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

  • 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概括 100~300字左右 急急急

      北宋末年, 大名府留守梁中书为讨好其岳父臣蔡京,特差杨志负责带领押送十万生辰纲前去祝寿。何涛受委任护送生辰纲顺利通过配州。杨志为保生辰纲顺利押送,一路上,酷暑难耐,杨志却连口水都不让喝。而且老用藤条抽打官兵们。随行押送人员苦不堪言。时正是大热天,挑担子的士兵们走得汗如雨下。有一帮贩枣子的客人在松林里休息。而这些客人正是晁盖一行。   这时有个汉子挑着酒桶唱着歌走上冈来,此人正是白胜。士兵们口渴极了,就凑了钱要向那汉子买酒喝。杨志不让。于是晁盖一行人围过来了,他们买下一桶酒,用自己带来的两个瓢舀着喝。喝完,一人偷偷把蒙汗药藏在瓢里去舀另一桶里的酒,被汉子白胜夺过瓢,把酒倒回,说:"哼,你这客人要不要脸?"杨志见两桶酒都被人喝过了,也就不再反对士兵买酒,最后他自己也喝了一点。

  • 名著积累 “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精彩句段

      1、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睛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为情节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酷热难行”为全文情节的发展张本。如果没有了“酷热”,则杨志与厢禁军的矛盾,吴用等人的智慧都会没有办法表现出来。   2、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稀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根据地形特点,安排众人的行走停歇,写出了杨志的精明与谨慎。熟悉江湖特点的杨志,明白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有强盗出没,所以安排作息时间总是极力避开这些容易遇到强盗的时间和地方。   3、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正面写出了杨志的性格中,急功近利、粗暴蛮横的一面。杨志为了报答梁世杰的知遇之恩,更为了以此作为实现“博得个封妻荫子,为祖宗争一口气”的人生理想。可是由于他太在意生辰纲了,唯恐路上有失。却又没有注意手下人的感受,对手下的人“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并且对老都管与两个虞候也是恶言相向。就这样,由于杨志的性格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导致了内部矛盾的激化,为生辰纲被劫惹下了祸根。   4、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杨志道:“不必相闹;俺只要没事便好。你们且歇了等凉些走。”众军汉都笑了。   这是杨志与老都等人的第二次正面交锋。对话描写将老都管的含沙射影与杨志的理屈词穷比照得十分鲜明。这一场冲突以杨志的失败告终。可惜杨志一路小心,处处防贼,可贼到了眼前却有眼难辨,反被同伴奚落一场。众军汉的“笑”大有深意,是胜利的笑,更是出了一口怨气后得意的笑,是在笑自己,也更是在笑杨志。   5、杨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   “自去一边”用得准确精当并且传神。它形象地传达出了杨志自此已是脱了集体,成了孤家寡人的信息。由此推出杨志任务失败已是势不可挽。   6、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选文从问酒──买酒──吃酒──下药四个层次写来,条理分明,层次清楚。第一层“问酒”是卖酒人白胜欲擒故纵,故意以不卖说给杨志他们听,调动众军士的胃口,来使杨志放松警惕。第二层是买酒,众好汉装着与卖酒人不相识,同普通客商一样与卖酒人讨价还价。第三层是“吃酒”,众好汉围着酒桶你一瓢我一碗的大解其馋。作者不写众好汉将酒桶挑到自己的枣车边,而写从枣车里取来椰瓢与枣子,当着杨志等人的面饮酒,似乎是想向杨志证明什么。第四层写“下药”,买酒的想占便宜,卖酒的斤斤计较,完全像平常小贩一样,可就在这一走一来,一争一夺之间,一桶好酒已成了药酒。如此四层都在给杨志等人做戏,都在引诱杨志等人入彀。最后众军士及老都管终于经不起引诱,杨志也终于被迷惑,这一段所写,是晁盖等人夺取生展纲最关键的一步。段落的每一个层次都表明了吴用的策略。

  • 以吴用的角度概括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300字左右

      回想下我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吧,还真的是运气好啊 杨志一行共15人,11名士兵挑11担财物(10担是梁中书的,1担是梁太太的),另3个是省府谢秘书(都官)和两名军区参谋(虞侯)。杨志是头,不过谢秘书来头比较大,杨志一个小营长也要卖他三分面子。一路上,杨志让大家大白天赶路,晚上休息,正值农历5月,天气极为炎热。杨营长也没有带个政委,不会做思想工作,只知道体罚士兵(按理谢秘书应该充当这个政委的重任,可杨营长比较刚愎自用跟他关系搞僵了)。结果其余14人都十分不满。终于这一行人来到了黄泥岗。也就是晁盖一伙人准备劫货的地方。 晁盖等人的这条计是我想出来的。从这条计来看,我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乡村小学教师的水平。我先是让白胜去卖酒,然后其他7人装作贩枣客商预先等在黄泥岗上,并利用杨志的警惕性,设法把蒙汗药放入另一桶酒里面卖给杨志等人,让他们喝下蒙到,然后夺取财物。 其实现在看来这条计漏洞百出:首先假如杨志赶到黄泥岗时,天气不十分炎热,或是杨志他们自己带了水,还会买白胜的酒吗?第二如果梁中书没有听杨志的馊主意,派个100,200人来武装押运,白胜需要挑多少酒才能把他们全迷倒。第三,也就是很重要的一点,我根本没有考虑好如何全身而退,冒充7名贩枣客人,其中赤发鬼刘唐,红头发而且有块朱砂胎记,是有明显特征的,很容易在人群里被指认出来的。白胜又是当地的一个小混混,当地公安只要把这些小混混过一遍,查出谁做的应该不难。事实上最后就是白胜事发,把所有人都牵出来。第四,晁盖是个老大,又是当地知名人物,这样的脏活显然不适合他老人家自己亲自动手,后来果然在客店冒充贩枣客人时被何清认出。第五,既然杨志等15人都已见过晁盖等人,特别刘唐这样特征如此明显的,按照水浒的一贯做法,就应该杀人灭口了,劫了这么大一笔财物,本来就是死罪了,何况多杀几个人。就算杨志是108人之一,舍不得杀,那剩下的14人也应该灭口了事,梁山好山一贯都是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但这件事上却又出奇的善良。 (请稍微需改下)

  • 智取生辰纲 梗概

      《智取生辰纲》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的后半部,原题“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叙述晁盖、吴用、白胜等草莽英雄与大名府军官杨志斗智斗勇的故事。该故事发生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五花营村西北部的黄泥冈。

  • 宋江智取生辰纲的地方在哪里?

      宋江智取生辰纲的地方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五花营村西北部的黄泥冈。   情节介绍:《智取生辰纲》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名著《水浒传》(七十一回本)第十六回的后半部,原题“吴用智取生辰纲”。主要讲述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故事集中反映了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与广大农民的矛盾,热情歌颂了起义农民的大智大勇与组织才能。   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

  • 智取生辰纲的 原文 翻译

      白话小说,不用翻译 本文节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代表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课文节选部分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故事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前一部分主要写杨志与老都管、虞侯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节选部分,通过成功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其创作总体呈现如下特点:(1)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4)叙述方式带有明显的说书人的痕迹。而《智取生辰纲》一文在创作上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

  • 智取生辰纲的纲指的是什么

      生辰纲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纲,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盐纲、花石纲。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纲”的第2条释义:唐、宋时成批运输的货物的组织。如“盐纲”“茶纲”“花石纲”等。

  • 关于智取生辰纲的赏析

      前一部分主要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杨志为了应付不测可以说是处处小心,事事留意。开始还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天正热时赶路。这本是顺应地势的防范之策,怎耐天气酷热、担子沉重、山路难行,他又不讲究方式方法,“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他与兵士矛盾的激化构成了杨志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说军汉们只是些小人物,尚惧怕他的权威,不敢公开反抗,那么,他不注意协调好与老都管、虞候的关系,使得本来就对他心存鄙视的老都管公开抵制,这一矛盾的激化就是致命的了。它直接导致了军汉们不听杨志的打骂(有人撑腰嘛),坚持在强人出没的黄泥岗松林里休息。这样,杨志一行丧失了天时、地利、人和,终于不免失败。 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知道赶了半天路的杨志一行会口渴,于是设计在酒中下蒙汗药。当杨志一行在松林里歇息时,晁盖等人出现了,但他们扮做行商的客人,首先使自己处在了暗处,同时为后面证明酒中无药作铺垫。然后,由白胜挑着满桶诱人的白酒(此时尚是好酒)走上了山岗。果然,军汉们垂涎欲滴,但当即受到杨志的阻拦,怀疑里面有蒙汗药。白胜欲擒故纵,立刻表示不卖了。然后由晁盖等人过来先吃掉一桶,一则表明此酒无药,让杨志放松警惕,二则借舀酒作掩护,前一瓢装做要占便宜,后一瓢下药。而白胜追这个,夺那个,竟和平常小贩卖酒一样,毫不露破绽。这样一做戏,杨志也不由得有点相信这是好酒了,于是同意买。但白胜又一次欲擒故纵,一个劲儿不卖,这就彻底麻痹了杨志的警惕心理,终于全被蒙汗药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在这段文字中,杨志和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始终在紧张地进行中,但并不是明刀明枪,自始至终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因为我们无从知道那几个贩枣子的客人就是晁盖等人,而他们之间的斗争也被表面上的“兵士买酒”和“杨志阻止喝酒”的争斗所遮盖。杨志处在不听话的想喝酒的军汉们和一心想引诱他们喝酒的晁盖等人中间,虽然小心谨慎,却也是疲于应付。更重要的是,晁盖等人“计”高一筹,无论杨志怎么猜测,怎么提防,他们都好像全然了解杨志的心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而且事事走在了前边。

  • 智取生辰纲人物还有哪些故事

      天异星赤发鬼刘唐,梁山英雄第二十一名,排步军头领第三位,使朴刀。与托塔天王晁盖等人合谋劫生辰纲后,上了梁山。征方腊时,在攻打杭州的战斗中阵亡。 刘唐有赤砂紫脸的相貌,其步下武艺凶狠诡谲,还带着浓厚的江湖世俗气息。由于刘唐不善马战,大哥晁盖死后从事的工作也不太起眼,所以大众的印象分不高。其实此人自幼行走江湖,学得一身本领,他曾对晁盖说:“休道三五个汉子。便是一二千军马队中,拿条枪,也不惧他。”可见此人的武功颇有底子,而且实战经验丰富。刘唐武功的最好参照就是他和插翅虎雷横一战,两人都用朴刀,徒步斗了五十余合,雷横虽然未败,但已经落了下风,连旁观的吴用也看出:“端的非凡,是好武艺......这个有名惯使朴刀的雷都头,也敌不过,只办得架隔遮拦。若再斗几合,雷横必然有失性命。”,所以刘唐的武功高过雷横,至少在二流的中前列。由于在战场上也屡有功劳,后来排定为步军第三把交椅。刘唐的本领非常全面,由于社会经验足,江湖阅历深,所以也常常从事情报和特工的工作,为梁山做了很多实际工作,比如烧官军战船等等。最后打杭州时刘唐不知为何采用不擅长的骑马作战,奋勇当先,结果在城门口不幸被铁闸压死。 天雄星托塔天王晁盖,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打熬筋骨。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边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 刘唐探听得大名府梁中书将生辰纲运往东京为其岳父蔡京祝寿,便投晁盖报信,被雷横捉住,幸亏晁盖将他认作侄子,使雷横放了刘唐。晁盖与吴用、公孙胜等人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事发后,幸得宋江通风报信,乃与吴用、公孙胜及阮小二兄弟在石碣村打败前来拘捕他们的官兵,投奔梁山泊入伙。因寨主王伦忌才,不能相容,吴用智激林冲火并王伦后,大家推他为寨主。后在攻打曾头市时,被史文恭用药箭射中面颊致死。 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字学究,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排名第三。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链。与晁盖自幼结交。 与托塔天王晁盖等,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 为山寨的掌管机密军师。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受招安后,佐宋江 、卢俊义征伐辽国、田虎、王庆和方腊等,功绩卓著。授武节将军,武胜军承宣使。后因见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当道,恐刑戮及身,遂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侧。 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 阮小二,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是梁山四寨水军头领第四位。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是梁山泊旁边石碣村人,个个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赤发鬼刘唐浪迹江湖,探听到生辰纲消息,晁盖、吴用和阮氏三兄弟一起,在黄泥冈用蒙汗药麻倒杨志,抢了生辰纲。济州府派何涛到郓城县捉拿晁盖等,幸亏有宋江事先通知,众好汉避到石碣村,官军追到时,被阮小二兄弟在芦苇港全部消灭干净。高俅等几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军大出风头,建立奇功伟业。宋江攻打方腊时,阮小二率水兵袭击南军水寨,遭南军火排袭击,阮小二正要跳水逃跑,被挂钩搭住,他不愿受辱,自刎而亡。 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 梁山好汉中第二十九位,排梁山八大水军头领第五位。阮小五在阮氏三兄弟中排行第二,亦是梁山有名的水中好汉,浪里英雄。他从小生长在石碣村,打鱼谋生,在黄泥冈劫了生辰纲,因官军追捕逃回梁山泊,与兄弟一起打败何涛。高俅率大军围断梁山,阮小五水中奋勇杀敌。他与童威一起驻守梁山东北水寨。后随宋江征讨方腊时随李俊去诈降,结果被守城丞相杀死! 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 阮小七,绰号“活阎罗”,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条好汉,梁山水军八员头领第六位。阮小七在阮氏三雄中年纪最小,跟随两个哥哥行走江湖,干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黄泥冈和晁盖等用药酒麻倒青面兽杨志,劫了生辰纲。浔阳江上救宋江,打败官军。梁山泊里驾舟踏浪,先打败何涛,再打败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汉们刮目相看。他与童猛一起驻守梁山泊西北水寨。受招安后,阮小七被封为盖天军都统制,因穿着龙袍戏耍被剥夺官职,贬成平民。阮小七就和老母亲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鱼去了,六十寿终。 天闲星 入云龙 公孙胜的出身及绰号:公孙胜 ,复姓公孙,单名胜,道号“一清先生”,生得一双杏眼,落腮胡须,身长八尺,相貌堂堂,乃蓟州人氏,自幼在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大家都呼他为公孙胜大郎。后来师从罗真人,学得一身道术,善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他做“入云龙”。 公孙胜上梁山的缘由:为给岳父蔡京庆寿,大名府留守梁中书大肆搜刮民财,共得十万贯金珠宝贝,名曰“生辰纲”。公孙胜得之消息后激于义愤,往投晁盖献劫夺之议,在晁盖庄遇刘唐、吴用、阮氏兄弟,风云际会一拍即合,七星聚义,又有”白日鼠”白胜加入,遂成“智取生辰纲”之举。石碣村一战,运用所学道术,巧运长风火烧官军战船立下头功,上梁山后助晁盖火并王伦,开水浒寨基业。后中途省亲回家,宋江大战高唐州为高廉妖法所败,戴宗、李逵上九宫县二仙山相请,奉师父罗真人之命,二次下山大败高廉,石碣天文位列天闲星,与吴用一起共为军师,共辅梁山大业。 地耗星白日鼠白胜,黄泥冈东十里路安乐村的一个壮汉。晁盖等智取生辰纲时,先是在白胜家住下。白胜把掺入蒙汗药的药酒卖给押运生辰纲的官兵,将这十五个官兵蒙麻,然后把十一担生辰纲全部抢走。案发后白胜被何涛、何清兄弟抓捕,熬不过苦刑供出了晁盖。后来白胜被梁山人马救出,做了军中走报机密的步军头领第四名,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一百零六位。征讨方腊时,白胜在路途中病死。

  • 智取生辰纲的幕后策划者是谁??

      施乃庵采纳哦