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礼仪及禁忌

  • 巴西禁忌的动植物是什么?_?

      巴西人饮食上忌吃奇形怪状的水产品和用两栖动物肉制作的菜品;也不爱吃用牛油制作的点心

  • 巴西的习俗礼仪有哪些?

      从民族性格来讲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就说什么。 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际交往中大都活泼好动,幽默风趣,爱开玩笑。目前,巴西人在社交场合通常都以拥抱或者亲吻作为见面礼节。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动中,他们才相互握手为礼。除此之外,巴西人还有一些独特的见面礼。其一,握拳礼。其二,贴面礼。其三,沐浴礼。   (2)服饰礼仪   在正式场合,巴西人的穿着十分考究。他们不仅讲究穿戴整齐,而且主张在不同的场合里,人们的着装应当有所区别。在重要的政务、商务活动中,巴西人主张一定要穿西装或套群。在一般的共公场合,男人至少要穿短衬衫、长西裤,女士则最好穿高领带袖的长裙。   (3)餐饮礼仪   巴西人平常主要吃欧式西餐。因为畜牧业发达,巴西人所吃食物之中肉类所占的比重较大。在巴西人的主食中,巴西特产黑豆占有一席之地。巴西人喜欢饮咖啡、红茶和葡萄酒。   (4)习俗禁忌   国花:卡特兰   吉祥象征:蝴蝶   适于谈论的话题:足球、笑话、趣文等等。   与巴西人打交道时,不宜向其赠送手帕或刀子。   英美人所采用的表示OK的手势,在巴西看来是非常下流的。

  • 巴西的日常礼仪

      没什么特别的,正常情况下跟中国一样,除了……除了你说的“接吻礼”,呵呵。   说实在的,第一次被巴西人“礼节性的亲吻”还真是不习惯,不过后来了解了就好了。   一般巴西人见面和告别的时候,会对比较熟悉或自己比较喜欢的人亲“面颊”(不是嘴唇!!!)   如果是比较要好的话,是"贴"下面颊;   如果是再熟悉一点的话,是"亲"下面颊;   如果是再再熟悉一点的话,是一边亲面颊,一边轻抚后背。(感觉有点像摸bra带,特别是男的跟你行礼的时候!)   不过不用担心,时间长了你适应了就好了。其实这只是巴西人非常普通的见面礼,没有任何sexual的意思,非常非常普通。   而且,时间长了,你会喜欢上这个礼仪的,因为好多时候,一个拥抱,一个面颊上的亲吻,能比语言更好的表达你的感情。   PS:巴西人喜欢竖起大拇指,以表示对别人的赞同或表扬。OK真的很少用。   如果去巴西,不需要有任何的疑虑,因为那的人真的很友好,很热情。   good luck~! :)

  • 中餐礼仪中有哪些禁忌

      忌不分尊卑,忌敲筷、插筷,忌夹菜时"飞象过河"等

  • 巴西旅游安全状况如何?

      巴西社会总体稳定,社会治安状况较好。由于巴贫富悬殊差距较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导致社会矛盾尖锐,犯罪率持续上升。特别是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大城市监狱人满为患,监狱暴动、绑架勒索等恶性案件频频发生,治安形势较为严峻。国内赴巴旅客注意以下事项:   1、选择信誉高的旅行社,住在条件较好的酒店;   2、外出参观游览穿着简单,结伴而行,最好有导游带领,晚上尽量不要单独外出;   3、现金和贵重物品包括护照放在酒店保险箱,外出时可带少量现金和护照复印件;   4、如护照丢失,请即向当地使领馆联系。一旦发生被抢劫等意外,请即向当地警方报案。   巴西境内的治安相对来讲还是非常差的,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一些枪击性的案件也是经常发生的,在巴西旅游的话,大家一定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安全,还有各种不同的物品等。选择在团队带着,和大家一起去游玩,尽量的避免私人的旅程,而且对于一些贵重的物品都要保存的特别完好,有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够留在车上的,宾馆境内的房间里面都是设有保险箱的,不过这些保险箱是需要收费的。

  • 交往礼仪中,进行有效交谈时,哪些行为属于禁忌行为

      语言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语言交流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语言交流首先随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了解交谈礼仪的各项原则和重点,对我们顺利进行下一步工作有莫大的帮助。   一般人在交际场中,第一句交谈是最不容易的,因为彼此不熟悉对方,不知对方的性格、嗜好和品性,又受时间的限制,不容许多作了解或考虑。对于新客户,你不妨先自我介绍,尔后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拭探。比如说:“你好,我叫李明,是前台接待员,您家里的房子是要装修吗?”不论问得对不对,总可引起方的话题。问得对,可依原意急转直下,问得不对的,根据对方的解释又可顺水推舟,在对方的话题上畅谈下去。   与人交谈时要有自信,不要惊慌害怕。许多人害怕与人交谈,惟恐自己无言以对,而对别人说的话一个字也听不进,结果反而更是使谈话难以进行。注意倾听,做个忠实的听众。谈话本身包括说和听,不要口若悬河的垄断整个谈话,要给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要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的讲话、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以示尊重对方。例如,设计师只有通过仔细聆听客户的讲话,才能更透彻地了解他的需求,这样才能设计出让客户满意的作品。   如果想参加他人的谈话,应事先打一声招呼。若别人正在进行个别私下交谈,不可凑上去旁听,那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如果有事要找正在谈话的人,应站在一旁稍等,让别人把话说完,然后表示歉意,说自己要同某位先生或女士讲几句话。如果发现有第三者要参加谈话时,应以微笑、点头、握手等表示欢迎。如果谈话时有人来找或遇有急事要离开时,应向双方解释清楚并表示歉意。   一、交谈礼仪中的重要原则:   1、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说话通常是为了与别人沟通思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当然必须注意说话的内容,其次也必须注意说话时声音的轻重,使对话者能够听明白。这样在说话时必须注意保持与对话者的距离。说话时与人保持适当距离也并非完全出于考虑对方能否听清自己的说话,另外还存在一个怎样才更合乎礼貌的问题。从礼仪上说,说话时与方离得过远,会使对话者误认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新近,这显然是失礼的。然而如果在较近的距离和人交谈,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在别人脸上,这是最令人讨厌的。有些人,因为凑近和别人交谈的习惯,又明知别人顾忌被自己的口沫溅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这样做形同“交头接耳”,样子难看也不够大方。因此从礼仪角度来讲一般保持一两个人的距离最为适合。这样做,既让对方感到有种亲切的气氛,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在常人的主观感受上,这也是最舒服的。   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就是控制“界域”。所谓界域,即交往中相互距离的确定,它主要受到双方关系状况的决定、制约,同时也受到交往的内容、交往的环境以及不同文化、心理特征、性别差异等因素影响。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爱得华??T??霍乐博乐博士在他的《人体近身学》中提出了广为人知的四个界域: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   ⑴ 亲密距离:距离在15厘米之内或15~46厘米之间,是人际交往的最小距离,适于亲朋、夫妻和恋人之间拥抱、搂吻,但不适宜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面前出面。   ⑵ 个人距离:其近段距离在0.46~0.76厘米之间,适合握手、相互交谈;其远段距离在0.76~1.2米之间,普遍适用于公开的社交场合,这段距离可以使别人自由进入这个交往空间交往。   ⑶ 社交距离:主要适合于礼节性或社交性的正式交往。其近段为1.2~2.1米之间,多用于商务洽淡、接见来访或同事交谈等。远段在2.1~3.6米之间,适合于同陌生人进行一般性交往,也适合领导同下属的正式谈话,高级官员的会谈及较重要的贸易谈判。   ⑷ 公众距离:近段在3.6~7.6米之间,远段则在7.6米以外,它适合于作报告、演讲等场合。   2、恰当的称呼他人。   我们之前学的称呼礼仪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在这里就不再做过多的解释。   3、及时肯定对方。   在谈话过程中,当双方的观点出现类似或基本一致的情况时,谈话者应迅速抓住时机,用溢美的言词,中肯的肯定这些共同点。赞同、肯定的语言在交谈中常常会产生异乎寻常的积极作用。当交谈一方适时中肯地确认另一方的观点之后,会使整个交谈气氛变得活跃、和谐起来,陌生的双方从众多差异中开始产生了一致感,进而十分微妙地将心理距离拉近。当对方赞同或肯定己方的意见和观点时,己方应以动作、语言进行反馈交流。这种有来有往的双向交流,易于双方谈话人员感情融洽,从而为达成一致协议奠定良好基础。   4、态度和气、语言得体。   交谈时要自然,要充满自信。态度要和气,语言表达要得体。手势不要过多,谈话距离要适当,内容一般不要涉及不愉快的事情。   5、注意语速、语调和音量。   交谈中陈述意见要尽量做到平稳中速。在特定的场合下,可以通过改变语速来引起双方的注意,加强表达的效果。一般问题的阐述应使用正常的语调,保持能让对方清晰听见而不引起反感的高低适中的音量。   二、谈话的禁忌   1、切忌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或我行我素地高谈阔论,应顾及周围人的谈话和思考。   2、切忌喋喋不休地谈论对方一无所知且毫不感兴趣的事情。   3、应避开疾病、死亡、灾祸以及其他不愉快的事这样的话题,以免影响情绪和气氛。   4、不要问过于私人的问题,例如询问女性的年龄、是否结婚等,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5、不要在社交场合高声辩论,也不要当面指责,更不要冷嘲热讽。   6、不要出言不逊,恶语伤人。   7、切忌在社交场合态度傲慢、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夸夸其谈。   8、切忌与人谈话时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   9、谈话时不要手舞足蹈。   10、谈话前忌吃洋葱、大蒜等有气味的食品。

  • 涉外礼仪的各国禁忌

      ◆涉外活动言行忌   举止忌: 严忌姿势歪斜,手舞足蹈,以手指人,拉拉扯扯,相距过近,左顾右盼,目视远处,频频看表,舒伸懒腰,玩弄东西,抓耳挠腮。   忌话忌: 严忌荒唐淫秽,他人履历,女子私事,工资收入,私人财产,衣饰价值,批评尊长,非议宗教,嘲弄异俗。   语气忌: 严忌大声辩论,高谈阔论,恶言恶语,寻根问底,争吵辱骂,出言不逊。   礼遇忌: 严忌冷落他人,独谈到底,轻易表态,打断异议,纠缠不止,随意插话,随意辞别。   ◆涉外活动拍照忌   在涉外活动中,人们在拍照时,必须不能犯特定国家、地区、民族的禁忌。凡在边境口岸、 机场、博物馆、住宅私室、新产品与新科技展览会、珍贵文物展览馆等处,严忌随意拍照。在被允许情况下,对古画及其它古文物进行拍照时,严忌使用闪光灯。凡在禁止拍照 标志的地方或地区,人们应自觉忌讳拍照。通常情况下,应忌讳给不相识的人(特别是 女子)拍照。   ◆涉外活动卫生忌   个人卫生: 忌蓬头垢面,忌衣装鞋帽或领口袖口不洁。在正式场合,忌讳挖眼屎、擤鼻涕、抠鼻孔、挖耳秽、剔牙齿、剪指甲等不卫生的动作。患有传染病的人严忌参加外事活动。   环境卫生: 切忌随地吐痰、乱弹烟灰、乱丢果皮纸屑或其它不洁之物,忌讳把雨具及鞋下的泥水、泥巴等带入室内,忌讳把痰盂等不洁器具放在室内醒目的地方。   ◆商界礼忌种种   东南亚礼忌: 与东南亚商人洽谈商务时,严忌翘起二郎腿,乃至鞋底悬着颠来颠去。否则, 必引起对方反感,交易会当即告吹。   中东礼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商人,往往在咖啡馆里洽谈贸易。与他们会面时,宜喝咖啡、 茶或清凉饮料,严忌饮酒、吸烟、谈女人、拍照,也不要谈论中东政局和国际石油政策。   俄罗斯礼忌: 俄罗斯及东欧诸国,对西方商人的礼待是极其热情的。在同俄罗斯人洽谈贸易时,切忌称呼俄国人。   英国礼忌:到英国洽谈贸易时,要有三条忌讳:   1、忌系有纹的领带。因为带纹的领带可能被认为是军队或学生校服领带的仿制品;   2、忌以皇室的家事为谈话的笑料;   3、不要把英国人称呼为英国人。   法国礼忌: 到法国洽谈贸易时,严忌过多地谈论个人私事。因为法国人不喜欢大谈家庭及个人生活的隐私。   南美礼忌: 赴南美洲做生意的人,为了入境随俗,在洽谈交易的过程中,宜穿深色服装, 谈话宜亲热并且距离靠近一些,忌穿浅色服装,忌谈当地政治问题。   德国礼忌: 德国商人很注重工作效率。因此,同他

  • 社交场合穿着有哪些禁忌?[礼节礼仪]

      服饰及其礼节   1.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   2.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   3.应符合自己的体形   三 白领女士的禁忌   禁忌一:发型太新潮   禁忌二:头发如乱草   禁忌三:化妆太夸张   禁忌四:脸青唇白   禁忌五:衣装太新潮   禁忌六:打扮太性感   禁忌七:天天扮“女黑侠”   禁忌八:脚踏“松糕鞋”   四 中国绅士的标志和破绽   1.中国绅士的十个细节:   ① 有一双干净修长的手,修剪整齐的指甲。   ② 虽然不吸烟,但随身携带打火机,以方便在周围的女士吸烟时为其点烟。   ③ 天天换衬衫,保持领口和袖口的平整和清洁,有的还会使用袖扣。   ④ 腰间不悬挂物品,诸如手机、呼机等等。   ⑤ 在与女士相处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以对女士加以照顾,并且几乎在完全下意识的状态下操作,百战不殆。   ⑥ 在吃饭时从不发出声音。   ⑦ 较常人使用礼貌用语更为频繁。   ⑧ 偏爱孤独,寻求宁静的心灵、安静的肉体及激情的冥想。绅士们故此好思想、好舞文、好文学艺术方面的经典名著,绝少拜读浮华喧嚣的弄潮作品,包括影视。翻看一两眼,倘若认为俗,便绝不再拿起,包括讨论。   ⑨ 喜怒不形于色,在人群中独自沉默。   ⑩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思虑过重,常常显得优柔寡断。   2.中国绅士的十大破绽:   ① 手形清洁美观,可是一旦进入需要脱鞋的房间,空气中就会产生一种异样气味。   ② 虽然随身携带打火机,但却是一次性的塑料打火机。   ③ 戴名牌手表时,手腕扬得飞扬跋扈。   ④ 虽然天天换衬衫,但总是系同一条领带。   ⑤ 腰间虽然没有悬挂手机和呼机,但是在公共场合常常大声对着手机说话,在剧院里听任自己的手机铃声响起。   ⑥ 尽管对女士尊重异常,但是在与同性朋友相处时反差过大,叛若两人。   ⑦ 吃饭时不发出声音,但喝汤时却引人侧目。   ⑧ 虽然较常人使用礼貌用语更为频繁,但是频繁到了令人起疑的程度。   ⑨ 偏爱孤独到了怕见生人的程度。   ⑩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思虑过重并不是拿不定主意选择,而是根本不打算相信。

  • 湘西的风俗习惯,礼貌,礼仪,禁忌

      湘西南苗族在生活中的民间禁忌简述如下。   一、生活禁忌   1.掉在地上的粮食,如饭、米等,忌讳用脚去踩。认为用脚踩是不爱惜粮食的表现,会触怒雷神遭雷打,俗话叫“天打雷劈”。吃粽粑时丢下的粽叶,忌用脚踩,否则会生暗疹。   2.新娘在吃仪式饭时,所坐的凳子忌讳移动。否则会被认为新娘怀二心,不图一夫到老。   3.食盐忌讳从别人手里接过来。如到商店去买盐,营业员把盐放在柜台上,买盐者才能去拿盐。如果从别人手里接了盐,叫做“接言”,认为以后会相骂、吵架。   4.嫁女、结婚摆筵席的菜都要成双数,即四盘四碗、八盘八碗或十二碗,忌成单数。否则新婚夫妇会离婚,好景不长。   5.节日期间生病需要呷药,忌讲“呷药”,应该说成“喝茶水”。特别是在腊月尾和正月头,尤须禁忌。   6.不是夫妻或兄妹关系,一般忌男女同行;否则叫“男女授受不亲”,别人要讲闲话,有时还会遭来辱骂和殴打。   7.在过喜事的酒席上吃饭,忌一口酒一口饭,要待同席把酒喝毕之后,大家才一起吃饭。否则叫“犯上”、“无礼”。   8.吃饭时必须把饭菜盛好,在桌上摆半分钟或一分钟后才能吃;否则叫“对祖先的不忠不孝”。   9.狗肉、团鱼忌上灶。因狗肉、团鱼是厌物,上了灶会得罪灶神。   10.呷饭的时候,忌用筷子敲饭碗。据说,敲了饭碗会敲去衣禄,是要受穷的。禁忌中途换碗,否则女要再嫁,男要再娶。   11.蛇肉忌进厨房。蛇肉如果拿到厨房里煮食,“塘煤”掉在蛇肉里,呷了会中毒。   12.呷饭的时候,忌对着别人的后背;否则会被认为是对别人不礼貌。还有一种说法是,那人会长“背花”(即痈)。   13.出门在外,饮酒忌举杯就喝,必须先点几滴酒落地,以示纪念双方祖先。   14.去别人家做客吃饭,忌呷主人的锅巴。因锅巴是“饭娘”,又叫“饭根”。如果客人呷了锅巴,是对主人的不尊敬,主人是最不满意的,怕把他家呷穷。   15.农村称肉(买肉),最忌“三斤六两”。因三斤六两是“打波斯”所用肉的斤两。如果称了三斤六两,那就意味着家中要遭灾惹祝,或生病,或失财,或农牧业没有收成。   16.未婚女子,在人多的场所,忌露牙大笑。俗称“笑不露齿”。   17.忌挑空水桶或粪桶进屋。进屋前必须把挑的水桶、粪桶放下,手提进屋;否则不利。   18.未出童限的孩子,忌吃从杀死的鸡鸭肚内取出的软皮子蛋;否则长大后会懵懵懂懂(方言:即智力低下)。   19.农村忌包着白头巾去别人家;否则,那家人会认为白头巾是不吉利,会讨厌你的。   20.一家人忌一个梨子分开吃(即分梨);否则今后会出现分离(分梨喻分离)。   21.掉在地上的字纸(写有文字的纸),忌用脚去踩,传说踩了要瞎眼睛。   22.男人忌从凉晒的女人衣服下面钻过;如果钻了过去,是会背时的。   23.到别人家去,主人的狗很凶猛,扑咬你,只能防赶或喊主人管好狗,不能打;否则叫打狗欺主,主人家会生气的。   24.家中有病人,门口贴有小红旗,禁忌别人去他家,以免带伤鬼进屋,对病人不利。   25.每年收割的粮食,没有报新(即吃新节之前),忌用新米汤或米浆洗、浆衣服(先要保证食用,才可用于其它)。   26.结婚或新造华堂那天,忌来客或帮忙的人员在主人家里争吵打架;否则,主人会生气。   27.父母健在,儿孙年龄再大,都忌请客庆寿;否则叫不孝。   28.忌喊别人的野名和给别人取外号;否则是极不礼貌的。   29.妇女忌晚间梳头。有“一夜梳头百日愁”的俗语。   30.早晨起来,忌讳讲鬼、蛇、虎等一类不吉利的话;否则,认为当天就会出现不吉利的事情。   31.女孩子忌呷试花果(果树初结的果);否则,据说呷了试花果,长大后没有生育能力。   32.女孩子忌呷禾鸡蛋和双黄蛋;否则,以后长大成人,会发生难产。   33.七岁以下儿童忌呷寡鸡蛋(孵不出小鸡的蛋);否则,长大后会成为寡人(即没有生育能力)。   34.七岁以下儿童忌呷鸡爪;否则,长大后读书写字会象鸡爪抓烂的一样。   35.七岁以下儿童忌呷鸡肚子(土语叫鸡庆子);否则长大以后会成缺口皮(唇裂)。   36.七岁以下儿童忌呷鸡血鸭血;否则,以后读书、写字,墨要浸纸。   37.未满七岁,脱乳牙前忌吃八合(野百合);否则,长大以后长出来的牙齿是爆牙齿。   38.小孩忌捉未生羽毛的鸟崽;否则,长大后写字时,手会打颤。   39.忌用母鸡敬神。传说用母鸡敬神,神要怪罪,就会有灾星。   40.不管红白喜事,如果过了时间,忌再去补礼;否则双方都不利。   41.煨中药时,忌药灌子掺满水。据说,掺满水是不吉利的。   42.忌农历逢七日子给小孩剃头;否则,脑壳要生疮疱。   43.农村忌打死阳雀(杜鹃)。传说杜鹃是玉帝的外甥,玉帝派它来人间报春,若打死一只,玉帝发气,起码三年内,阳雀不会再来这个地方。   44.农村住宅,门前忌建牛栏,屋后忌建仓库。有“前怕牛栏后怕仓”,和“门前牛栏不吉利,屋后仓库不安宁”的俗语。   45.衣服破了或扣子掉了,忌穿在身上缝补,或上扣子。有“穿着连,遭人嫌”的俗语。   46.忌赤脚踩牛屎;否则,脚会生暗疮,或开蛤蚂口(皲裂)。   47.忌见到蛇相互(交配);否则,见到蛇相互(交配)的人就会生大病,或死亡。据说,见到蛇相互(交配)的人,要赶快脱下裤子,口中大声喊“蛇相互,我脱裤”。只有这样做,才会免遭生病和死亡。   48.农村竖木屋,只能喊“升起”或“打发”,忌喊“倒啦”、“打坏了”、“斜啦”或“磨”等不吉利的语言;否则主人生气。   49.木匠忌人踩木马,岩匠忌人跨岩杠(千斤杠);否则,玷污了祖师,匠人会背时。   50.叫花子来讨米,忌将容器中装的米全部倒给他,总要留一点;否则,会倒掉自己的衣禄,要受穷。   51.拿篙把火走夜路回家,忌把篙把火带进屋;否则,把篙把火带进屋,会把伤魂、野鬼带进来,家中就会不顺遂(办事不利)。   52.夜间从外面回家,忌直接进屋。一般都要到土地庙和厕所转一圈。传说这样做,就会把伤魂、野鬼甩开,它就不敢跟着进屋了。   53.剪下的指甲,忌用火烧;否则,新长出的指甲就会是碎软如灰的指甲(灰指甲)。   54.垫过床的稻草,忌用火烧。只有人死了才烧床草。烧活人的床草,就等于是烧床主人的躯体,是不吉利的。   55.看见死尸的人,忌看未满月的婴儿。若看见婴儿,婴儿不吃奶,会发黄。俗称“见瘐”,要”解瘐”才可免除病灾。   56.小孩忌吃半生半熟的糍粑,否则会长疱。   二、生产禁忌   (一)播种期问,凡是沾着死尸者,忌讳撒播种子;看见死尸者,当天忌看见种子,必须隔夜才能看见。否则,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和成长(出芽率低,生长不好)。   (二)看见死尸的人,忌看见蚕。否则,蚕不吃桑,要发黄。俗称”见瘐”,要”解痍”才行。   (三)栽不完的秧苗未经拔除,忌讳翻犁。相传,若不拔除秧苗就翻犁,是对庄稼不爱惜,会触犯雷神,甚至会遭到雷击。   (四)插秧时,忌两人手对手接秧。否则,会发”秧损”,手腕及手背要肿痛。   (五)在乡下,立春以后的每个“戊日”和农历正月二十日,忌动土、挑水、扫地和拿针线。民间称“忌戊”、“忌风雨”。据说如不忌戊,不忌风雨,会触怒“土神”,“土神”要发脾气。一户不忌,要崩他的田坎;一方不忌,要遭天灾水涝。   (六)惊蛰节忌挖地动土;否则,会挖出蛇来。   (七)忌扯“木荔子”(乌柏)叶垫坐休息。据说垫坐了,要肚子痛,或拉肚子(腹泻)。   (八)农村忌穿蓑衣进堂屋;否则,山上的毛虫爬进屋,腊肉要生虫。   (九)上山砍柴,忌砍泡桐。据说泡桐当柴烧,后代子孙会是聋子。忌烧棕榈树;否则,后代要出毛人。忌把木榈当柴烧;否则,后代子孙要流口水。   (十)下雨天忌砍竹子;否则,竹会烂马鞭,绝种。   (十一)养猪忌买五爪猪。据说,五爪猪是人变的,群众不愿喂,屠户不敢杀,消费者不愿买。喂肥杀了,肉带黄色,不但不好吃,而且呷了还会生病。   (十二)家养的牛马,夜间嘶叫不吉利。俗称“牛叫要离栏,马叫要离鞍”。传说夜间牛马嘶叫,是有横祸的先兆。   (十三)母猪忌生两个崽,母狗忌生一个崽。俗语“双猪独狗,不死也得走”。遇到这种情况,要把刚生下来的的猪崽、狗崽摔死,以求避灾。   (十四)家养母鸡忌变公鸡叫。俗话说:“母鸡变着公鸡叫,必定有祸到。”若出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把这只母鸡放在门坎上,把其头一刀砍下,用棍子穿上插在十字路口,以求化解。   (十五)民间忌黄牛进别人家的屋。传说黄牛进屋,会玷污龙神,会出现百事不顺遂。如出现这种情况,邻居关系好,则把黄牛尾巴砍下一节,将血滴在门坎上了事;如邻里关系不好,那么牛主就要买一块红布,香纸,刀头,鸣放鞭炮谢龙神(但水牛进屋大吉大利)。   (十六)看见杀牛,忌手放胸前,必须手操背后。传说,牛为人耕田有功劳,杀死后其阴魂到阴间去,阎王会问它,你为人劳累有功,为什么你无人相救。牛会回答,有很多人围观,无一人相救。阎王派小鬼查访清楚,看杀牛人也会有罪过。如果看杀牛人都是反剪手,牛就会答复阎王,虽有很多人围观,但是被反绑着手,无法相救,看杀牛人才无罪过。   (十七)忌把牛丫放在人的颈上;否则,那人要生牛丫疮。   三、婚姻禁忌   (一)新娘进屋时,男方全家老小都必须回避,忌讳与新娘见面,要等新娘见“灯火”,饮交杯酒后才能见面。否则,将来新娘与男方家人会产生不和睦现象。   (二)同姓男女禁忌谈恋爱和结婚。人们认为同姓男女结婚是“复香炉碗”,要受到族规的严厉惩罚。   (三)男女订婚时,忌讳遇到伤亡事件。在筵席上忌讳打烂碗盏。认为出现以上事情,是日后夫妻关系破裂的预兆。   (四)嫁出去的女儿,忌在娘家同丈夫同宿;否则会搞坏房子,败坏脉气。   (五)嫁女过礼时,只能鸣放挂子鞭炮,忌放大炮;否则是对女方的侮辱,家人会生气的(在农村只有丧葬才放大炮)。   (六)结婚办酒席,忌出现鸡头;否则,是对女方的侮辱,送亲客是要生气的。   (七)新郎新娘第一次去娘家回门的那天晚上,新房内要安排一个带有男孩的人在新郎新娘的床上睡觉,忌空房无人;否则,不吉利。   (八)新娘结婚来到男方家中,请先生回神所烧香纸,忌风吹散,剩下的渣子都要用碎石子掩盖;否则,今后会出现婚姻不牢固。   (九)新娘出嫁或回门的途中,禁忌与埋死人相遇。如遇上必须绕道,否则将不吉利。   (十)闺女出嫁时,由哥哥背出门,切忌闺女挨门挨壁;否则会把娘家的衣禄扫去,娘家会变穷。   (十一)闺女出嫁,忌父母陪送。传说父母送女,会把闺女送进灾难深渊中去。   (十二)聚亲嫁女,忌“四眼人”(怀胎妇女)触摸新娘新郎的物品;否则,夫妻间是会不和睦的。   (十三)聚亲嫁女,忌用无子女或再婚以及单身汉去当正客,当圆亲娘,抬花轿;否则不吉利。   (十四)婚聚酒席上,忌摆猪血当菜,忌呷甜酒夜宵;否则,是挖苦女方作风不正派,正客是要生气的。   (十五)嫁女时,忌把闺女用过的东西随嫁带去;否则,会把娘家的衣禄带去,而使娘家受穷。   (十六)未婚男女青年,忌呷猪叉子;否则,寻找伴侣时,会有人打搀子。   (十七)忌借房子给别人结婚。俗话说“宁肯借房停丧,不可借房成双”。据说借房给别人结婚,是要背时的。   (十八)新婚夫妻,忌烧断头香;否则,夫妻不能白头到老。   四、礼仪禁忌   (一)外出做客,忌父子安排同桌呷饭;否则,是对客人不礼貌。红白喜事,忌主人把男女客人安排同席呷饭;否则,叫破坏规矩,不成体统。   (二)大家一起外出,必须尊重长者和客人走前面,忌晚辈抢先;否则叫不礼貌。   (三)来人来客杀鸡鸭,必须把头尾劝给客人和长辈呷;否则,是对长辈和客人的不礼貌。   (四)请客人呷饭,必须把上座、下座让给客人和长辈坐,忌其他人抢座;否则叫无礼。   (五)在酒席上,筛酒的壶嘴只能对准自己,忌对准其他人;否则大家会生气。   (六)农村忌狗肉上席,因狗是厌物,上了席,神要见怪。俗语有“打狗散场”的说法,即狗肉上席,大家要分手。   (七)家中有病人,请巫师驱邪赶鬼后,3~7天内,忌生人进入病人家中;否则病人会”返病“(即病情复发)。   五、节日禁忌   (一)正月初一,忌用火筒吹燃火;否则会吹去一年的财运。   (二)腊月三十及大年初一,忌闺女用剪刀;否则,嫁到婆家去,经常会斗嘴挨骂。   (三)正月初一,忌倒垃圾;否则会倒去一年的财运。   (四)腊月三十晚上忌断火种。据说断了火种,是不祥之兆。   (五)吃年饭及傻(社)饭忌泡汤。相传泡汤.在春耕生产中就会常遇大雨淋漓,造成洪水泛滥,垮田坎,给人们带来灾难。   (六)正月初一忌挑水,忌向外倒水,忌扫地,忌说一切不吉利的话。传说正月挑水、倒水会带来不吉利的年成;扫地,会把家中的财喜扫掉;说不吉利的话,会全年倒霉。   (七)正月初一至十五,忌讨债。传说这期间大吉之时,人人都该享受,俗话说“叫化子都有三十夜”。债主只能在三十夜之前讨债,若新年去讨债,上天会降罪讨债人的。   (八)忌除夕之夜和大年初一说不吉利话。农村有“腊月忌尾,正月忌头”的俗语。   六、生育禁忌   (一)家中有孕妇,忌在房屋周围动土或移动重物;否则,震动了胎神,容易流产。   (二)家中有孕妇,夜间有人喊,切忌立即答应。万一听到熟人喊,也只能由男人轻手轻脚去,弄清以后再打招呼。传说怕是产内鬼(又叫产泪鬼,即在分娩时死亡的产妇的阴魂)变成人喊找替身。如果答应了,孕妇凶多吉少。   (三)出了嫁的女子,忌回娘家来生孩子;否则,娘家会背时而不顺遂。   (四)妇女生了孩子坐月子,忌伤心悲泪。据说妇女在坐月里呕了气,老了会眼珠发红和头部疼痛。   (五)妇女在生小孩未满月之前,忌讳从中堂走过;更忌讳走进别人的家。一旦坐月子未满四十天的女人进入别人的堂屋,被认为空身人进屋,家道不顺,人家会要她家请祭司祭龙神;或牵水牛并在角上缠着红布打扫厅堂。   (六)产妇生小孩未满月.忌任何人穿草鞋走进产妇房内;否则会把奶踩干,小孩会缺奶呷。   (七)忌孕妇去摸或抱别人的小孩;否则会把别人的小孩包起,小孩会生病。   (八)忌孕妇用手去摸新郎、新娘彩礼或衣服;否则会背时。   (九)妇女怀孕后,忌在这段时间内搬房。传说搬房会得罪胎神,将受到惩处。   (十)别人家生猪崽,孵鸡崽,忌孕妇去看。如果孕妇看,今后会出问题,或猪崽生不出,或孵鸡寡蛋多。   (十一)孕妇晾衣服的地方,忌小孩从下面走过,更忌孕妇从小孩头上或衣服上跨过;否则,小孩会背时,生病。   (十二)孕妇忌把小孩生在别人家里。凡快到生小孩这段时间,孕妇不要外出。传说小孩生在外人家里,那户人家将有血光之灾。   (十三)忌在孕妇身边动土,鸣炮,放鞭炮;否则会把肚里的胎儿惊下来。俗称“惊胎”。   (十四)孕妇忌惹事生气。据说孕妇生了气,生出的小孩会性情暴躁,大哭大闹,易得疝气病。   (十五)孕妇忌跨越吊船的缆绳和牵牛的绳子;否则会延长分娩时间(即难产)。   七、房事禁忌   (一)远行前后忌行房事。行房事后走百里路者病,走百里路后行房者必死。   (二)产后百日内忌行房事。若强行房事,妇女必生病;产后十余日内行房事者,妇女必死。   (三)妇女来月经时,忌行房事,否则成血麻症(俗称阴症病),男女皆病。   (四)酒醉、饭饱后忌行房事;否则五脏反复,损精伤气。   (五)空腹忌行房事;否则大伤元气。   (六)病后忌行房事;否则病情复发.并且加重难治。   (七)妇女怀孕后忌行房事,一则属尊胎练,无附胎之患,及小儿出现胎毒、凶险、游空惊、胎牙疳等病;二则所生之儿,男必端严方宫,女必贞静、幽娴,自然长大后不犯淫佚。   (八)行房事后忌马上挥扇和喝冷茶水;否则会生病。   (九)凡操劳过度,过热,过份忧愁,过份惊恐后,忌行房事。否则,轻者则成痼疾,重者会死亡。   (十)大雷、大风、大冷、大热、日蚀、月蚀、神前、柩后、值神、祭祀之日,忌行房事。   (十一)父母病故还没有安葬前,夫妻忌行房事;否则不孝。   (十二)夫妻外出到别人家里,忌行房事;否则会败坏别人家屋场。   (十三)没有正式结婚的男女青年,忌行房事;否则女方的家庭会生气找麻烦。   八、丧葬禁忌   (一)父母病故后三个月内,其子忌剃头;否则不孝。   (二)剃头匠(理发师)死后,忌安葬到祖坟山;否则会影响风水。   (三)非正式死亡的人,如投河、自缢、难产、枪毙等死的,忌进祖坟山;无后(无子女)之人,死后也忌埋祖坟山。   (四)未满童限(十二岁满童限)的小孩死后,忌埋进祖坟山。   (五)父母病故的当年三十夜(除夕),亲友或郎女赶来祭灵时,只能烧香默哀,忌放声大哭。   (六)人死时和安埋时,忌犯重丧。据说犯重丧,家中还会死人。   (七)人死后安葬,必须在上午的时间内,习下午安葬;否则不利。   (八)人因病或其它事故死在外面,忌把死者的尸体抬进自己的家里,必须在外面打棚子停放;否则不利。   (九)人病故,去报亲友前来奔丧,只能说某某老人升天或丧寿了,忌说某某死了。   (十)出嫁的女儿病故,只能安葬在男方的祖坟山上,忌安葬在女方的祖坟山上;否则,女方的家族都会生气。   (十一)老父母临终前,忌挂蚊帐。挂有蚊帐的,都必须下掉。传说,老人死在蚊帐里,阴魂就会在天罗地网内受罪,难以超生。   (十二)老父老母死后,忌狗猫进灵堂。传说狗猫进了灵堂,死人要爬出来,后辈有罪。忌捏摸死者鼻子,否则鼻子里要爬虱子。   (十三)人死后进棺材,忌把棺盖盖实,总是把棺盖打斜,留一小缝。传说是为了防止假死而误事。   (十四)父母死后,孝女属孕妇,忌拿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鞋子、手巾等物;哭丧时忌把眼泪滴在死者身上。   (十五)长辈死后的前三年春节,家里忌贴红对联,忌扫阳尘,忌外人到家里搞文娱活动。   (十六)祖坟不实,只能用脚去踩实,忌用锄头敲打;否则,水牛会用角去拱烂坟墓。   (十七)人死后挖井(墓穴),如碰到石头,忌放炮炸岩,只能锄挖斧砍;否则会炸坏龙脉。   (十八)清明节扫墓祭祖,忌用腊肉当供品。传说,用腊肉当供品祭祖,后人会出黑子。   (十九)忌在祖坟旁栽梨头树;否则,孙子要瞎眼睛。   九、其它禁忌   (一)晚上不到公鸡叫的时候,忌公鸡提前啼叫。如果公鸡提前啼叫,预兆这家将要出现其它问题。俗话说:“一更贼,二更火,三更出强盗。”必须把这只公鸡杀掉,以求消灾解祸。   (二)晚上忌在家里吹口哨;否则,会把伤魂、野鬼引进家里,使家人遭殃。   (三)小孩子忌用手指月亮;否则,月亮公公要割耳朵,今后会得耳病。   (四)当有人走到最危险的地方或井边,忌同伙呼喊他的名字;否则,洞神、鬼怪会把他的灵魂勾去。   (五)新年忌讲不吉利的话。如某人姓史,某人姓吴,就不能叫史(史与死同音)老板,或吴(吴与无同音)老板,要叫贺(贺与活同音)老板,或富老板;否则他们要生气的。   (六)别人在建猪栏时,如有事到他家,主人给你送烟、倒茶或留你吃饭,你都要呷,忌讲不呷;否则,主人认为以后猪会发瘟,对你会生气的。   (七)木匠给别人做猪栏时,要身在其中,做好以后要在其里面休息一会才可出来;否则,主人会认为以后关不住猪。   (八)太阳出来以后,忌对着太阳钉钉子;否则,会瞎跟睛。   (九)坡上忌捡鱼,水中忌捡鸡。传说鱼到山上,鸡下水是不祥之兆。如果捡了,不是生病,就是损财。   (十)农家的猪栏、羊圈木头烂了,忌当柴烧。烧羊圈、猪栏木,后人会得羊癫疯和猪泡疯。   (十一)木匠凿猪、牛栏枋眼的木渣,只能倒不能用手抠出;否则,所养的猪牛一夜打栏到天亮。   (十二)妇女忌坐磨刀岩。传说如果坐了,要生怪胎,无屁股。   (十三)改过嫁的妇女,忌参加与婚嫁喜事,或摸嫁妆之类东西;否则,新婚夫妇不吉利。   (十四)禁忌用桐油在神龛上点灯。传说来自“目连地狱救母”,桐树挡道,就封它永远不能上神龛。   (十五)早晨出门忌第一个碰到女人、尼姑、巫师等;否则不吉利,生意人最忌。   (十六)上山为病人采药,忌碰到锄头搭耙和提畚箕的人;否则,病人无救星。   (十七)外出求财,忌每月的初五、十四和二十三出行。据说这几天是月忌日,不吉利。   (十八)忌用手指指瓜果,不然瓜果不能成熟。同时也忌小孩子手指月亮、菩萨和老人。手指老人,是对老人的不尊;手指月亮,月亮要割耳朵;指菩萨,菩萨要作怪。   十、绝对禁忌十二种筷子的用法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但是要绝对禁忌以下十二种筷子的使用方法。   (一)三长两短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二)仙人指路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别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骂别人。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三)品著留声   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四)击盏敲盅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人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予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   (五)执箸巡城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六)迷著刨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迷著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七)泪著遗珠   实际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八)颠倒乾坤   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下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九)定海神针   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在吃饭时作出这种举动,无异于在欧洲当众对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不行的。   (十)当众上香   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会被人视为大不敬,因为苗乡的传统是为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十一)交叉十字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是不对的,被苗乡人认为是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   (十二)落地惊神   所谓“落地惊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苗乡人认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所以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但这有破法,一但筷子落地,就应当赶紧用落地的筷子根据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画出十字。其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东西,不该惊动祖先,然后再拿起筷子,嘴里同时说自己该死。

  • 澳大利亚的礼仪的特征和禁忌?

      澳大利亚的城市都是现代化的城市,由于政府提倡栽花种草和注意保护环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设得象花园一样。有些土著人不愿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宁愿住在肮脏不堪的木屋里。澳大利亚人的服饰与西欧人一样,均为西装革履。土著人的服饰也与西欧人一样,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衣服很少洗,显得很脏。还有的土著人赤身裸体,或在腰间扎一块布遮盖。有的佩带臂环、项圈、前额箍和骨制鼻针。节日时,他们还在身上涂上各种颜色。澳大利亚人一般喜欢吃牛、羊肉、鸡、鸭、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讲究花样,不吃辣,对中国菜颇感兴趣。爱吃各种煎蛋、炒蛋、冷盘、火腿、虾、鱼、西红柿等。西餐喜欢吃奶油烤鱼、炸大虾、什锦拼盘、烤西红柿等。 禁忌和礼仪 澳大利亚人很讲究礼貌,在公共场合从来不大声喧哗。在银行、邮局、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场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种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拥抱亲吻的情况罕见。澳大利亚社会上同英国一样有“妇女优先”的习惯;他们非常注重公共场所的仪表,男子大多数不留胡须,出席正式场合时西装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澳大利亚人的时间观念很强,约会必须事先联系并准时赴约,最合适的礼物是给女主人带上一束鲜花,也可以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澳大利亚人待人接物都很随和。 澳大利亚现有人口1733.6万,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后裔约占总人口的95%,官方语言为英语。居民中信奉基督教的占98%,少数人信奉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这里的大小牧场遍布全国,山坡上一群群绵羊。其产量及出口量占世界首位。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他们待人既友好又庄重。 服饰礼仪 男子多穿西服,打领带,在正式场合打黑色领结,达尔文服是流行于达尔文市的的一种简便服装。妇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穿裙子,在社交场合则套上西装上衣。无论男女都喜欢穿牛仔裤,他们认为穿牛仔裤方便,自如。土著居民往往赤身裸体,或在腰间扎一条围巾,有些地方的土著人讲究些,披在身上。他们的装饰品丰富多彩。 仪态礼仪 这里的男人们相处,感情不能过于外露,大多数男人不喜欢紧紧拥抱或握住双肩之类的动作。在社交场合,忌讳打哈欠,伸懒腰等小动作。 相见礼仪 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澳大利亚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后。称呼别人先说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类。熟人之间可称小名。 餐饮礼仪 澳大利亚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