期间还会举行赛龙船、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如果您节日期间来到西双版纳,除了感受欢快的节日气氛,还可以看看傣族人居住的特色竹楼:近似方形的竹楼以数十根粗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茅草排覆盖屋顶。在这里还可以吃到喷香可口的竹筒饭,欣赏到傣家姑娘美妙绝伦的孔雀舞。不过,去之前了解一下傣族人的禁忌也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等。

  • 七月有什么传统节日

      农历七月   1,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2,七月初七,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3,七月十五 ,是地官舜的诞辰,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盂兰盆会传世,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4,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诞辰   5,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6,七月二十三,诸葛武侯诞辰   7,七月三十 ,佛教中地藏王菩萨诞辰(地藏节)

  • 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天行键   [神机真人] 彝族   火把节 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 石林、楚雄、大理 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插花/打歌节 二月初八 大姚、双江 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青年男女盛装跳“左脚舞”   密枝节 二月初八 石林 祭龙树、野餐   祭龙节 二月初八 景谷 跳芦笙舞   赛衣节 三月二十八日 大姚 赛衣   三月会 三月二十八 牟定 赶集、跳舞   虎节 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 双柏县小麦地冲 跳舞     白族   三月街 三月十四至十六日 大理 物资交流、赛马、赛龙舟、歌舞   绕三灵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大理 绕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节 六月二十五日 大理村寨 驱邪求吉、祈求丰收   本主节 日期不一 大理 供奉“本主”、诵经唱文,焚香磕   头、歌舞、游乐、竞技等   石宝山歌会 七月末八月初三天 剑川 弹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节 一月三日 屏边、永善 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纳西族   米拉会/棒棒会 五月十五日 丽江 赛马、农具交易会   祭天 节期不定 丽江 祈年求丰,消灾除邪   骡马大会 三月七月 牲畜交易   三朵节 二月初八 丽江 赛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会 七月中旬 丽江 大牲畜交易、对歌     摩梭人   朝山节 七月二十五日 泸沽湖 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     景颇族   目脑纵歌 一月十五日 潞西、陇川 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 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会 藏历除夕 迪庆 跳神节目   赛马会 五月初五 中甸草场 搭帐篷,野炊、宴客、赛马   成道日 十月二十五日   端阳节 五月初五 迪庆 赛马、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布依族   牛王节 四月八日   罗平、富源 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傣族 泼水节 版纳、德宏 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采花节 景谷 采花献佛   送龙节 公历一月 西双版纳大勐龙 送祭品给龙龚     哈尼族   扎哩作 一月一日 墨江 祭祖、对歌、荡秋千、宴请   阿玛突 二月属龙日 金平 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节 八月第一二个龙日 红河 尝新、祭天、祭亲奠   苦扎扎 六月 红河 对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 十月 思茅、红河 祭祖、通街宴   姑娘节 二月二日 红河 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节 三月第一个属牛日 思茅 祭母、唱思母歌     壮族   陇端节 三月 富宁 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僳僳族   刀杆节 二月八日 怒江、保山 上刀山、跳嘎   赛歌会 腊月或正月上旬 怒江 赛歌、沐浴   澡堂会 春节 迪庆 沐浴、交友     回族   开斋节 回历十月一 昆明等地 礼拜、赠“油香”等   古尔邦节 回十二月 昆明等地 团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芦节 十月 澜沧 跳芦笙舞、物资交流、   扩拾节 正月初一 澜沧、孟连 接新水、跳芦笙舞、狩猎   祭太阳神 立夏日 澜沧县 敬献神灵、祈祷年丰     佤族   拉木鼓节 腊月 西盟、沧源 拉木鼓、剽牛、跳舞     瑶族   盘王节 五月二十九日 文山、红河 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转山会 五月五日 宁蒗 转山、歌舞、鸣枪     阿昌族   会街 九月十五日 怒江、德宏 耍青龙、白象、跳象脚鼓舞     基诺族   祭大 三月 版纳 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水族   端节 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 富源 铜鼓舞、对歌寻偶     独龙族   卡雀哇 腊月 贡山 剽牛、祭天、跳锅庄、互邀作客     爱伲族   耶苦扎 六月 版纳 打秋千、跳舞、聚餐     怒族   鲜花节 三月十五日 怒江峡谷 采集鲜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 腊月二十九日 怒江峡谷......余下全文>>

  • 白族的习俗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 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 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火把节: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不能去大理的旅游爱好者,可以去离昆明市最近的昆明市五华区沙朗白族乡就可以一睹精彩。

  • 穆斯林的传统节日

      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波斯语称“肉孜节”。与“宰牲节”、“圣纪”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开斋节是中国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视开斋节为盛大节日。时间是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是日早晨沐浴盛装,喜气洋洋地赴寺参加会礼,并按规定交纳开斋捐,藉以完善全月斋功,周济贫穷,共度佳节。会礼结束时,互道“色兰”,表示节日祝贺,并依礼俗宴请宾客,互赠节日食品。穆斯林有的在家诵读《古兰经》,祈求真主赐福;有的游坟诵经,悼念亡人。新疆地区突厥语系及其他语种的各民族穆斯林称此节为“小尔德”。此间除举行上述仪式外,还依照民族习俗欢歌载舞,以示庆贺。 (1)衣净。礼拜时必须穿干净的衣服。(2)水净。用洁净无染的水作大净和小净。(3)处所净。礼拜的地方必须是干净的。(4)举意。礼拜者要在心中立下意愿。(5)认时。礼拜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6)朝向正。礼拜的朝向是麦加,在中国是西向。 每一个礼拜动作又有六项仪则,称为“六仪”,或称“拜内六件天命”。“六仪”是“抬手、端正、诵经、鞠躬、叩头、跪坐”等。由于教派、教法学派的不同,在礼拜的某些细节上也有差异。礼拜使穆斯林身心同时受锻炼,对修身养性、保持心灵纯洁、提高思想和认识境界,具有积极意义。1935年底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曾在西宁参观回民“开斋节”。当时,北风凛冽,寒风刺骨,而会礼的回民都席地而坐,静听宣讲,没有丝毫浮动现象,上万人自动排班,有条不紊,行列整齐,动作一致,没一人喧哗早退。他在所著《中国西北角》一书中写道:“回民真是一个守纪律,服从领导,万众一心的好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