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节日禁忌

  • 除夕有哪些禁忌的事情不能做

      忙繁忙碌一整年,在外为生存奔波的时候,回到家中和家人一同吃一顿团团聚圆的年夜饭,就成为每一个注意传统的中国人心田深处最大的希望。那么,这一年之中最为人们所注重的家庭集会——年夜饭终究什么时候吃呢?   夏历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晚上的最后一顿饭就被叫做年夜饭,关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年中最紧张的一顿饭,又称“团聚饭”、“团年”或“合家欢”,这顿饭意味着辞别旧岁迎来新岁。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杀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恶声谩语,忌随地便溺,忌泼污水、灯油于地等。人们在大年三十到来时,一边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边沐浴更衣、清扫卫生,以驱疫病、除恶鬼。尤其是在年夜饭时,有更多的禁忌。   1、年夜饭就餐前,必需要先要预备供品祭奠先人。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完全,否则便是说人不团聚、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之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与先人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便是对先人不尊崇。   2、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假如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假如一般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间接说”没有了“……这些吉利话是人们的”除夕功课“,大人要教孩子说,否则新年不顺。   3、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以免混杂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形成小孩短命。正式进餐时,十分忌讳别人来打搅的,特殊忌讳有人来串门,由于这叫”踩年饭“,会使百口人不得安宁。   餐桌上的禁忌   1、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响,假如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包涵”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2、吃到骨头号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本人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本人的餐桌边,或放在事前预备好的纸上。   3、用餐的时候,不要吃得摇头摆脑,宽衣解带,满脸油汗,汁汤横流,响声大作。

  • 湖南都有什么节日和禁忌

      湖南相比于其他的地方,没有什么特殊的节日,无非就是一些传统的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过年,春节等。   湖南的节日禁忌:   中元节:禁忌和要注意的事情:给先人的纸钱要用白纸封包,纸上要写上先人的名讳。烧的时候先码好再点燃,点火后包封就不能再动了,不然先人收到的包封是破损的。除了包好的纸钱,还需要一些零散钱在烧包的附近烧,据说是给那些无人祭奠的野鬼零花的。   湖南春节禁忌   大年初一风俗禁忌:   1、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5、忌吃 药。禁忌动刀子和剪子。   6、忌动针钱。   7、忌斧子劈木柴。   8、忌借钱。   9、忌打家具(盘、碗、酒具等易碎物品),认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   10、白天不可午睡。

  • 农历节日的第一个节日是除夕还是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第一个节日。除夕: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

  • 除夕是指什么时候

      一年的最后一天

  • 为什么每年大年三十叫除夕呢?

      除夕,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 “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 除夕的来,历时间习俗

      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

  • 除夕的习俗

      早晨:扫尘   除夕一大早,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了。首先是扫尘。尽管在腊月廿四已经“扫尘土”,但除夕的清理卫生是为“过年”做铺垫的,旧俗在过年的三天里,家中不再扫地,以避免把“财运”扫走。故在除夕一大早,人们便将室内和院落清扫干净,将垃圾扔掉,以示辞旧迎新。过年期间燃放爆竹的纸屑则不再清理,寓意新年财源广进,五彩斑斓。   上午:贴春联   贴春联是除夕上午的重要内容。春联要在正晌午时(即十二时)之前贴好,称作“封运”或“封门”,超过十二时则认为不吉。   旧时市场上没有出售现成的春联,都是自家购买红纸自撰春联或请村邻的文化人代撰。每到年关在即,便是那些文化人最风光的时候。烧热的土炕上放一张方桌,以教师为主体的文人挥毫泼墨,为前来求联的村邻写完一家又一家,其乐融融。   春联的内容多取吉祥和谐之句,正门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家福满门”之类,同时还要贴左右对称的大福字和以尉迟敬德与秦琼为原型的门神画像,意在阻挡鬼魅的侵扰。老年人房间贴“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之类;新婚夫妇房间贴“长天欢翔比翼鸟,大地喜结连理枝”之类;卧室墙上贴“抬头见喜”,猪圈马厩贴“肥猪满圈”、“牛马成群”;车上贴“车行万里”,船前贴“船头无浪行千里,舵后生风送万程”。春联横批多是“吉星高照”、“万象更新”、“山河似锦”、“百业兴隆”等四字句。横批下悬贴用薄彩纸剪刻的吉祥图案挂帖,五颜六色,随风摆动,煞是好看。   此外,还要贴窗花、挂红灯笼。至除夕中午时分,转眼之间,家家户户春联映红,街头巷尾墨香四溢,节庆的气氛一下子就被烘托得热烈起来了。   据史料记载,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撰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桃符对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副真正合格的春联,尽管这位不问国事花天酒地的后蜀皇帝写完对联的第二年便被北宋灭亡了,却因这副对联留名后世。春联是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中午:团圆饭   除贴春联外,除夕中午的团圆饭可谓是一年中最盛大的午餐。其特点是家口齐全,菜肴丰盛。家人无论在何方就业,都要风尘仆仆赶回到父母身边吃团圆饭,共享天伦之乐。午餐必备的菜肴有鱼,寓意富富有余;鸡,寓意吉祥如意;豆腐白菜,寓意幸福发财;粉丝,寓意人长寿、运长久;桃罐头,寓意逃脱灾祸,祛病安康;美酒,寓意天长地久,生活美好。其他菜肴则因家庭经济状况而异。   新中国成立前,受雇于财主或工商户的长工、伙计,除夕中午也会受到雇主的款待,

  • 大年三十是不是除夕?

      是的,大年三十就是除夕。就是我们说i的阴历年(也叫农历年)。   除夕守岁,过了23点就是正月初一,新的一年开始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春节。(农历的每一天是从23点开始的,23点一到就是第二天的子时了.)

  • 除夕的习俗都有哪些?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习俗主要有:   1、年夜饭。   2、贴春联。   3、贴窗花。   4、贴福字。   5、贴年画。   6、燃爆竹。   7、祭祖。   8、挂灯笼。9、压岁钱。   10、接炤神   11、看春晚。   注意,个别地方略有差异。还有舞狮舞龙、磕头等习俗。中国民间在除夕还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田坎”。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历程: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中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 除夕是指什么?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图案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