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孩子的禁忌

  • 为什么除夕夜要放鞭炮

      民俗传里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指点下家家户户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在“年”兽闯进村里的时候,燃烧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吓走了“年”兽。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 除夕夜怎么过才开心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腊月二十五】   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过赶年,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   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30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腊月三十——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置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正月初五“送穷”,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七】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七宝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   【正月初八】   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八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元宵。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属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 孩子的卧室风水禁忌有哪些

      一卧室风水概况1、卧房形状适合方正,不适宜斜边或是多角形状。斜边容易造成视线上的错觉,多角容易造成压迫,因而增加人的精神负担,长期下来容易罗患疾病及发生意外。 2、卧房白天应明亮、晚间应昏暗 卧房应设有窗户,除了空气得以流通,白天更可以采光,使 人精神畅快,而晚间窗户应备有窗帘,挡住户外夜光,使人容易入眠。 3、浴厕不宜改成卧房 现代大楼管线整体施工,所以整栋大楼浴厕都设在同一地方 如果将浴厕改为卧房,势必造成睡在楼上和楼下两层的浴厕当中,而浴厕本为潮湿、不洁之所,夹在当中必然对环境卫生有所影响,另外当楼上马桶、水管一开动也绝对会影响到您的安宁,所以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4、房门不可对大门 卧房为休息的地方,需要安静、隐密,而大门为家人、朋友 进出必经的地方,所以房门对大门不符合卧房安静的条件。大门直冲房门容易影响健康和财运。 5、房门不可正对卫生间 卫生间是供人排泄的地方,容易产生秽气和湿气,所以正对 房门会对卧房的空气产生影响,对人的生体健康有害。 6、房门不可正对厨房或和厨房相邻 ,厨房炉火煎炒、排出油烟,容易影响正对的房门,危害人体健康,并且使工作表现不稳定。厨房是生火之处,甚为燥热所以也不宜与卧房相邻,尤其是睡床紧贴炉灶的墙。 7、房门不可对镜子 镜子有反射作用,在风水上可将煞气反射回去,所以可挡凶 煞。但是镜子对着房门会将凶煞冲克照进卧房,招来不好运势。 8、镜子与落地门窗不宜对床 镜子是用来挡煞,作用是把煞气反射回去,所以不可对床。 尤其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在意识不很清楚时,容易被映在镜子或落地窗里的自己所惊吓。 9、睡床或床头不宜对正房门 睡觉时最讲求安全、安静和稳定,房门是进出房间必经之所 ,因此房门不可对正睡床或床头。否则睡床上的人容易缺乏安全感,并且有损健康。 10、床头不可紧贴窗口 窗户为理气进出之所,所以床头贴近窗口容易犯冲。在睡床 上的人因看不见头上的窗口,容易缺乏安全感,造成精神紧张,影响健康。 11、床头不可在横梁下 天花板宜平坦,忌有横梁。横梁在心理上容易产生重体的感 觉,尤其人睡在横梁之下会感受到莫大的压力,造成精神上的压迫,影响健康、事业。 12、床头忌讳不靠墙壁 人平躺时不容易看见头顶上,所以床头宜靠墙、避免露空, 而减少安全感。否则睡在床上的人,容易精神恍惚、疑神疑鬼,影响健康、事业。 13、床应加高离开地面 床面应离开地

  • 求羊年除夕夜祝福短信 最好是自己写的 谢谢啦 20分

      xx,新的一年希望你多一些喜羊羊,少一些灰太狼

  • 丙申年【猴年】乙未月 癸丑日 男孩 戌时生人 姓桑 想给孩子起个名 不太懂五行禁忌之类的 求助网友

      孩子出生的八字是 : 丙申,乙未,癸丑,壬戌。   日主五行属水,八字五行齐全不缺。

  • 握手有哪些禁忌

      握手的八禁忌:   1)不要用左手相握,尤其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时要牢记,因为在他们看来左手是不洁的。   2)在和基督教信徒交往时,要避免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他们眼里这是很不吉利的。   3)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墨镜,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握手,才是被允许的。   4)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或拿着东西。   5)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或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份客套。   6)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与对方保持距离。正确的做法,是要握住整个手掌。即使对异性,也要这么做。   7)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没完。   8)不要拒绝和别人握手,即使有手疾或汗湿、弄脏了,也要和对方说一下“对不起,我的手现在不方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 孩子和父母一起洗澡有禁忌,你做对没

      父母需要注意孩子的年龄   当孩子还是小宝宝的时候,爸爸妈妈和女儿或是儿子一起洗澡是可以的,一般来说孩子到了3-4岁左右就要注意了,不能像小宝宝时期随便由父母谁来负责都行。最好开始培养新的习惯,由同性别的父母陪同孩子一起洗澡,男孩由爸爸带着洗、女孩由妈妈带着洗,随着孩子长大到了5、6岁的时候基本上孩子自己知道如何洗澡了,父母做好一些协助就可以。   父母需要对孩子性教育有关注   0-6岁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关键时期,一般孩子在2-3岁的时候开始对成年人的身体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和父母的身体、自己和小伙伴的身体、也会有一些问题问父母,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好奇心,要客观对待。   现在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身边没有兄弟姐妹缺乏了解异性的机会,尤其在3岁开始对身体感兴趣,如果孩子提出想要看看父母的身体,希望大家可以保持平静,大大方方地让孩子看看,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有的时候孩子可能就直接提出想要一起洗澡的要求,这也是让孩子了解到两性身体的差异的一个机会。

  • 怎么给孩子做小米粥 小米粥的食用禁忌

      一、给孩子做小米粥的方法   小米南瓜粥   原料:小米150克、南瓜300克   做法:   南瓜去皮切丁,小米淘洗干净,放入电饭煲浸泡1小时后,熬煮至软烂即可。   红糖小米粥   原料:小米150克、小枣10颗、花生仁、瓜子仁、红糖10克   做法:   1. 小米淘洗干净,放入汤锅中用清水浸泡30分钟左右;红枣洗净,去核,红枣肉切碎备用   2. 取汤锅,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小米,转小火慢慢熬煮,待小米粒粒开花时放入红枣碎,搅拌均匀后继续熬煮,待红枣肉软烂后放入红糖,花生碎拌匀,再熬煮几分钟即可。   小米山药粥   原料:山药45克、小米50克、白糖   做法:   1. 把山药洗净削皮,切成小块;小米用水洗净。   2. 锅中加1000ml水烧开,放入小米煮5分钟,放入山药一起煮,大火煮5分钟,小火煮15分钟,放入适量白糖调匀即可食用。   蛋黄小米粥   原料:小米2小把、鸡蛋1个   做法:   1. 砂锅中加入两碗水,烧开;小米洗两遍,沥干水;鸡蛋煮熟。   2. 锅中水开后,放入小米,搅拌几下,中火烧开后,改小火煮5分钟。   3. 鸡蛋剥去壳,取出蛋黄,放碗中用勺子碾碎,小米粥盛到碗内,上面撒上碎的蛋黄即可。   小米红枣粥   原料:小米30克、枣10颗   做法:   1. 小米洗净沥干水分;红枣洗净去核。   2. 小米,放入平底锅,用小火炒至干爽,并飘出香味即好。   3. 炒好的小米倒入砂锅,放入去核的红枣,倒入足量冷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熬至浓稠成粥即可。   二、吃小米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小米粥有那么多的营养价值,是不是就能够说所有的人群都适合喝小米粥呢?其实不然,有些人是不适宜喝或要少喝小米粥的。小米粥是凉性食物,所以气滞者忌用,即经常感到闷胀和疼痛的人不能喝小米粥。还有,体质虚寒者和小便清长者不宜多吃小米。体质虚寒的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胖,容易疲劳;面色偏白而欠华;食量较小,消化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唇舌偏白偏淡,脉多迟缓;性格内向,喜静少动;动作迟缓,反应较慢,容易生病;小便清长沙指小便的次数和每次的量增多,而且质地清稀,无明显臊臭气味,多见于阳虚虚寒的病人。如果你有以上特征,就不宜多吃小米粥。   因为小米粥中赖氨酸含量过低,而亮氨酸的含量又过高,不适宜当作老人、小孩和妇女产后的主食来食用,喝小米粥时要注意饮食搭配,免得缺乏其他营养素。   据《日用本草》记载,“粟米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所以,小米忌与杏仁同食,以免造成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小米和虾皮性味不和,同食的话会引起人恶心、呕吐;因为醋中含有机酸,会破坏小米中的类胡萝卜素,降低其营养价值,如无必要,小米和醋不要同食。

  • 活人禁忌

      活人禁忌,是一部优秀的恐怖灵异小说。作者阴十三。 正当网友为一些司该不该打而吵红了脸时,身为当事人之一的我,权当再看一场为破禁而引发的闹戏。 他们,下场本不如此,死,才是最终的归宿。 禁忌,包含千百,吃饭有禁忌,睡觉有禁忌,甚至连你爱爱也有禁忌。 犯禁者,小则破财免灾,见红驱邪。大可家破人亡,当场横死。 凡是犯禁之人死后,都会通通被扣上意外死亡的帽子! 这是一个禁忌的世界。 或许,当你看见这个简介时,已经犯了禁忌。 民间十三禁,每一禁背后,都是人性的堕落,思想的碰撞。 作品借恐怖灵异的社会生活,表现各种生活万象的互相制约,出现不同的归宿。

  • 除夕夜梦见丈夫喊名字,我醒了

      说明你喜欢你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